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 | 《四川教育》(理论)2020年第10期“教学专题”征稿啦!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四川教育》(理论)征稿
2020.10
征稿重点
本期主题
技术融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专题介绍
教育信息化对每个教育工作者而言都不陌生。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从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到逐渐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而今,我们探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就是站在第三个阶段进行反思和梳理,以期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和范式。
“技术融入”的基本概念厘清
本期专题所说的“技术融入”指的是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夯实。
在教育信息化体系中,信息资源是核心,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主要目的。我们追求的“技术融入”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介,能取之有度、用之适时,使之深度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在从辅“教”走向辅“学”的进程中推动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技术融入”的相关政策解读
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只是种工具,运用得好就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也无关大碍。”这样的传统观念导致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出其自身的巨大价值。而在《纲要》中明确提到的“革命性影响”,就需要重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建设目标。不仅有目标,在这次的“规划”中还提出了让信息技术发挥“革命性影响”的途径和方法,即“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原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在一次采访中总结:“与‘整合’不同,‘融合’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连接,包含着互相渗透、互不分离、互相作用、一体化的过程。”北京电化教育馆的潘克明认为:“‘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改变教与学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可见,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要树立学科信息技术的意识,其次要强调融合的系统整体性,第三要通过技术融入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化知识、技能的内化,提升人综合素养,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技术融入”的外在表现形式
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等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改变着教学的环境、教学的内容,甚至教学的时空。正是这些变化实现着传统的教学结构的变革。
1.数字化、多媒体丰富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数字化是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代码0、1表示。多媒体化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先处理信息的媒体普及应用化。教材文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以纸质的形式呈现,但纸质的材料除了承载的内容有限,而且单一的形式也影响了知识的传播效果。数字化、多媒体化的形式让纸质的教学材料以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出现,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如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教师用数字化的资源,将多种数学思维方法用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网络化打破了教室的边界,拓展了教学的时空。网络化是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将各类电子终端互联起来,实现软硬件和数据的资源共享。网络化让学校的围墙倒塌,让学习变得随时随地。网络教育解决了传统教育时空局限,教师群体讲授,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知识权威到资源的设计者、推送者。教师要思考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要反思如何有效传递知识,如何给学生提供多元的、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便于学习活动的个性化开展。
3.虚拟化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转变认知方式。身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性。知识的掌握最早从“真实”的体验中获得。信息技术的虚拟化可以有效解决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触觉、平衡觉等多种感官来感受,进而实现从具体经验到抽象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中,虚拟化的教学情境给学习者带来了更多的临场感,让学习环境更具真实性。
4.智能化构建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因材施教。智能化一般是利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事物具有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如“电子书包”实现了备课、教学、作业批改等多种教学功能。另外,开放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如成都七中的泛在教育,缓解教学资源不平衡等问题。
“技术融入”的实践路径
1.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能给教师提供大量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也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创设最理想的环境。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基础。教学资源经历了以教学素材、网络课程、数字图书、教育游戏等各种网络化教学资源阶段,到MOOC、微课、体感交互游戏等新形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
2.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信息技术能创设微观层面的教学情境,还能创设如智慧教室一类的中观层面的学习环境。智慧教室是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构建的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的新型教室。智慧学习环境可以提供教学资源的设计、上传、下载服务,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可以记录、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诊断报告,实现“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提问、随堂测验、协作探究或其它互动式教学;课后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辅导、学习辅导等。
3.优化完善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改变学科教学,可以通过优化和完善教学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系统之后,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信息技术通过改变信息呈现方式与传输通道、教学时空的改变、师生间交互方式等,丰富了教学内容,生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了新教学环境,完善了教学反馈与评价。重要的是,这些变化最终引起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而这正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
如“101智慧课堂”,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完成备课,并预设课前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等方式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提交学习反馈。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等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以学定教。在课中,课堂教学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云课堂提供PPT在线播、互动白板、随堂测试、反馈心得、提前抢答、课堂评价六项内容,让师生体验智能化的教与学。课后,教师通过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个性解答,根据数据统计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用手机APP与家长交流。
4.创新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一座桥梁。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满足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如“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模式”“基于同屏投影技术,应用软件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微课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面对种类纷繁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根据需要加以选择,或是在选择的基础之上加以改造,或创新再运用。
5.动态智慧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无疑已成为教学评价改革过程中较为显著、活跃的影响要素,随之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形式。所谓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论指导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系统或平台,对课堂教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评价,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完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评价。
比如,在MOOC平台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伴随着随堂测评、同伴互评、结业测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学习者参与MOOC课程的每个学习环节都被记录。又如基于“慧学云”平台的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师的整体教学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了教学理念评价、预习策略评价、教学设计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复习策略评价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态,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从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角度看,课前环节,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慧学云”记录学生的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数据反馈进行学情分析,为之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课中环节,利用“慧学云”教学检测平台实时检测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并以此为依据形成数据反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主体,实现了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课后环节,依据上一环节的学情记录,分析学生学情,实现个性化的辅导,形成复习策略评价。
可见,信息化教学评价高效地发挥了教学评价的全方位功能,既实现的教学评价学生的诊断功能,又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等级功能和对教师教学方案的的价值判断功能,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评价反馈的导向功能以及激励与改善功能等。
参考文献: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2):3-10.
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62.
向梦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写作角度
01
如何理解技术融入?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特点、价值分别是什么?
02
技术融入的推进路径、操作模型有哪些,可在课堂上如何实施?
03
结合具体学科,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融入如何从表面的、浅层的走向深度的、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
04
……
写作要求
01
按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包括摘要、关键词等)。在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可选准一个角度或方向,进行深入阐述,说深说透,做到观点新颖、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02
文章要立足现有经验与做法,但又要进行学理思辨、理性提升,体现思想的深刻性、经验的典型性、做法的实效性。
03
字数控制在3500~6000字。
温馨提示
1.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
2.我们会在“四川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中陆续推出各栏目征稿启事,请大家密切关注。
截稿日期
2020年8月24日
投稿邮箱
scjy86113199@163.com
稿件将择优刊登在《四川教育》(理论)
2020年第10期杂志上
我们期待你的来稿!
==============================
更多教育报刊征稿启事,请点击阅读
征稿 | 《四川教育》(理论)2020年第9期“教学专题”征稿啦!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