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排着队,拿着爆雷的号码牌

局姐团队 地产知识橘 2022-12-01


又一家民营房企猝不及防地爆雷了。

昨天,锦恒财富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逾期,因为产品由佳兆业集团担保,上千名投资者涌进了佳兆业的总部。

下午,躺在医院的郭英成紧急与现场投资者连麦,试图释放保障兑付的决心,这不,动作很快,晚上就流出了一份兑付方案的初稿——


按照佳兆业公布的数据,至今为止,到期未兑付的资金大概3个亿,理财产品总金额是127个小目标。

3个亿说起来不是特别高,但毕竟叠加了两笔即将到期的债券,鸭梨一下子变得有点大……


但佳兆业确实是努力过的,前不久,先是抵押了旗下物业公司佳兆业美好的股份,又传出寻求出售物业公司的消息。

但奈何,买家还没找到,民间金融的雷就先爆了。

这样的景象,我们已经不陌生了。

这几个月以来,可怜的民营房企们,股债双杀,销售骤降——

能借得到钱的,无论利息多高都算利好,恨不得大肆宣传稳定军心;

借不到钱的只能打着“骨折价”出清资产,希望有金主爸爸伸出援手……

我们甚至不知道,在ICU的门口,还有多少开发商在拿着爆雷的号码牌。

对比之下,国企找钱的路子,简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10月下旬,越秀地产官宣说,将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的越秀金融大厦100%股权转让给了旗下的越秀房托REITs基金。
 


这一把左手倒右手的腾挪,越秀地产的账面净入账了13个亿。

而身在北方的央企远洋地产也采用了相同的套路,进账的金额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38个亿。

为什么民企找钱就那么难呢?

 
无可否认的是,因为“出身”的问题,民企本来就不受国内资本市场的待见——

不但在融资成本上有天然劣势,还不得不更多依靠境外融资。

随着今年一部分房企躺平违约,一场境外无差别下调房企信用评级和展望的风波愈演愈烈,美元债的融资成本又水涨船高了。

我们发现,这一年多,房企在境内的平均利率一直保持在4%上下,但境外的平均发债利率,已经从6%-7%一路高涨,超过10%了。


能借到钱都是不错的,更多的,根本借不到钱。

其次,也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不少民营房企在融资层面还蛮混乱的。

想当初行业风光的时候,大小房企纷纷涉足金融行业,成立或参股P2P、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表面上看是多元化。

但事实上,旗下的金融平台大都沦为敛财和自融工具,为自己的地产项目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

可能是因为很多民企都有“大而不倒”的信仰吧……

在拼命冲规模的时候,自融真是太好用了,理财产品的规模一发不可收拾不说,割韭菜的镰刀还大都伸向了业主,甚至自家员工。

偏偏这块还是不在表内,是无法被监管到的。

几年后,真实的财务杠杆被推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等到行业萎缩时,无论是恒大还是佳兆业,最初的反噬都是从自融平台开始的。

相比之下,国企一方面有银行安心投喂,另一方面,因为受的监管和约束比较多,除了个别房企之外,整体规模扩张得没那么快,杠杆率相对比较低。

潮水退去,国企们不但穿着泳裤,身上还套着游泳圈。

如今,不少民企最后的出路,只能是寻求“金主”接盘了。

三季度以来,花样年、富力、当代置业纷纷卖掉了旗下的物业公司,嗯,那个被叫做“未来”的产业。

既然生存都有问题了,还谈什么未来。

全都卖掉好了。

融创也低位卖出了贝壳的股份,虽然没有亏,但历经暴跌后,股份的溢价空间已经很小了。
 
但又能怎么办呢?当然是选择活下去啊!
 

 
对比之下,国企在找钱这条路上,深刻诠释了什么是“比你优秀的比你还要努力”。

除了公认的“天之骄子”出身,拥有低息融资渠道以外,国企还拥有依靠资源优势和产业链条建立起的护城河。

这一套式打法,民企真的太难模仿了。

就拿越秀那宗交易举个栗子吧。

十几年前,作为市属国企,越秀地产在珠江新城拿下了这宗核心区域的商住地块。

我们查了当时越秀地产在珠江新城CBD拿地的成本,基本都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位置足够优秀,建好之后,项目的租金是相当可观的——

今年上半年,越秀金融中心的写字楼部分租金为199.3元/平方米,零售商场则超过220元/平方米。

远远超过广州市甲级写字楼每月不到180元/平方米的平均租金水平。

手握这样源源不断产金蛋的“母鸡”还不够,越秀地产还能把它直接给变现了——

卖给同一集团的越秀房托基金REITs。

此时,越秀地产得以顺利退出,一次性获得大额现金流。

13亿明面上看着不大,但在上半年越秀空前拿地力度的背景下,不但补充了资金来源,也出表降了杠杆率——

卖掉项目后,越秀的资产负债率由接近50%的水平,骤然下降至40.5%。

而房托作为资本退出的工具抓手,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息收入,一石二鸟。

毕竟,早在2005年,别的房企都在草莽地走马圈地的时候,越秀地产一早就开始搭建REITs平台了。

当时,越秀地产大费周章做了一把资产置换,把拥有的4个商业项目股权转让给了BVI公司(海外离岸公司),随后越秀房托控制了BVI并且成功上市。

这样,可以极大避免国内REITs重复征税的障碍,这也是当时难倒一众房企发展REITs的核心问题之一。

有趣的是,就在越秀旗下的REITs上市后半年,2006年7月,建设部等六部委就联合出台了简称“171号文”的规定——


以海外离岸公司持有内地物业,再以离岸公司上市的模式,就此终结。

其他房企想抄作业也来不及了。

越秀房托是唯一的孤品。

等到远洋集团想要抄作业的时候,只能选择先出点血,找机构投资者一起成立“核心写字楼基金”,再把旗下写字楼项目注入套现了。

但是——

从低息融资到拿地优势,再到大手笔做国际资本腾挪,搭建一个资产证券化平台作为永久退出机制,这三个环节,普通的民企有哪一步可以照抄了?
 

 
前不久,有关部门放风了,房地产的融资端似乎正在逐渐恢复正常。


但是,至暗时刻真的已经过去了吗?

大家心里都清楚,所谓的“合理的资金需求”更多是为了“保交楼”。

两三年之后,待交楼的军令状顺利完成,彼时,这场史无前例的高杠杆民企“大出清”会不会才真正开始?

说起来,现在的雷声,还是有点闷。

以上为正文,来自熊先生

更多楼市原生内容,欢迎关注局姐的「地产知识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