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泌体行业研究报告

秦鹏;郭维 维渡纵横 2022-12-21

前言
Preface
 l 秦鹏    外泌体极易穿过微小血管和各种病理细胞膜,已分别在疾病诊断检测、治疗、药物递送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并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热门研究赛道。本文从外泌体的结构组成、提取纯化技术、生物学效应、药物研发/疾病诊断、临床应用、代表公司进行综述。
第 95 期
作者 l 秦鹏   编辑 l 郭维 来源 l 维渡纵横

人体中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能产生外泌体,它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及体液中。

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即“外泌体”,但随后的10年,外泌体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1996年,G.Raposo发现B淋巴细胞等能分泌抗原提呈外泌体,这种外泌体携带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研究表明这种B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直接刺激效应CD4+细胞的抗肿瘤反应。

1998年,L.Zitvogel等发现树突细胞(DC cell)也能产生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外泌体,而且该外泌体含有功能性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还有共刺激因子。这种外泌体启动了特异性的CTL杀伤作用,促进了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效应。

H. Valadi等发现,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外泌体中的RNA来交换遗传物质。这意味着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影响另外一个细胞,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强加给另外一个细胞。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James E. Rothman和Randy W. Schekman,德国科学家Thomas C. Südhof,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外泌体等)运输调控机制,使外泌体的研究达到全新的高度。


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EVs)中的一类,一般直径大小在30-150nm。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结构统称,根据不同的大小、合成方式、生物学性质,细胞外囊泡又分为了多种不同的亚型,外泌体便是其中一种。

最常被拿来与外泌体比较的是细胞外囊泡中的另一个大类,微粒/微囊泡(以下简称微囊泡)。二者的关键性差异体现在其合成方式上。微囊泡通过出芽方式产生,相对膜结构不是十分稳定;而外泌体则是先经过细胞膜内陷,在细胞内完成包装过程后再被释放到细胞外。因此外泌体的结构更加稳定,可以包裹的内容物也更加丰富。


图1.外泌体示意图

 

外泌体虽小,但是“五脏俱全”。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包裹携带RNA,DNA,蛋白质、脂质等多种信号分子,其表面膜上还有丰富的抗原表达,是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媒介。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晚期核内体(也称为多囊泡体 )的膜性囊泡。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产生并释放外泌体。外泌体由细胞分泌释放出来,在血液等体液内传播,最后又可被其他细胞吞噬,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但是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含物中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每种外泌体所行使的功能不一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通过外泌体进行信息交换,这种通讯方式在调节肿瘤免疫中发挥了双重作用。外泌体既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细胞(DCs、NK细胞、CD4+ 和CD8+ T细胞等)引发的抗肿瘤反应,以及诱导免疫抑制或调节细胞群(MDSCs、Tregs和Bregs)的免疫抑制[Manufacturing Exosome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Platform. 2018, 24, 3: 242-256]


外泌体提取和纯化


并不是所有细胞分泌的囊泡都可称之为外泌体,外泌体的直径一般为30-90 nm,密度 1.13-1.19 g/ml。外泌体的分离多采用超速离心、磁珠免疫捕获、沉淀或过滤三种方法。超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外泌体纯化手段,目前已发表文献引用最多的方法,采用低速离心、高速离心交替进行,可分离到大小相近的囊泡颗粒。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中,其将细胞培养上清液通过0.22 um孔径大小的过滤器,然后直接进行超速离心,一方面可以减少外泌体制剂的污染,同时又能够使其中较大的囊泡从滤液中有效分离。目前外泌体治疗市场存在一个关键技术阻碍:一种有效的外泌体提取和纯化工艺技术,可以规模化生产药品级外泌体治疗产品供临床使用。

以下是各种纯化方法对比:


表1. 外泌体纯化方式对比


Exopharm的LEAP技术采用亲和层析法可以从成体干细胞或其他来源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外泌体纯化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亲和层析法是利用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相互作用,将一种分子与另一种分子分离的科学方法。当复杂混合物通过柱时,靶分子被互补结合物质(配体)特异性且可逆地结合,然后将未结合的物质从柱中洗出,分离并回收结合的分子。


外泌体如何发挥生物学效应


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其生物学效应:通过外泌体表面蛋白或者有生物活性的脂质配体与受体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调控下游信号转导;与受体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将功能性内容物(转录因子,致癌基因,调节性非编码RNA,mRNA,感染性分子等)导入受体细胞,调控其功能。受体细胞通过胞饮或者吞噬作用将外泌体吸收,外泌体内容物在受体细胞中释放,从而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


