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志耀《土地的誓言》(七下7课)教学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余映潮《邓稼先》(七下1课)教学设计

陈彦含《说和做》(七下2课)教学实录

徐杰《回忆鲁迅先生》 (七下3课)教学设计

七下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华清《黄河颂》(七下第5课)教学实录

张慧莲《黄河颂》(七下5课)教学实录(余映潮点评)

梅洪建《最后一课》(七下6课)课堂实录及反思

余映潮《最后一课》(七下6课)教学设计

高润华《最后一课》(七下6课)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高润华:《最后一课》(七下6课)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高润华《最后一课》(七下6课)教学实录第三课时

向浩《土地的誓言》(七下7课)教学实录

刘飞耀《土地的誓言》(七下7课)教学实录



徐志耀《土地的誓言》(七下7课)教学实录

      一、课文分析:
      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开课的缘起是学校要求本学期每位老师都开一节校内公开课,并且在上课前思考自己的教学风格,这节公开课就是自己教学风格的展现。上课前,我认真思考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觉得在分析文本时求精求深是我一以贯之的教学思路,而《土地的誓言》情感丰富、语言充满了张力,适宜表现我的风格,因此就特点选择了这篇文章开设校内公开课。
      我原本设计围绕“爱国”这一主题,将本课的内容与《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文章结合在一起上。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开这节课时,第二单元的其它课文早已上完了,而且我也考虑到,如果以“爱国”为主题来上,非常容易把这节课上成一节政治课。从我们班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而且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只讲“爱国”,这些他们早已从参考书上得到的知识是不可能调动他们的热情的。于是,我就换了一个角度思考——学生从这篇文章中究竟可以学到什么。通过我对这篇文章的认识,我觉得文中的修辞手法,特别是排比、反复、呼告、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这是最能吸引学生的,也是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的。以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体现出文本最大的特色,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不久前刚刚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发现语言贫乏无力是学生最主要的问题,以本文为契机训练这一方面的能力,一举多得。由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方式上,我借鉴了备课组不久前一节IPAD课的教学思路。在这节课上,我们安排学生先自学写作方法,再根据这一方法修改文章,老师则结合他们修改的内容将他们所归纳的方法细化、升华。如此设计的目的,就是让掌握了先进技术手段的学生们可以利用技术充分自学。在阅读课上同样也可以运用这一思路,虽然学生们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旧知进行总结。于是我就将全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发现问题,结合所学的文本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品析课文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运用方法修改作文这几个步骤。我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发现一些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当然,使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对文本非常熟悉,必须对学生所发现的文本内容与修辞手法有着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因此,我虽然这篇文章已经教过多次,但本次备课前依然反复地读过了。我在此次备课时注意到了文章词语之间的一些关联,例如“泛滥”与后面的排比句之间的关系,第1节“我想起”这三组排比句之间的关联等,这些均可以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当然,我也准备了一些拓展性的材料,但我在设计时,准备根据课堂情况进行展现,并不准备在一节课时都呈现给学生。为此,我特别在课件上进行了调整,让不同幻灯片的切换可以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调整,而非一张张出现。
      二、教学准备:
      《旧约全书·耶利米哀歌》
      李煜词选:“闲梦远,南国正芳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得琼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杜甫《北征》选段:“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秦牧《土地》选段:“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九一八”事变背景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结合文本及相关材料,把握文章抒情方法。
      2.结合朗读及背景材料,把握文章所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今天上课之前,想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大家觉得生活中最值得我们珍惜的是什么?
      生:生命。
      生:时间。
      师:大家说得很好,但我想再问大家一句,当你说出这些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珍惜它了吗?
      生:……没有
      师:其实,最值得珍惜的,是那些我们失去的东西,或者曾经拥有过但却失去了的东西。因为曾经拥有,我们明白它的宝贵,此时的失去才分外令我们痛心。如果能把这种珍惜表现出来,我们对生活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实,我们不久前写过的大作文,就是有关珍惜的话题。作文题是《再见——》,这里是一位同学所写的作文,他写的是与自己的朋友分别时的场景,应该说我之所以选取这一段,是因为他这篇文章有代表性,许多同学都写了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例文:
