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R研究院:「双碳」战略下私募股权市场「政策+基金」图景扫描 | IIR · 风满楼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04-14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独家报告 | IIR研究院请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 IIR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各国都忙“碳中和”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明确了中国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表,“双碳”目标下的顶层设计、中层布局此后接连落地,碳达峰、碳中和也成为近两年的最热话题之一。

2021年,“双碳”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2021年7月16日,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这被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列为过去一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成绩之一,也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迈入一个新时代。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首次提出“双碳”“1+N”顶层设计。作为政策体系的“1”,《意见》建立了宏观、中观、微观的“双碳”战略布局,明确了短期、中期、长期的行动目标,是“1+N”政策体系的核心指导,呈现了未来“双碳”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的“N”的代表,按照《意见》工作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双碳”,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2022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2022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国发〔2022〕9号)。其中第(三十一)条,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指出: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支持生物质能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强化交通和建筑节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家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

刚刚过去的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就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相关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也指出,将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进石化、钢铁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同时带动装备制造等行业投资”。这些领域的节能减碳是碳达峰十大行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据此前新京报记者的查询,目前,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区市均已出台“双碳”的相关规划或行动方案,还有多个省份公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行动方案。华北地区省份的“碳中和”目标主要是加快传统能源结构的改革,推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华中地区各省份在“十四五”时期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主;西南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十四五”目标主要围绕低碳化生产和开展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多数省份选择了经典“三步走”,即2025年、2030年与2060年各设置阶段性目标,直至实现碳中和目标。

而事实上,全球重要经济体,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都在积极布局。如欧盟、美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对能源科技创新的扶持,近年来也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核能、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在本国的快速发展,占领碳中和全球趋势下的技术制高点,以求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此外,海外机构们也在积极设立“碳中和”方向的私募基金,“新钱”就绪,投向“绿色”。据Pithbook去年7月的数据,截至2021年7月20日,当年新成立的气候主题基金规模,已经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而相关创业公司的融资额达到创纪录的142亿美元,已经达到2020年全年总额的88%。

而在去年下半年的7月27日同天,就又有两只相关主题的大型基金宣布募集成立:

2021年7月27日,美国德州私募巨头TPG宣布其全球影响力投资平台下的TPG Rise Fund(睿思基金),正式完成上善睿思气候基金的首轮募集,规模54亿美金(该基金关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公共健康和粮食安全等主题,投资减少碳排放及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公司);同一天,加拿大博枫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官网也转载了彭博社的消息,宣布其已完成新影响力投资基金的初次关闭,金额达到70亿美金,为当时单一细分领域规模最大的基金,基金出资方包括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加拿大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等。

如此看,巨量资金已经或即将奔涌向脱碳产业,当前,全球共赴“碳中和”。



“碳基”历史回顾与基金类型



事实上,国内“脱碳”“、“降碳”、零碳”等理念的市场孕育过程,由来已久。基金方面,有关碳市场的基金,公益基金先行,那时的气候问题,更像是一个公益话题。

早在2007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先期捐资3亿元人民币,设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专门用于开展植树造林、固碳活动;2008年3月,武汉市率先启动首批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碳汇项目。此后,中国绿色碳基金在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旗下管理。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8月31日(在中石油等企业的倡议下建立),是中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而在股权投资市场,受海外清洁能源理念火爆的影响,国内曾有过一次不成熟的投资热潮。

海外以KPCB为典型代表,先后对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处理、余热发电、储能等领域54家相关企业投入近6.3亿美元,在它的带领下,一众机构纷纷跟进,2005年-2008年,清洁技术领域的年度风险投资从几亿美元跃升至41亿美元;2008年美国风投协会的统计报告称,这一年美国风险资本投向清洁技术的资本占行业投资总量的15%,头部5家VC机构贡献了全行业投资项目的25%;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相关企业几乎都受到重创,德国的Q-Cells,Conergy等则以破产结束,2006到2014期间全球风险资本向清洁技术公司投资的超300亿美金损失过半。

