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家园的那些传奇事儿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本文作者/魏国强 

潘家园琳琅满目的物件,不时波动的传奇故事,编织出不少人的梦想。逛潘家园,也不都是为了捡漏,听故事,长见识,也是一种乐趣。

潘家园原名潘家窑,这个窑,是砖窑的窑,这里位于北京城护城河以东,曾经有不少的砖窑,潘家园所在的位置,就是一位潘姓的人家烧制砖窑的地方。

大概到了清末民初,这里的乱岗子逐渐成了鬼市,也就是三更半夜开市,天亮收摊的夜市、晓市。鬼行之时,人来人往,有纨绔子弟盗卖家里物件,也有破落大户子孙出卖祖传字画之类,还有梁上君子销赃,大凡来路不明的东西,真真假假,坑蒙拐骗,鬼鬼祟祟。买卖双方谨守“宝贝不问来路”、“(灯)照物不照人”的规矩,用“么、按、搜、臊、歪、料、俏、笨、脚、勺”替代一到十的数字,进行讨价还价。当然,购物者保不准也会撞上大运,花不多的钱,买到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着北京其它鬼市的取缔,潘家窑这一处鬼市也销声匿迹,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大量居民区的出现,潘家窑也已易名成为潘家园。

一直到1985年,对,很多人都明确说是1985年,伴随着沙滩、广渠门等地儿自发形成的野市儿,潘家园不止有练摊卖废旧物品的,鬼市也再次出现。

潘家园鬼市每周有周六和周日两天,凌晨四点钟开始,逛鬼市的人就拿着手电筒开始集结,等河北、天津等邻近省市的摊主拉着货过来,人影晃动,窃窃私语,买卖兴隆。

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曾经有一位领导喜好收藏古董,时常带着秘书也来逛鬼市。这位秘书倒也灵光,跟了一些日子,就有了见识,除了给领导挑拣物件,自己也开始收拢好东西,到了后来,也成了行家,私下里开了茶馆,成就古董行里的一个故事。

收藏界有位大家逗趣儿说:“每当周末的清晨,天尚未亮,北京市有两个地方万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在抬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在低头寻国宝。”这就是潘家园的盛况。

坊间流传着很多财富故事: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鬼市也逐渐开始向固定的市场延伸,成为相对稳定的旧货集散市场。政府也看到了潘家园潜在的发展潜力,开始规范管理。

知名度不断飙升,连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夫人也慕名来到潘家园淘宝,“逛潘家园”一度提升到了“爬长城”一样的高度。

到了九十年代,开始建立砖瓦结构的摊位,有统计称,潘家园搬进大棚后每天的客流量一般大约在12万人左右,到了节假日,人流量更大。

有业内人士称潘家园曾经有过三次财富高潮:

第一批是从买旧家具开始的,还有就是收旧邮票的,当时谁也不知道,北京的邮市就要开了,这些花纸一转手就是几十倍。马未都这样描述当时的潘家园:“清康乾雍三代的官窑碗10元一个,雍正青花大盘才卖16元,一对清红木椅子比商店里的电镀折叠椅子还便宜。”

第二次财富浪潮,是以炒作名人字画为开始的。当时范曾的一幅画才100元,还是真迹。那时绘画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范曾的朋友管他要画,范也不拒绝,这些画很多流向了潘家园。

第三次财富浪潮以收藏者赵庆伟在潘家园发现巴金手稿为标志,赵庆伟有个外号叫“赵大秤”,因为他是用大秤从出版社中,按斤买来的这些珍贵手稿。

曾经有一件轰动京城藏书界、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事儿:1999年1月,收藏爱好者刘建业在潘家园旧书摊上,花1900元买到了19册65卷明万历年间刻本《十三经注疏》。按他的说法:“在潘家园我只肯定了此书是清宫所藏万历官版。回来后仔细翻阅,才发现它还是清宫学者用来校对明末汲古阁版《十三经注疏》的范本。”《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历史上史学、经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始刻于南宋,到了明中期,南宋皈已经湮没,明嘉靖年间依宋版重刻,史称‘闽版’。万历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再由皇家敕刻,历时七年始成,史称万历本。此书在清嘉庆年间就已明确无存,居然重现于世,其价值不言而喻。