      “那一天,我们几个人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将一切的不舍都放在了心里,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次分离不知何时再见,我努力将他们都深深地看了一遍,将他们的面貌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记忆里。”)
      师:这篇文章还是有一些内容的,但是他把自己的真情表现出来了吗?我们总觉得还差一点。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有关对失去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事物的情感的文章。虽然这篇文章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这种情感依然可以令我们感动。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学习本文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感受本文所表达的情感。
      2.联系旧知,初识方法。
      师:在学习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下,结合我们学过的文章,你觉得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呢?用什么方式表达情感最好?
      生:心理描写
      师:直接说我很珍惜,大家都用了,刚才那篇文章也用了,但大家觉得感人吗?
      生:动作描写
      师:刚才那篇文章中也有,“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但是感人吗?其实这些描写大家都知道,也都会用,可为什么不感人,因为少了一些东西。请大家先看这两段文章,先读一下,再归纳这两段文章所用的方法。
      (学生朗读范文: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爸爸是多么喜欢花。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
      师: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生:夸张
      师:这里有夸张吗?难道黄河不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吗?但作者真正看到了这些景象吗?
      生:是作者的想象
      师:对,是想象(板书)
      师:再看第二段,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真正看到了爸爸在浇花吗?这段文字源于什么?
      生:回忆。
      师:对,想象与回忆(板书)通过想象与回忆,把这种情感具体化,这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再看下面这两段。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学生朗读范文: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生:排比、(板书)
      师:用排比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生:比喻。(板书)
      师:在这些排比句中,一些词反复出现,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反复。(板书)
      3.体会情感,整体把握。
      师:现在回到课文中,首先我们明确这篇课文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大家一齐读出来。
      生:“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师:对,他的情感就是“炽痛的热爱”(板书),作者有没有使用想象与回忆,有没有使用上述的修辞手法?开头的导读中我们已经清楚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过去了十年,广大的关东子弟仍然在关内流浪。此时此刻,作者端木蕻良在故乡吗?
      生:不在。
      师:他在流浪,他知道流浪的尽头在哪里吗?
      生:不知道。
      师:那这里有没有想象与回忆?哪里有想象与回忆?
      (生读第1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师:他想到的往事是来自于什么地方的往事?
      生:家乡
      师:这里的回忆不仅这里有,还有什么地方有?
      (生读第2节“在故乡的土地上……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师:在文中,想象有没有?
      (生读第1节“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师:他看见了大地深层的浆液在翻滚吗?
      生:没有。
      师:对,这来自于作者的想象。而且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由想象与回忆构成的,直至在文末他向土地发出了誓言。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描写自己有关土地的想象与回忆,以及在文章最后发出的誓言。
      4.结合文本,把握方法。
      (老师提示学生们结合语句的特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而把握语句的内涵,板书,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并指导朗读。)
      师:但作者是不是简单地记述了自己的想象与回忆?
      生:不是,是通过修辞手法来写。
      师:很好,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找出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排比、反复、比喻,找出最典型的一个。请大家划出文中的排比句,圈出反复出现的词语。如果大家发现其它的修辞手法,也请大家归纳出来。如果你没有把握,可以与同座位的同学商量一下。
      大家注意,除了与排比句连用的词语外,还有没有反复出现的词语。
      (学生勾画,老师巡视,提示)
      师:时间到了,首先我们来看排比句,大家找到了什么。
      生:第1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 候……”。
      师:很好,我们发现“当……时候”,你觉得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提示大家一下,这组句子与上文的一个词密切相关。
