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黄继伟:如何写话?“口语交际与写话”课系列教学设计+视频 | 看课堂
您的课堂怎么样?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样?教学效果又如何呢?数老师“看课堂”栏目,每周五与您一同观看其他老师们的课堂。看课堂之大,方能博采众长。首先分享由窦继红老师工作室录制提供的“口语交际与写话”课系列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
如果您有其他学科、其他知识点的教学方案,欢迎发给数老师哦(联系方式:15210889151),在我们微信平台开辟自己的栏目吧。形式可参考本内容,让我们资源共建,方法共享,一起提升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一步明确了“口语交际”的地位,把它作为课程内容提了出来。“写话”的加入让语文和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这一新变化,一些老师也许会困惑:口语交际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写话”和“看图写话”有什么区别?“写话”应该怎么指导?窦继红老师工作室针对这一新加入的知识点,制作完成本“口语交际与写话”课系列内容,期望与更多的教师一同研讨,让孩子们“好好说话,好好写话”!
“口语交际与写话”课系列内容
第四讲 “《仿写〈千人糕〉》”写话课
吉林省磐石市松山镇中心学校 黄继伟
《仿写〈千人糕〉》是人教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人糕》一课后的课堂小练笔。本单元以“关爱”为主题,在《千人糕》一课中表现为“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本单元的学习要素为“读句子,想象对应的画面”,学生需要在读课文的同时想象千人糕的生成过程。基于此,设计了《仿写〈千人糕〉》一课。
本课经过回读课文、图文互配的过程,运用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引导学生学会表述“物品是由多人的劳动得来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读课文和图文互配,贯彻“读句子、想画面”的教学要求、借助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让学生学会表述“物品是由多人的劳动得来的”。
2. 通过观察图片、符号等图示,让学生感知表述时的思维结构。
3. 在对物品的产生流程进行表述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学会表述“物品是由多人的劳动得来的”。
难点:让学生了解物品的生成过程,能围绕物品各组成部分的生成来表述与之相关的人的劳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微课)、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回读课文,感知句段结构(引入图片角色)
1. 同学们,学习了《千人糕》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 读了这几段文字,你知道米糕是由什么做成的吗?
3. 大米的生产经过了哪些劳动?读读相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能展开想象,说一说农民种稻子用农具进行了哪些劳动吗?(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拓展表达。)
4. 糖是经过哪些劳动得到的?读读相关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 米糕做好以后,还需要哪些劳动?结合课文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6.小结:播放微课视频。
二、图文互配,学习口头表达
(一)文配图,再次练习“读句子,想象画面”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用心读文章时,读着读着就能想到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我们在读米糕的生成过程时是不是也能想到相应的画面呢?
接着看微课视频。
暂停微课,引导学生交流通过文字想到的画面内容,鼓励、引导学生描绘细节。
(二)图配文,学习表达“物品的组成与需要的劳动”
1. 第一组图:描述大米生产需要经过的劳动
2. 第二组图:描述糖的生产需要经过的劳动
3. 第三组图:描述米糕加工后需要经过的劳动
4. 归纳总结,指导写话
同学们,如果给这几段话起个题目,可以叫什么?
学生说到“千人糕”时,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这个题目好”。
三、先说后填,仿写练习
1. 同学们,我们看图说出了米糕的组成,围绕组成米糕的大米和糖的生成过程说清了我们吃到米糕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下面让我们运用这样的思路,仿写一个物品吧!
2. 播放微课视频
(1)看图说话:听要求,明确任务
看看图示,结合你对铅笔的了解,你能说一说我们用的铅笔需要经过哪些劳动过程吗?
(2)复习运用关联词有序表达的方法
图示:铅笔笔杆、笔芯的生成过程及铅笔做好以后需要的劳动。
学生看图口头表达:根据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看图能力,分层要求,可以表达整个过程,也可以选择其中自己能说清楚的部分进行表达。
(3)看图写话,书面表达(播放微课)
(4)展示练习卡,修正互评
学生展示练习卡,师生互评,教师提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导解决。
播放微课视频。
四、巩固拓展,引导迁移运用
1. 在学习中成长,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对待生活中的人和物,让我们把本课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吧!
播放微课视频
2. 同学们,我们日常交流的话题可以反映出我们的爱好和修养,学会表达“千人笔”“千人衣”等,将会丰富我们的交流话题,让我们在交流中不断成长、进步!
点击链接,查看之前的课程:
作者简介
黄继伟:吉林省磐石市松山镇中心学校教师,小学语文学科省级骨干教师。从教20余年,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探索,加入窦继红名师工作室后开始了信息技术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探索研究。她努力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培塑松的品格,沉淀山的厚重,走向卓越发展。
您的课堂什么样?快快与我们分享吧!
联系人:数老师 15210889151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