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拨开迷雾看“平等”

任怡丹 人格与社会 2021-09-22

点击上方,关注“人格与社会



自从古希腊时期平等观念开始萌芽,“平等”作为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便成为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西方“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还是中国古人对“天下大同”的歌颂,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一个理想的平等社会的向往。对平等的追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

然而构建一个平等的社会首先需要人们对社会当前的平等程度有正确的认识和感知。但是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感知似乎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美国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了21世纪的最高峰,并且这种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但是人们对这种不平等程度的估计却远远低于现实水平,而且民众的社会流动感知也存在误差,人们对向上流动可能性的估计明显要高于实际水平。在中国,2014年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也指出我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而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但是相较于其他存在社会不平等的国家而言,中国民众对社会不平等的批评相对较少,并且相信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向上流动。

经济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平等进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人们对财富分配是否平等的感知则影响着他们的对社会系统的态度以及对再分配的偏向。包括税收政策到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所以这种对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感知偏差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会对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造成障碍。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不符合实际状况的社会平等感知呢?


首先,人们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他对社会不平等的感知。人们对社会平等程度的感知是基于自己周围的环境所形成的,当人们被要求评价他所处的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时,他实际考虑的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我身边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这个社会是否平等?Cruces等人(2013)在阿根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在当地的社会等级预测了他们对该国社会是否平等的看法。所以人们通常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对社会整体的平等程度做出估计的。在中国,人们对收入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的态度也会受到其所在地区的影响,比如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对于当前的不平等普遍抱有更加接受和乐观的态度,而在内陆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人们则对不平等有更多的批评态度。

其次,媒体报道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关于社会是否平等的态度。基于德国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大量数据,研究者发现媒体报道中反映社会不平等的事件越多,人们对整体经济状况和社会不平等的担忧也会随之加剧。但是要深刻地影响人们对社会是否平等的看法,这需要媒体对社会平等状况进行深入且持续的报道,然而今天的媒体大多仅仅局限于对事件的呈现,因此这种方式并不能引起人们对经济不平等问题的持续关注。

此外,人们对社会等级的接受程度以及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否主要来自个人选择的信念也能够预测他们关于社会是否平等的感知。一般来说,支持社会等级制度的人会更少地感知到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然而,在判断社会是否平等的过程中,除了关注贫富差距,富人得到财富是由于运气还是能力也会影响人们的平等感知。反过来,如果穷人是因为没有机会而非能力不足以至于无法改变自己的贫困处境,那么他们就会有更高的不平等感知。



基于人们对社会平等程度的感知存在如此的偏差,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纠正这种不准确的感知呢?


研究者发现当人们了解到更多的反映社会不平等的准确信息,他们对再分配政策的态度也会随之变化。有调查指出,人们感知到的社会平等程度与其理想的平等程度其实相差甚远,如果民众能够了解到更多社会实际的不平等状况,他们对不平等则会有更精确的感知,从而推动促进社会平等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且,当这种不平等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时候,人们对于再分配的态度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比如,当人们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实际上比自己预想的要低的时候,就会更加支持政府的再分配政策。

这种关于社会不平等的信息,除了影响人们的认知,也会通过情绪影响他们对于社会平等的感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再分配政策的态度。当人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无论其社会经济地位是高还是低,他们的情绪和态度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不平等的情境下,出于对自己可能会成为社会底层的恐惧,人们会对收入低于自己的群体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种现象在各个阶层中都同样存在。但同时当人们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这也可能会引发愤怒或不公平感,从而使其更多地反对富人对财富的占有。

随着思想的发展和对社会平等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今天大多数人都认同所谓社会平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差异的平等,那么如何把这种差异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今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在多数国家都存在加剧的趋势,改变这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再分配政策的实施,但是民众对社会平等程度的感知偏差显然不利于改善这种不平等的局面,所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即便目前的研究还不能系统地说明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但是这种探索也使我们距离“人人得其所应得”的平等社会更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Oliver, P. H., & Michael, I. N. (2017). (Mis)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8, 21–25.

怀默霆. (2009). 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 社会学研究, 1, 96–120.


往期回顾:

城乡居民再分配偏好差异及原因

“转发锦鲤”背后的心理学解释

“无视差异”是促进公平的双刃剑

穷人贫穷是因为“穷人思维”吗

出生贫穷就不能逆袭了吗


原创内容    |   转载需授权

欢迎长按下图关注“人格与社会

(公众号:personpsy)


更多资讯尽在“人格与社会”:

www.personpsy.org

(郭永玉教授官方网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