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谦翔《饮酒(其五)》(八上25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1-10

更多初中语文名师课例,请点击阅读

部编初语各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名师课堂集锦

徐杰执教《动物笑谈》(七上17课)视频

洪镇涛《天上的街市》(七上20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欧阳缚龙《女娲造人》(七上21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张敏《寓言四则》(七上22课)教学设计

于修影《富贵不能淫》(八上22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李良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上22课)课堂实录及品鉴

崔丽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22课)课堂实录【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

钱梦龙《愚公移山》(八上23课)教学实录

董一菲《周亚夫军细柳》(八上24课)

孙双金《春望》(八上25课)视频

王亚静《雁门太守行》(八上25课)教学设计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八上25课)教学设计

徐杰《智取生辰纲》(九上22课)教学设计及评析——追求简约设计,注重思维训练

王君《范进中举》(九上23课)课堂实录

孙双金《三顾茅庐》(九上24课)实录
孙双金《三顾茅庐》(九上24课)视频
胡金辉《刘姥姥进大观园》(九上25课)教学设计


赵谦翔《饮酒(其五)》

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直接入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诗歌,把韵脚的字涂绿,先学生齐读,再教师明确押韵,要求把韵脚读响亮一些,再让学生齐读。

       2.思考:名为饮酒,诗中无“酒”,是否跑题?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饮酒》二十首,有十首带“酒”字或“杯”、“盏”字的,《饮酒》是饮酒之后写的诗,诗中有酒意。

       二、品析诗歌意趣

       (一)明确目标和“知人论诗”

       1.意趣=情趣+理趣

     教师适当解释:情趣指情感;理趣,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例,点到即明。

       2.简介陶渊明

       3.补充材料:

      任彭泽令时,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

      师生议“小儿”之意,又讲“五斗米折腰”典故,穿插李白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赏析分三层

       1.赏析第1层

      (1) 讲解“人境”

      PPT:

      人境之上:(仙境)

      人境之下:(鬼境)

      人境之平:(野境)

      何谓“野境”,即山林之境。

      PPT:

      小隐于野(山林)

      大隐于市(人境)

      (2)何谓“车马喧”

      师生互动:小官坐牛车、驴车,再大点的官坐马车,车马喧指官场喧嚣。

      (3)何谓“心远”

      远:形容词做动词,远离,心灵远离官场。

      “偏”怎样解释?偏:偏僻,宁静

      PPT:

      喧:争名夺利

      偏:静心审美

      (4)心远地自偏,情趣?理趣?

      学生回答:因为……就……或只要……就……(理趣)

      PPT:

      (1)层

      大隐之道

      心远地偏

      2.赏析(2)层

      出示“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句

      (1)采菊东篱,换采“花”?

      学生回答:菊花不像牡丹……不争阳光、土地,秋冷,耐寒等

      PPT:

      菊:凌霜绽放,不与群芳争艳,象征与世无争、清高自守的品格。

“采菊……”这句话暗喻着作者与世无争、清高自守的隐士情怀。

      PPT:

      采菊东篱下

      与世无争,清高自守

      隐士情怀

      (2) “悠然”教参上的解释是:闲适、淡泊的样子。请你们描述一下你理解的悠然是什么感觉?用一个词或者几句话。

      生:挺舒服

      师:悠悠然

      生:没事干,不被事物掌控

      师:描述一下

      生:没有牵挂,(没有)对物质的牵挂

      师:描述一下自己的状态

      生:不恐惧

      生:佛系……居无定所。

      师……

      出示PPT

      悠然之感

      慢慢悠悠,轻轻松松,晕晕乎乎,飘飘摇摇,自由自在

      师:晕晕乎乎,喝过酒了。

      (3)争议:是悠然见南山,还是悠然现南山?

      互动之后出示PPT

      悠然见南山

      悠然现南山

      诗人与南山

      相互悠然

      出示材料PPT

      李白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小结:审美至境,物我两忘。

      (4)“日夕佳”寓意何在?

      生:傍晚的夕阳很好。

      师:这是写景。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日夕:晚年,如央视“夕阳红”节目。晚年的生活最美。

      PPT:日夕佳:晚年的生活最美。

      (5)飞鸟相与还,寓意何在?

