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一个过时的称呼
“在杂音系列专栏里,我们收集各种各样有关精神健康议题的声音。尽量去呈现更多的观点,打造一个多元化声音的集散地。”
杂音系列
第53篇
关键词:精神健康 媒体报道 亲历者 健康传播
策划:小卡
作者:陈智民,小卡
编辑:小卡
排版:甜甜
在当代中国社会,似乎从医生到媒体再到公众,对“精神的病”和“精神的病人”的称呼五花八门、难以统一,而且其中一些称呼含有贬义或错误。
本文结合了精神病学、社会工作、新闻传播等多视角,对此进行简略的介绍和讨论。
如何称呼“精神的病”?
一些常见的有偏差的说法:
神经病:本身这就是文化里面一个经典的贬义词,有负面指向,不建议使用,同时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和精神上的疾病不一样。神经病相当于电脑硬件出问题,而精神障碍相当于软件和数据库出问题。
发疯、发狂:贬义严重,引起人的过度反感,不应使用;
精神病、精神疾病:这个说法虽然在民间广泛流传,但不正确,至少是落伍的,改为“精神障碍”更恰当。在日常交流语境里面,有时候为了更加快速简练地沟通,或做一些公共面向的沟通,这个说法也还在被使用。
精神病性症(Psychotic Symptom):这是专有名词,指的是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也能偶尔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但究其本质而言是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紧密相关的。
和这个听起来很像的精神病性障碍(Psychotic Disorder)则指的是以这些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和一些稍轻的障碍如“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妄想性障碍、分裂型障碍等。“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这个概念在中文中几乎没人用,大概指的是精神障碍中那些除了精神病性障碍之外的障碍;
抑郁症、躁郁症、妥瑞症、阿尔茨海默症等:这些名词并不规范,但民间使用得很广泛,包括医生之间交流也这么说,那是因为规范的名词实在又臭又长、难以使用,而且更讨厌的是两个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的名称还不尽一致。媒体如果在报道时使用这些“俗名”,建议在第一次提到这个病名时加个括号介绍一下大名,如“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
对于“精神的病”,最规范的统称是“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因为现行的诊断标准(ICD-10、DSM-5还有将来的ICD-11)已经将“病(Disease)”改为“障碍(Disorder)”。
之所以要改变名称,不仅是因为现在的多数精神障碍没有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找到器质上的病理改变,也因为这些精神障碍有一些病因是来自社会心理因素,当然也有一点用意是希望使人们的把“精神障碍”视为一种病态的观念有所松动、希望减少污名化。
如何称呼“精神的病人”?
如何去称呼“精神的病人”,涉及到我们对精神障碍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会衍生出不同的称呼。
过去的“疯子”“变态”等说法显然都存在贬义过重且指代不清的问题,也是国内去污名化运动最希望改变的称呼。而精神病患者、精神病人等,是目前更常用的称呼。确实,这些说法方便指代,利于沟通,一目了然。只是它们与精神病学上面“障碍”所代表的理念相悖,多少有些落伍,目前仍然被广为使用。
随着精神卫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对“病人”“患者”的说法也更佳开放包容,也有许多亲历者本身就愿意自称为患者和病人来达到自我发声和去污名化的作用。当我们觉得“精神病人”这四个字没什么大不了的时候,或许说法也只是一个单纯的个人选择罢了。
如果想要更加体现对这类群体的保护和尊重,也可以使用“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精神健康问题亲历者”、“精神健康服务使用者”等名词,不过在其中个人最为建议的称呼为“精神困扰亲历者”和“精神障碍人士”,可以视情况灵活采用。
虽然在专业领域看来,“精神病人”和“精神障碍人士”这两个说法,后者看起来要更严谨和体现尊重。但是在中文的语境里面,不管是“病”、还是“障碍”,其实都不是大家爱听的词,它们都有缺陷和异常的意味。所以即便把精神病人都改口称为精神障碍人士,所起到的大众传播层面的认知改变也是很有限的。
目前,在精神健康公益领域,越来越多的伙伴使用“亲历者”这一称呼,亲历者一词包含了“你经历了什么”的现象和事实,但并不涉及“我认为你是什么”的价值判断。“亲历者”这个词跳出了医学语境,落到了生命意义和生活体验这个维度:
你得到的诊断是什么?或者,你有没有得到诊断?你自己又是怎么看待这段经历、怎么看待你拿到的诊断的?你的个人生活史是怎样的?你自己觉得是什么造成了你的病?你觉得这是不是病?如果是病,为什么?如果不是病,为什么?
