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舌尖上的中文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jia“hua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背着油盐酱醋,拎着锅碗瓢盆,抱着一大堆蔬菜和牛羊肉,走进学校大门时,感觉自己不像是教书的,像个卖菜的!


一周之前学生做好活动通知,报备学校的时候,学校领导发来邮件:请将通知上的“Hot Pot”改为delicious food, 真令人哑然失笑, 美国人会误会成大麻的那个pot, 没文化可怕,想象力太丰富更可怕!


晚上冒着严寒外出采购,睡到半夜突然想到菜还没洗干净,起床洗了一个多小时的菜;早上大包小包运到学校时,发现调料包居然落在家里!只好求救家中的老暖男,给我立即送来。天寒地冻和学生们围炉吃火锅,很温暖!



在介绍中国菜的课上与毕业生聊起申请大学,问学生知道哪几所常青藤?一位学生举手抢答:老师,我知道咖啡大学!见我百思不得其解,另一学生加了一句:咖啡色大学。我这才明白他们所指的是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Brown,又有棕色的意思,棕色也可以叫咖啡色,不对吗?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弱弱地问道:老师,Rice University 是叫米饭大学吗?


我终于忍不住掩面大笑,并说道:老师还真希望有个面条大学或者饺子大学什么的...结果,可想而知,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这课是没法教下去了,下课吧,吃午饭去吧,吃饱了饭,还有饭得饱大学(Vanderbilt)呢! 学生们咽了咽口水,鞠躬告辞。


唉,恭喜自己,又成功地培养出一届吃货啊。 


老师要出差一趟,出门前布置AP(大学先修课)学生观摩李安导演的影片《饮食男女》:有些担心,没有老师的指导,他们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部1994年的老影片呢。


结果回课堂时,看到满满的板书都是学生们的电影分析,又震惊又感动:学生们不仅仅是好吃而且还好学呀,他们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其中的饮食文化和伦理文化总结得很到位呀。



这么一高兴,明天就给全班加餐:鸡肉香菇水饺。美女林妹妹吃完饺子,抹抹嘴巴:读了这么多年书,您是唯一的一个做菜给我们吃的老师。Really? 一边煮饺子,一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教室里飘满了肉香,一年一度“我爱中国菜”烹调展示会拉开序幕。“双手不沾阳春水”的懒师傅培养出一大批将八大菜系发扬光大的“油袖”学生也算是个奇迹了。


有同学分享:花了四个小时做好叉烧肉,让爸爸先尝,爸爸立刻回忆起当年在香港留学工作的早年时光,还包括爱上了一个中国姑娘,就是你妈妈...


这叫一道菜、一个甜蜜的爱情故事。


桌案上堆着来不及下肚的中国菜,刚巧同事到访,表示相当“愤慨”! 


不少“吃货”同事要求:应该时不时弄个烹调比赛,省得自己做饭,还可以免费吃到各式中国菜肴,以后如果需要试吃的评委,别忘了我,我是不错的人选哦!


于是,一年一度的烹调活动从班级走向学校。起先,是在学校食堂举办,结果,很多学生们都不买学校食堂的饭,反而来吃我们的饺子、春卷以及其他中国菜。惊动了学区!学区主管营养餐饮的负责人跑到学校来,气急败坏地与我对峙!我轻描淡写地说:活动是校长批准的(每次活动必须打报告、每次活动必须打报告、每次活动必须打报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事后学校对我说,以后继续办你的活动,换个地就行了,人家玻璃心,做得难吃还受不了学生们的另有所爱。


后来,我们移地到学校图书馆。图书馆胖胖的负责人特别开心,简直乐不可支了, 这下书香、肉香都齐全了。为了配合学区营养部门,我还特地嘱咐学生们守着图书馆的门,非中文课和中文社等闲杂人士不得入内,请自觉到食堂享受学校营养午餐。这下,皆大欢喜。


不过,每次搞活动时,对图书馆周围的教室来说,都是一种“摧残”,远远飘来中国菜的香,却又吃不上。每次搞完活动,我都上门“检讨”一番。


每年中国菜烹调比赛都有20多个菜,一般学生们自己找伙伴,然后在周末一起做菜;第二天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共享,其中有北京烤鸭、饺子、羊肉串、四川凉粉、麻婆豆腐、肉夹馍、蛋挞、炒饭、炒面、水煮牛肉等等...


