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南京李志
6
妈 分享 回
7
赵紫阳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写小说
10
123456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南京李志
6
妈 分享 回
7
赵紫阳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写小说
10
123456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下一个爆雷的,听说是……
Original
局姐团队
地产知识橘
2022-12-01
收录于合集
#房企
56 个
#奥园
5 个
周五晚上,万科发了个公告:拟分拆所属子公司万物云到香港联交所上市。
在物管行业规模前十的龙头企业当中,
万物云是唯一一个没有上市的公司,
虽然多次被传计划上市,但万科始终否认——
直到今年6月,郁亮还在股东大会上公开表示这事儿“目前无明确时间计划”。
这世界变化太快。
五个月不到,
万科就翻出压箱底的优质资产来吸金了。
它有了钱之后,会做什么呢?
当然是趁低吸纳,并购同行啊!
说到这里,我们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全行业大爆雷的时代,
不少房企“躺平”前后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卖自家的物业公司。
从年初的蓝光发展,到年中的恒大集团,再到花样年、佳兆业和当代置业……
当物业这只“现金牛”被摆上货架,伴随着的要不就是母公司已经爆雷,急需资金拯救;要不就是危在旦夕,不得不卖子输血。
这不,这两天,又有一家开发商开始叫卖自家的物业股权了。
这次的主角,是中国奥园。
讲真,远在绿档房企佳兆业毫无征兆地爆雷之前,“奥园很危险”的传言就已经在行内不胫而走了。
甚至,有公众号的底部留言,非常直接,就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弄清楚奥园到底有多危险,我们先翻阅了奥园的报表:
看上去还挺漂亮的,根本看不出来缺钱的痕迹。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有517亿元,但在手现金高达606亿元,覆盖起来,绰绰有余啊。
三道红线中,也仅是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这一道没有达标而已。
对比踩两道,甚至三道红线的房企,那可安全稳健多了吧?
而且更财大气粗的是,奥园早在上个月,就
提前
把
今年到期的公募美元债、乃至明年到期的境内公司债,
一口气全部还完了。
这,横看竖看,都是一家很有主体责任意识的好房企嘛,哪里有问题了?
但深挖之下,
奥园背后隐藏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奥园有一个颇为棘手的财务问题——
短期债务压力山大。
其短债占现金流占比就超过85%,在行业中,就连对高杠杆长袖善舞的融创、碧桂园都把这一比例控制在30%之内。
奥园高层曾在8月透露,今年下半年到期的债务约为200亿元出头,目前只偿还了50亿元。根据这个说法,
下半年还有150亿的坑要填。
这还只是经过粉饰的表内的财务数据。
让投资者和评级机构更加担忧的,
是奥园那些体量庞大的、无法监管的表外项目。
前不久,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指出,2020年奥园的合同权益销售额有980亿元,但隐含的现金收款比上一年骤减,只占年内权益销售额不到一半——
意味着
奥园极大部分项目的财务状况,完全没有在报表中反映出来。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近几年,奥园的非控股股东权益占比激增,但与之对应的利润占比却持续下滑。
“
明股实债”对藏匿债务有多好用,之前我们说过很多次了。
正是因为奥园身上的各种疑点,敏锐的境外金融机构嗅到了机会,
趁势狙击做空。
虽然事后管理层紧急辟谣“我没有!我不是”,但奈何股价一路狂跌,重挫了投资者的信心。
奥园不是最早爆雷的房企,
但“最危险”的帽子,已经戴了很久了。
表外项目的压力,我们只能靠猜想去推测。
但奥园最近的一系列动作,还是可以看出身体有多诚实,他有多缺钱的。
有媒体报道,这次出售物业股权的缘由,是因为年底有一笔超过5亿美元的私募债到期。
此外,10月下旬,奥园旗下的文旅板块,
极为罕见地第四次向港股IPO发起了冲击。
这种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的韧性,
也好理解了,穷都不怕了,还怕失败?
万一成了,上市圈钱走一波嘛,多好。
而且,
就算股价已经跌到地板上,奥园竟然还坚持稀释股份去融资——
前不久,奥园官宣完成了新一轮的配发股份,这次终于艰难地融到了不到4亿港元。
不过,据公司公告显示,
在今年年底前会有更进一步的配发动作:
嗯……中国奥园这是有多缺钱啊?
当然,除了金融市场,在销售市场促回款方面,奥园也是很努力了。
今年以来的销售数据,讲真,还蛮好的。
就算是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全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的三季度,
奥园的平均月销售额还一直维持在百亿元的水平——
看上去,丝毫没有受到同行的影响。
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奥园每个月公布的销售数据和其他家不太一样——
只有销售额,没有销售面积。
也就是说,销售的均价走势,我们是看不到的。
当我们把视线从冰冷的数据上拉回到楼市本身,发现,
奥园的绝活之一,似乎
是以价换量——
近几个月,即使是在广州这种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奥园楼盘的销售价格都开启了大跳水。
番禺的奥园恒基一号,因为有着一线江景,之前的吹风价摸高到了五万,但最后的开盘价,是一个低到令人咋舌的数字——
当然,这个项目还是能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罢了,
但有些楼盘,奥园不惜割肉也要把房子卖出去。
比如,位于白云新城的奥园云和公馆,2020年底拿地的楼面均价高达1.9万,但如今从上半年接近3万的开盘价,已经降到2.1万……
再加上联动的中介费用,这是血亏也要回款的节奏啊!
所以,虽然有着漂亮的数据,我们能看到的是,
国外的评级机构依然接二连三地,
下调了对中国奥园的信用评级和展望。
穆迪、标普、惠誉……嗯,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奥园以一己之力,全都集齐了。
调低的理由,
都是不看好这次奥园解决流动性危机的能力。
作为购房者,我就想问一句——
趁这波低价抄底奥园房子,两三年后,能顺利交楼吗?
以上为正文,来自熊先生
更多楼市原生内容,欢迎关注局姐的「地产知识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