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教师之前,我们首先是父母!

以下文章来源于IBE国际双语专家 ,作者张野

点击[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关注我们!


前不久发生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伤心事,17岁少年与母亲争执后,跳桥自杀。在唏嘘又一条年轻生命殒落之余,本文想讨论一下怎样为人父母,特别是教师职业身份的父母。


2018年,专门研究学生心理的北大徐凯文教授称,自杀学生父母职业分布显示:教师、医护、公务员位列前三。



在分布图中,29个教师,27个是中小学老师、2位大学教师。这份调查结果也许不具权威说服力,但也足以让人引以为戒。在我们普遍的认知里,教师的子女应该是头顶光环,享受着比同龄人更多的教育资源,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好,往往也更容易走向成功。然而事实却不尽然。


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士,在教育自己子女方面是否有优势?就此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鹏在苏州、无锡、山东等地展开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子女的成长成才经历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好的特别好,但出问题的也特别多。


有记者曾在四川部分学校发起了一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75%的教师认为比起其他行业,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并没有优势。54%的教师认为自己陷入“教不好自己子女”的困境,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反而容易出现“灯下黑”现象。

为什么?怎么办?


教师角色不下班,家庭教室界限难分


许多教师遇到的困难其实就是分不清自己是孩子的老师还是孩子的家长,他们容易混淆这两种角色和关系


“教师的职业被崇高化了。”成都市武侯计算机实验小学心理老师谢岁寒认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具有权威性,社会要求教师有知识、有很高的道德水准、有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也在不断满足这个形象。


教师大多数是管理主义者,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章可循,这是优点,但隐患是容易在家做权威、当教师。有的教师出于职业习惯,将教育学生那一套不自觉地带到家中,动辄就把孩子也教育一番,这绝对是失误。


父母的角色不一样,需要更多的倾听、陪伴,给予子女无条件的爱,给子女提供安全、轻松的家庭氛围。“如果父母沉迷于老师的角色‘不下班’,那么孩子就没有一个舒展自我的空间。”谢岁寒说。


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唯师者是尊,对教师的旨意多不会违背。教师也习惯以听话乖巧当做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谨,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老师的态度对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型个性的发展



依恋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恋上布妈妈”的故事:有个心理学家叫哈洛,他将一群刚出生的小猴子抱进了实验室,然后给这些小猴子们准备了两类妈妈,一类是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一类是非常柔软的“布妈妈”,结果小猴子们除非吃奶的时候才去找铁丝妈妈,很多时候都会依恋在布妈妈的身边,因为布妈妈更能够满足小猴子们对于温暖的情感需要,这就是心理学中“依恋理论”的来源。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当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后来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在John Bowlby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被广泛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技术,开展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将依恋定义为“婴儿与特定的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连接,有时特指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陌生情景测验,根据婴儿与依恋对象交往的行为表现,将婴儿分为两种类型:安全型和非安全型依恋;其中,非安全依恋包含3钟亚型:回避型、对抗型和混乱型。


儿童的依恋类型主要有四种:安全型依恋,在人群中占比例约65%。回避型依恋,在人群中约占20%。焦虑矛盾型依恋,在人群中约占10%。混乱型依恋,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不足5%。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教养特征使孩子在幼年较为积极地探索和成长,且自信指数高,形成了安全的依恋关系,伴随着成长容易信任别人,容易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而往往这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态度积极,和孩子在互动和情感方面支持较多,且能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家庭中首要的关系是亲子间的依恋关系,让孩子们寻找到温暖和支持,感受到浓浓的、没有附加条件的父爱或者母爱,然后才是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关系;而师生关系首要的任务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良好品德的培养等教育关系,谈不上多少依恋关系。


这两种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教育关系中,学习成绩好坏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多少是主要的参照,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感情。但是,在亲子关系中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才是关系的核心任务



还孩子一个独立的成长环境


很多教师的子女都会成为自己父母的学生,或者与父母在同一所学校。表面上看,父母有了更多机会可以保护孩子,实则压缩了孩子的自主成长空间,限制了他们的独立成长。


教师当久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套固定的训练模式。有的教师便因袭这套模式来教育孩子,总是像要求学生一样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言听计从为尺规。长此以往,最终将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并且使孩子思维保守,不敢突破条条框框


教师大多是应试主义者,比较注重学习成绩,有时会因为孩子分数的升降过分敏感,从而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难免形成“自己子女都教不好,还怎么教学生”的观念,给子女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孩子在自己所在学校里就读,这种观念更是会让教师感到“压力山大”。


对于孩子来说,要找到自我、相信自我、认可自我,当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观念时,就懂得如何发挥自我的优势和潜能做到“成才”。


对于教师来说,让孩子成为自己,首先就是要放下对子女过多过高的要求,给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成为教师之前,我们首先是父母。



文章来源:微信公号“IBE国际双语专家”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统编教材将全面铺开,如何勇敢而理性地拥抱技术?

一份15页的成绩报告单:学校的大数据有什么用?

中关村一小副校长张海宏:“互联网+小学语文”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 统编教材专题

“跨学科教学”很火,看龙岗A-STEM如何规避误区

一张A4纸竟能玩成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这样激发

中关村一小是怎么上科学课的?快来看课堂视频

德育过程中,这些教育技术的应用隐患要当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