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丨应用这个系统,教学发生了这样的改变。。。

2017-08-18 张栩 陈贤杰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导读


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学生真正学会才能硬道理!因此,学业测评很重要。浙江象山陈贤杰教研、教学团队十年磨一剑,打造的测评系统,如何实现以评促学、评教合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多维度、动态化个性服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习惯 加强管理 规范评价

──谈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测评系统的开发

作者:张栩 陈贤杰



笔者从2008年开始开发“基于小组合作的学生作品评价系统”,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一线教师不断实践与反馈,除了保留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于一体的课堂评价功能外,新增了考试系统、签到系统、桌面系统、反馈系统、阶段测评等功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应用这些功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目前,开发团队已将集课堂常规管理、作品评价、学业测试为一体的多功能学业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平台升级为“中小学生学业测评系统”(以下简称测评系统,网址http://xxjs.xsedu.net.cn)。




测评系统总体介


本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ASP.NET+SQL技术开发,运行时需要网络环境支持。系统分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端。管理端可以进行初始化设置和大数据分析;学生端包括签到、上传作品、评价作品、获取个人成绩单信息、获取展示台信息、在线修改作品、查看课堂任务、推荐作品等功能;教师端包括建立主题、组织考试、桌面功能、反馈成绩、阶段测评系统等功能。系统板块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学习系统化,教师教学网络化,备课、上课、考试都可基于测评系统进行。


在系统改版与迭代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着力于培养学生习惯,加强课堂管理,规范学业评价,对相应功能进行拓展,以此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下图)。下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介绍测评系统的具体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测评系统提供的学生签到 、电脑IP锁定、打字练习等功能,正是基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而设计的。


1.签到系统。测评系统会在学生登录前做三项记录,即计算机是否正常、环境卫生是否良好、键盘鼠标摆放是否整齐。学生登录后,系统会自动记录学生登录情况,向授课教师及时反映机房环境及学生的出勤情况。签到系统同时结合IP锁定功能,获取客户端MAC地址及IP地址(基于WMI控件),可锁定客户端。绑定客户端和学生账号,可避免学生更换电脑或互换账号可能引起的作品互传、抄袭等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品的学习习惯。


2.文字录入练习。文字录入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提高文字录入速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利用平台开展文字输入的日常训练。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后台添加相关文字内容,设置训练时间,在课前强化文字输入训练,加强现场巡视,对出现的指法错误及时纠正。系统会即时生成学生测试曲线图。学生可查阅自己的历次成绩,自我激励。通过每次训练,学生的录入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加强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信息技术课堂尤其如此,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方式授课,学生就有可能不认真听讲、偷偷上网甚至玩游戏,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进行学习行为管理与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测评系统通过课桌系统、小组合作、展台推荐、考试系统,规范平时课堂常规及考试管理,运用灵活的手段来加强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


 1.课桌系统。在课桌系统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桌位摆放进行虚拟桌面放置。学生登录后,系统会出现学生的头像。学生在系统上提交作品后,能直接打开作品浏览、点评。课桌系统还提供随机排放桌位功能,能查看当前课堂任务,查看课堂环境卫生状况、签到情况。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课堂表现条目,包括好评和差评,分别用不同颜色图标标注。


2.小组合作。课堂上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监管,小组合作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三人或四人为一小组,成员之间能力强弱搭配。教师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学生完成作品后,一经上交便可在各自学生端中查看小组成员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小组长牵头开展组内互评和小组推荐。这就构建了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学习关系,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成员合作产生的优秀作品,可由组长推荐至展示台,面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也能及时抓住闪光点,组织全班点评。点评过程直观形象,针对性强、效果好,点评人与被评人都是受益者,师生“双赢”。



 规范学业评价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不能有效收集学生作品,作业评价也只是随机口头点评,关注的只是个别作业比较好的学生,无法做到全面、持久、系统的跟踪与反馈。为此在设计测评系统时,我们从作品上传、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堂表现、作品反馈等环节入手,形成过程性学业记录与反馈,使得教师规范学业评价变得更方便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1.多途径课堂评价规范学业评价

测评系统具备上传作品的功能,上传格式多样。教师可通过系统将学生制作完成的作品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起来,分门别类保存。学生可以按照教师课前拟订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小组评价。系统会记录各评价标准条目的获星等级(优、良、差)。教师可获取第一手资料,还可以随时查看作品。桌面系统储存了学生课堂表现数据。这些都为规范学业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利于衡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让教师查漏补缺时有据可依。


