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 | 《四川教育》(理论)2020年第9期“教学专题”征稿啦!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征稿重点
本期主题
学段融通
专题介绍
当下,不论是幼小衔接还是初高中衔接,不论是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还是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扣,学段融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彼此独立、知识序列不明、缺乏必要联系等问题。为此,本期我们聚焦“学段融通”这一话题,着力从纵向打通课堂的发展通道。
1
专题认识
(一)“学段融通”的内涵解读
“学段”是某一特定学习阶段的简称。作为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学段主要适用于学习区间的划分。稍长的学习区间主要有学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等;而稍短的学习区间则有学期、单元,甚至一堂课。“融通”即融会贯通,理清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序列,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学段融通下的“融通”,是纵向的连贯与畅通,这里既有学段间的承接、单元间的联通、前后课间的承前启后,又有环节间的串联、知识的前后承接。
“学段融通”即打破固有的学段壁垒,沟通不同级段的教学认知,使知识序列和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彰显教育教学的层级性差异与螺旋式上升过程,从而让多学段得以融会贯通。具体而言,首先,学段融通要求教师除了要知晓本段学科自身的知识外,还需要熟悉学科前后的衔接。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做好起承转合的功能,并打破学科壁垒,走出班级限制,走向社会和自然,让学习真正发生。其次,学段融通要求学习者转变在前一阶段形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在新的学习情境下形养成新的学习策略,以适应更高阶的学习样态。
(二)“学段融通”的内在特点
在进行“学段融通”时,需要立足学段融通的四大特点:一是注重整体性,即课堂教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推进过程,需要把课程理念、年段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的考虑。二要注重连贯性,时间的连贯性,即在同一堂课上,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围绕整堂课目标的一系列任务之间的连贯,又体现在每节课之间承上启下的连贯,也体现在不同单元之间的连贯;形式的连贯性,即同类型的任务要及时重复;内容的连贯性,即对已学过的知识,在下节课或下一环节的任务设计中,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以便持久记忆。三要注重层递性,课堂是有坡度的,需要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下到上的认知规律。课堂衔接的层次性主要表现为难度层次和呈现层次。四要注重多元性,即课堂教学衔接是思想衔接、内容衔接、技术衔接、方法衔接的综合运用。
(三)“学段融通”的实施维度
1.宏观上的学段融通。从宏观层面来看,学段融通主要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衔接与畅通。融创理念引领下的学段融通,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段进行前后衔接,相互畅通,切实打通孩子成长的通道,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各个学段形成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畅通机制,使得学生和生活、学习之间有了互连筋脉的良性沟通。
2.中观上的学段融通。这一层面的学段融通主要表现为单元整合、整本书阅读。单元整合是以单元为结构形式,整合教材和课外教学资源,利用多种课型,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有效达成单元目标,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3.微观上的学段融通。微观层面的学段融通主要可从前后、古今、上下三个维度着力。(1)前后关联,知识相融。旧知是新知学习的基础与铺垫,而新知是在旧知基础上的发展与升华。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前后相通的。(2)古今相连,层层递进。学校教育承载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而课堂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通古今的联结通道,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古今相连中明晰知识的层层递进与推陈出新。(3)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无论是开课还是结课,无论是铺垫还是过渡,都是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过程的畅通性,彰显出知识的关联性、推进的畅通性。
(四)“学段融通”的推进路径
1.思想衔接。学段融通,思想为先。我们在思想上要把课堂教学看成一个密切联系、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推进过程。
2.管理衔接。学段融通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为此,教师要正视中小学在教学管理、学习内容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差异,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思考,把融通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3.课程整合。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最重要的呈现就是课程。为此,教师要立足课程,以各个学段的课程建设为重点,纵向整合中小课程,做好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课程衔接以及学段融通。
4.教学衔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指导形式及管理方式实现双向靠拢,使低中高段彼此有机衔接,并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下到上的认知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落实,实现中小衔接的水到渠成。
5.内容的衔接。在学段融通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知晓本段学科自身的知识外,还需要熟悉学科前后的衔接。这样,通览、知晓本学科知识的前后衔接,就能很好地做好起承转合的功能,并打破学科壁垒,走出班级限制,走向社会和自然,聚焦真正的学,让学习真正发生,进而最终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素养目标。
6.知识结构化。知识前后勾连,形成知识体系。从学习内容角度看,中小学知识结构是渐次提高和螺旋上升的,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没有封顶的体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体系的前后勾连,让学生有回忆的时空,从而唤醒曾经的记忆,使教学不仅节约,更自然地实现阶段性的衔接。
7.掌握融通技术。融通需要技术,更需要路径,如创设一个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情绪场”,让学生在活动中迅速进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并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依据教情和学情,纵向整合中小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培育学科特色,构筑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踩准衔接点,实现衔接方式的多元化,进而为有效衔接蓄势;在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指导形式及管理方式实现双向靠拢,使低中高段彼此有机衔接。
专题架构
2
本专题,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切入:
1. 叩问学段融通:如何理解学段?根据不同维度,学段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你是怎样划分学段的?如何理解融通?考察融通可从哪些要素着手?对学段融通,你是如何认识的?它又有何特点?
2.审视学段融通:为什么五六年级学生的差距不大,而到了七年级差距就大了?是什么因素引发了学生的“拐点”?你认为哪些学段的学生差异大?在分科教学、分段施教的语境下,学段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当下,“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等学段融通不畅的状况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
3.探寻学段融通:学段融通需要解决“断层”,减缓“坡度”,你觉得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推进学段融通的过程中,你认为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学段融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层推进。请你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谈谈如何推进学段融通?(资源挖掘、课程统整、内容设计、课堂实施、课堂评价、课堂管理)
4.梳理学段融通:在推进学段融通的过程中,你形成了什么样的操作模型?在推进学段融通时,你采取了什么样的推进路径?在推进学段融通时,你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或方式方法?
5.再现学段融通:请结合具体案例,对单元整合、教学结构化、整本书阅读等不同形式,如何做到前后融通的?
写作要求
1
按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写作(包括摘要、关键词等)。在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可选准一个角度或方向,进行深入阐述,说深说透,做到观点新颖、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2
文章要立足现有经验与做法,但又要进行学理思辨、理性提升,体现思想的深刻性、经验的典型性、做法的实效性。
3
字数控制在3500~6000字。
温馨提示
1.请在文中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手机号码、邮箱等信息。
2.我们会在“四川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中陆续推出各栏目征稿启事,请大家密切关注。
截稿日期
2020年8月10日
投稿邮箱
《四川教育》(理论)专用邮箱:scjy86113199@163.com
稿件将择优刊登在《四川教育》(理论)
2020年第9期杂志上
我们期待你的来稿!
==============================
更多教育报刊征稿启事,请点击阅读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