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孤儿院出身,拒绝百亿贵族,一生未婚:从情妇到女王,她创造了一个时尚帝国的传奇

读者人物 2022-09-29



可可·香奈儿的梦想都融在她的设计之中,在这些经典背后,是她曲折却坚定的一生。

她说:“我的一生就是一个孤独女人的故事——通常是一出悲剧,有关她的不幸与伟大,有关她发动的迷人的不平等战争,与自己、与男人,与随时随地可能产生的诱惑、脆弱和危险斗争。”

关于优雅、自我、时间、工作、爱情,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最真实的可可·香奈儿,她从不羞于表达,也从不回避争议。



来源 | 中信出版集团

编辑 | Anita


“香奈儿套装是为了让女人行动自如而生。”


来源:finebornChina


可可·香奈儿一直都在为自由而战,这也是为什么她总是设计那些让女人获得自由的服装。


为了不让帽子阻挡思考,她删去了那些繁重的饰品;为了解放女性双手,有了“2·55”手袋;简约的针织外套、直筒裙和水手衫既适合女人们完成工作,又适合她们在海边漫步……


来源:finebornChina


可可·香奈儿的梦想都融在她的设计之中,在这些经典背后,是她曲折却坚定的一生。


而我们可以从她对时尚、风格、工作等的妙语箴言中,感受到她超前、睿智的人生态度。


她说:

“我的一生就是一个孤独女人的故事——通常是一出悲剧,有关她的不幸与伟大,有关她发动的迷人的不平等战争,与自己、与男人,与随时随地可能产生的诱惑、脆弱和危险斗争。”


关于优雅、自我、时间、工作、爱情,在《可可·香奈儿人生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最真实的可可·香奈儿,她从不羞于表达,也从不回避争议。



她说:


“什么是优雅?它是站立、行走、坐着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着装。你的存在要让周围的人感到愉悦。”


“你必须学会与自己的缺点们相处,对它们耍点花招。如果你能做到,你可以做成任何事。”


“年龄不重要。20岁的你美丽,40岁的你迷人,在生命的其他阶段里,你令人无法抗拒。”


“不爱我的人,我也不爱他们。这是生活中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我立刻就能知道谁不爱我,我也知道谁不喜欢我。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没人能感同身受。”


她的一生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也为所有女性争取自由。



“我可不会告诉你我全部的人生故事!”


就像是佩戴真假混用的饰品一般,可可·香奈儿用真假交织的故事来伪装自己的童年。


命运并未从一开始就青睐于她,日后缔造了伟大时尚帝国的香奈儿走过很多挫折。


香奈儿从未回避过自己做情人的往事,但她却无法接受自己的童年。


来源:thehistorychicks


嘉柏丽尔·香奈儿出生于一个济贫院,那时父母尚未结婚,直到她15个月大,才摆脱私生女的身份。


之后,父亲总是不在身边。


11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将嘉柏丽尔和两个姐妹送到了修道院。


在这里她跟随修女学习裁缝,为她后来的香奈儿帝国奠定了基础。


奥巴辛修道院 来源:知乎


她在那里一直住到18岁,父亲从未出现过。


但在她的讲述中,她是父亲最爱的孩子,父亲还会给她邮寄衣服。


她并不怪罪父亲当初抛妻弃子离开,还会将这样的行为美化成“年轻力壮的魅力男人”应该有的选择。


明明是在修道院长大,但她从不承认自己是和修女一起生活,而是讲自己是和被委托来照顾她的“阿姨”一起住。


香奈儿早年的一张照片,摄于1909年


她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急需逃离“阿姨”家的小可怜,渴望被爱,渴望被拯救。


最初,香奈儿的名字中并没有“可可”。


离开修道院后,香奈儿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姑妈一起在一家针织品商店当店员兼任缝纫工。


在那里,她们为军官们缝补裤子,军官们邀请她们去帐篷里参加晚宴。


香奈儿登台表演,她为大家演唱《谁见过可可?》,于是观众们用可可来称呼她,从此嘉柏丽尔变成了可可。


实际上,《谁见过可可?》是一支描写丢了狗的女人的曲子。


可可是一条走失的小狗的名字。



可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独立自由的,她也曾期待过拯救。


在一次派对上,可可认识了军官艾提安·巴勒松,她对巴勒松说:“整个童年我都希望被爱。每天我都想怎么自杀。要不,从高架铁路跳下去吧……”


这样的描述激起了巴勒松的保护欲,他成为可可的第一个情人。


1905年,嘉柏丽尔随巴勒松来到了霍亚里越。


巴勒松和很多人寻欢作乐,尤其是当时的交际花埃米莉安娜。


埃米莉安娜 来源:网络


可可目睹了埃米莉安娜如何不再做巴勒松的情妇,却依然能和巴勒松保持友好关系,她也听到了埃米莉安娜的生平和名利双收的发迹故事。


可可发现,比起上流社会的势利女人,她更喜欢交际花。


她觉得这些风月场的女人很美,但她并不会像她们那样着装。


她总是打着松松的学生式领带,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戴窄边平顶草帽,像个小男孩。


