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潮文萃 | 白建才:认识、教育与资政——我们历史研究的意义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2-03-19
 

白建才老师访谈录(上)

白建才老师: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经常有人问。这些年有一个比较时髦的词,说历史研究的碎片化。这个碎片化到底好不好?或者说历史研究的意义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就要从历史学的功能说起。咱们历史学有三大功能,第一个是认识功能。认识功能,就是说通过对历史学的研究,对过往的历史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回顾历史或者说重现历史,知道我们人类是怎么走来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对这些问题,通过历史研究使我们大家有比较准确的认识。我们是人类,是高于其它动物的生物,我们有复杂的思想、要求,我们要清楚我们是怎么来的。要有这样的认识。第二个功能呢就是教育功能。所谓教育功能,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历史研究所得的这些成果,对每一个社会的人,每一个公民或者每一个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提高他的认识,提高他的素质,就是教育功能。第三个当然就是资政功能。资政,就是通过我们对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汲取为现实服务的养分,为现实的国家、社会服务,为现实的政治服务。这就是我们历史研究的价值。从这三大功能来讲,我们历史研究应该说不管是碎片化的研究还是宏观的研究,都有价值。其实我觉得这个所谓的碎片化无非就是说把历史中发生的那种很小的事情研究清楚,而这也是有它的价值的,至少我们说有学术的价值。我们说历史研究的认识功能,其实也都是一种学术的功能。就是我们通过把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微小的事情研究透了,这也是有价值的。而这种所谓碎片化的研究,它又是我们进行宏观研究的一个基础。没有这样一些碎片化的研究,没有对小问题的实证研究,就不可能有那种科学的理性的宏观研究,或者说就不可能把宏观研究建立在这种扎实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这是历史研究的两个方面。我们历史研究既需要这种细小的实证研究,也需要那种比较大的宏观性的研究,总结一些大的理论性的问题,通过这种大的理论性和规律性的总结研究,来为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现实服务。所以说我们历史研究其实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有些人说这种碎片化研究不合适,说这种实证研究好像意义不大,我觉得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二者不能偏废。不能说让大家都去做那种大的宏观性的研究,而这些小问题的研究没人去做。那就可能就会出现大而空的现象。当然也不能说大家都去做实证性研究,大家都去做微观研究,而没有人做宏观研究,那样学科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受到影响。大的宏观性的理论的总结性的研究,反过来也促进了整个学科的研究。所以二者都很重要,都是需要的。所以说研究这种细小的实证性的微观问题的时候,这方面的人可能比较多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担心,这是我们历史研究的基础。     


 白建才老师:
当然应该说任何时候都是做基础性的研究、做微观的研究者多,而大的宏观的研究比较少。因为我们要做大的宏观的研究,往往需要一个更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知识储备,这种研究让一个年轻人去做,往往不一定能做得很好。比如说吴于廑先生,他写了几篇大文章,如《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这都是非常宏大的题目,不是一个学生或者年轻的学者能写得出来,只有他经过了多少年的积累之后,才有一个更宏大的视野,写出这样的大文章。

白建才老师:

