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丨北京景山学校刘志江:网络平台助读写
导读
本文介绍了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化平台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案例。信息技术的介入,方便了阅读与写作的获取,展示渠道,图文声像并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学、共领悟,共研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中学语文专题学习的魅力。
网络平台助读写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专题教学的实践
文丨刘志江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专题教学,是以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础阅读”篇目,师生共同整合相关学习材料,设计专题教学内容,共选“拓展阅读”篇目供大部分学生研读,“挑战阅读”篇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读。除了“基础阅读”为纸质文本之外,“拓展阅读”和“挑战阅读”篇目均为电子文本,教师、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共读共思。同时,积极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课前作批注,写阅读疑问或感悟;课堂上结合具体情况作批注,阐发阅读心得,写作思考认识等;课下以随笔、摘评、专题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成长与思考。学生“读写结合”的文字既可以呈现为纸质样式,也可以呈现在网络平台上,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全面关注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这种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依据学情以及教材文本内容,以教材文本为“例子”,和学生一起商讨、确定专题学习内容。
例如,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入了梁小斌《雪白的墙》一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或在网络平台上提出阅读疑惑:“诗歌中的‘我’是个孩子,这是怎么回事?”教师便和学生们一起开展“儿童视角”专题学习,共同关注运用“儿童视角”的一些作品,如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诗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小说)等,体会“儿童视角”的运用特点以及效果。专题的确定基于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后所产生的对某一问题、现象的兴趣或疑问,之后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在确定专题之后,师生拓展课程资源,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取相关文章作为大部分学生的“拓展阅读”内容,另选一些文章作为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挑战阅读”内容。专题学习的内容除了同类作品阅读,还有由一篇文章推及整本书的专题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将其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些文字都在网络平台上呈现,供学生自由选择,自由阅读。
专题教学中的相关篇目、经典名著的内容确定,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专题学习内容的确定过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主要针对“基础阅读”“拓展阅读”篇目,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结合阅读疑问或阅读感触,提出个性化的问题或思考。这些问题或思考在网络平台上呈现,具有及时性、开放性,学生彼此参照,彼此启发,这也是后续专题学习的重要基础。
例如,学生在阅读了一些新诗之后,提出了如下问题:艾青诗歌中为什么要反复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臧克家的“老马”有何寓意?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何时代意义?……除了提出个性化问题,还有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有所思考,写下阅读感触。
在学生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师收集整理学生所写的阅读疑问或感触,把有共性的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及时发送到网络平台上,以学定教,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在专题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展现的都是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往往不必急于抛出答案,而是联系学生学习过的一些知识,充分调动其已有积累,同时提供相关文本以供参考,为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知识更为结构化、系统化。其间,教师指导方法、提供支架式材料、示范引领,稳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学生自主研读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不断走进作品,走进自己的过程,这样探究思考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辅助。
依据学生“自主研读”的阅读反馈,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予以示范点拨,或适时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作品的背景材料、创作动机、作家简介、创作该作品时的心理轨迹等,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知人论世,解决学习困惑。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并未取消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如在进行“品诗品人,走近诗圣”专题学习时,就如何理解“诗圣”这一称谓内涵,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示范分析了《登高》,给予学生引导:“一是品文。首联二句,作者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形、声、色、态逐一展现,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对仗工稳天成,意境深沉。二是品人。尾联‘艰难’二字,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由两鬓繁霜、因病停杯,收束到时局艰难是穷困潦倒的根源。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情跃然纸上。文字精炼、情怀深广,以上便是我所理解的‘诗圣’之内涵。”
这样的示范点拨,明确了参考角度:品诗、品人,同时也在语言表达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活动开展会更有的放矢,专题学习的推进也会更流畅。
另外,知人论世也是“泛读导引”中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师生共读杜诗后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作为导引,促进学生对专题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
