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高文君用平凡一生点亮万家灯火
2月19日,高文君走了。
村庄里,再也看不到他骑着破旧自行车挨家挨户检查线路的身影;电话里,再也听不到遇到寻求帮助,他立即回应的声音;村民的餐桌上,再也闻不到他做出的农家饭菜香……
春风拂面,这个曾带给很多人春天般温暖的人却消逝在春天里。
高文君,西青区精武镇姚村人,是村里刚退休的老电工。在姚村电工组工作的32年里,他始终坚守在用电安全保障的第一线,大到围村检查线路更换设施,小到村民家里更换灯泡,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风雨相伴、风雨无阻。退休后,他依旧奔走在为村民服务的路上。
疫情来袭,高文君主动加入志愿队伍,保障村民的用电安全。然而,他因帮助乡亲检查线路遭遇突发事故,生命永远定格在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
得知他去世后,被高文君帮助过的老人站在自家阳台上一遍遍抹眼泪;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紧紧抱着他生前用过的工具包不撒手,眼泪打湿了破旧的背包;在网络上,曾在附近大学城求学的学生们纷纷留言悼念,为他点亮“蜡烛”。高文君的一生,用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话,可以概括为平凡而朴素的两个字──好人。
一次突发事故 生命戛然而止
2月19日发生的一切,村民高文仕永生难忘。电线杆倒下扬起的尘土、救护车的轰鸣,医护人员和村里干部奔波的脚步、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以及口罩之下人们一张张悲痛的脸……
开春正值农忙。在隔壁村承包了鱼塘的高文仕打算在河水解冻前检修一遍电路。他找到姚村电工组组长高连年帮忙。高连年是高文君的儿子。高文君退休后,乡亲们有修电路的事都会来找高连年。然而,正值疫情期间,高连年正带领班组同事维修辖区路灯,分身乏术。
得知高文仕的需求,高文君主动提出帮忙。“安全用电是大事,你不能脱岗。我是志愿者,也熟悉高文仕家的鱼塘线路,我去帮他看看。”高文君对儿子说。
事故发生得非常突然,高文仕回忆。当高文君爬上鱼塘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时,埋在地里的电线杆底座因为年久老化,突然坍塌。高文君在随着电线杆倒地时,被倒地反弹回来的电线杆砸中胸部。见到此景,高文仕一下子慌了神,随后立即拨打了“120”并通知了高文君家属和村干部。赶往医院的途中,高文仕一直拉着高文君的手,嘴里念叨着:“好人一生平安。”
参与抢救的医生发现,在反作用力的冲击下,高文君的胸腔受损严重,整个肝脏位移,多根肋骨折断并刺穿肺部。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高文君当天下午离开了人世。
第一次团圆饭变成最后一次团聚
“自从他成为村里的电工,年三十我们没吃过一顿团圆饭。今年是他在家里头一次吃年夜饭,哪成想是最后一回。”老伴儿高云花念叨起与高文君有关的点滴。
村里过年,讲究家里亮堂堂。家家户户把灯都打开,也容易造成村里电压超负荷,以至于短路停电。因此,过去几十年里,高文君每到年三十晚上都会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转悠,看看谁家的电有问题。
相伴40年的老伴儿,突然走了。高云花留下了高文君平时画的线路图和他老爱翻的几本电路书。“他爱了一辈子的事,我得帮他保存好。”老人说着,抹了抹眼角。
1988年,高文君考取电工执照,正式成为村电工组一员。最初,他骑着自行车围村转,村里的每亩地、每个鱼塘怎么铺设电路,他都记在本上,回家画出来。一来二去,高文君能说出每家每户的用电情况。因为技艺好,办事利索又热心,各家凡是跟“电”字挂钩的都爱找他修,电闸跳闸、电灯坏了,甚至电冰箱、洗衣机坏了也找他。高文君从不拒绝,谁家有事去大队里招呼一声,他一定到。
近几年,毗邻大学城的姚村逐渐热闹起来。高文君比以前更忙了,他和其他6名电工管着姚村3000多户居民和60多家商户的用电。走进姚村的几个社区,在这里居住生活的人几乎都认识高文君。
“高大爷随叫随到,啥报酬都不要。每次来我店里干活,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出事前一天晚上,他还找我说话,安慰我说,等疫情过了,超市生意就会好的。我不敢相信他就这么走了……”姚村商户、超市经营业主毛世库哽咽着。
“一次,夜里发现连接冰箱的电路短路。冰箱里面装着上万元的货物,我当时特着急,给高师傅打电话,他二话没说就来了,一直干到凌晨四点多才走。我送烟送酒,他啥都不收。”餐馆老板李健说。
好人总被人挂念。高文君送去抢救后,姚村20多家业主第一时间自发去医院看望他。