      生:“无时无刻”
      师:对,表现的是“我”对土地的热爱、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边。
      生:“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师:非常好,这一段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发现。这一段话的特点是什么?
      生:……
      师:首先,“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这一段从什么角度来写?
      生:颜色
      师:对,就是视觉。“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呢?
      生:嗅觉
      师:“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呢?
      生:听觉
      师:他调用各种各样的感官来写。此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
      师:大家注意到三个“我想起”后面的内容之间有没有联系?“参天碧绿的白桦树”在哪里“呻吟”?
      生:原野
      师:下面还有“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溜直的大道”也在“原野”上。都和什么密切联系在一起?
      生:原野,土地。
      师:原野就是什么?
      生:土地,家乡。
      生:他调用了各种感官,就是为了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师:作者与土地的联系是怎样写的?在后文中就有,在文中找出来。
      生:“土地是我的母亲……”
      师:当然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表现他与家乡之间亲密的联系。我们都来自土地,不可能与它分离,生于斯,长于斯,所以我们的生命与他密切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与他分别就让人感到格外让人感到悲伤、痛苦。当作者描写躺在土地上时,他此时的内心中就充满了什么情感?
      生:悲痛、思念。
      师:我们在朗读时就应体现出这种情感。先试读这一段,思考如何体现出悲痛与思念,再来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师:下面大家说说自己找到的反复出现的词语?
      生:第1节,“呼唤”“召唤”
      师:在什么地方?
      生:“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生:“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生:“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
      师:“它们”是谁?读“在亘古的地层里……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这一段,思考什么在流?这声音从哪里来的?
      生:“燃烧的洪流”
      生:“大地的深层”
      师:“大地的深层”来自于什么样的地层?
      生:“亘古的地层”。
      师:地层真的会呼唤吗?
      生:是他的心在呼唤。
      师:这里的“呼唤”“召唤”也好,表现的是什么情感?在文中同样有一个词 也可以概括他的情感,就在这一节中,找出来。
      生:“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缠绕”。
      师:对,永远在缠绕着他,能解开吗?作者最终强调的是这种摆脱不了的思念,无法摆脱的思念。这种思念仿佛是红熟的浆液在翻滚,这里作者就用了比喻,其实表现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同样可以和上文一个词对应?
      生:“喷涌”。
      师:上文中,在这一部分还有一个词表现出更大的热情。是什么?
      生:“泛滥”。
      师:很好。一般我们用泛滥是来形容什么的?
      生:洪水。
      师:对,此时他的情感就要如洪水一样泛滥而出。这里的比喻其实是用来表现他内心不可遏止的什么情感?
      生:思念
      师:对,表现他的情感即将爆发。
      第2节里有没有反复?
      生:“必须”
      师:强调了什么?
      生:强调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一定要回到家乡。
      师:回到家乡,做亡国奴吗?他强调一定要摆脱什么?
      生:侵占
      师:摆脱侵占,摆脱奴役,让它恢复到原来的美丽。作者在这里用两个“必须”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这里用第二人称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什么?
      生:……
      师:大家记不清了,叫做“呼告”。这里是用来倾述强烈的情感的。我想大家都很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生:“九一八”事变
      师:大家知道“九一八”事变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生:日军强占中国东北,溥仪当了傀儡皇帝。
      师:我们简单地讲述一下这一事件,这是一幅现代画家所画的纪念“九一八”事变的画,两个擦拭军刀的日本人,被屠杀的同胞尸体堆积如山,上面是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尸体上啼哭。1931年9月18日,日本不宣而战,进攻东北。由于中国的东北部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将相当于日本本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占领,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已经过去了10年,大家知道1941年是什么时候吗?
      生:抗日战争。
      师:抗战进入到了最艰难的阶段,日本无力继续进攻,中国由于势力差距也无力反攻,此刻许多人对前途感到悲观。此时写下这篇文章,作者表达了不可遏止的情感,表现了无论有多么艰难,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呼告手法的使用就是为了倾述自己无法阻止的热情。朗读课文第1段后半部分,读出这种坚定的信心。
      (学生朗读)
      第2节最后发出的誓言,再朗读
      (学生朗读)
      这一节还有几个反复出现的词语,都在这里?
      生:注视
      生:答应过
      师:大家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表现一个感受、一个情感,是什么?
