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浪救助社工眼中的义工工作价值

秋梦 邂逅社工 2022-08-04

工作以来,特别是随着时间的积累,一个对义工的疑问逐渐加深:是什么促使义工做到日复一日地坚持工作的?

他们中有些人坚持每日到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面对的绝大部分是同样的流浪人员,重复同样的语言动作;

我是对重复性、同质性极易厌倦的,难道他们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答案是会的。


一位义工说她确实在日复一日的巡查劝导中,感觉到了枯燥无味,因为她每天面对的都是同一班流浪人员,有的露宿在桥底,如何叫也不醒不理睬,有的露宿在人行道,每天去当他的“闹钟”,有的很凶,喝酒闹事,有的精神状况有问题,掷砖砸人,等等;

她对流浪人员的看法也由最初的“感觉他们很可怜”,转为后来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有义工说“我们无法帮他们解决根本问题”,有些病残乞讨人员无法获得医疗、就业支持,有些生活困难人员无法获得经济补助。义工工作价值何在?

我也想问:社工工作价值何在?但我此刻作为社工,却不得不压制住自己的这个问题,首先回答义工的问题。


我对第一位义工说,流浪人员表现出来的“好逸恶劳”、过激情绪行为,都是他们的生活经历促使他们形成的对世界的应对方式,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到安全,所以他们选择以这种方式生存,而我们作为社工和义工,可以弯下腰,尝试跟他们沟通,表达我们的关心,倾听他们的生命故事。

大部分流浪人员长年漂泊无依,缺少可倾诉的对象,专注、真诚的倾听是促使他们打开心扉的“敲门砖”。

当彼此的心理距离拉近了,横在眼前的隔膜和偏见也逐渐透明了。社工的价值观是非批判,不批判服务对象,也不批判义工;


社工的角色有支持鼓励者,支持鼓励服务对象,也支持鼓励义工。

我对第二位义工说,想要解决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所以需要义工日复一日的巡查去了解他们的需求,社工去承担起资源链接者和倡导者的角色;

而要解决根本问题是很难的,因为这涉及到制度和政策问题,目前的政策它确实能帮助到一部分真正想寻亲返乡的流浪人员,只是它能涉入的程度暂时有限,而距离它完善的时日又有点远。

有义工坚持到现在,经过长时间与流浪人员的接触,持续在语言动作和细枝末节上表达关怀,跟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聆听到了他们的生命故事——

一个经常喝酒骂人的街友突然开始跟义工聊天,虽然语气仍旧傲然不羁,但足以令义工感到“受宠若惊”;
一个在立交桥墩的露宿者极配合义工的劝导工作,只要义工去到,他即刻暂时“转移阵地”;
一个独自在外流浪的街友远远看见义工,就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分享他手机里女儿的奖状图片;
一个“藏”在离底下车流只有一米多高的桥墩与栏杆缝隙处的街友,分享了父母离异后重组新家庭而被抛弃的童年经历……


促使义工坚持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一次成功协助流浪人员寻亲返乡的经历,对公益的热爱,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发挥,交际和运动需求的满足,有补贴,等等。

出于这种对义工工作价值的看法,我对义工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对流浪人员展示更多人文关怀,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如此,不会蒙昧了各自的良心,我也能毫无顾忌地对义工积极称赞、表扬、宣传,他们也更能感受到自身价值所在。

在回答义工工作价值何在的过程中,也部分回应到社工工作价值何在的问题,只是,这是个更宏观的问题,而想要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社工首先得去更多地亲身实践和体会--什么是社工。
 


尾声:
我专门挑了一天下午,对部分义工进行访问,以下是对义工服务心得的简单归纳:

1.称呼上:跟流浪人员打招呼时,称他们“大哥”(大部分为男性)“老乡”,弱化距离感;

2.语言上:多表示关心,例如提醒他们注意避暑、多喝水、少抽烟、注意安全,细心的义工会提醒拾荒者在搜索垃圾桶时注意尖锐的竹签;唠家常,了解其家庭情况,询问是否需要进救助站,寻找各种话题切入点;

3.动作细节上:面对一些病残乞讨者和露宿者,沟通时屈膝蹲下,以平等的姿态和眼神交流;下雨天帮忙打伞避雨;面对一些有小需求的街友,义工偶尔会提供一些家中的旧衣和外用膏药;

4.心理上:尊重,平等,耐心,关心,最重要的是“用心”,义工说——只要用心,他们(流浪人员)能感受到。


-END-

同工都在看(点击标题即可阅读)1、个案管理在救助流浪长者中的运用2、流浪人员的危机介入


 点击下方标题 

查看邂逅社工最干货文章


 实务干货   | 小组  | 个案 | 社区 | 文书 | 干货 |

 社工考试  | 报名  | 高级 | 指南 | 经验 | 真题 |  

 社工心声  | 100名同工  | 实习生 | 社工十年 坚持 | 社工心声 |  

 社工传播  | 520  | 苏大强 | 三八妇女节 | 六一儿童节 | 元宵节 |  佩奇 | ZFB账单 | 劳动节 | 愚人节 |

 新社工      | 了解社区  | 驻校社工 | 禁毒社工 | 新闻稿 | 计划书 |  青少年 | 小组工作 |

 督导答疑   |  线上答疑  | 红包 | 平衡需求 | 控场 | 招人难 |  

 理论研究   |  家庭  | 残疾人 | 保密原则 | 灾后救援 | 研究方法 |  

 创新        |  小课堂  | 志愿者 | 

 社工考研   |  高分  | 经验 | 择校 | 录取通知书 

 社工新闻   |  政策  | 每月新闻 | 

 总结反思   |  小组 | 精防 | 研究方法 | 司法社工 | ABCD模式 |  实习 |

 相关公众号   |  社工考试服务 | 社工传播 | 

点亮在看点赞每一位助人自助的同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