有没有搞错?北京烤鸭?我没有走错门吧?



烤鸭需要准备好几天,还要充气,非常繁琐,居然每年都有学生做,感觉味道比“全聚德”还好!那嫩鸭肉加上学生自己调制了果酱,一下子就被抢完了。很多学生都为没来得及和鸭子合个影,深感遗憾。





还有这肉夹馍,胜过西安小吃了吧?



有的菜的味道学生们做得非常地道,色香味俱全。观看学生的烹调录像是一种享受,欣赏他们在厨房里的可爱模样,超强的动手能力令老师折服。



不过,有时看到稚嫩的手第一次拿厨刀的样子,心里还是慌兮兮的,好在没有人受伤。



不会做菜的老师被一群很会做菜的爱做菜的学生包围,真是太幸福了。


再来看看家长们的反馈:


Cooking project not only teaches students how to cook Chinese cusine in their own kitchen, but also delivers a message “sharing is love”.  Life, love, and laughter.


烹饪活动不仅教学生如何在自己的厨房里烹饪中国菜,而且还传达了“分享就是爱”的信息。生活,爱与欢笑。


感恩节布置了一个书写感恩卡的作业,结果,一不小心成了众矢之的,你看看、你看看...



看着这些漏洞百出的作业,有时候,我感觉自己说汉语也有些怪怪的了,近墨者黑啊~


学生们最怀念的还是小张老师的面条和饺子啊!没想到,被家人嗤之以鼻的厨艺竟然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所以,每次家宴时,我都是甩手掌柜(家中能者太多,轮不上掌勺啊),还“厚颜无耻”地对父母和姐姐们说:你们瞧瞧,什么叫“墙里开花墙外香”嘛!学生竟是我精进厨艺的最大动力,呵呵!


吃完饭,听听中国音乐,再来一场茶道,有吃有喝,是不是超级享受了呢?


常听人说教书是一场苦恋,“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喜欢隔三差五这么谈谈“恋爱”: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先抓住学生的胃吧。学生们跟着我逛吃逛吃了五、六年,边吃边学语音、语调、语法和书写,“痛苦”的程度自然减弱,因为舌尖上的中文的确很诱人。


疫情之下,不能煮菜煮饭给学生吃,厨艺退步不少(很愤慨!)今年的烹饪比赛也取消了,可是,多数学生们还是兴致勃勃地独立在自己家的厨房完成了烹饪,并得到家长们的赞誉。其中一位家长说:


我的孩子第一次做晚饭了,而且为全家人做的, 我好激动呀, 呜呜呜~


简简单单的一道蛋花汤,也能做出诗情画意的全家福。




也有的学生告诉我:老师,这个星期不行,我们要等我父母发了工资,才有钱去买食材。我说,灵活机动啊,不要给自己和家长太多压力和负担啊。人总是要吃饭的嘛,你不一定要做烤鸭烤羊肉串,哪怕番茄炒鸡蛋、清炒西兰花也不错啊~


今年的亮色是两个低年级组的学生分别做了以前学生没有做过的菜:糖葫芦和茶叶蛋。


听完他们的介绍,一下子就把我拉回我的童年时光了;当晚就在家里煮了茶叶蛋,满屋茶香桂皮香,准备放寒假的时候再试试糖葫芦。


特别爱甜点的小张老师看到学生做的蛋糕、蛋挞、还有芝麻球,也是醉了,透露一下,蛋糕是男同学做的呢,叫做福到(倒)了~



下面图表是小张老师如何循序渐进地在各个级别的中文课上介绍中国食品的,好朋友笑言这是一张“诱敌深入”图,天机不可泄密嘛,呵呵~


需要PPT的老师可以加关注小张老师

我们可以一边吃一边来探讨哦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黎明前的黑暗

生活是很好玩的

你看你看,那一池的乡愁

根深才能叶茂

同沐溫潤的時光

冷酷世界中的温柔

如果你养一条狗...

立冬,温暖如春的感觉

开学第一周,雪花飘飘,北风啸啸

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求学之路

选完总统,去了趟墓地,来自陵园的遐思
州长情史、州长图书馆及其他

Make Love, Not War 要做爱,不作战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养鸡成了美国人民疫情中的乐趣

美国疫情日趋严重 中小学转入网课

至暗冬天来临 国际学生的春天还会远吗

第三波病毒爆发浪潮中 但求无愧我心

你有过性别焦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