      生:坚定的信念。
      师:坚定的相信祖国一定会被解放。(板书)
      文中还有什么修辞手法?
      生:第63页,“空气中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拟人。
      师:这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生:令人向往。
      师:这种生活来自于什么?
      生:回忆。
      师:其实包括前面他所使用的一系列排比句,都表现的是故乡什么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词归纳。
      生:美丽、丰饶。(板书)
      师:他为什么要写故乡的美丽、丰饶?每个人的故乡都是美丽的,而此刻来描写有什么用意?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一种什么手法?我们可以对照一下,公元前586年,犹太人的首都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国攻占,新巴比伦人摧毁了整个首都。此刻,一位无名的诗人写下著名的《耶利米哀歌》,“耶利米”就是“何竟”的意思。他写道:“先前满有人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他夜间痛哭,泪流满胸。在一切所亲爱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他的……”他在“先前”所写的,都是这个国家曾经的繁荣,但此时此刻这一切都消失了。作者没有写这种消失,但他用一个词写出了。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
      生:对比。
      师:对,在这里,诗人描写想象与回忆就是为了对比。而作者在文中只用了一个词写出了这个对比。什么词?
      生:埋葬。
      师:对,“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埋葬”是什么意思?
      生:把逝去的人安葬。
      师:对,一旦埋葬就永远消失、分别了。他的美好的回忆也怎样了?
      生:永远消失。
      师:曾经的快乐也就永远消失了。
      师:在《耶利米哀歌》中,他写道,他一想到这些就痛苦。李煜,李后主,当他亡国后,他如何描写他的故乡呢?“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写得多么美,但一个“远”字就写出此时他与故乡无奈的分隔,写出他内心的悲伤。同样,作者也一想到这些就牵引出他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生:悲伤。
      师:对,一想到就牵引出悲伤。所以,李煜后来的词中写得更明白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得琼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只是朱颜改”“空照秦淮”,当年美好的景象并没有消失,只是我已经与它远隔分离,一想起来心中就会怎样?
      生:悲伤,疼痛。
      师:再读这一段。他描写的景象非常美丽,只是越美丽就越让人悲痛。
      (学生朗读)
      师: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立下誓言,怎样?
      生:必须被解放。
      师:作者不会象李煜那样,只能通过哀婉的词作去回忆那个渐行渐远的故乡,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洗去他的污秽。
      5.总结写法,拓展迁移。
      师:作者通过想象与回忆来表现,而想象与回忆是通过什么表现的?
      生:一系列修辞手法。
      师:现在回到我们先前所见的文章,大家会想到如何修改?
      生:增加一些过去的生活的回忆,例如与大家在一起玩耍等情节。
      师:这些生活可以如何来表现?
      生: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师:对,生活中动情之处无处不在,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回忆,通过我们的想象,以合适的修辞手法来进行表达。今天就请大家修改自己的大作文,增加想象与回忆,用修辞手法来表现。同时完成《新课程》上的相关练习。
      6.板书设计:
      想象、回忆 美丽、丰饶
      修辞手法:
      排比 调用各种感官
      反复  摆脱不了的思念
      比喻  坚定的信念
      呼告  内心不可情感即将爆发,倾述情感
      五、课后反思:
      一节课上完了,感觉轻松了许多,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思考。在这堂课上,我基本上是按照原先设计的思路来进行的,也根据上课的情况灵活调整了一些内容,特别是删减了一些材料。从教学效果上看,听课的老师与我自己都感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朗读很有激情。虽然我们班的学生基础较差,但热情确实高涨了。我想,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学生的情绪是可以被调动起来的。这堂课上先安排他们归纳方法,再结合文本找方法,是有效的。这一教学思路非常宝贵,今后可以常常使用。
      不过,时隔一周,当我整理完实录后,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这节课最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并能初步使用抒情的方法,而训练他们使用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当堂练习,这恰恰是我这节课上最缺少的。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学生的作文我并没有全部改完,而隔一天再交给他们修改,他们的激情已经退去,修改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在当堂进行练习,那么效果应当会好很多,这堂课也就完整了。其次,课堂的时间较紧,从实录中来看,还是我说的多了一些。虽然已经明确了由他们找方法,说方法,但学生所说的毕竟有限,我因为时间较紧,许多地方就代替学生说了。这并非一种好的方式,究竟原因,还是希望在这一堂课上尽可能多得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课文,因此就说多了些。现在来反思,如果课上就说一两个重点语句,放开学生来讨论,可能效果会好一些。但毕竟我的学生能力有限,可以说的东西不多。导致我平时说得多了,也就形成习惯了。
      的确,教学需要反思,老师是在教与学中不断进步的。我想,如果没有前面的IPAD课的教学,我设计这节课的思路会大相径庭,这也许就是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吧。这也是我在这节课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