图2. 外泌体生成过程及发挥作用的方式


外泌体的应用


外泌体在医疗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主要包括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递送三个方面。在诊断方面,尤其是在血液和体液等液态标本中检测外泌体标志物,从而获取疾病相关信息的试验诊断,比如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的预后评估等。在治疗方面,研究报道了,天然未经过工程化改造的外泌体在对其有较多摄取的脏器相关疾病中具有治疗作用。而工程化改造的外泌体很可能会增加外泌体的适用范围,甚至具有作为临床药物的应用潜力。在药物递送方面,国内外发展快速的外泌体企业,多通过建立工程化技术平台,从内源性、外源性的角度对外泌体内外蛋白进行修饰及药物携载,以提高其靶向性及递送效率。


 图3. 外泌体应用场景——A:诊断检测、B:治疗疾病、C:药物递送
 

 01

外泌体作为检测试剂


外泌体检测是近几年逐步兴起的方向,外泌体从活体细胞分泌出来,可以携带多种DNA、RNA和蛋白多种成分,在患者血液、尿液、腹水胸水等体液中广泛存在,且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稳定保存。所以通过外泌体获取携带足够的生物信息相对容易,通过携带肿瘤早期标志物的信息,进而提供早期的诊断机会。

 

 02

外泌体作为疾病疗法


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通讯比旁分泌信号和内分泌信号等具有优势,因为每个外泌体可能传递不止一条信息,并在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发挥调节作用。干细胞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通讯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包括免疫调节、肿瘤进展、组织再生、重编程、分化、端粒功能和衰老。外泌体还被应用到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等多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治疗研究中。

 

 03

外泌体作为递送载体


外泌体载药治疗也是正在探索的方向,它可以向肿瘤细胞运送组分,影响肿瘤的进展、转移和耐药等行为。也可以将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的媒介,为其构建靶向性,使其用于递送治疗剂,从而扩展现有精准治疗的给药方式。

外泌体表上有很多粘附蛋白,在基因治疗领域中成为潜在载体,纳米尺寸和柔韧性使它们能够跨越主要的生物屏障,比如血脑屏障(BBB)等。因此外泌体是最好的药物传递系统选择之一,具极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外泌体是天然存在的分泌性囊泡,毒性较低,所以它们在体内普遍存在,进而推断出在体内的耐受性良好。另外,外泌体固有的归巢能力暗示了它们在药物递送过程中的潜在效力。

外泌体天然适用于运输蛋白质、mRNA、miRNA、各种非编码RNA、线粒体DNA以及基因组DNA,这使得它们可用于递送干扰RNA以及其他治疗性物质,已有研究将抗炎剂姜黄素、抗癌剂阿霉素和紫杉醇等装载到外泌体囊泡中用于相应疾病的治疗。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系统由于其内源性在癌症的治疗中具有极大优势,能使得免疫原性和毒性最小化。

尽管外泌体是天然的新型纳米递送载体,但它可以方便地进行表面修饰从而赋予其细胞和组织特异性---靶向修饰。外泌体的表面修饰策略包括基因工程和化学修饰。化学修饰通过脂质或膜结合蛋白的化学反应或脂质-脂质相互作用安装不同的部分。基因工程将引导蛋白或多肽的基因序列与所选择的外泌体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融合。


外泌体治疗领域


鉴于外泌体的广阔应用场景,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入这一赛道。部分发展已然十分成熟的企业,也纷纷立项,开始积极布局外泌体相关的业务。

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共有46家开展外泌体相关研究的企业。其中,近1/3的外泌体企业(14家)专注开展外泌体诊断相关业务;超过2/3的外泌体企业(32家)目前主要开展在外泌体治疗相关的研究。由于大多数研究外泌体递送技术的企业同时也在布局外泌体药物管线的开发,我们将研究外泌体递送与外泌体药物的企业尽数归结在外泌体治疗领域。

通过梳理全球近50家外泌体企业的相关业务,我们发现,外泌体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肿瘤(30%)、脑部疾病(16%)、肺部疾病(7%)、皮肤病(5%)、疫苗开发(13%)、医美修护(8%)、肝脏疾病(5%)、肾部疾病(3%)以及基因治疗/罕见病(13%)等9个领域。



外泌体国外代表公司


 01

Codiak BioSciences


Codiak Biosciences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与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组建。