2005年,藏友纪先生在潘家园淘书,居然淘到一张北平《解放》报。这份由毛主席手写刊头的报纸,是1946年2月22日创刊,5月29日与新华社北京分社同遭封闭,前后共只出了37期,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多年来苦苦寻找未果的历史文物,居然出现在了潘家园书市。

潘家园曾有一家古玩店,一个理解为食乾隆年的青花破罐子,不光底足缺角,而且从头到脚有冲天冲的裂纹,还没盖,摆了七八年,无人问津,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大爷,以低两千的价格买去。过了一段时间,店老板看拍卖行预展,再次见到了从他那儿卖出的青花罐子,标价却45万,2千元变成了45万。原来他卖出的破罐子,实际上是典型明代早期特征的“苏麻尼青”料,胎质是麻仓土,月亮底,确切的明成化年罐子。真正拍卖那天,这个罐子的成交价是128万,古玩店老板心里那个痛,信心崩溃,关门转行了。

除了这些淘宝捡漏的故事,说的最多的还有潘家园的假货。有文章显示,造假高峰出现在1996年左右。“潘家园遍地假启功的书法作品,甚至出现了‘十启九假’的说法,启功先生对此非常乐观,开玩笑说:‘这些人写得比我还好呢,还是给他们留个饭碗吧。’”

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件故事:北京某博物院一位专家在潘家园,意外地看到一些汉代陶俑,仔细辨别实物,又联系到不久前汉墓被盗的新闻,他果断地确定要抢救性地买下这批文物,他为此甚至向博物院申请拨出几十万的专款。但是,等他感觉非常庆幸地将这批文物买下,再到潘家园转悠,同一家摊位再次摆出同样的汉代陶俑,追根究底,才知道,这是一家手工作坊烧制的“高仿”工艺品,生产和流通都在合法的范围,并且要多少有多少……晕!

诸如此类,甭管怎么说,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潘家园本就是江湖,想捡漏你得有那本事,想发财自然会患得患失,图个乐趣儿的,是真是假自然也就不大重要。

现在的潘家园号称是亚洲最大的旧货交易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固定摊位上千,从业人员近万,泰国公主诗琳通、罗马尼亚总理、希腊总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等政要也先后逛潘家园,还有一种说法:“韩国首尔古玩街有80%的货来自潘家园,大阪古玩城的老板每月来潘家园一次……”

呵呵呵,都是故事。

推荐阅读魏国强其它文章:

实地探寻王恭厂大爆炸真相

你在飞机上拍到有人云端漫步,看我拍到了啥

拉拉链子试一试,锁龙井内真锁了蛟龙?

轮到美国说中国与外星人有合作了,这唱的是哪出啊?

鬼王和尚何时拘了香妃魂?概因焰口施食成了传说中的人

鸿浩:这些中小学老课本你还记得吗?

一道神秘雾团瞬斩磨山大树七百株

扑朔迷离的林彪故居

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却成就了一处地理

人生低谷,苏轼有酒,还有一群不畏牵连获罪的朋友

云南火流星、3根趾骨的秘鲁“外星人”、英国“天外客”等

央视主持人爆料其子有前世记忆、高雄凶宅等4则 

苏东坡夜宿镇江金山寺看到了什么稀罕物

北京西山八大处佛牙舍利塔来历非凡

探索地理索引系列


作者简介:魏国强,超自然现象业余研究者,“学生写作投稿信息总汇(190372520),”Q群群主。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JSWDG8➟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另,根据微信公众号管理方的邀请,本公众号近日获得一个赞赏的名额,暂以“JSWDG”微信号开通赞赏功能,作为本公众号文章稿酬统一来源,并从即日起试对获得赞赏的文稿计发稿酬。欢迎朋友们不吝赞赏、赐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