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咏流传:苏轼《题西林壁》

请您关注➤ 聆听最美好声音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文字由本人根据康震老师讲座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名篇,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这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信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可能就背过这四句诗,诗看上去是非常的简单。那大家可能会问,既然这样,今天干嘛还讲这首诗呢?因为这诗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也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他这里边儿还有很多咱们不太了解的内容。“西林壁”指的就是庐山上西林寺的墙壁,我们知道,在庐山上有东林寺和西林寺两座寺庙。

这首诗写在什么时间呢?应该是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这一年,苏轼本来依然呆在黄州。神宗皇帝虽然不满意苏轼对于变法的态度,但是他对苏轼这个人的才华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呢,就在元丰七年这一年,打算宽宥一下苏轼,所以就亲自下诏调任苏轼前往河南汝州,依然任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但是这个挪动本身是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什么呢?由长江边上很荒僻的黄州,把他量移(1.多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唐 白居易《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旧唐书·玄宗纪上》:“﹝ 开元 二十年﹞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宋史·钦宗纪》:“﹝ 靖康 元年七月﹞詔:‘蔡京 子孙二十三人已分窜远地,遇赦不许量移。’”清 顾炎武《日知录·量移》:“唐 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2.泛指迁职。明 王世贞《除夕张山人分韵是日有浙藩之报》之二:“自怜迟暮意,初作量移人。”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归舟》:“道光 辛丑秋七月,由 粤 西量移 苏 抚。”)到河南的汝州,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恩典。换言之,在中国古代对于一个被贬谪的官员实行量移,就是把他从一个不好的地儿调整到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地方。苏轼是这一年四月份离开的黄州,五月份的他就登上了庐山。

苏轼后来还专门写一篇小文章——《自记庐山诗》,对他上庐山的过程有一个比较简略的记载。在这个记载当中,他说在庐山上南山北山,他游览了大概有十来天。刚刚上庐山的时候,看到山川奇秀,都是平生未见的奇绝景观,他觉得不能再写诗了,发誓不再写诗,为什么呢?这自然山川就是最好的诗。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他的名气太大,他刚到山上,全都知道他来了,苏轼本人虽然在政治上遭遇了贬谪,可在文坛上已然声名显赫,所以山上的僧人都纷纷地要请他题诗。所以在苏轼现存的诗歌当中啊,他到庐山上这一时期创作的诗,大概也应该有十几首了。在这十几首诗当中的《题西林壁》应该是他在庐山的最后一站,他就要离开庐山的时候写了这首诗。换言之,这首诗算是他在庐山这十来天所见所思的一个总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横着看庐山,是山岭,一列一列的山岭;我从侧面看庐山,就变成了山峰和高峰。一开始我就说,看庐山有好几个角度,首先有两个角度,第一是横着看,第二是侧着看。这大家很好理解,一座山峰,包括一个山系,如果我们横着看,那是连绵不绝,可你要侧着看,那可能就是孤峰耸立,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又换了视角了,每一个不同的视角,看到的庐山都不相同,光是开头这两句,就给了你六个视角,这就是苏轼对他在庐山看了这十来天的一个总的一个概念。

用六种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一种事物,来观察庐山,才能看得很全面。换言之,你横看完了、侧看完了,上下、高低、远近都看完了,把它拼合到一起,才能获得一个关于庐山的整体的印象,所以他最后得了个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这么很辛勤地、很劳苦地看了这六个角度,我还没看到庐山的真面目,为什么呀?因为我自己呆在这山里头看,我是当局者呀,当局者怎么了?当局者迷呀,旁观者清。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苏轼的时代就有无人机,就有直升机,那就不存在这个后果,为什么呢?从天空俯瞰,庐山尽在眼底。所以,为什么我说这个《题西林壁》呀,它是诗人在山上转悠了这十来天,最后得的一个结论呢?那就这十来天,他看了很多具体的地方,但后来他发现一个问题,他还是不知道真相,真相的获得太难了。大家说你上庐山看,应该感到高兴,怎么最后看完得一结论,说是没有认得庐山的真面目呢?那你像李白就没这么啰嗦,是不是?人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不也看到庐山真面目了吗?那起码在李白的心目当中,庐山的真面目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这就足矣了,苏轼为什么会有这一番的思考呢?

我们说其实苏轼这思考啊,不是光在庐山上,他在庐山之前,在黄州的时候,其实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在追问自己,追问自己到底是谁?他有一首很著名的词——《临江仙·夜归临皋》,词里边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太烦恼了,我感觉我自己从来都不属于我,我一会儿是父亲,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是一个官员,社会关系太复杂了,真实的身份太迷离了,自己到底是谁?其实这种迷离、这种追问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遭到了流放和贬谪,他的人生道路被打断了,原来是有序的,现在变成无序的了,所以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发生了怀疑。所以在这首词的结尾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拉倒吧,我不是划艘小船,划到大海上去,划到大江上去,那意思啊,离开这烦恼的人间。

苏轼在黄州创作的很多的文学作品当中啊,对自己的人生持有怀疑的态度,比如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自己是什么?一只孤独的大雁,惊慌失措地飞过了天空。这实际上也说明,政治上的这种迫害给苏轼的心灵造成了惊恐。

