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周群:语文老师看过来,你要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案在这里 | 专题
笔者开展初中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已近三年,2017年开始,又在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通过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听说读写这三个维度的互通互联,且比传统教学方法,甚至比传统意义上的项目式学习更为高效。
本文以“学习公共说理”项目的学习为例,与大家分享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中的经历与反思。
一、确立项目式学习的“上位框架”
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是一个随着实践推进而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宏观层面,设计者应有明确而完善的育人观。在中观层面,应努力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听说读写,互通互联”的模式。在微观层面,应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原则、有效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并具备资源意识、跨领域意识、学习支架意识和给时意识。
在基于“爱写作学院”(www.i-xiezuo.com)开展语文项目式学习之初,笔者首先对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景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议论文、杂文以及小说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重构为“学习公共说理”“探寻小说魅力”两个项目。
之所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主要考虑到不论哪一种文体的教学,都越来越需要将其置于“上位框架”,也就是育人观中加以审视。正如特级教师李卫东所言:“教师怎样理解散文、诗歌、新闻、社论……决定着他(她)课堂教学内容的‘品相’如何。”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设计者必须对“哪些能力是学生闯荡未来世界所必备的”进行深入思考并做出回答。
理性话语的价值观是与他人保持平等、尊重、以说理相待的关系,理性话语传承了人类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性的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因此,初中议论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读写议论文,培养其审辩式思维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要指向“培养公民素养”这一育人目标,其应用场景也应更多地指向未来的社会生活。
那么,网络平台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怎样的功用呢?笔者认为,有别于一般多媒体(如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提供的相对静态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多向的、立体动态的系统性工作平台。由于网络平台的介入,整个教学系统也在演化升级,并会产生一种新型的、具有可控性的教学过程。
由此,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作文交互活动,首先,从工作机理上能够保证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充分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其次,可建立起课内外水乳交融的自然联络机制,教师通过操纵网络平台,实现对课外学习的有效控制。
再次,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语文学习对外(网络世界)的无限扩展、对内(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个人学习行为最大程度的自主自由。
最后,网络平台能够从多方面支持教学、充实教学、细化教学、发展教学,尊重和发展学生心理个性、语文能力个性及语文能力养成过程的特殊性,肩负起传统语文教学系统几乎无法承担的一部分重要工作。
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设计了“学习公共说理”项目式学习的方案,根据“培养公民素养”这一育人目标确定主驱动问题“学习公共说理,培养公民素养”,并在主驱动问题的引领下形成五个学习任务,各自对应着一系列子问题,主驱动问题与子问题共同构成了有系统的问题框架。
学习活动:1.阅读《说理是一种教养》《人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谈独立思考》等系列文字材料,观看视频《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对说理的作用形成基本认识。2.结合本组文章及视频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重点谈谈你对说理作用的看法。请将文章发布在爱写作学院“周老师的八(1)班”板块“项目式学习:学会公共说理”栏目中的“写作练习(一)谈谈你对说理作用的看法”主题帖之下。请以回复的方式张贴你的文章,优秀的文章将在班里交流。
小支架:《况钟的笔》和《郑板桥的两封家书》可作为你写读后感的例文。
学习活动:1.阅读课文《谈骨气》《从三到万》,提炼作者的观点,发现论说的依据。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层次,总结说理的规律。2.阅读《说理必须要有理由》,加深对论据作用的理解。3.课后观看TED演讲《毅力对成功的影响》,理清演讲者的论证思路,将你梳理的结果用文字或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说一说,在演讲中列举了哪些论据?其中哪个论据让你愿意进一步了解?4.近期有哪些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选择你最关心的事件,记录下来,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对事件叙述相对完整,所持的观点要明确,尽量使论据能支持你的观点,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小支架:1.文本材料中针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时文选读为你写好这篇作文提供了范例。2.建议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渠道,了解、关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3.建议你观看“新闻1+1”等电视节目,看看主持人以及各界人士是如何解说、评论新闻事件的。
学习活动:1.阅读课文《怀疑与学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事情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雷峰塔的倒掉》,提炼作者的观点,找出论说的依据;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与方法。2.阅读并翻译《河中石兽》,完成探究练习,着重把握作者的观点。你认为“河中石兽”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画画石兽在水中翻滚的示意图,请教物理老师,设计一个小实验,探讨石兽能否向上游移动。3.阅读《赵括空谈误国 过在赵孝成王》一文,你认为作者的分析有道理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你的认识。4.阅读《有哪些成语古训、名人名言是相互矛盾的?》一文,结合具体例子,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自相矛盾的成语、古训和名人名言的。