公司拥有用于外泌体设计和生产的核心专利平台engEx™,可以生产出工业级别和规模的外泌体。engEx™平台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工程化改造和生产治疗性外泌体:外源药物装载和生产细胞改造。外源药物装载利用电穿孔等技术,将药物装载进入分离纯化的外泌体中,从而得到治疗性外泌体。生产细胞改造是直接对生产外泌体的细胞进行分子生物学改造,从而使该细胞生产的外泌体在其表面或者内部携带治疗性的分子。

该公司旨在利用外泌体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其最领先的项目是针对STING的exoSTING和针对IL-12受体的exoIL-12两个癌症免疫疗法。exo-STING已经进入到临床阶段,ExoSTING正在开发用于实体肿瘤,激活免疫细胞中的“STING”受体,这被认为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另一款针对早期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候选产品exoIL-12 也已经进入临床,旨在刺激两种类型的免疫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来攻击癌症。去年12月,Codiak宣布exoIL-12产品Ⅰ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这也是行业披露的首个外泌体药物临床研究相关结果。第三款产品exoASO STAT6: 针对M2型巨噬细胞、肝癌、胰腺导管癌等,计划于2022年进入临床I期。



 02

Exosome Diagnostics


Exosome Diagnostics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8年6月25日,Bio-Techne宣布以2.5亿美元的现金和高达3.2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收购Exosome。

Exosome Diagnostics专注于研发基于生物流体的诊断技术,可利用来自体液(血液、尿液、脑脊液等)的外泌体回收核酸(RNA 和 DNA),来对存疑的疾病的特定基因特征进行详细分析。Exosome Diagnostics公司已开发出ExoDx Lung(ALK)肺癌诊断试剂盒和ExoDx Prostate(IntelliScore)(针对前列腺癌)血液/尿液检测试剂盒,患者只要提供一份血液或尿液样本,就能从获取的外泌体中,分析内含RNA、蛋白质等成分,进而提取出关键分子诊断信息,以确定起源细胞,从而对癌症进行精准诊断。

Exosome公司控制着大约200项有关基于外泌体的诊断的专利和申请,并能够开发各种病理学中的新型高灵敏度诊断方法,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疾病,以及目前尚无诊断解决方案的癌症。随着液体活检行业的兴起,应用外泌体技术的液体活检公司在行业内备受关注。


 03

ArunA Biomedical


ArunA Biomedical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利用外泌体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医药公司,它有超过12年的神经干细胞生产和供应经验,并且是第一家商业化应用神经干细胞的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利用自身平台生产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为合作伙伴提供RNA、抗体、小分子等物质的给药载体。ArunA Biomedical有较为成熟的神经干细胞培养生产平台,这也是其大规模生产临床级神经干细胞外泌体的基础。ArunA Biomedical的主要产品AB 126是一类神经干细胞外泌体。AB 126通过增强神经系统的自身修复机制,用于中风的治疗。该产品目前在美国进行临床前研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啮齿动物血栓中风模型中,相比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可以改善细胞及组织功能,并增加循环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从而促进脑损伤处的髓鞘再生。运动机能实验也显示,神经干细胞外泌体有缓解作用。该公司计划于2021年进行AB 126的新药申请(IND),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目前并不明确。


 04

Evox Therapeutics


Evox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位于英国的外泌体药物开发公司。公司专注于罕见病的治疗。该公司宣称其专利技术平台DeliverEXTM可以对外泌体进药物装载,并实现器官靶向给药。

不同于Codiak主要发力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Evox目前的研究重点是瞄准严重的罕见遗传疾病,如先天性代谢错误(IEM)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病等)。Evox Therapeutics目前正在开发基于外泌体的多肽疗法,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其针对杜氏肌营养不良和感染的早期研究也正在英国开展。通过自主搭建的DeliverEXTM技术平台,Evox对天然外泌体进行工程化修饰,利用工程化的外泌体来递送蛋白质、mRNA或DNA进入细胞,弥补缺失的代谢相关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Evox正在规划在2022年将其第一款针对罕见病开发的外泌体药物管线推向临床。此外,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制药巨头青睐外泌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潜力,礼来和武田都与Evox进行了重磅合作。2020年,Evox与武田签署了5项关于罕见病治疗的合作,并与礼来合作开发外泌体递送siRNA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该公司2021年从OrbiMed和谷歌风投筹集了约9540万美元,以推进其外泌体疗法进入临床试验。

