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2020-09-08

 

1

 

若不是上周末的疫苗事件,仍在雷声不断的P2P行业还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不过也好,比起越受关注越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医疗安全问题,放在聚光灯下反而可能引起恐慌性挤兑的互联网金融受到的关注少些也是好事。

 

上周那篇《世上再无P2P》一发出来,在后台引发的嘲讽和辱骂超出了我的意料。抛开那些过激的言语,稍微理性一点的意见只有一个——“这个行业还是有人在做正确事情的,你不能一棒子打死。”

 

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朋友告诉我的“故事”。


他曾经是一家头部网贷公司的业务骨干,这家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无疑是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其中的乱象丛生还是让他选择了逃离。

 

为了原汁原味,我把他的讲述选段直接放出来:

 

“之前我司刚上网贷超市的时候,定了条新的风控原则是说,如果申请者同时在5家网贷平台有借钱就拒掉。结果上线第一天,只通过了5单。我很奇怪跑去查了一下后台,发现有99%的人都是因为这条规则被拒的。”

 

“我司之前做校园贷很强,毕竟学生在校期间不敢乱来,而且有爸妈兜底。后来可能是因为和投资人有对赌协议,我司为了冲业绩推出了一个三年期大额校园贷。但在校生一般没这么大的资金需求呀,所以这个产品专门针对大四学生。


当时风控集体反对,开会吵架,风控老大说这个不能做,到时候学生毕业了不受控。但老板非常坚持,最后风控老大说,你要做随便你,反正风险周期长,最后爆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在哪呢。

 

“老板天天和教育贷款的团队说竞品增长多快多快,结果底下人跑去竞品分析,发现竞品主要是做无学历培训班的学生贷款,而且还款模式是先息后本。


老板一拍大腿说这模式好,我们也要做!业务推出一开始增长巨快,结果现在竞品公司一死一伤,我司这条业务线也被砍了,留了一堆坏账。


其实当初如果坚持只做正经学生的等额本息,体量虽然不大,但活下去肯定没问题。”

 

“春节前老板和底下的人说,如果教育业务像医美一样指数型增长才是好业务。结果春节后医美死了,老板又说,如果医美像教育一样稳扎稳打就不会这样死掉。


半年后教育业务的负责人述职,老板逼着问怎么看教育业务死掉,作为业务负责人难道对市场风险没有一些基本的敏锐度吗?负责人说之前就和风控老大聊过这个问题,对方告诉他,上市前泡沫不要破就好。”

 

“现在上市后股价压力更大,公司就转型做纯普惠,拉新靠地推。对,就是去夜市摆摊,拿个大喇叭喊,下载APP激活成功就送油米面!


然后有个开美甲店的小姑娘过来说她这个店每个月赚1万,但每个月开销得3万,她的信用卡全爆了。结果地推人员看到她,眼睛都在放光——有工作有信用卡,绝对的优质客户,风控秒过,立刻放贷。”

 

“公司怎么控制坏账呢?之前可以无限分期,就是分期完再分期,反正分期了就不算坏账了。


后来监管不给无限分期了,公司又搞出一个债务重组。给还不起钱的老用户再借一笔钱,直接抵充之前的逾期啊利息什么的,然后生成一个新的账单开始重新等额本息还。


前两年有银行爸爸的资金顶着,这种做法都没问题,结果今年金主们开始撤走了……”

 

……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头部网贷公司的现状都是这样,那些小平台还需要多想吗?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有没有P2P公司是抱着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借款难的良好心愿开展业务的呢?一定是有的。但在现实中,这个行业只有激励缺少监管,公司只有将业务做大的动力,却没有和业务部门相抗衡的风控合规,结果一定是动作走形,走向失控。


我们这些金融🐶天天要和公司的风控合规部门斗,当然是很头疼的。但金融行业发展上百年形成的这种业务和风控相制衡的局面,就像政府权力和法律之间应有的制衡一样,是长治久安的必需品。


所以P2P平台们一旦走上“老板一人说了算,业务发展至上”之路,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是的,你可以去叫醒一个没有意识到风险的人,但你叫不醒那些本就知道有风险,却因为决定“今朝有酒今朝醉”而装睡的人。

 

2

 

接近退潮之时,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装睡之人。

 

P2P平台们是在装睡,疫苗事件里的生产企业是在装睡,中国版Me too风波中的男主角是在装睡,而同样在装睡的,还有那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互联网公司。

 

小米是最近唯一一家被卷入P2P风波的科技巨头。按照新闻报道的说法,有米粉在小米平台推荐的项目中投资了28家p2p理财产品,结果18家出了问题。

 

其实为P2P平台做广告导流这事,很多公司都做过,毕竟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前几年可是大金主,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这事儿央视做过,微博做过,甚至在地铁站和高铁上,前几年也经常能看到“xx财富”的广告。

 