2.创建合适的考试规则规范学业评价

获取认知变化信息和证据的另一种手段是阶段性的考试。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缺乏有效的考试手段或没有考试。考试不宜多,但不可没有。它是学生一个阶段学习的学业总结,是一段时间来学生知识能力是否提高的检测,方便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测评系统整合了文字录入操作题、选择题和操作题。授课教师可以自行设置考试主题,还可以设置操作题、打字题、选择题的分值(满分为100分)。当设置完毕后,教师可自行组卷,分别从共享题库的打字题、选择题、操作题中筛选自己需要的题目或自行建题,并设定随机抽取数量,设定学生端显示题量。


3.从成绩反馈规范学业评价

学生考完试或结束一堂常规课,需给他们一张完整的成绩单,让他们对考试中或课堂中每一道题的得失心中有数。鉴于此,笔者将打字题、选择题、操作题的详细对错都汇总起来,并且将综合得分、综合评语用一张简单明了的成绩表显现出来。此外,还可以将每次的考试和课堂成绩单累计保存,形成档案,这是学业规范评价的一个必要内容,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


4.从学业阶段评价规范学业评价

每一个主题都是一次成绩的综合评定,将某一个阶段的所有主题以列表形式放在一起,就能形成阶段性的综合成绩,例如形成一张期末总成绩单。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起始时间,并任意筛选这段时间中的课堂主题或者考试主题,生成综合成绩单。系统将自动得到筛选主题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每次主题的综合得分,教师可以方便地导出成绩单。



测评系统的应用优势


测评系统在象山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也在完善中全面推广。利用平台上课,已是象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不以定量评价为最终目的,在开放、交互、共享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中进行多元化的学业测评,在评中学、在学中评;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实现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改变以往孤立、单一、片面的测评方式,更合理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检测学生的成绩,还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突破了测评过程的时空限制


我们改变以往“以分数论英雄”的考试方式,不再局限于某一次考试、某一次作业的成绩,而是将平时的每一堂课都纳入考查的范畴,教学围绕着测评而展开。课课皆“测评”,事事皆“测评”,每一堂课都有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成绩。我们开展测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评价是为学习而服务的,以评促学、评教合一。利用网络平台极大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障测评工作充分展开。


 增强了对测评对象的人文关怀


应用测评系统,解决了以往不考虑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忽略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以统一标准搞一刀切测评的问题,增强了对测评对象的人文关怀,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来考察、来引导、来关怀。我们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以及在学习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成长性和发展性,而不仅仅是为了排出成绩。我们坚持以动态的眼光来测评动态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在测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更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可发展性。


 凸现了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


该系统实现了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各种不同的评价范围入手,从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不同的评价内容入手,从基本技能、课堂规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的评价对象入手,多方面、全方位进行综合学业评价。在不同的评价环节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是考察者又是被考察对象。坚持在评中学、学中评,做到学习和评价互补、学习和评价联动,以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以评价谋求学生的自我突破。把评价有机地融合到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来。


 展现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测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而是希望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测评方式,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掌握基本技能,规范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认识科学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应用习惯,让信息技术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


基于WEB平台的信息技术学业测评系统,从学生的日常课堂规范入手,记录学生的点滴表现,融合了课堂常态化管理,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通过日常评价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以评促学、以评督学,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通过不断地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满福.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生及作品评价[J].广东教育,2004(7):34-35.

[2]范宜,等.广州市海珠区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作品评价的调查和分析[J].广东教育,2004(7):35-37.

[3]何俊林,等.基于网络的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5):72-76.


左:陈贤杰     右:张栩


「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7年第1期」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交流群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QQ群:246982773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识别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张栩  浙江省象山县教科研中心信息技术教师;

陈贤杰  浙江省象山县教科研中心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

文章责编 | 祝元志      版面设计 | 李宣琪





投稿请联系 010-56086251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创刊寄语 创刊词:拥抱数字化教学的春天

任友群:数字化胜任力 |张景中院士| 我与互联网同步进化| 全国数字化教学研讨会黎加厚:优秀教师的七个习惯| 周群:打通互联网与教学融合“最后一公里”面向高质量STEM的鸢尾花教育模式丨在全球化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从翻转课堂到移动学习电子书包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项目学习课程统计中的阅读设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国外师生互动工具的发展与应用述评丨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