这个不能说应该偏向于哪一功能,三个功能都很重要,都需要去研究和发挥。首先我们要把问题搞清楚,是吧?然后,能够让它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觉得这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如果能把它搞清楚,能够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也就不错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能够再起到一定的资政功能,那么就更好了所以从咱们冷战史研究来说,现在应该说也还主要是这个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主要是在这两方面。关于资政,有些学者认为,我们历史研究,就是把问题搞清楚了,通过我们的研究,把那个事件说清楚。至于通过这个事件能够得出哪些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这是政治学家的事儿,或者说是政治家的事,不是我们的责任。其实如果我们历史学者自己能够总结出它的经验教训那就更好了。对咱们冷战史研究来说,现在就是把一些基础的问题搞清楚。然后,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因为我们冷战史研究毕竟是一个新的领域,有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有很多甚至是空白,还是处于一个填补空白阶段。有些问题虽然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去挖掘。其实从整个历史研究来说,应该说都是这样,就是说历史研究我们主要发挥的作用就是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纯粹从资政的角度去研究它的比较少。这样的成果也比较少。有些问题能总结出经验教训,能起到资政的作用,那当然也是非常好的。为了防止新冷战的发生,我们也确实需要加强冷战国际史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白建才老师: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美国史研究在国内是一个比较热门的学科,研究的人比较多,而且美国历史时间又短,研究条件相对来说,资料比较多,研究成果也多。咱们美国史研究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开始了,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开始开眼看世界,有一些学者开始对美国进行介绍。刚开始主要是介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候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工业经济发达,政治制度当时也比较先进,而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者这个时候开始研究美国。但是那时候因为我们国家条件的限制,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状态,整个文化教育都非常落后,对美国史的研究,没有多少研究成果。主要是翻译或者编写一些著作,介绍性比较多一些。有些成果主要是研究美帝国主义侵华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这二十几年,由于受国内的政治气候影响,美国史的研究也更多地侧重于美国的对外侵略、国内的阶级斗争、种族歧视等等。革开放以来这40年,我们美国史研究发展非常迅速,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入,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了。从研究领域来说,最开始我们主要是侧重美国的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到后来就逐渐的扩展,扩展到了经济史、文化史、妇女史、城市史、社会史、移民史、环境史。最近这些年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这各个方面。所以现在我们对美国史研究应该说范围已经很广了,一些问题研究也非常深,既有宏观的研究,也有微观研究。当然,没有涉及到的领域肯定还有是有的,有些问题研究也还比较薄弱。比如说对美国少数民族、族裔问题的研究。美国这么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几乎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人在美国,对美国族裔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对华裔的研究相对多一些。对非洲裔拉丁美洲裔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是总体来说,很多族裔在美国的生存状况,他们如何移民到美国,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如何?我们研究的不多。城市史的研究,我们侧重研究了大城市城市化郊区化。城市史研究我们国内最著名的学者就是王旭教授。他原来是东北师大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美国城市史。在厦门大学,他有一个团队研究城市史,他也培养了一批城市史研究学者。在城市史研究方面,除了大城市以外,一些中小城市都可以研究,每一座城市都有研究的课题。其实就外交史来说,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还没有涉及的问题,或者说研究薄弱的问题很多。比如说,我们对美国的总体对外政策,美国对那些大国的政策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美国对中小国家政策的研究成果就少一些。包括美国和各个国家的关系,这种对外关系的研究也是需要加强的,有些甚至是空白点,还没有研究到。经济史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对产业发展史的研究,企业发展史的研究,跨国公司的研究。我们可以具体地深入去研究每一个跨国公司,研究它的发展史,发挥的各种作用,与政府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这个其实也是经济史研究的具体方面。另外比如说我正在研究的美国非政府组织。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在世界上那是最多的。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社会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几百万非政府组织,有些非政府组织规模很大,它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大,但我们国内好多都没有研究到。我们这些年对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兰德公司、布鲁斯金学会,对一些基金会、智库有所研究,但这远远不够。


 
所以就美国史研究来说,确实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还非常多。当然有些问题,由于我们国内资料的限制,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果能够到美国去,你就可以发现很多的资料与研究点。我本人研究美国的冷战,也是90年代初到美国去,那时候国内冷战史研究的成果非常非常少,还没有形成一种气氛,只是零星的有那么几篇文章,出的书也非常少。到美国去以后,我发现美国的冷战史研究非常热,成果资料非常多,我就转向了。就美国史研究在国际上的水准来说,正如李剑鸣教授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美国史研究》一文中所讲,与美国学术界相比,当然由于资料、语言等条件限制,总体上我们相对落后。不过个别领域,如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冷战政策的研究,我们自有特色,对有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能更加深入。与其他国家相比,各有特色,特别是我们坚持辩证唯物论,研究成果可能更加全面客观。
 

白建才老师:

当然是首先在大学图书馆查资料,当我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就到档案馆去,到一些总统的图书馆,美国这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你去档案馆查资料,只要有护照就行,很方便。
 白建才老师:
对,一般只要解密的档案,都是可以复印的。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二馆有一个中央情报局解密档案的电子阅览室,在那个电子阅览室,那些材料只能在电脑上看,不能下载,但是可以打印,打印是免费的。所以我几次到美国去那边,在它那里打印了不少。这些资料对咱们研究都是很有帮助的。
 美国国家档案馆


采访者:15级历史学创新实验班 朱浩颉

        17级念海史学实验班 张戴达吉

整理:朱浩颉、张戴达吉

刊于《唐潮》杂志二〇一八年·六月,总第五十一期


请继续关注《唐潮文萃》,阅读《访谈录》下篇~





往期推荐

唐潮文萃 | 苏小华: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几点教训

回顾 | 第一分会场纪要(上)——中国古代史场(一)

回顾 | 第一分会场纪要(下)——文献场

回顾 | 第二分会场纪要(上)——中国古代史场(二)

回顾 | 第二分会场纪要(下)——文博考古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录文/乔一峰责任编辑/刘韦辰审核/张策、张钰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