可小米错就错在入戏太深,不仅帮这些公司做广告宣传,还“匪夷所思”的和他们开展深度合作。

 

举个例子,小米把下载这些app作为自己平台上的“每日任务”,购买理财就能得到积分,又或者某些平台开展的活动是小米用户专享的,奖品也全是小米的产品。


 

这种合作模式和单纯的广告之间的区别,就好比一个真正代言了虚假产品的明星,和一个播放了这个产品广告的电视台——两者都会被看作是一种背书,但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小米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因为内部完全没有懂金融的人,所以也是受害者吗?未必如此。

 

根据小米的招股说明书,虽然2017年他的“三驾马车” 中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8.6%,但毛利率高达60.2%,其中广告收入的毛利率更达到81.8%,是硬件服务8.7%毛利率的接近十倍。

 

换句话说,小米去年净利润的接近半壁江山都是互联网服务贡献的。虽然小米没有进一步披露这其中来自互金平台的广告贡献,但想必是举足轻重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家P2P平台主动联系了公司的BD部门,承诺了大笔的导流费用和可观的收益分成。BD的小同学大喜,兴冲冲地写了合作方案交给管理层审核。风控合规部门在会上提出了一些质疑,但因为这些P2P平台的尽调报告看起来都是正儿八经的注册公司,所以质疑很快就被开展这样的合作对公司业绩能有多少帮助给冲淡了。

 

在这一点上,前两年深受莆田系医疗广告之苦的百度或许能给小米传述一点过来人的经验。

 

当然,和后者的人血馒头直接造成性命代价不同,小米要付出的,只是在信赖小米才去这些平台投资,结果却触雷的那些米粉中的一点声誉而已。

 

但谁说这份信赖不是小米的命门呢?

 

3

 

其实在装睡这件事上,中国的企业只能算是小学生。

 

看过《大空头》电影的朋友可能都记得颇具讽刺的那一幕。当对冲基金经理鲍姆质问一家评级机构的主管为什么会给一支底层资产很烂的房屋抵押债券3A评级时,正在治疗眼疾、带着硕大墨镜的主管回答道,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发行债券的公司就会去找别的评级公司,那我不就少了一单生意吗?

 

这何止是装睡,简直就是选择性失明了。



不过为了电影的戏剧性,这一幕其实把评级公司“装睡”的原因简单化了。美国三大评级公司的竞争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为什么之前没有出现这样的“装睡”?再者,如果真的是被发行方胁迫去提高评级,那些人精一样的债券市场投资经理又怎会看不透评级公司这点小九九,而选择继续相信他们的评级呢?

 

其实发行方、评级机构和投资者谁都不傻,他们一同“装睡”,恰恰是在经过精密计算后,三方博弈的最优选择。

 

简单说,发行方求的是把自己的烂资产包装成好资产卖出去。2000年之后,美国房地产抵押债券市场里的结构化产品兴起,评级公司可以通过咨询服务告诉发行方如何将资产进行包装以获得更高的评级,而这显然是发行方非常需要的,两者一拍即合。第一层“装睡”条件达成。

 

投资者则要的是能买到足够多的“好”资产。因为受监管的公司和金融机构只能购买被评为投资级的高信用评级产品,所以哪怕投资者知道评级虚高也乐于购买。


这种动力在近些年来变得更加强烈,因为巴塞尔协议等监管措施对投资者购买高信用评级产品给予了更多的优惠待遇,比如可以节省资本金等,这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装作相信高评级,第二层“装睡”条件也达成

 

这样看来,信用评级机构“装睡”的核心原因就清楚了——监管对评级机构的咨询和评级双重身份的放任,以及监管对购买高信用评级产品给予优惠待遇带来的套利驱动。

 

市场的祸起萧墙,背后却是监管的锅。


监管该委屈吗?不委屈,因为金融监管就是这样一个“永远和市场搏斗”的存在。

 

4

 

欧美评级机构的“装睡”事件中,最后解决的方式正是监管机制的大变革。


无论是美国2010年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要求证监会成立信用评级办公室,推动“自律管理”向“政府管理”的转变,还是在监管法规中引入民事责任条款,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追究机制,都是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手段。

 

当市场主体选择装睡时,要做的不是叫醒他,而是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他闭眼。



“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是,只有在非常时期,才能出台非常之策。没有危机,企业照常运转,可能破坏歌舞升平的激进改革就无从谈起。危机可能会终止日常的正常经营,但也因而增加了改革的砝码。”


——《镜厅》

 



这是一个金融🐶记录这个大时代的个人号,欢迎关注

 

数字货币:听了一个币圈“大佬”的演讲,必须来吐吐槽

房地产:为什么说买到就赚500万是荒唐的?

独角兽:小米美团们到底在急什么?

P2P:世上再无P2P

贸易战:如果我们迎来的不仅仅是贸易战呢?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