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闻声寻史·夜话望亭 | 文物

望亭北北 稻香北太湖 2023-04-13


第十二期:文物



早在数千年前,望亭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考古出土的诸多文物,便是望亭悠久历史的见证。



在望亭镇月城遗址、小华山遗址出土的釜、鼎、豆等生活陶器,镰、刀、砺等石制生产工具,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7000年之前,间接证明了望亭为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繁衍生息之地。



镇内现存古桥、古庙遗址多处,而大量境内出土的各个时期的文物,则收藏在了望亭地质馆博物馆内。



望亭镇地志博物馆位于望亭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一楼,总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展馆面积700平方米,目前博物馆现有收藏文物692件,包括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275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412件。



展出的两百余件文物中,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良渚时期的玉璧、玉斧、玉珠,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青铜器,以及汉、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


地质博物馆内一共珍藏了五大镇馆之宝。
第一件是:新石器时代的石犁。
通长27.2厘米*通宽28.1厘米*厚度1.8厘米,圆孔直径1.8厘米,具体重量1.601千克,外观呈倒三角形,显然是为了安装固定在木犁床上之用。出土于望亭月城遗址。

第二件是:良渚时期的石斧。
通长18.2厘米*通宽14.0厘米*厚度3.4厘米,上有古人雕刻纹饰,现属国家二级文物。出土于望亭月城遗址。

第三件是:良渚时期的玉璧、玉斧、玉珠。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古文明,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区域。
良渚文化时期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出土于望亭月城遗址。

第四件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削刀。
青铜削刀的作用,一是用作文具,所谓“刀笔吏”,就是腰悬铜削,手持毛笔的文书小吏。铜削用于删削竹简上的错字,功用相当于现代的橡皮擦,是须臾不可离身的文房必备之具,故人以“刀笔吏”作其代称,可谓精当;再一功用是作修饰仪容,刮鬓角须眉之类的妆具。出土于望亭柿莫泾桥旁。

第五件则是:西汉井圈。
位于皇亭碑旁。古代水井的井沿,常常安装以陶器或者石材做成保护井口的圈,叫做井圈,井圈也被安装在井壁上,以防止泥土滑落井底。出土于望亭月城遗址。

望亭月城,古文记载全称是“越干王城”,望亭月城在望亭镇北,中心城为1平方公里的方城(被大运河分割成上塘月城和下塘月城),四周筑有土垣,内有五纵、五横10条河道,外城约25平方公里。

两千多年来,月城历经大小战争几十次,仅剩下土城和夏禹奠祀行宫古址以及反映干民族生活、生产、居住带干字的古地名和干民族独特的用语。大量精美的渔猎工具、纺织工具、农耕工具等由此出土,反映了古望亭拥有极为辉煌的良渚文化。

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见证了运河望亭段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活动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展示了望亭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



>>>第一期:御亭<<<>>>第二期:古镇变迁<<<
>>>第三期:驿站<<<>>>第四期:皇亭碑<<<>>>第五期:老街<<<>>>第六期:稻作文化<<<>>>第七期:芙蓉酥<<<>>>第八期望亭古桥<<<>>>第九期:运河<<<>>>第十期:四啷<<<>>>第十一期:旧望亭站<<<

下期预告

提到电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望亭电厂。对于望亭人来说,“电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一堆设备,更是一段难忘的青春、滚烫的记忆。下一期栏目,我们就来说一说望亭电厂。



本文部分图文节选改编自
《中国风物志·望亭》
如需转载,请联系望亭北北


推荐阅读


北太湖720度云游已上线,欢迎猛戳菜单栏。

 三大景点首发——北太湖720度云游,许你一场花海盛宴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