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400多封家书,让很多人明白了人生的5个真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十点读书 Author 十点签约作者
梁启超6岁那年曾因撒谎,挨了母亲一顿打。
这件事没有促使他成为一个严厉的父亲,相反,让他成为了一个孩子王,后来还与儿女们平等相待。
这个伟大的父亲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奇迹,在现代教育史上十分少见。
梁启超的教育方式,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教育模式,永远离不开爱、健康、乐观等永恒的话题。
文 | 十点青衣
来源 | 十点读书
如果提到“超级奶爸”,恐怕没有人能比得过梁启超。
他自己不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家里的九个子女,也是各个领域里屈指可数的人才。
能做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成就,都源于他良好的教育方式。
他现存于世的650多封家书中,有400多封是写给在海外求学的孩子们。
从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中,一个活泼、慈祥,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的父亲跃然纸上。
是什么让梁启超的孩子受益终生?又是什么让他们收获完满的人生?
重读梁启超400多封家信,或许可以明白以下5个人生的真相。
梁启超生于清末,但他的教育方式没有半点封建的残余,而且观念非常西化,对孩子们从来不摆家长的威风,更像一个孩子王。
他写信称大女儿思顺为“大宝贝”,称思成“老白鼻”,给梁思懿取外号“司马懿”,叫思庄“庄庄”,思宁则以排行,戏称为“六六”。
在信中,梁启超也不吝表达对儿女的“爱意”。
“孩子们,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有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如果三个月收不到思成的信,他就会把焦急的心情通过写信表达出来。
并且带着撒娇的口气告诉儿子,无论功课多么繁忙,最少隔个把月就要来一封信,即使是写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梁启超身为国家要员,公务繁忙,著书立说,笔耕不辍。
梁思忠曾经给父亲写一封长信,叮嘱他注意身体保养。
他回信说:“好啰嗦的孩子,管爷管娘的,比先生管学生还严,讨厌讨厌。但我已领受他的孝心,一星期来已实行七八了。”
信里的文字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这哪像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梁启超,更像是孩子们的小朋友。
真正的好家长,会像朋友一样,坦率真诚,平等关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一定温暖幸福。
梁启超不无自豪地说:有我这样的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
好的教育方式,永远都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严厉的说教,有的是平等的交流和无限的爱。
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在害怕中体会威严,而是让孩子在爱中找到自信。
曾国藩曾说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这是梁启超获知梁思成因为用功,经常熬夜,担心他身体健康的急切问询。
他再三叮咛:你生来体气不如弟妹们强壮,自己便当格外撙节补救,若用力过猛,把将来的健康幸福消减去,这是何等不划算的事呀。
他希望梁思成,长成一个活泼有春气的孩子,就心满意足了。
大女儿思顺的学业没有完成,当梁启超得知她因为赶学习进度,劳累过度,便劝诫说:
“不可因为学习过度劳累,每星期不许超过十个小时,星期天必须休息,必须多游戏多运动。”
好的教育,都是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要成绩,忽略了健康的重要。
梁启超教育孩子们:“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会受益。”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第一目标。
梁启超说:“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学习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照顾好身体、劳逸结合,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
学问第二,健康的心态和身体,才是父母教育的头等大事。
曾看到过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强大?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不是美貌,不是才华,也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失落、悲伤、打击和孤独后能够迅速宁静下来的心,还有受到伤害后依旧留存的那一点点温暖。
真正需要强大的不是你的外壳,而是你乐观的心。
梁启超在教育子女中,尤其注重乐观心态的培养。
他说: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最大的毒菌。
他在1927年5月13日,写给思顺的信中,有一段话甚为感人: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
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他不仅用语言教导儿女,更是以身说法,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境遇,他从来没有持续一天的忧虑和生气。
他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用极通达、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印度大师萨古鲁有一则哲理语录说:只有你的快乐和幸福,不依附于任何人和物的时候,你才是自由的。
心态比学问重要,乐观的心态,是对人生真正的担当。
家庭条件再好,也不如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和乐观的心态。
很喜欢梁启超这句:“处忧患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好的教育不是尽你所能提供物质条件,而是培养一个积极乐观心态的孩子。
乐观使他强大,能为他的一生遮风避雨。
梁启超6岁那年,因撒谎挨了母亲一顿打。
长大以后,他给孩子们提起这件事:如果没有那次教训,我不会懂得撒谎的恶劣,根本无法分清对与错。
这件事,也让他记了一辈子,他从来不用打骂教育孩子,而是用言传与身教的方法潜移默化。
他把自己活成孩子们的楷模,让孩子们个个效仿,形成了良好的家风。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活好自己。
把自己活好了,孩子愿意跟你在一起,愿意成为你的样子,你不需要教他,他就会变得很好。
如果一个人活不好,孩子不愿意跟你在一起,不想成为你的样子,无论你怎么教,他都不会认同你。
很多家长自己天天打牌,却逼着孩子读书学习;自己熬夜刷手机,却要求孩子极度自律。
这样的家长,无论用多么高明的教育理念,多么智慧的教育方式,都会让孩子心里不服气。
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怎么能管教出好孩子呢?
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活在你的语言教育中,而是用实际行动做给他看。
想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把自己活成优秀的样子。
如果说曾国藩家书是对家族命运、子弟教育的深沉教诲。
那么梁启超家书,更多的是对幼子的小心呵护,用慈父的阳光雨露,长久滋润孩子的心灵。
他并不一味让孩子一心只钻研学问,而是首先把生活放在第一位,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再寻求学问上的精进,活出最好的人生。
他叮嘱孩子们:“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梁启超的家书,不是家训,却胜似家训。
每次翻看,都被一股朋友般平等的语气,以及充满爱意的真情打动;
被他乐观积极的教育态度,以及细枝末节的叮咛感动;
被他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以及活成最好的样子所感化。
良好的家教,少不了一个有心有爱的家长。好的家教,才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愿你在今后余生,活成最好的自己,教育出最优秀的孩子,养成最好的家风。
与君共勉!
书籍推荐:《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梁启超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全面收集了梁启超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信、文章,精校整理,并加导读、题解、注释。在梁启超的教育下,其家族出现了“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堪称现代家庭教育的传奇。有读者评价:这是一个比历史书上丰富得多的梁启超,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家书中渗透出的是一个父亲超常的格局和眼界。
来源:十点读书。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 53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添加小编微信iiapril9凭转发截图领书(转发截图需保留至兑奖时,否则无效)
讲讲你跟父母之间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