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社工小白的迷思——流浪救助服务困境

KK 邂逅社工 2022-08-04

笔者毕业于某重点大学社会工作系,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流浪救助领域做项目社工,项目为期一年,现已结束。


在这一年期间内,笔者深入了解到现有流浪救助服务机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救助服务等,产生不少迷思,阅读多篇文献,感觉现有的文献站在理论的高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千篇一律的解决方法在实际情况中大多不适用,犹如“重力”问题无法解决。


此篇文章也是对一年流浪救助服务工作的小结,不知流浪救助服务未来路在何方,但会希望能有实际有效的方法开展流浪救助工作。


目前广州市内共有两个市级救助管理站、四个区级救助管理站和一个市级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同时各区设有流动救助服务队开展巡查工作。


流浪救助服务社会工作介入项目有分市级与区级,笔者工作的项目属于区一级,由区民政局购买服务,笔者机构与区流动救助服务队合作开展服务。

 

困境一社工参与力度不足

流浪救助服务社会工作介入项目是希望通过社工的专业知识,提供劝离率与劝返率,而承接机构本身也希望制定更个性化的需求,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脱离露宿生活。


但实际上能聘请到的持证社工或专业社工是非常少的,无论是笔者曾负责的项目,还是现在正在开展的流浪救助项目,主力军都是四十至五十周岁无社工知识储备的人员,按照是否需要救助,需要则填表送去救助站,不需要则劝导其离开的套路,救助质量低。


这个群体的救助难度大、救助效果不显著、救助对象难改变等问题,也造成年轻社工不会轻易选择这个领域。

 

困境二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风气严重

面对顽固的流浪乞讨人员,则会选择劝导该人员前往另一个行政辖区,当遇到有上级部门前来检查或整治行动的时候,则会让流浪乞讨人员离开。


有一次,电视新闻上误报了一名携带未成年人乞讨的女子在笔者项目辖区内,第一件所做的事情不是两辖区协作共同救助此名人员,而是需要马上写一份证明交给上级,新闻误报了地点,真是奇怪。


各家自扫门前雪现场还体现在,目前几间专注于做流浪救助服务的社工机构仍处于竞争状态,导致救助服务重复开展,救助物资过剩。


D机构负责人在论文期刊发表已建立救助联盟,但实际只顾自己利益,根本没有去跟其他机构联系沟通,只在有新闻价值事件时候出现,希望抢占头条。

 

困境三义工定位不明确

无论是市级项目还是区级项目,项目设计中推崇“社工+义工”模式,不仅是周六日,平日工作时间也需要大量的义工在岗服务,而义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经常会被流浪乞讨人员质疑,“你们有什么权利叫我们走”,这样的情形经常会发生,甚至会出现有卖艺乞讨人员直接说出城管让我们小声点在这里就可以了,义工此时也只能离开。


有些一腔热血的年轻义工的积极性可能因此被打击,而上了年纪的“老油条”义工也只为了服务补贴,少管一些事他们觉得更加好。

 

古今中外,无不有乞讨现象存在,经济的发展好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众多迷思无法一一细数,希望能有更多能人志士献出更多妙计,让流浪救助服务能在人性化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开展。


-END-
同工都在看(点击标题即可阅读)1、个案管理在救助流浪长者中的运用2、流浪人员的危机介入


 点击下方标题 

查看邂逅社工最干货文章


 实务干货   | 小组  | 个案 | 社区 | 文书 | 干货 |

 社工考试  | 报名  | 高级 | 指南 | 经验 | 真题 |  

 社工心声  | 100名同工  | 实习生 | 社工十年 坚持 | 社工心声 |  

 社工传播  | 520  | 苏大强 | 三八妇女节 | 六一儿童节 | 元宵节 |  佩奇 | ZFB账单 | 劳动节 | 愚人节 |

 新社工      | 了解社区  | 驻校社工 | 禁毒社工 | 新闻稿 | 计划书 |  青少年 | 小组工作 |

 督导答疑   |  线上答疑  | 红包 | 平衡需求 | 控场 | 招人难 |  

 理论研究   |  家庭  | 残疾人 | 保密原则 | 灾后救援 | 研究方法 |  

 创新        |  小课堂  | 志愿者 | 

 社工考研   |  高分  | 经验 | 择校 | 录取通知书 

 社工新闻   |  政策  | 每月新闻 | 

 总结反思   |  小组 | 精防 | 研究方法 | 司法社工 | ABCD模式 |  实习 |

 相关公众号   |  社工考试服务 | 社工传播 | 



 更多干货内容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