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国家图书馆的三次馆舍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
2009年,在国家图书馆建馆百年之际,国家图书馆建筑以仅次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第二名身份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建设工程”,赢得不少赞许的目光。
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其前身是 1909年成立的京师图书馆。
1909年9月9日
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
1928年
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1950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
1951年
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1999年1月
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
在国家图书馆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先后经历了三次馆舍建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家图书馆,见证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国家图书馆老馆文津楼
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奏请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传承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于1909年成立京师图书馆,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北海的西侧修建了新的馆舍“文津楼”(即如今国家图书馆的分馆)。
新建成的藏书楼完全采用了新式的科学方法,是当时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
图片来源: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藏书的需要,图书馆按照原方案的长期规划,在其北侧的预留地内又建设了一个“T”字形书库与其南侧的主体建筑相接。这便形成了今日的“王”字形的文津楼。
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 记者 张宁/摄
但文津楼受制于初期以藏为主的办馆理念,并未考虑阅览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履行传扬我国民族文化的职能,建立一座新馆的任务刻不容缓。
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
1973年,国务院批准兴建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当时称“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
周总理总理在选址问题上,曾明确提出:旧馆(1931年北海馆舍“文津楼”)保持原样,新馆另找地方解决一劳永逸问题。
而后,经多方协商,确定在紫竹院公园东侧建设新馆。
从1975年开始设计,1983年动工建设,到1987年竣工,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新馆的建设前后历时12年。
新馆是由13个单体组成的建筑群,占地7.42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可容藏书2000万册,拥有3000个阅览座位。
新馆采用了高书库、低阅览的布局。低层阅览室环绕着高塔形的书库,形成有三个内院的建筑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工程吸取了中国庭院手法,在内院种植花木,布置水池、曲桥亭子等,呈现出馆园结合的幽美环境。
建筑设计采用对称严谨,高低错落,协调统一的方法,使之富有中国民族及文化传统的特色。外檐为孔雀蓝的琉璃瓦顶或大屋顶外墙面为淡灰色的面砖,白色粒状大理石线脚,花岗石基座和台阶,汉白玉栏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这些淡雅明朗的饰面材料,配以古铜色铝合金窗和茶色玻璃,在紫竹院绿荫的衬托下增添了图书馆朴实大方的气氛和中国书院的特色室内环境设计着重考虑读者的阅览和馆员的工作条件,探求完整的空间处理,创造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
该建筑荣膺上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之首。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已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也迫在眉睫。
1999年
国家图书馆开始酝酿“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方案。
2004年12月28日
二期工程施工奠基。
2008年9月9日
新馆建成开馆并于同日面向读者开放。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建设地点位于白石桥一期馆舍的北侧。
整个建筑外形像一本合上的书,内部中央阶梯型的中庭上下回环贯穿,互相交融,屋顶采用超应力板壳结构,没有支撑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在地下一层的藏书区玻璃窗内,放置着镇馆之宝《四库全书》。升起的基座和台阶、巨大的立柱、水平伸展的巨型屋顶和内院,这些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元素都被建筑师用现代的方式演绎,追求文化和历史的密切关系。
二期工程业务建设的重点是数字图书馆业务功能的实现,以及中文书刊和电子资源的服务扩展。其中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旨在构建数字资源采集、加工、发布和保存的技术支撑平台,通过软硬件系统的配备,满足公众对网络数字资源的需求。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内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位于文津街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主楼是上世纪初典型的以藏书为中心,兼阅览服务的闭架管理型图书馆建筑。
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的建筑设计,则体现了上世纪末国家图书馆“藏用并重、开架闭架并举”的服务模式。
而处于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在继续秉承原有服务模式优势的同时,也迎合了“以人为本”、“服务立馆”、“数字化图书馆”的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今天,国家图书馆的三处馆舍同时为读者提供服务,人们透过建筑仍可体会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轨迹。
参考资料
[1] 胡建平. 国家图书馆不同历史时期三座建筑的设计 [J]. 建筑设计管理,2010(9).
[2] 富平. 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建设比较 [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8).
[3]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十大建筑设计 [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
[4] 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 [J]. 江西教育,2020(6).
[5] 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
推荐阅读
北京第一座城市公园的诞生
北京汽车博物馆:中国汽车发展的见证
《东方红》与人民大会堂
从汇通祠到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的、北京的、现代的、人民的”革命纪念馆
抗战硝烟散尽,抗战精神永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光影世界
史家胡同博物馆:承载城市文化的闪亮名片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