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阅读福柯丨没有理所当然才是唯一的理所当然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密涅瓦Minerva”。“密涅瓦”品牌书系着重于对人的本质及人生存世界的反思,提倡一种激情与理性交融,哲学与人文并重的阅读旨趣。联系邮箱:minerva2019@sina.com
严锋:当年翻译的时候,我们还很年轻,语言准备也不是很足。这次《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的再版,我又进行了校对。福柯的一些著作非常艰深,访谈录相对比较容易,是了解福柯思想的一个很好的入口。
米歇尔·福柯是一位具有现实性的思想家,他的研究领域很广,涉及性、癫狂、临床医学、监狱、惩罚、制度等方面。我觉得研究福柯可以抓住两个中心,一个是权力,另一个是“眼睛”。这里的“眼睛”实际上指代“观看”。
福柯所说的权力不同于一般的权力,一般理解下的权力有一个权威中心,以及从统治权力派生出的国家机器等,福柯提出的权力要更加深刻。在他眼中,权力不是一个可转让、赋予或继承的东西,而是一种策略、机制和效应。他考察的不是权力实施的对象,而是权力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包含政治、历史、思想、技术等层面的复杂网络。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的开头描述了1757年弑君者达米安被执行死刑的过程,场面非常惨烈。封建王权时代的公开处刑目的是杀一儆百,但问题是施刑本身就是暴行,如何能通过暴行来制止罪行?过了80年,监禁取代酷刑成了一种普遍的惩罚形式。这背后绝不是能简单用理性主义或人性发展可以解释的。对精神灵魂的规训胜于简单对肉体施加痛苦,我们可以在福柯的分析中看到管理罪犯,甚至是掌控社会的权力是如何与技术相结合的。福柯说过,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奴隶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约束他们。任何锁链在时空中都可能生锈失效,只有精神锁链是永恒的,被管理者最终甚至能形成自我管理机制。
福柯理论的精彩之处在于对权力技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即知识与权力技术的结合。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福柯也说知识就是力量,但这种力量不光是力量,更是一种权力。权力的实施离不开空间、时间、历史等网络。福柯特别重视“空间”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看作建筑空间,比如监狱的空间规划,不同牢房的隔离分布体现了便于管理的权力机制,此外为了更好地改造犯人,监狱还需要配备狱卒、神父和心理医生,这体现了权力技术生产知识和与其相关的网络,包括程序。我们可以将程序具象为教育的管理过程,比如通过成绩分为重点中学、重点班,甚至依据成绩排座位,这背后实际上是奖惩机制。最终结果不仅能够被考察者看见,也能被其他被管理者看见,这就涉及了结果可视化,也就是“眼睛”。福柯认为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即让原来很多看不见的、私人的、混沌的东西通过理性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变成可见的。
包亚明:福柯于1984年去世,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为什么我们现在仍要读福柯?甚至比过去更需要读福柯?三十多年来,福柯的思想仍具有预见性。福柯说权力既产生知识也产生实践,就像现在短视频的风靡实际上反映了技术对我们思考习惯的制约。市场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很难思考感官反应之外更深入的问题。
1784年,康德发表了《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他认为只有当人不再依赖外在权威,受到种种限制也能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才真正实现启蒙,保持心灵自由。从技术上说,当前风靡的可视化技术(比如短视频)实际上制约了理性的发展。福柯在康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在同名文章《什么是启蒙?》中指出,康德将启蒙抽象为普遍性原则的观念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真正的启蒙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条条原则。当我们想开辟这样一个空间的时候,内心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
福柯是空间问题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看来,空间不仅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其中集聚了许多复杂关系,包括权力关系。一位韩国学者曾经调查过上海青年购买婚房的情况,问题是什么样的婚房会让居住者感到成功。这个问题背后实际上凝聚了政治、经济、社会、媒体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我们可能认为三室一厅比较体面,两室一厅是最低标准,这个观念并不是我们脑海中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外界植入的。媒体和开发商对成功人士生活的宣扬、政府的政策推动……各种各样的复杂权力灌注在整个空间中,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生活判断。所以我们更应该阅读福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分清哪些是真正的需求,哪些是权力催生的需求。
严锋:通过对权力的拆解,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想法背后有许多非中心化权力网络,而我们正是权力网络中的一部分。要想在权力网络中找到清晰的定位,首先需要获得拆解权力的知识。知识是一种权力,同时也是拆解权力的策略。权力和知识、技术是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
虽然边沁的圆形监狱只是一种假想,但技术的发展逐渐将社会改造成一座圆形监狱,这里所说的技术一是大数据,二是摄像头监控。我们的手机里的每一个软件都在争夺我们的隐私,“脸书”甚至光凭用户的点赞就能判断他的政治倾向。福柯都没有想过,类似圆形监狱这种全面可视化的监视有一天会变成现实。特朗普可以依靠社交媒体赢得大选,社交媒体也能在他下台后联合将他封杀。社交媒体权力的背后又隐藏了新的问题,即谁来监控这些数字寡头?信息时代,谁拥有更多信息,谁就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了取得成功,有人甚至不惜冲破道德底线,如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控?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观看”是一种权力关系,萨特认为观看是观察者物化被观察者的过程。对此他提出一种解决策略——看回去,比如“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就认为他的行为是一种反监视,通过回看的方式对无所不在的全景式监视目光进行解构。这也值得我们深思,即我们如何平衡技术发展过程中这种无限度的窥探趋势?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人人都将变成透明人。我认为一旦人变成彻底的透明,文明就将走向末日,因为人类的隐私是人性非常珍贵的场所。
包亚明:当你觉得某件事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就要引起警觉,因为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才是唯一理所当然的事。西方学术界也因此将福柯的思想归纳为三句话:福柯是反历史的历史学家,反人文的人文主义者,反结构的结构主义者。福柯认为,无论是权力相关的知识还是实践都是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如果将这些都看作理所当然,实际上是把世界简化了。比如说疫情期间日本规定感染者不要乘坐公共交通,这一条措施我们就很难“抄作业”。日本出台这一项措施实际上是历史、文化长期演变的结果,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普适原则。事实上,福柯并不反对普遍性,但他认为普遍性是一种变量,而不是理所当然的确定性。当我要用一种确定性办法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会警告自己并不存在这种确定性。只有保持独立思考才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就像短视频的风靡的确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短视频也打破了电视台对信息发布的垄断,所以任何事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权力关系。
我们现在面临的有些生活现象可能是福柯没有预见到的,但是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仍没有走出福柯的视野。阅读福柯也许不能带来即时性收益,但他会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当我们意识到没有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对异事物的理解力才会更深入,我觉得这是福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相关书籍
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
【法】米歇尔·福柯 著 严锋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权力的眼睛》一书通过选编福柯生前发表的19篇对话、访谈、演讲,生动呈现了福柯的思想肖像。揭开概念迷雾,我们可以更真实地触摸福柯。
往期回顾
鲍德里亚丨为何追寻古物?荐书丨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概率?蓝江丨我们永远都身处时间体制的压迫之中福柯 | “权力的眼睛”在注视着你!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世界停止运转了吗?盘点2020 | 思想像气泡一样缓慢浮到表层任晓明 | 概率是应对偶然和不确定的武器谢永康 | 内在批判的有效性——评阿多诺的《黑格尔三论》纪念尼采逝世120周年 | 了解尼采,读这十本书就够了如果你能同马克斯·韦伯会面,你会问他什么问题?——汉斯·约阿斯谈韦伯曹锦清 |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新现象学超越胡塞尔了吗?它有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