背景材料、创作动机、作家简介等相关泛读导引资料在网络平台上的适时介入,既能及时帮助学生初步解决在阅读中因缺失背景资料而产生的疑问,又为学生深入理解原作提供了帮助。
有了泛读导引的参照,有时我们还需要再次研读原著,做精细化研读。“原著研读”相较于“自主研读”,是更进一步的深入阅读。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意蕴,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师要适时选取相关材料,设计好阅读程序。
选取相关材料,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教师在网络平台上适时引入评鉴文章,介入教学进行追问式解读,出示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经验供学生学习与模仿。参考资料的阅读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设计阅读程序,指导学生走向深层阅读。如诗歌鉴赏专题,要明确诗歌鉴赏的大致程序:语言的初步感知;意象的显现;深层意蕴的探求。其中,语言的初步感知是基础,意象的显现是桥梁,深层意蕴的探求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原有的思考或结论产生新的质疑,进而走向深层阅读。
在“原著研读”时,有时需要教师出示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经验供学生学习与模仿。如在研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梦中”部分时,师生质疑、互疑、解疑,发现了认识理解上的矛盾点。诗人的“梦”,是美梦,还是噩梦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在网络平台上推送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以启迪学生,深化学生的认识理解。这样的评鉴文章或参考资料给予了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启示,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好示例,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为多元,也更为深入。
在网络平台上或引进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或引入不同作者相似内容,相似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的原作;或提供观点相左、矛盾冲突较大的评鉴性文章等,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主要采用追问的方式指导阅读,让学生借助互文比读有所领悟。
例如,在“辛词欣赏”5专题学习中,学生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的用典和情感较难理解。我和学生共同研读南宋词人辛弃疾(1140 -1207)不同时期的作品,最后确定以下作品为“互文比读”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摸鱼儿》《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约作于1174 年,词人已经三十余岁,但仍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机会。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登上赏心亭,百感交集,写下此词。综合上述多首诗词可以看到,身在南宋多年,数度调职、贬谪,空有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辛词的用典之意、悲愤之情,学生就不难理解体会了。
互文比读,彼此参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作品比较,促进学生成为有思想、会思考、有创意的人。
“定向—拟题”意即学生确定一个写作方向,并拟出题目。在这一环节,师生会共同研讨、论证其可行性。在此阶段之后,学生围绕拟定的标题选择阅读,完成习作。以“标题”为核心,借助各种媒介和途径去阅读、寻找、搜集、筛选写作时需要的材料,并独立写作、修改,甚至重写。
我们建议学生将写作方式由纸笔模式转换为“荧屏模式”,写作完成后将文章及时发表在网络平台上,师生在同一平台上阅读、品评,并给予真诚的评价和反馈。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写作的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质量方面,很有益处。
如在“鲁迅小说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分别确定了自己的写作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鲁迅先生的作品深深感染,更钦佩先生的人格与精神。一位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写道:“鲁迅先生已经去世八十余年。虽然时移境迁,但鲁迅先生的影响力却像缠络在时间轴上的一条藤蔓一样攀援向前,直抵今人心中。”这段文字下方,同学们纷纷留言,类似的感慨比比皆是,这让我欣慰,也让我感叹,在学生青春飞扬但容易浮躁的成长季节,鲁迅先生与他的作品给予了学生一份厚重与深沉,为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力量。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师生在网络平台上充分补充相关篇目,广泛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反馈,给予具体的建议,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坚持写作,创出佳作。
当然,在专题教学中,以上几个步骤经常是同时、轮替进行的。总之,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教师、学生、网络三位一体,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动态生成。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师生共学、共领悟、共研究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图文声像并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注:本文系“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成果。
「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7年第1期」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交流群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QQ群:246982773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识别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作者 |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
文章责编 | 付惠云 版面设计 | 李宣琪
投稿请联系 010-56086251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创刊寄语 | 创刊词:拥抱数字化教学的春天| 任友群:数字化胜任力 |张景中院士| 我与互联网同步进化| 全国数字化教学研讨会| 黎加厚:优秀教师的七个习惯| 周群:打通互联网与教学融合“最后一公里”丨面向高质量STEM的鸢尾花教育模式丨在全球化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丨从翻转课堂到移动学习丨电子书包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丨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项目学习 | 课程统计中的阅读设计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丨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丨培养习惯 加强管理 规范评价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