 05

Aegle Therapeutics


Aegle Therapeutics是第一家将细胞外囊泡疗法推进临床的公司。2018年4月,FDA批准了该公司首个EV新药AGLE-102的IND申请,用于烧伤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019年5月,FDA批准了AGLE-103的IND申请,用于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AGLE-103。2021年,Aegle宣布获得一笔400万美元的投资,用以推进该公司开创性的干细胞外泌体的临床试验,针对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



Aegle拥有专利的分离工艺,可安全有效的分离纯化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Aegle的平台技术,在皮肤病学领域内外都有许多潜在的适应症。


 06

ExoCoBio


ExoCoBio成立于2017年1月,总部位于韩国首尔,由知名外泌体科学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开发基于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创新生物药物和药妆品。迄今为止,该公司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约 5630 万美元。

ExoCoBio产品包括了 ASCE+™、EXOMAGE™ 和 CELLTWEET™。它们可以用于皮肤护理、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和头皮护理。2019年,ExoCoBio在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认为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显著改善特应性皮炎,抑制多种炎症靶点,世界上尚属首次。



 07

ArunA Bio


ArunA Bio正在研究神经外泌体穿越血脑屏障的自然能力,并增强身体的抗炎、自我修复和保护机制,以治疗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该公司还利用其平台通过用RNA、寡核苷酸、抗体和小分子增强外泌体来创造协同疗法。

2019年7月,ArunA Bio宣布完成1300万美元的融资,将用于支持神经外泌体递送平台的持续开发和新型神经外泌体疗法的管线推进,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和亨廷顿病(HD),以及中风。2021年4月,Aruna Bio宣布完成1080万美元融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为该公司进一步的商业计划提供支持。Aruna Bio正在开发的神经外泌体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治疗手段,也可以作为到达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输工具来治疗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该公司计划向美国FDA提交其首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08

Ymir Genomics


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Cambridge LabCentral的初创公司Ymir Genomics开发了从尿液中分离细胞外囊泡和细胞外核酸的2种高产量方法,并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一种是基于一种新的特异分子使它们以沉淀;另一种是基于一个广泛使用的树脂捕获法。

联合创始人兼CSO P. Shannon Pendergrast说:“大多数分离方法的开发主要在血浆和血清,尿的一直很少有人做”。“在血清和血浆的外泌体分离工作是较容易的,因为其细胞外囊泡的浓度高得多,据报道要高1000倍以上。”尿有几个优点:获得样品比取血样侵入性更低;此外,外泌体是在尿中于室温下稳定长达一周。


 09

NanoSomiX


NanoSomiX公司位于加州,研究集中于开发新型分离微泡与外泌体的技术和产品。该公司的技术平台,能够从血液中的外泌体分离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神经类蛋白质。

该公司通过收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确诊前后的血样,利用ExoQuick分离血样中的所有外泌体,再用结合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富集神经元外泌体,检测这些外泌体所含的蛋白质。如果可以通过循环外泌体追踪异常的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那么定期血检就可以用来监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疾病进程。


外泌体国内代表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外泌体相关企业主要包括15家,其中3家(青莲百奥、恩赛尔生物、深圳汇芯)主要从事外泌体分离提纯及检测服务的企业,7家开发外泌体载药平台及药物,4家专注在外泌体诊断业务,1家兼开发外泌体药物和诊断业务(微纳核酸生物)。


表2.国内外泌体相关企业


在近几年对外公布融资情况的包括恩泽康泰、唯思尔康、贝格尔生物等6家公司。恩泽康泰、唯思尔康两家公司尤受资本青睐,分别于今年获得近亿元融资。


 01

恩泽康泰


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该公司是国内首家致力于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旗下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其一,是基于外泌体的创新药研发,主要涵盖肿瘤免疫、罕见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其二,以外泌体为基础的转化医学研究服务,主要与临床专家合作展开科学研究,目前业务已经覆盖全国主要重点城市,已经与国内50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和科研单位以及多家精准医学企业建立合作。

恩泽康泰建立了高效的外泌体工程化改造平台,布局了核心平台性IP,并具备成熟的规模化外泌体量产及高纯度分离能力。通过工程化改造的方式对外泌体进行改性,大幅提高了外泌体携带特定有效成分的载量,并实现特定器官的选择性递送。目前,基于自主研发的外泌体技术,恩泽康泰围绕罕见病治疗、肿瘤免疫两个领域展开了管线布局。在罕见病方面,利用基于外泌体的蛋白替代疗法,为缺失特定胞内蛋白的患者(如溶酶体贮积病)补充所需的蛋白,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在肿瘤免疫方面,利用外泌体激活免疫细胞自身的免疫信号,并配合PD-1/L1单抗药物的使用,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9年3月,恩泽康泰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金芒投资领投,澜峰资本、恩然创投跟投。2021年7月,该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的A轮融资,由隆门资本领投,泰煜投资、火山石投资跟投。2022年,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战略融资,由百度风投领投,老股东泰煜投资、火山石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02

