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读史】张戴达吉: 由荷尔德林《致C.U.伯仑朵夫的两封信》所想到的
司馬君按:
揭开覆盖在事实上的重重迷雾,剥离出那些真实的东西,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每个人对于真相的看法却是不同的,“一万个人的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些缤纷多彩的观点和意见才带来了进步和繁荣,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友谊与心灵
西谚云“唯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野兽的习性我并不知晓太多,上帝则并未向我作出任何神启,故我亦不得知。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只要是人,哪怕像荷尔德林那样在其领域中如宙斯一般的人物,亦在本质上渴求友谊、渴求完美的另一个灵魂与心灵。
很幸运,纵使我对荷尔德林和伯仑朵夫没有过多的了解,但有这两封信就足以证明两人灵魂是契合的。
在第一封信中,荷尔德林写道:“你的《费南多》使我胸襟释然。朋友的进步对于我是这样一个好兆头。我们拥有一个命运,一个前进了,另一个也不会停滞不前。”人间多的是这么几种朋友:或只因低俗无聊的爱好而相识相投;或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却恶言相谤;或仅仅因为共同的经历而结识,时过境迁,心意便无法相通;亦或宁与友人一同堕落,不愿见其进步,更遑论与其共同进步。可荷尔德林却是这么写的:“我亲爱的!你在精确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上收获如此之大,它丝毫无损于热情,相反,犹如宝刀,在弯来折去的锤炼中,你的精神的韧性只是证明自己更加有力。”他洞察到伯仑朵夫在精神上承受的“弯来折去的锤炼”,并给予了真诚的赞美。
任何一段伟大的友谊,离不开的是灵魂的共鸣。在同一封信中,他写道:“在整体上,它是一出真正的现代悲剧……真的!前者和后者一样着实打动灵魂的至深处。它不那么轰轰烈烈,却是一种深刻的命运,而高贵的灵魂也在畏惧和悲悯中伴随着一位如此之赴死者,在愤怒中精神昂然不屈。”荷尔德林并非对朋友以奉承来讨好之人。在文字中,他是希望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共鸣。荷尔德林与伯仑朵夫如此,管仲和鲍叔牙如此,歌德与席勒如此,马克思与恩格斯亦如此。真正的朋友未必身处你的身旁,就算与他们天涯相隔,于灵魂上不过咫尺,如比邻一般。
二 .所拥有与所缺乏
荷尔德林先是指出:原本为民族性的东西在教养的进步中会渐渐失去优势。然后他更进一步指出:自己的和陌生的一样,必须是习得的。
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和强基固本之间相辅相成。日新,强调的是习他人之所长以补己之所短。固本,则是为了保留自己已有的优点,荷尔德林认为希腊人“生来具有神圣的激情”但“并非激情的大师”,他说:“对于我们,希腊人是不可缺乏的。只是恰好在我们所本有的民族性方面不能步其后尘,因为如前所述,自由地运用本己之所有是最困难的。”
可在此之前,需要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这往往更为困难。在生活中,对我们所喜爱的,就只了解好的方面,对刺耳的声音与不喜欢的人,却一概弃如之敝履。在社会上,我们更喜欢给他人贴标签,脸谱化地给别人下评论,诸如什么“河南人偷井盖”之类的论断,更是飞入千家万户。或者,如果崇拜一个人,便忽视他的一切不好,只管喊“万岁!”希腊的文明辉煌,德意志的文明伟大,可荷尔德林既不盲目于希腊,又不拘泥于德国,这正是一个伟人的胸襟。
荷尔德林
三 .矫健与英雄主义
大革命前后的法兰西深深感染了荷尔德林,他说:“遒劲的元素,天国之火,还有人的宁静,他们在自然中的生活,持久地攫住我的心,正如人们重复英雄的话语,我可以说,阿波罗击中了我。”他被朴拙和尚武吸引,并明白了希腊人的本质,学会“认识他们的自然和智慧,他们的体魄,他们在其气候中的成长方式,以及他们用来抵御元素的强力并以之守护豪放的天资的规则”
若一个民族真想取得伟大的精神成就,离不开的是民族健康的身体素质。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中国,自三代以来迄与唐末,华夏民族一方面创造文明,一当面又积极和外族交往,发展军事与体育,从而保持了文化的昌明和尚武精神的发达。可是自宋以来,体育与军事越来越不被看重,被人人所信服者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李鸿章见英国贵族打网球而大汗淋漓,居然百思而不得其解旨趣所在。而反观西方,希腊的勇士在史诗中被传颂,罗马的将军在凯旋式中受万人敬仰,中世纪的骑士既可以享受贵妇人的垂青,又可以在枪术大会上一展风采。到了近代,革命的巨子,民族独立的英雄,更是社会的偶像。矫健的英雄,成为了人民前进的榜样。
一个体弱多病的民族不是健康的民族,一个不歌颂勇气与英雄的国度是一个注定衰亡的国度。
四.结语
荷尔德林,一位孤独而倔犟的天才,即使你一时不为人们所了解,历史也终会帮你拂去你身上的尘埃,重现你原本逼人的才气和闪耀的光辉。你将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7级历史学类2班张戴达吉,热爱读书,热爱生活!
注:文中的观点并不代表司马君的观点,【杏园读史】是传达知识的一个平台,看法的不同和差异很正常,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包容,各抒己见,踊跃留言呦。
【杏园读史】杨凯:隐藏在大众消费中的权力 ——《甜与权力》读书札记
【杏园读史】吴小龙:近代英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以《伦敦新闻画报》为例
图文来源/张戴达吉
责任编辑/余阳
审核/何秉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