      生:感慨单身,没老婆。

      师:陶渊明一个老婆五个孩子。携家归田。

      PPT:

      赏析(2)层

      采菊(志趣高洁)

      见山(心境悠然)

      夕佳(晚年最美)

      鸟还(生活温馨)

      PPT: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师:陶诗落实了王国维的这句话。

      小结出示PPT

      (2)层

      大隐之乐,物我两忘

      (情趣)

      3.赏析(3)层
      出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真意何意?
      真正的意趣。
      (2)忘言何意?
      出示教科书和别的书上的解释
      PPT:
      忘言
      忘了怎样表达
      不知怎样表达
      师:智商不高,不知怎样表达,还是……这是,瞎说。
      出示“忘言”出处(“得鱼忘筌”的典故)
      PPT: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
      师生互动,交流
      出示PPT:
      得意忘言:意趣既然心领神会,那就没有必要表达了。
      PPT:
      既然领会了诗中的真意趣,又何必再用语言把它说清楚?一旦说清楚,还有诗味吗?
      PPT:
      忘言之美
      诗意含蓄
      余味无穷
      不言之言
      远胜有言
      PPT:
      (3)层
      大隐之境
      得意忘言
      全诗赏析总结,出示PPT:
      饮酒(其五)
      大隐之道:理趣深邃
      大隐之乐:情趣盎然
      大隐之境:意趣无穷
      大匠无痕,诗意盎然
      三、写作:《赞陶潜诗》 精诚、精炼、精彩 微文或小诗。
      师:要求:“精诚”说人话,“精炼”说短话,“精彩”说有文采的话。
      1.学生当场写作,然后收集部分作品。
      2.出示学生作品,教师边读边点评。教师点评精准,语言幽默。
      3.出示教师自己的诗作
      PPT:
      车马无喧,心远地宁
      采菊东篱,高洁雍容
      悠然见山,物我相融
      飞鸟还巢,归田相通
      字字景美,句句意浓
      平淡外表,绚烂内容
      补充:陶渊明的铁杆粉丝苏东坡,《和陶集》,后世出现许多“和陶诗”,
      苏东坡说写作:开始平淡,然后绚烂,最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陶诗是绚烂之极的平淡。

      【评析】
       赵谦翔老师是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育硕士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及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赵老师的“绿色语文”,曾被《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多家刊物介绍推广。近年来,应邀在全国各地报告二百余场,深受好评。
       所谓“绿色语文”,是针对穿靴戴帽的“灰色语文”而言的。“绿色”,是自然本色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其实质是使人的智力和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精神素质和人生境界全面提高,为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最终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健全发展。
       用赵老师自己的话说——
      “绿色语文”就是培养“亲情”的语文。这“亲情”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母语的一往情深、地久天长的钟情。
      “绿色语文”就是培养“爱心”的语文。这“爱心”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的博爱之心。
       “绿色语文”就是培养“习惯”的语文。这“习惯”就是“含英咀华”地读,“锤章炼句”地写,“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绿色”是简洁。没有“穿靴戴帽”,直接入题,直奔“语文”而去,抓住了诗歌的语言特色——“押韵”和诗题的特点——统领全篇,为下面的“意趣”做好了铺垫。
      我们看到的“绿色”是“咀嚼”。整堂课,赵老师分三个小层对诗歌进行赏析,每层都抓住几个关键字词或问题进行“咀嚼”,最后归结到理趣、情趣、意趣上来。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含英咀华”,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我们看到的“绿色”是扩展。本节课,赵老师依据文本,又不拘于文本,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穿插扩展,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庄子》中的“得鱼忘筌”的典故。这些资料嵌入恰当,简约明白,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诗中的情感和意趣,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诗歌的厚度。
       我们看到的“绿色”是“习得”。本节课上,赵老师讲练结合,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读、说、品、赏,还训练了学生的写。课堂最后的练笔,写作角度设置巧妙,既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又提高了写微文或小诗的能力,丰富了课堂内容,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我们看到的“绿色”还有和谐。赵老师这节课的PPT比较多,但每一张都是对诗歌的有益补充,对学生的有效引领。在老师的启思中,师生轻松愉快地与文本展开对话,思想得以碰撞,情感达到共鸣,课堂始终在充满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流淌,成为学生思想的运动场和灵魂栖息的乐园。
       总之,赵老师的“绿色语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感受到了生命的成长。(赏析:袁建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