唯思尔康


唯思尔康成立于2021年7月,作为国内外泌体领域的后起新秀,唯思尔康刚成立即获得亿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由元生创投、联想之星、北极光创投、博远资本、苏州科创基金、苏州中新园创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联合参与。目前,借助天使轮融资资金,唯思尔康正在进行外泌体平台(Extracellular Vesicles,EV)的搭建,为外泌体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唯思尔康创始人兼CEO许可博士介绍,modEXO工程外泌体载药平台,是在对外泌体技术深入挖掘理解的基础上,依靠外泌体低免疫原性、多功能、高负载的特点,突出动态模块化设计,以促进组织细胞特异性药物递送、优化医疗窗口、缓释组织药理学、精确的剂量控制、个体定制诊疗方案,实现精确靶向的临床需求。唯思尔康未来将在modEXO平台搭建的基础上,以肿瘤免疫与肝脏类疾病为目前主要的突破点,同步发力外泌体在肺部疾病、脑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甚至医美等领域的扩张布局。


 03

纽兰生物


纽兰生物成立于2018年3月,围绕外泌体提取的关键技术及以外泌体为载药平台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通过外泌体装载小分子化学药、核酸和蛋白药物,从而实现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等治疗目的。

迄今已突破外泌体批量生产的关键工艺、外泌体小分子载药方式优化、外泌体蛋白及核酸表达平台建设并作为小分子及核酸药物载体开展临床前应用研究有望在抗肿瘤,抗感染领域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3月,纽兰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分享投资、富汇创投参与投资。


 04

宇玫博


上海宇玫博成立于2015年10月,位于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以“推动转化医学,服务人类健康”为公司宗旨,专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产品研发与科研服务。宇玫博不仅积极对外提供专业化的外泌体科研服务及相关试剂方案,还同时在罕见病治疗、肿瘤靶向载药、疫苗开发等领域做了外泌体产品的相关布局。目前,宇玫博生物在外泌体分离纯化工艺方面已经达到百升量产级别,能够满足药物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前的全部用量。

宇玫博生物开展的几个产品管线中,有专门针对新冠病毒开发的预防疫苗(Covid-19 S Exosome)与治疗药物(CD24 Exosome)管线,其中UBK700、UBK701等多个产品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除了布局外泌体在疫苗开发方面的应用,宇玫博另外布局的管线还包括对于肿瘤药物的靶向载药开发,以及针对神经疾病方面的外泌体药物。

 

 05

贝格尔生物


贝格尔生物是一家致力于临床应用转化和外泌体技术领域的研究的高科技公司。它主要业务是血液外泌体的体外诊断,以此来降低检测成本,让中小医院和医疗检验机构,能够便于对阿兹海默症的诊疗和康养管理。以阿兹海默症(AD)和帕金森综合症(PD)为首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国家倡导对老年疾病医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下,由国内本土药企和海归博士团队,在2018年一同创立了“贝格尔生物”。两年的时间里,该公司搭建完整外泌体富集和内含生物标记物的提取与分析平台,并且拿到了第三方医学检验平台的获批资格。

2020年,公司获得了勤智资本、常州四药的投资。


总结与展望


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细胞间通讯的方式,受到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外泌体的固有特性和优势,来进行药物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泌体的生成、分泌机制尚不明晰,其亚群体的区分和功能研究较少。另外,外泌体内容物丰富且复杂,找到其发挥功能作用的信号分子也存在一定难度。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已经掌握了工业化生产和分离纯化外泌体的技术,这为外泌体产品走向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外泌体的治疗方案体现了精准治疗的理念,但是代表这一水准的外泌体定向改造技术仅有少部分公司掌握。另外,如何更好地将外泌体技术与现有治疗技术进行结合,发挥外泌体治疗的优势也值得进一步思考,例如,使用干细胞外泌体代替部分干细胞进行治疗,将外泌体作为CRISPR-Cas9的给药载体等等。

随着外泌体研究更加深入,相关技术更加成熟,资本投入更加充足,外泌体技术一定能在药物治疗的格局中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






点“在看”,一起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