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48 西塘 活色活现
《中国古镇》48 西塘 活色活现
白墙灰瓦雨如烟,
古意石桥月半弯。
碧柳丝丝垂旧事,
为谁摇落为谁眠。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因旅游业的开发,当地的陆氏馄饨、河道、弄堂、版画、鸬鹚表演、塘东老街等都成为游客眼中的风景,西塘就是活着的千年古镇。本期我们一起走进千年古镇——西塘。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单,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在熹微的晨光里,挑扁担小贩的叫卖声陆续响起,就像歌唱着古镇百姓从未停歇的智慧与勤劳。
西塘的清晨就是伴着独特的叫卖声开始的,自从在父亲的手中接过这个馄饨摊儿起,这样的生活陆根福已经度过了接近20个年头。如今,早晨吃一晚陆家世代相传的馄饨成为许多古镇人的生活习惯,这别具特色的馄饨摊儿也成为了西塘古镇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到浙江嘉善县的西塘古镇,就不能不提著名的小吃摊——陆氏小馄饨,来西塘不吃上一口,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来过西塘!
“陆氏馄炖”是一位叫“陆根福”的人最早挑个担担沿街叫卖,因为他的馄炖皮薄馅香,汤味鲜美,慢慢吃的人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去吃陆氏馄炖,从烟雨长廊这边走,送子来凤桥是必经之路。它也算是西塘一个重要的景点,相传古代一户人家刚刚生了儿子,经过此桥时恰好一只凤凰飞到桥头,因此得名送子来凤.桥身中间被小亭子隔开,左为台阶,右为斜坡。
古代建桥时考虑到男女不同的行走方式,台阶是供男子行走,共有三个层次,寓意平步青云一步三升。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则要沿右边的斜坡慢慢前行。也有说,古代新婚夫妇走左边生儿子,右边生女儿。两边都走走,岂不要生“龙凤胎”?
这条长长的石皮弄,是西塘最长的弄堂。弄深而窄,石薄如皮,故名石皮弄。喜欢青石板铺砌的路,想去过西塘的人都会喜欢这样的一条条青石路,清晨亦或是夕阳下,走过这长长的弄堂,长裙拖地,摇曳的身影,踏着青石板发出清脆的脚步声。看石皮弄,想象那庭院深深锁春秋的年代。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的概括。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是一个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圣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净地。
从1997年到2017年,20年间,从名不见转的水乡小镇,到如今声名远扬的5A级国家旅游景区。也可以这么说,西塘由一个淳朴的江南小姑娘长成知性的江南美女,岁月的痕迹,使得她更加美丽动人,富有万般风情。白墙黑瓦、窄弄小巷、小桥流水、橹声悠扬、树影斑驳、游人如织,百姓热情的迎接,这就是西塘,无时无刻都在成长着的西塘。
西塘有一条临河的廊棚人称“烟雨长廊”,意思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江南水乡古镇由于河网型的地理环境,河道作为主要的交通纽带,在商市和古镇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水成市”、“因水成街”。西塘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元代成市,到明代商市已相当繁荣。沿河而筑的廊棚就是最具特征的建筑类型。
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江南水乡古镇由于河网型的地理环境,河道作为主要的交通纽带,在商市和古镇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水成市”、“因水成街”。西塘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元代成市,到明代商市已相当繁荣。沿河而筑的廊棚就是最具特征的建筑类型。
西塘的风情说不尽,道不完。西塘古镇河道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似诗如画,河道纵横交织,石板古桥将市镇连通。西塘古镇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是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令游客叹为观止。
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联系。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
版画家王亨的生活就如时钟一般周而复始,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塘度过,古镇的粉墙瓦黛、石桥小巷,成为了王亨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西塘烟雨在王亨的刻刀下,烟雨细柳丝丝如缕,白雪雾霭层次分明,水乡西塘的曼妙风情跃然于纸上。创作版画的业余之时,王亨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理祖传老宅的一方小小的庭院,玲珑小巧又不失精致的醉园,成为了西塘难得的清幽之地。
夜晚的西塘霓虹闪烁,红灯高挂,人声鼎沸,歌舞飞扬,又好像是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天色渐渐入黑,酒吧开始了夜生活。五彩夺目的灯光,各色各样有个性的装饰,不同风格的酒吧唱将,响彻耳际的音乐,酒吧一条街别有一番风味。
河岸两旁,红色的灯笼装点着西塘的古典,飘荡的河诉说着美好的愿望,这是一个多样的西塘,时间跨越西塘,留下了完整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