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那个让自己目瞪口呆的“我”——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1)
2.今后的路该如何走?——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2)
3.幸福的秘诀是什么——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3)
4.何为教育艺术?——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4)
5.教育的“道”与“术”——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5)
6.换作我,是不会这么做的——与李镇西老师商榷
7.令我惭愧的诸多往事——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7)
8.中国教育需要这样的“撒野”
=====================
教师减负,我们也该有所作为
——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随想(9)
注:因为春节外甥女小柠檬陪在身边,需要写的东西太多,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阅读随想的贴出中断了。2月5日(正月十五)上午,陪小柠檬到艺术中心看演出,晚上,接上父母一起到红运村美食城欣赏烟花,然后,小柠檬与爸爸妈妈回济南。今天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了,我们也接着分享《教师的解放与超越》第七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建言】,今天贴出的是元月20日的打卡文字。是不是“公务员编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待遇不能低于公务员让教师队伍中的“南郭先生”和“害群之马”一天也待不下去元月20日:
中国教育需要这样的“撒野”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阅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第七部分【建言】的前三篇文章,其中两篇是调查报告,一篇是“建议”,都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国家大政方针”层面所做的思考与建言,很全面,也很深刻,切中了中国教育的时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期待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篇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减轻教师过重负担”的话题,内容很全面,数据很详实,我就不再多说了。今天主要分享关于“教师过重负担”的另一个话题:教师减负,我们也该有所作为。毕竟,教师减负,受益者首先是我们自己(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国家)。我们虽然寄希望于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的政策和改革带来的利好,但也不能放弃个人的主体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做出努力呢?大致有三个方面。曾经有一位同事,打电话喜欢“串门”——本来一分钟能说明白的事情,她非得唠上三五分钟。那时候老师们都还没有手机,学校只有我办公室的一部固定电话,她一来打电话(当然是学校的公事)我就提醒她“尽量简短”,但她常常打着打着就把控不住时间了。后来我不得不在电话旁边的墙上贴上一句话:打电话不得超过一分钟。当时学校经费特别紧张,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别浪费钱”。现在想来,岂止是“浪费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浪费时间”。在打电话这一件事上不懂得节约时间,其他方面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一位同事特别能侃,他会从一个话题,不知不觉间就拐到了另一个话题,别人想插上一句话,简直比登天还难。偶尔我们俩聊天,他仍是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地“神侃”,过后我回顾了一下,竟然想不起来他是怎样“拐”过去的。写下这些,我并不是说聊天没有价值,而是觉得在工作时间“闲聊”,实在是太影响事情了。因此,我建议朋友们每天都应该用三个问题反思自己:我今天有浪费时间的行为吗?哪些事情浪费时间了?应该如何避免?如此“三思”之后,一定能大大减少我们的浪费时间现象。与“每天反思浪费的时间”一样,我们还应该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无效劳动”。有时候,表面上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其实有许多事情是在做无用功。有一位教数学的同事,他工作非常勤恳,整天除了备课、上课就是批改作业,忙得站不住脚。有一天下午我到他办公室去,他正忙着批改作业。我翻开批改过的作业本浏览,发现基本上全是“✓”。我知道他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如果只看作业,学生成绩不应该那么差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问他:“你能保证你学生的作业都是独立完成的吗?”我追问:“如果学生作业是抄的,你劳神费力地批改这些作业,还有什么价值呢?”对于这样的疑惑,相信很多老师都曾有过。其实如果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性改革,方法还是有的。在原来工作过的学校,我曾经进行过一项改革:全校去掉“作业本”,改“作业本”为“测试本”。学生对当天学业的练习,在什么本子上都行,甚至不练习也行,老师也不用检查;但是“测试”必须过关。我们要求老师们:只要课程表上有课,当天必须在测试本上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测试”,而且必须保证“过关率”,学校要对“测试本”进行检查。这样一来,就完全杜绝了抄袭作业现象,学生的测试分数就是他学习这一课的真实水平。老师完全可以根据这一分数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评价才是真实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评价进行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省时高效。所谓“统筹安排”,就是把每一天、每件事的工作程序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见缝插针做什么?哪个时间做这件事最适合?等等。朋友们大概都学过《统筹方法》一文,“统筹”的要义在这篇文章当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不再多说。说起统筹安排工作的高手,李镇西老师肯定能算得上一个。我们阅读李老师的文章,会发现许多文章都是在飞机上、火车里、旅途中甚至是医院里写的——这就是见缝插针,统筹安排。有老师自嘲说:“李老师出书的速度,比我们读书的速度都快!”难道说李老师不忙吗?非也。无论是当班主任、教语文,还是搞科研、做校长,他都忙得不亦乐乎。即便是退休之后,他也是整天忙着调研、扶贫、写作、讲学,他在全国推介新教育,还常年带有“博士班”,一个人做的事相当于几个人的工作量。李老师为什么能如此之“快”、著作等身呢?其实就是得益于他的“统筹安排”。受李老师的影响,我也经常这样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这次读书活动为例,无论再忙再累,我都是每天读上几篇文章,每天写出阅读心得,字数大多在1000字以上(最初几天对“打卡”不甚了解,写得较少),而做这些事情的时间,都是见缝插针“统筹”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教师减负”,我们自己不只是“有所作为”,而应是“大有可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