2004年左右开始,国内推出补贴政策,大批清洁能源企业建立,如光伏行业,2007年,我国围绕光伏组件领域的制造企业多达200家,2008年增加到近400家。“光伏教父”施正荣创立的无锡尚德曾在5年内完成纽交所上市,成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当时为稳定供应,其与MEMC公司签订了10年期锁量锁价硅片采购合同,2009年之后由于欧洲市场需求锐减而陷入资金断裂的窘境(赔偿MEMC公司2.2亿美元违约金),最终在2013年破产重组,此后新光硅业、英利能源、LDK(江西赛维)等也相继重组。彼时清洁能源投资仍偏盲目和机会主义,技术与资本无法创造需求。

如今,在仅剩8年的新的“碳达峰”目标下,作为“十四五”期间的大主题,实现“双碳”需要真正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这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金融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私募股权基金在此次“碳中和”的大目标下,或能持续发力。

但“碳基”,远不限于股权基金,更不止于一级市场(如高瓴,此前就更多在二级市场发力,见IIR去年半年报)更重要的力量,还是如银行、险资等大型金融机构,作为资方对于各类基金的有力支持。

如,险资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在积极参与“绿色投资”,据《金融时报》3月底的报道,人寿系绿色投资存量规模已突破3500亿元,国寿资产已发起设立并受托实施中国人寿—电投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一期)(出资至国家电投95亿规模的碳中和基金,见IIR下文),太平资产通过债权计划、股权计划等开展绿色金融相关投资。

除通过间接投资方式,如投资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外,保险资金还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信托计划等形式,参与能源、环保、水务、防污防治等领域的绿色项目投资建设。



“双碳”股权基金样本:募投扫描



1.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归总统计,具备“碳中和”“基因”的备案样本基金共计150只,累计规模共计2521.51亿,平均规模8-11亿区间。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汇总及核查统计,截至2022年4月10日,于中基协备案的“双碳”概念基金(关键词如“碳”、“绿色”、“清洁能源”、“清能”、“氢能”等)共计239只,剔除已注销、无投资、投资领域非相关或壳公司等,具备“碳中和”“基因”、中基协备案的IIR研究院不完全样本基金,共计150只,累计注册资本共计2521.51亿(“以下称双碳样本基金”;本报告暂不考虑“新能源”关键字的其余359只备案基金,仅纳入一只基金,见下文)

显而易见的是,2019年之后,“双碳”概念的基金数量迅猛发展,但或受募资难影响,基金的平均规模在剔除2021年成立的885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全称: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奇异值后,2019-2022年相关基金的平均注册规模,约在8.26亿-11.28亿区间。


2. 885亿国家级“超级”绿色基金落地上海,已出手投资约22亿,作为LP出资“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

2020年7月,在我国正式明确“双碳”目标的前期,“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落地上海,注册成立,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第一支国家级投资基金。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注册规模885亿元,首期由财政部、长江经济带沿岸11个省市、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等共同出资成立,其中财政部出资100亿元,占比11.3%。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管理人为“绿色发展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11日,管理人股东12个,以银行系、上海国资系为主;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中基协的备案时间为2021年10月)


据IIR研究院汇总并结合官网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备案后已出资1个基金,2个项目,分别是:

2021年12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出资10亿元参与中国华电旗下“华电福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目前持股约1.1%;同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认缴出资约1.8亿元,投资云南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洱海项目”)的专项基金。

2021年12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宝武绿碳私募基金”,该基金注册落地于2022年3月,目标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国家绿色基金目前认缴出资共计10亿元,这也是885亿国家级绿色基金签约落地的首个子基金项目(钢铁领域)

目前注册资本56.25亿元的“宝武绿碳私募基金”同样落地上海,3月24日完成中基协备案,目前暂未出资。


3. 样本规模靠前的前20大“双碳”样本基金,总规模已达1960.83亿,13%数量的基金占据样本基金总规模的77.76%,大额基金几乎均由国资系产业资本主导,且集中在能源、电力领域

IIR研究院筛选核查的150只“碳中和”样本基金中,注册规模排名前20位的备案基金,累计注册规模总计1960.83亿。不到15%的基金数量规模占据样本基金总规模的近80%。