这里,再列举一些在业内常见但是大众可能陌生的称呼:
益友:公益组织上海郁今香常用的说法,指代抑郁症亲历者。
过山车玩家:公益组织双相躁郁世界常用的说法,指代双相情感障碍的亲历者。
阿星人: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士。
学员/休养员:部分精神专科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专门机构的常用。
有的医生认为,这些称呼作为小社群中的互相打气甚好,但不够通用,而且可能助长对精神障碍的浪漫化想象。
但是对于亲历者社群来说,这些称呼则有特殊的意义,是少有的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的命名,而且相比“天才病”之类的浪漫想像,这些说法已经注意了保持平衡,里面包含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于这些体验的阐释。
对媒体朋友来说,不妨直接在报道和交流中问问本人希望怎么被称呼,也可以在医学专家之外多向亲历者社群以及人文社科背景的专家咨询。
小贴士:更好用的说法
“精神障碍者”“精神障碍人士”这两个说法,我们开玩笑地说这个说法有墙头草的作用,能够灵活地穿梭于各种场景里面。
首先,对于希望强调特定的精神困扰作为一种疾病的人士来说,把精神困扰病理化是正视它们的第一步,也是应对周遭社会压力的一种重要策略,能够避免道德上的污名(比如很多抑郁症人士会被认为心灵脆弱或者想多了,因此对其来说强调抑郁症的疾病面向就十分重要)。
那么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不管是精神疾病的说法,还是精神障碍的说法,显然都承认了精神困扰的客观存在。精神病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面不太好听,也比较粗暴,而障碍二字在语言上保留了医疗感,但又比精神病柔和一些。在这种语境里面,障碍=有疾病色彩=需要多方协助的治疗=不可以和一般的困扰混为一谈。
然而,对于另一部分人士来说,障碍的说法意味着对”病“的弱化,对“不正常”的抗争,不至于像“病”的说法一样把人一杆子拍死在不正常的范畴里面。
许又新在《精神病理学》里面提到,精神障碍是一个异质性范畴。精神”健康“总是带有道德上肯定评价的意味,而精神”疾病“则免不了道德上否定评价的意味。把世界上的人分成精神健康和精神上有病这根本不同的两类,是天真和过于简单化的。
目前精神病学在分类和命名系统里面已经不大使用疾病(disease)的说法,而是普遍采用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一词,主要理由也是精神障碍不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也不具有狭隘的生物学含义,把它当成一个心理社会概念(psychosocial concept)更为可取。对于那些对精神病学保持反思、不希望被标记为”不正常“的朋友来说,这样的说法也是可取的。
在一些更批判更强调亲历者权益的国外实践里,会完全避开障碍、病、残疾之类的说法,我们认为其在批判思考方面确实有可取性,但是在中国复杂的实践当中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这里不做深入展开。
写在最后
如何命名,如何称呼,谁说了算,这背后是有关话语和知识的权力,也体现着整个社会对于精神健康议题的态度。
有的名称更具标签效应,有的名称则弱化了标签效应。精神异常、精神病态的出现只是亲历者人生的一部分,除了精神疾病的患病和记录外,亲历者也有其他人所共有的生活面向。做以上探讨,最希望传递的,当然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把精神障碍完全等同于缺陷、无奈、失常和异样。另外,咬文嚼字虽然是重要的话语权博弈,但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里面视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说得对不等于做得对,我们重视命名和称呼,也更重视实际的行动和团结。在尊重和有共识的前提下,在不会阻碍沟通和不至于形成冒犯的场景下,使用患者还是使用亲历者不是什么天大的区别,偶尔我们组织活动,也会发现大家很怕说错和说得不对,这是好事,说明大家都有了意识,但也希望不要太过纠结。同时,过于柔软过于包容的称呼,也会让人误以为“问题不大”、“不算个病”、“不用处理”、“犯不着认真”,这样又和我们的初衷违背了。
总之,请大家在多以亲历者需求为本,因地因时制宜。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争个语言的高下,而是希望创造更有利于沟通的通用语言和更有利于行动的友善环境。
END
附录一 从业者聊天记录
菠萝包
"精神困扰亲历者" ——个人感觉是个很值得推广的称呼,之后这篇如果发公众号我们也可开投票问问读者的意见。
我也很喜欢这个称呼,下面这张图这是前两天发给心声Mind的一个反馈,供参考 👇
小卡
精神困扰亲历者 这个称呼比较适合需要模糊界限的场景,或者有诊断和无诊断朋友大家一起玩耍的场景。可能也会有人批评这样的称呼会不够突出重点或者模糊症状与诊断,但我们一般的工作场景还是比较适合这个称呼的。
小卡
菠萝包
但我一直也会有一个考量,就是过度soft的措辞会让人误以为问题不大、不算个病、不用处理、用不着上医院...
