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七)






问 答



因为你有内在的佛,所以如果你用正确的方法,看向一面好的镜子,那么你内在的佛就会被映像出来。


1


您讲到内在之佛,也说到表象的佛,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他们不同,但是他们完全不同吗? 


他们实际上并非完全不同。看见佛的映射者具有内在之佛。事实上,并非人人都能看见佛的映射;这有点像是,并非人人都看见自己的脸在镜中的映射。首先,你得有意愿去看你自己的映象,镜子必须干净,你必须有时间去看它,诸如此类。但是,只要你有一张脸,如果有一面镜子并且你照镜子,你就会看见自己的脸。同样地,因为你有内在的佛,所以如果你用正确的方法,看向一面好的镜子,那么你内在的佛就会被映像出来。正确的方法是指具有虔心、愿求心、分析心、思维心。于是你就会把别人——例如悉达多——看作庄严安详的人,受他吸引,以他为师,以他为向导,向他皈依。内在之佛和外在之佛,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是如此。 


2


您在《弥勒所问经》那次开示中提到,弥勒比佛陀早二十五劫开始修持,但当他遇到佛陀时,却看起来如此平凡。我想知道为何有此差别,以及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经过二十五劫的修持,他应该证量更高,甚至早于佛陀证悟。但他当时却看来很普通,佛还告诉他,其他僧人完全超过他了,我无法理解这一点。 


我想,在所有大乘佛经中,都有我们称之为“需要解释的教法”(不了义教法)。首先要知道, 《弥勒所问经》是一部大乘佛经。根据大乘传统,粗略而言,佛陀的每个示现都是装出来的。他生为王子,在看到老、病、死的时候,他感到如此悲伤,这全都是一种示现。换句话说,都是一种假装,以教导我们这样 的众生,因为我们需要他去这样示范。在这个背景下,尽管弥勒确实比释迦牟尼佛早很多劫步入菩萨道,但弥勒在此示现为佛陀的弟子。这只是另一种教导弟子的方式。 


而《弥勒所问经》要教导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所说的:“我曾经进行极为艰苦的修持,那需要极大的安忍、极大的勇气。例如,布施自己的眼睛,布施自己的四肢,牺牲自己的儿女、王国等等。反之,弥勒在身为菩萨时,并未做这些事,他没有修这些苦行。”但这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在贬低还是菩萨的弥 勒。实际上,佛对我们的教诫另有深义。佛说的是:对于不具备无量勇气、力量、耐力的修行者而言,仍有一条通往证悟之道,就是经由祈愿。祈愿之道无需经历那种种的艰苦。当然,这也暗示了,如果这么做,证悟的速度可能慢些。但这全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导,是另一种形式的阐释。 


有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尤其是那些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他们正转而对佛陀的教法感到兴趣。


3


我想了解,如何才能引导更多人进入佛陀的法道,使他们获得幸福、享受人生? 如果没记错,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后九、十世纪之间,佛教曾是印度最盛行的宗教。例如,在南印度的泰米尔,公元一、二世纪时,有两三部基于佛教而创作的泰米尔史诗。我也听说喀啦啦邦的大部分寺庙以前都是佛教寺庙,后来才改为印度教寺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佛教在印度式微?我们怎样才能重振佛教?有没有一些步骤、方法能使更多人步入这解脱与安乐之道? 


我认为需要有像您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且要有像组织这类活动的人。如果这些越来越多,可能会有些贡献。 我是在印度长大的,在这样一个场合,我想尽量言行得体,不想讲太多玩笑话,但是我一定要告诉你这个故事:有一次我在喀啦啦邦,当时我坐在出租车里,也是这样的穿著。那个司机忍不住问我:“你属于哪一个宗教?”在回答之前,我反问他:“你信仰哪一个宗教?”他说:“我是基督徒。我的神来自耶路撒冷,你的神是从哪里来的?”我回答说:“我的神来自你的国家。”印度人居然不知道佛陀,这真是匪夷所思! 


我的很多印度朋友告诉我,印度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莎士比亚的了解甚于对龙树的了解。对我来说,这实在难以想象,因为龙树可以彻底击败一大堆像尼采、康德之类的大思想家,他只要一击就能做到。但在这里,我却听说印度人不怎么了解龙树。有时我会觉得这是匪夷所思的。 


但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共同见证着,有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尤其是那些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他们正转而对佛陀的教法感到兴趣。而且我必须说,我在全世界各地教学,学生包括美国人、欧洲人、中国人,我得承认,对美国等地的人讲课,不像对印度听众讲课那么紧张。每当我对印度听众讲课,每当我谈到不二、空性的内容时,印度人非常自在,就像在自家里一样;印度人能够咀嚼这些内容,能够接受这些。如果我是给没有这种背景的美国人或中国人讲空性和不二,阐明这些论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印度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你们相信象头神骑着一只小老鼠。这是很奇怪的事,一头大动物骑在一只小动物身上,但是印度人对此毫无疑问,印度人甚至不觉得这好笑,印度人觉得这完全没问题。现实中,如果一头大象坐在一只小老鼠上,老鼠会立刻被压死,但是印度人不会这样想。印度人的心灵具有这种能够吸收和领会“不二”的能力。 


总之,佛教的教法来自印度,所以我认为,一旦佛教开始在印度复兴,将会是迅速猛烈、非常高效的复兴。我们需要的就只是更多的好奇心。我想,光是好奇心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时,我们也可以举办类似这样的庆典。 


这就是佛教的观点:瞋恨、嫉妒、傲慢等等的所有负面情绪,全都像是尘垢 一样,并非我们的本性。 

4


我的问题和您谈到的本俱佛性有关。您能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我们说的“人性本善”吗?因为当我们说人有贤善本性时,也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假设,我们怎么知道人性究竟如何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我会尝试给你举一个非常简短的例子。例如,你现在穿着一件衬衫,我相信你时常会清洗它。当你洗衣服时,你洗掉的是什么?你洗掉的不是衣服,你洗掉的是尘垢。如果你洗掉的是衣服,就会把衣服扔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造成玷染的尘垢不是衣服。所以衣服和尘垢,两者是分离的。这就是佛教的观点:瞋恨、嫉妒、傲慢等等的所有负面情绪,全都像是尘垢 一样,并非我们的本性。 


5


这是佛教的观点。但是有些人或其他哲学却相信,人的本性可能是暴力的,与求生的本能有关之类的? 


我们可以就此进行长篇大论的讨论,不过现在受限于时间,我暂且先告诉你这个典型的大乘论点:我们为什么会有暴力?之所以发生暴力,有其原因存在。原因就是,你试图借由暴力达到某个目的。长话短说,你不希望别人对你施以暴力吧,不是吗?如果你讨厌别人对你施以暴力,这就证明:基本上,你知道什么是苦。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苦,就能慢慢地激发自己去理解:正如你不想受苦,可能其他人也不想受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总之,这一点需要更多的讨论。 



文章 | 悉達多本願會

图片 | Siddharthafestival





更 多 阅 读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一)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二)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三)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四)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五)

宗萨仁波切眼中的佛陀(六)

佛陀的一生

为利有情,发愿成佛 ——读《世尊广传》后感

佛陀希望你这样生活

原来我们能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身上得到这么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