考虑到早年成立的基金部分涉及到已不可参考的政策因素等,仅考量20只大额基金中2019年后备案的13只私募股权基金(剔除一只债转股基金,规模总计1606.85亿元),从以下列表可以看出,13只大额备案基金规模均在25亿以上,更集中于2021年,管理人及主要出资方,多由国资系产业集团、产业资本主导,且集中在能源、电力领域。


从聚焦主业(及转型)、“双碳”战略的视角下,电力、能源类更加具有天然的政策背景、禀赋优势及内生动力。

如,上述列表中:三峡绿色产业(山东)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于2020年5月,由万亿资产的三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海控集团、城发集团(青岛)产业资本联合发起设立,基金规模50亿元,三峡资本出资20亿元,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海控集团分别出资10亿元、5亿元、9.5亿元。

2021年9月,由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牵头设立的国能绿色低碳发展投资基金在京成立(2021年10月完成备案)。该只基金将采用“母子基金”架构,目标规模150亿元,目前注册规模60.01亿,其中,中国神华能源、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各出资20亿,国家电力、龙源电力各出资10亿等。

2021年12月9日,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电投成功发起设立总规模95.02亿元的并表型碳中和基金——电投清能一期碳中和股权投资(天津)合伙企业,并完成全部投放,募集外部权益资金76亿元,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发起设立的“中国人寿-电投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一期)”提供资金。

同样可以看出,产业资本(及旗下基金管理人)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地方出资平台合作成立基金的模式也较为常见,部分产业资本也或因基金管理能力的欠缺,会与具备经验的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联合发起基金。

4. 国资能源电力先入场,市场化基金能否跟上?“双碳”概念基金众多,目标大,落地少。

IIR研究院在筛查分析相关基金时明确发现,“双碳”领域近两年的备案基金,水电、能源等领域的国资、银行系、险资系均已入场,且最为活跃的集团之一,就是国家电投。

国电投名下登记于2019年12月的基金管理人 :国电投清洁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基协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已达11只,累计注册规模209.79亿(9只注册在天津,1只注册北京,1只基金未知,备案基金有内部互投情况;另需说明的是,并非所有备案基金均在IIR本篇报告的样本基金范围),多只基金也有建行系、工行系机构的身影 。

而股权投资市场上的主流机构,近两年也纷纷与各类产业资本、地方政府签署合作,拟发起各类“零碳”、“碳中和”等概念基金。IIR研究院针对已披露的新闻及公告等进行追踪核实,实际情况看,并未如不少媒体所述,诸多拟设立的“双碳”概念基金,目前都还未设立,少量列举如下:


5. 项目投资端,“双碳”样本基金的直投领域超一半集中在能源、生态农业、环保及制造领域;而如若追溯历史投资中涉及“双碳”方向的项目投资活跃度,产业资本(国资为主)、地方投资平台、传统投资机构、科技公司等,均有典型机构的持续布局。

IIR研究院自筛选出的“双碳”样本基金的直投项目端考量,样本基金的直投领域集中在能源(含新能源汽车电池、氢能、碳捕捉等)、生态农业、环保及制造领域。


若追溯历史投资中涉及“双碳”方向(如低碳减排、碳交易及管理系统、碳捕捉、储能、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的项目投资活跃度为主要考量指标,IIR研究院结合样本基金及多维数据源,绘制了“双碳”领域股权投资截至目前的参与主体类型,及代表性活跃机构。




结语



总结而言,当前包括乌俄战争等因素在内而加剧的全球能源市场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能源转型的需求。与多年前清洁能源领域的热潮及泡沫不同,当前我国的“双碳”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加强国内能源结构基础设施转型与切换、促进国内实现大循环的有效路径。

从电力、供暖和交通开始“脱碳”,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努力实现净零排放的过程,也是资本推动技术进步、体现长期主义的过程。当然,“奔赴”及“实现”碳中和也是一个漫长过程,且不应有投机和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在它的早期阶段,需谨防泡沫化风险。


欢迎加入IIR社群:


欢迎关注IIR视频号: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或添加微信小助手与IIR互动





万亿奔赴碳中和





IIR研究院:三峡集团系股权投资报告





IIR研究院募资半年报-2021H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