对对,是的,很重要,这一点也需周知。知道的情况下再去选择就是看大家自己需要了。
小卡
菠萝包
我个人感觉,尤其对媒体而言,这是个不错的措辞,大范围称呼面向大范围受众。“患者”、“潜在患者”这种更具体、harsh一些的措辞面向小范围的“局内人”
对是的,其实对于“自己人”,尤其是“和这个打交道比较久的人”来说,称呼上反而未必有那么多的讲究。
在一些需要精确化的场景下,我会直接说现象,就是 “xxx有xx的诊断,但是ta自己对这个诊断有异见”。或者 “xx有困扰,但无诊断 ”‘xx自我认同是xx病,但目前无诊断”。 就是结合大家的"自我认同/诊断/日常表现"去说。
小卡
meng
英文里还有一个常用的是 person living with diagnosis of mental disorder(s),但是不知道怎么翻译
菠萝包
精神障碍确诊者?
meng
嗯是可以的 但是英语的语法可能更能强调人在先 诊断在后的,就是“带着诊断生活的人”那种感觉
是不是还有"mental health issue"一类的说法 ?
小卡
meng
是的!
这个带病生活的意思可难翻译了,哈哈我记得纠结过很久。中文里面还没有特别妙的说法。
小卡
附录二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节选
在香港社工所撰写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这本书里面,仍然使用的是精神病这一说法,这可能和作者所处社会的表达习惯有关,也和这本书成书较早有关,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书中想呈现的核心观点。以下为我们的节选:
用不同的看法去看待精神病,对精神病人士也有不同的理解:
有精神病的人士(person with mental illness)
患上精神病的病人(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有精神病记录的人士(person with record of mental illness)
使用精神治疗和康复后服务的人士(mental health consumers)
罹患精神病所导致功能问题的人士(person with psychiatric disablity)
不同的理解其实代表了精神病对患病者不同的影响。最具标签效果的是把精神病人士视为精神病病人,那就是说把精神病的异常、病态视为精神病的全部。
较好的形容应该是把精神病的出现视为精神病人士人生的一部分,除了精神病的患病和记录外,精神病人士还有其他与普通人一样的需要、看法、长处。所以其他的称谓——有精神病记录的人士(精神病只是人生历程的一部分)、使用精神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的人士(只是服务的使用者)、有精神病所导致功能问题的人士(精神病所导致的功能问题只代表其功能的一部分)——都只是其中一种说法。
笔者希望读者能首先抛开对精神病人士错误的看法,切勿把精神病人士等同于精神病的全部,等同于缺失、无奈、失常和异样,作为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把精神病人士看成与其他人一样有其正常而又独特需要、特长、看法的人。
参考书籍
叶锦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信念、理论和实践》
许又新,《精神病理学》
姚灏、罗雪仪,《精神障碍新闻规范报道指南》
策划:小卡
作者:陈智民,小卡
编辑:小卡
排版:甜甜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看
亲历者声音你好,我是简中互联网第一个出镜做阿斯伯格科普的up主当我们在书写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
社工声音要不要给精神障碍人士打马赛克?
媒体声音采访手记:我是如何完成一次校园精神健康调查的采访精神病院后的一些想法
同行动态
《精神障碍新闻报道指南》发布药玩vs药丸:医学之外,生活还有多重真相
大家好,上周我们联合心声公益发布了《精神...
今天也发几条《精神障碍新闻报道指南》中给...
刺鸟行动如何报道精神健康议题?我们邀请亲历者、记者、医生、社工一起聊了聊
征集 | 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精神健康议题?
精神健康艺术团体。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 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 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开展同伴教育、 互助团体、 讲座沙龙等经典项目, 也通过影像研习、 影像制作、 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五年举办精神健康艺术展览。与多所高校合作, 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BritishCouncil、 706空间青年基金、 银杏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支持。
微信 perchthornbird
邮箱 thornbird12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