特别是在黄州他还写了著名的《后赤壁赋》,说了一段特别有趣的经历,说他夜游赤壁,看到一只巨大的仙鹤划过江面。到了晚上,他又梦见一个道士在他的窗前给他作揖,问他,你在赤壁玩的高兴吗?他正要问他的姓名,道士却不回答,呼啦一下不见了。苏轼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道士不就是那只仙鹤吗?那我是谁?我也就是这个道士,我可能也就是这只仙鹤。苏轼对于这种身份感为什么这么地敏感,老是在不停地问呢?他其实就是因为他在黄州的时候,他没法定义自己的人生,没法定位自己的人生。

大家可能会问,苏轼这么智慧的人也会对自己的人生发生疑问吗?对,正因为他特别智慧,所以他才老有这疑问,好在苏轼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他在非常著名的“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当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好像想明白了,这人生啊,要么是下雨,要么是天晴,不管是怎么着,他都会认真地往前走,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之所以要罗列了苏轼的黄州时期表达人生感慨,不停地追问自己的存在感的这一系列的诗词,就是想说,在庐山的创作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断裂的。如果说他在湖州被抓到被流放到黄州是他糟糕人生的开始,那么从庐山开始,向前走向则走向了他未知的人生道路,这条路啊苏轼走的是比较有意味的。苏轼由黄州,如果要北上汝州,最直接的路线就是朝西北方向行走,可他现在却沿着长江东行,打算从长江进入运河,转道淮河汴水,然后再去汝州。兜了这么大一圈子,当然有种种考虑。当时退居在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的王安石,不能不说是兜圈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非常有意思的是,苏轼去江宁和已经罢相退居在那儿的王安石会面,主观上应该是有某种现实的政治考量。王安石啊,虽然已经不做宰相了,但是在当时的政坛上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起码神宗皇帝对于王安石的态度,依然是非常的尊宠,就认为他是变法的教父一样。不管怎么说,来到江宁,见到王安石,与他朝夕相处一个多月之后,苏轼从内心的深处对这位昔日的大宰相有了比较深入和真实的认知。或许他们俩之间产生了某种默契,或者甚至是和解,而这对于苏轼今后政治立场的逐步的变化,仕途经历的变化,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吧,苏轼这一路上都没有放弃过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一种反思。所以《题西林壁》一方面是他对于转悠了庐山十几天之后写的一个总结,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他在黄州四五年的时间里头,一系列的人生感悟的总结。他登临庐山之后,和他的大儿子一起去了石钟山,他们俩深更半夜划着船,去考究这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还都记得石钟山的这篇文章。他跟他的儿子拿着斧子,在这石头上敲来敲去的,敲了半天,考察了半天,最后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他认为这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已经指出了石钟山这名字的成因,但是呢,郦道元自己并没有亲自考察过石钟山,而此后的士大夫也绝对不可能在深更半夜的时候,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在这石钟山的绝壁之下,亲自地考察石钟山的成因。今天他们父子两个人这么做了,既然这么做,亲身的实践了,也就知道了这个事物的真相。

所以我们想啊,在经历了改革变法的这个政治的风波之后,对苏轼来讲,未来的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未来面对复杂的多变的政治环境,他究竟应该怎么样认知事物的真相、做好朝廷的官员,也许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道路上,可能只有跳出很多个庐山之外,才能认得很多个庐山的全局和真相;也许只有跳出改革变法的政局之外,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变法的真相。

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结束了在海南岛的贬谪流放生活,即将渡海回到中原,在海上他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都年过花甲了,被流放到这荒凉的海南岛上,可是我毫不悔恨,因为我看到了生平从未见过的最奇绝的景观。这是什么景观呢?海南岛在900多年前能有什么景观?除了大海和海岛,又能看到什么呢?他看到了一生的景观。到了海南岛的苏轼啊,已经经历了很多的风雨,所以对他来讲,已经完全地跳出了那个庐山,他已经不再是个当局者了,他已经变成了世事的旁观者,所以他的超然和达观是真实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纵观人生、纵观所经历的一切,他的内心是平静的。

所以我们说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年近五旬的苏东坡对于他之前的宦海生涯,包括他在黄州的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的一个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也为他以后如何面对艰难世事、艰难人生打下了一个很好的思想基础。所以,从庐山开始,从写了这首诗开始,苏轼已经不是以前的苏轼,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也许能够更加的淡薄,更加的放达。

好,最后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这首《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经典咏流传》第一、二季合集(诗词歌曲108首)

经典咏流传:王维《少年行》+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经典咏流传: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

经典咏流传:郑板桥《竹石》

经典咏流传: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经典咏流传: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经典咏流传:范仲淹《岳阳楼记》

经典咏流传:诸葛亮《诫子书》

经典咏流传:柳宗元《江雪》

经典咏流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经典咏流传:王安石《元日》

经典咏流传:杜甫《望岳》| 寄兴山水,心怀天下

经典咏流传:王维《少年行》四首

经典咏流传: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经典咏流传: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经典咏流传:李白《早发白帝城》

经典咏流传: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经典咏流传:《百家姓》(朗诵视频+音频+注音+译文+姓氏来源完整版)

经典咏流传:李清照《一剪梅》,世上最好的爱!

经典咏流传:王翰《凉州词》

经典咏流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经典咏流传:孟浩然《春晓》和高鼎《村居》

经典咏流传:王安石《泊船瓜洲》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