小支架: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的第二讲《说理论证的“主张”和“理由”》。
学习活动:1.阅读《白马不是马吗?》《概念性错误一二三》《逻辑谬误》《雄辩症》《学点逻辑学》等拓展阅读材料,初步学习有关逻辑学的知识,了解常见的逻辑谬误。2.阅读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景版教材课文后的探究练习。3.完成逻辑谬误辨析小练习。4.请以“成语小识——××××”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对某一成语的认识。你可从以下几类成语中选择:凝聚着前人的经验,对当今生活还有指导意义的;包含深刻哲理的;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需要批判性吸收或给予否定的。为使文章不落俗套,就要敢于打破传统,敢于质疑,敢于言他人所不敢言。
学习活动:1.阅读课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并观看演讲视频,阅读百度百科中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完成课后探究练习。2.阅读《立言的失败》《何妨一谈》《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拓展阅读材料,加深对书面说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修改之前完成的作文。3.撰写“你为明天准备了什么”的主题演讲稿,并进行演讲比赛。
小支架:1.景版教材中有关演讲词的知识链接。2. 从拓展阅读材料《形成自己智识风格的原则》和TED演讲视频《怎样说话人们才会听》中学习沟通技巧。
学生完成上述五项学习任务后,必须制作完成“学习公共说理”项目成果集。项目成果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用学习手册记录学生在该项目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历程。二是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所撰写的文章按次序汇总,装订成册,并为其命名,编订目录,作序。三是针对“我是这样学习议论文的”或“我是这样学会说理的”进行总结。学生模拟演讲的录音、网上参与互动留下的文字等,制作成二维码,也收入项目成果集。
小支架:可网络检索“草料二维码生成器”。
三、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在实施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循项目式学习“以终为始”的原则,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充分了解他们所需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和终结性成果。笔者为学生“学习公共说理”提供了项目式学习手册,并拿出专门课时讲解,这为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做好这项工作之后便进入混合式学习阶段。
有别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需要大量读写,而网络环境与语文学科的读写活动具有天然适配性,且有利于多向、多回合交互,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具体到项目式学习中的某一个学习任务,混合式学习的工作流程如下:
1.学生深入学习该学习任务的各项要求。2.学生阅读教材和在线提供的文本或视频资料,并根据需要在课堂上开展面对面的讨论。教师把握时机点拨引导,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恰到好处地讲解。3.读写结合,或“以读带写”,或“以写促读”。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在“爱写作学院”论坛上提交自己的文章。4. 师生根据所需,在课堂或网络平台上共同参与互动评议,并根据写作要求和评议结果推选佳作,进行交流展示活动。5.学生还需完成线下任务。如“学习公共说理”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撰写演讲词后,还要进行真实的演讲。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总体上是按部就班的,但教师必须根据学情变化适时、不断地调整方案。这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过程控制”意识,能根据学情把握并调整教与学过程的走向,在网络平台和现实课堂上持续发布任务指令,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适时整合资源,为学生的读写不断提供新鲜素材。
以本项目中“说理,从书面到口头”这一任务为例,学生在阅读《我有一个梦想》后,应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但基于对学情的了解,笔者推测探究练习中的题目均不构成教学难点。
实际上,学生升入初中的中高年级后,其阅读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假如学生能像教师一样占有教参,或者他们能自行检索获得相关材料,还有什么是他们真正读不懂的?深入理解文本有时需要更深层次的专业储备,有时需要更广泛的阅读视野和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因此,当学生与教师“信息对称”后,他们通过自学仍然搞不懂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而这些才是教师应该着力教的。
一方面,教师应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自主权,比如让学生通过检索网络来获得相关背景资料,扫清阅读中的障碍;另一方面,教师应下大力气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以及诊断学情、搜集真问题、适当点拨上。
基于这些考虑,笔者预设《我有一个梦想》一课学生遇到的难点是文本涉及的政治与历史方面的背景知识陌生化问题,并提出如下自学要求:
1.放声朗读《我有一个梦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题目,在线梳理自己读懂了什么,列出自己真正不懂或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3.有针对性地检索资料,给《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4.完成自建资料库后,花一点时间在线浏览其他同学的资料库,你会有更多收获。
事实证明,笔者对学情的判断是准确的。学生罗列的读不懂的问题几乎都源于背景知识方面“信息不对称”。他们希望深入了解的问题包括:马丁·路德·金的生平经历、种族歧视的历史、签订的《解放黑奴宣言》有没有成效,以及《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影响。这些问题基本上属于背景资料及深化思考的范畴,让学生自建资料库,既可以培养学生检索网络资源、筛选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梳理不懂的问题找到自学的方法和路径。