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高文君家人决定丧事一切从简。精武镇、姚村两级党委和政府在互联网上对他进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悼念。留言铺天盖地涌来,悲伤和敬重弥漫在字里行间。
“高师傅走了,但他好像一直都在”
进入3月,姚村逐渐恢复了以往的热闹。从外地回来复工的人多了,春忙的人开始进进出出。仿佛一切如常,但又悄然发生着改变。村民家里有困难,仍会找高师傅帮忙。这位高师傅同样随叫随到,他是高文君的儿子──高连年。
“爸爸乐于助人一辈子,我是他儿子,更应该继续帮助别人。”高连年说。
高文君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着妻儿,也感染着身边每个人。他的事迹在村里、镇里甚至区里传颂,许多人以他为榜样,加入到助人为乐的队伍中。
“做好事、当好人,并不一定有舍身救人、慷慨捐赠的壮举。十几年如一日,做好身边事,帮助有需要的人,更值得被人尊敬和学习。”西青区一名下沉到社区参与防控工作的青年志愿者说。
在高文君家门口,那辆曾经与他形影不离的旧单车静静停在“老地方”:车身锈迹斑斑,车皮已经脱落,唯一崭新的是高文君自己焊好的一个方形铁桶,牢牢地挂在自行车后架上。“这是我爸新换的,用来放工具包。”高连年说着,将自己的工具放进铁桶,跨腿骑上了父亲的单车。这铁桶与车轮碰撞时叮叮当当的声音,又重新回荡在姚村的各个角落。(天津日报记者 王音 通讯员 于爱澍)
相关阅读
抗疫人物:追忆“天津好人”高文君 他做了一辈子好事 最可爱的人:天津高校志愿者翻译突击队 最可爱的人:“津钢四侠”的武汉战“疫”故事 最可爱的人:物资组组长骆达 负重骆驼使命必达 最可爱的人:“最大医疗队”的大管家孙震强 最可爱的人:蓟州区尤古庄村乡亲们的知心人孙术祥 最可爱的人:天津市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最可爱的人:天津医大总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 最可爱的人:天津中医医疗队全胜而归 最可爱的人:刘学政和战友交出“六个零”成绩单 最可爱的人:核酸采样 采集员王仲言的“尖峰时刻” 最可爱的人:检测“侦察兵”杨东靖与病毒正面交锋 最可爱的人:“80后”社区守护者杨娜的12小时 最可爱的人:王一颖转战三个战场 守卫医护安全 最可爱的人:大医张伯礼(下) 最可爱的人:为患者救治“拍板儿”的专家史东升 最可爱的人:殷柏林——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人 最可爱的人:大医张伯礼(上,附评论) 最可爱的人:驰援武钢二院的天津胸科医院医生李毅 最可爱的人:李美娟带领94名护士 在“红区”前线实现“零感染” 最可爱的人:轨交运营集团塘沽站区长佟瑛璇悉心保护地铁乘客 最可爱的人:刚出方舱 又驰援协和红区 宝妈边颖真拼 最可爱的人:是“守门员”也是“疏导员” 王靖守护一方安康 最可爱的人:张文娟 大家信赖的“红区门神” 最可爱的人:社区“大管家”苗苗将病毒挡在门外 最可爱的人:“天津五队” 以“零”为峰 最可爱的人:宝坻小杜庄的守护者杨秋静 最可爱的人:孙宏源 ── 他在“红区”望闻问切 最可爱的人:“硬核”护士长王莹的武汉抗疫记 最可爱的人:苏旭给病毒“一锤定音” 最可爱的人:周其香、肖婷母女的家国情 最可爱的人:追着病毒跑的郝肖阳,从宝坻到恩施…… 最可爱的人:不服老的张伯礼,把胆留在了武汉 最可爱的人:不下线的守门人张媛 最可爱的人:“宝坻战疫”中的单淑香 与疫魔短兵相接绝不后退 最可爱的人:“插队”,“自夸”……为了上前线,李娜什么招都使了 最可爱的人: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279名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 最可爱的人:“福尔摩斯”张颖和她的团队 最可爱的人:确诊前 于洪志是天津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最可爱的人:会说武汉话的天津医生廖智超 最可爱的人:近千平方米发热门诊7天建成 刘涛还把“家底”全捐了…… 最可爱的人:天津“铁人小分队”打响后勤保卫战 最可爱的人:大爱急救人 战“疫”急先锋 最可爱的人:武汉战“疫”中的天津“拓荒者”陆伟 最可爱的人:朱家旺、张艳同赴武汉 夫妻并肩抗疫 最可爱的人:海河医院投身疫情阻击战的白衣战士们 最可爱的人:用忠诚擦亮党徽的张世林 最可爱的人:“老兵”单玉厚生命的最后24小时 最可爱的人:当年恶战SARS 如今再斗新冠肺炎的“逆行者”吴琦
文明天津 微信号 : tjwenming.cn 新浪微博:@文明天津 ▇ 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