如王玉星同学是这样规划的:“看完演讲稿后,我只对演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其背景几乎一无所知。我知道美国在倡导黑奴解放,也看过很多与此有关的文学作品,但毕竟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对美国当时的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查阅资料:马丁·路德·金简介;《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英文原文及视频材料;黑奴的历史等演讲的背景材料;演讲的影响;《解放黑奴宣言》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情,把握并调整教与学过程的走向,这是保证项目式学习有质量地实施的重要策略。据此,笔者提出项目式学习的“三个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有效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
学生在课堂上有组织地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其学习呈多线程齐头并进之势。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的网络监控系统不断跟踪每个学生的进程,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教师亦获得更多的机会,用以观察、分析、判断学情,调整教学走向,而这在传统课堂上是很难做到的。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平台具有“效果放大器”的功效,使教学凸显了学生主体性,有助于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设计与实践项目式学习时还得具备“四个意识”:资源意识、跨领域意识、学习支架意识和给时意识。
说到网络资源,许多人会顾虑: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信息,学生会不会迷航?另外,什么样的资源能促进学习?对此,笔者的体会有两点:一是不论教师提供资源,还是学生查找资源,一定要让资源服务于任务主题,资源的范围要有“边界”。二是资源的提供不在于多寡,而在于质量。
例如,围绕“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演讲”,笔者在“爱写作学院”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我是演说家”“TED的10个超短视频”“一席”“超级演说家”等视频资源的链接和简短介绍。
为什么要提供这样一组视频资源?笔者有自己的考虑:传统教学中,怎样进行演讲的知识几乎都是由教师提供的。这种知识虽说是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但在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方面效果不佳。以上这组演讲视频在质量上是过硬的,又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范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自己得出如何演讲的结论。所以,笔者布置了如下体验式学习任务——
1.观看3~5个演讲视频,向同学们推荐你认为精彩的演讲视频。写一段话点评你所推荐的演讲。注意:推荐词要实在,不能空洞。2.作为一篇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有什么特点?这篇演讲何以能打动听众的心?你先思考,明天上课讨论。3.请你提炼出“好演讲”的标准。
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演讲?演讲和平时说话或者辩论有什么区别?演讲词该怎么写?笔者想听到你的真知灼见。请将你的见解发表在主帖下!
任务预告:你要独立完成一篇演讲词,反复修改、推敲、打磨;你要做一次真正的演讲……要脱稿!
在论坛上,学生分享了陈秋实、陈晓楠、林肯、安妮·海瑟薇等人出色的演讲,他们归纳出“好演讲”的标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远比教材上关于演讲的知识丰富生动。这一环节为学生接下来要完成的独立演讲奠定了基础。笔者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提出的“好演讲”的标准来写演讲稿。有了网络平台上充分的交互,有了学生线下的认真准备,“学习公共说理”的项目式学习从网络上的“纸上谈兵”进入现实中的真实演练阶段。
为期五周的“学习公共说理”项目式学习中,超过半数的课时用于学生网络平台的学习,效果如何呢?
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有两点:第一,学生对网络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觉得“在电脑上写文字很新鲜。自从开始使用爱写作学院,就感觉很有兴趣,还带些小激动”,他们认为“爱写作学院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阅读同学们写的文章,互相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再通过互相回复的方式来让别人给自己的文章提意见,看看别人怎样评价自己的文章……”“感觉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拉近了友情”。
第二,教学质量提升,而且极为高效。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大增。仅以写作为例,在5周内,学生共撰写9篇文章,加上互动文字(文字量最少的超过6000字,多的高达12000字,人均8000字)。无独有偶,在“探寻小说魅力”这一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16个课时完成了“以写促读”为重点的9个写作练习,人均文字量近6000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笔者看来,项目式学习注定不是目标单一、态势闭锁的,而是开放的、多样化的。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会不断地生长。在这个动态的生长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建构;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形成了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启发、反思等决定了课程生长的态势,并具有比传统课堂更深远、更积极的意义。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带给笔者的收获远不止于此。这些收获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所带来的“红利”,而网络让这份“红利”倍增。
(作者:周群,北京景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
— THE END —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3期,原标题为《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以“学习公共说理”项目学习为例》
责任编辑:牟艳娜
微信编辑:李中华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往期荐读
王伟教授: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你的教学可以这么设计 | 理论探讨
王精国:推荐一款超好用的实验教学软件——NOBOOK虚拟仿真实验 | 新实践新应用
倪冬彬:应用Office365平台,快速构建校本化数字教学系统 | 新实践新应用
张悦:我们将微信平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 数字课堂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
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