在这里,她学会了要打造一种个性。


可可喜欢小仲马的《茶花女》,女主角玛格丽特虽然是一个交际花,但在可可眼中她仍是纯洁的化身,出淤泥而不染。


山茶花盛开时不会有甜香,衰败时也不会有腐臭。


后来,可可从被包养的女人变成一位传奇商界女性,而白色的山茶花成为她设计中的经典元素。


来源:iconicmen



可可一生有无数的情人,卡柏一定是刻骨铭心的那一个。


1909年,可可和卡柏相识,没多久,可可就决定跟随卡柏去巴黎生活。


卡柏扭转了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女的命运。


卡柏对可可意味着一切:“他是父亲,是兄长,是我完整的家庭。”


可可需要卡柏,无论是资金还是其他方面。


但她知道,只要卡柏想,他就可以随时抽身离开,所以可可需要自己的工作。


香奈儿、巴勒松、卡柏


卡柏资助可可开了一家帽子店。


她做的帽子摘除了所有让她觉得妨碍女人思考的赘饰,那些无用的褶边,那些艳俗的装饰。


她说过:“飞机的线条有什么画蛇添足的装饰吗?完全没有。创作时,我会想到飞机。”


就这样,可可开辟了自己的道路。


无论是上流社会的贵妇还是交际花,那些美人都涌向可可的帽子坊去买她的帽子。


她的生意如此成功,原有的店铺已经无法匹配它的规模。


香奈儿设计的具有英伦风情的服装及饰品

1910年1月1日,她在康朋街21号开了新店。


成功的事业给了可可安全感,那是一种终于可以在这个世界真正独立的踏实感,比卡柏给她的更多。


“总有人想把我关进笼子:金色笼子里有塞满承诺的枕头。我伸出手指碰了一下笼子,然后转身离开。我不想要笼子,除非是我自己为自己打造的。”


香奈儿品牌的名号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就像双C标志所暗示的:香奈儿和卡柏,交织在一起,背靠背生存。



香奈儿精品店门口,香奈儿置身于两个男人之间,左为卡柏,右为巴勒松


只是故事总会有意外,1919年,卡柏遭遇车祸意外去世,这件事给可可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痛。


她将原本在圣克拉的家,整个卧室都装饰成黑色——天花板、床面、地毯,一切都被覆盖上服丧的颜色,为悼念她死去的爱人。


1920年,香奈儿看到她的对手保罗·普瓦雷推出的红色、绿色这些时髦色,她感到很不舒服。


她对自己许下诺言:“这些颜色令人无法忍受。那些女人,我誓要让她们穿上黑色……”


所以,香奈儿小黑裙诞生了,这种代表服丧的颜色变成了对雅致的颂扬。


来源:sjfzxm



自由是香奈儿的时尚主题。


可以说,她给女性带来的不仅仅是时尚的变革,而是对女性从身体到独立精神的伟大变革。


卡柏在世时,可可曾穿着定制的紧身罗缎礼服和他去咖啡馆吃饭,但用餐时因为腰部勒得太紧,不得不把它解开,餐后却没法再系上。


于是可可只能在公共场所衣衫不整!这一刻,她发誓再也不穿这些紧身衣。


她说:“我年轻的时候,女人没有自己的形象可言。我将自由还给她们,解放她们的双臂和双腿,让她们行动自如,能舒适地欢笑和用餐。”


由于战争原因,可可的时尚帝国也曾受到重创,香奈儿公司暂时关闭了。


在此期间,迪奥又成功带回紧身胸衣的潮流,而这是早年可可极力扫除的元素。


可可说过:“我让女性的身体重新回归自由。这些身体曾经被禁锢在华服里,在蕾丝花边、紧身胸衣、内衣和衬垫之下,大汗淋漓。”


1954年2月5日,可可·香奈儿重返时尚舞台,此时的她已经70岁高龄,法国媒体对她猛烈抨击。


来源:网络


但她无畏那些抨击,她只会被点燃斗志。


这次的新设计依然是她一贯奉行的简约流畅风格,她并未给时尚带来任何显著的创新,但是她一直都明白女人真正的渴求,并且一直创造那些能够给予女人自信的服饰。


她说:“我想让女人变得美丽、自由,任何时候都能自由摆臂、快步行走。”


装饰着罗缎绲边和镀金钮扣的经典香奈儿外套、解放女性双手的“2·55”手袋、双色半高跟露跟女鞋,一个又一个香奈儿经典造型被推出,香奈儿的回归再一次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女人。


来源:lavoz

 

可可·香奈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人们总是会说是因为她好运气,是因为她的一段段感情为她提供了助力。


但机遇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人们以为所有大门都会为我敞开,但其实是我自己推开了它们。”



可可·香奈儿足以被称为“女强人”,她在86岁时依然在不停裁裁剪剪。


但这样的传奇女性依然会有孤独脆弱的时候。


在亲眼目睹情人艾里布的死亡后,她就一直依赖注射药物入睡。


但她从不惧怕死亡,“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否快乐了,我只好奇一件事:死亡”。


甚至早上她还在安排工作,晚上就想要给自己注射药品。她对女仆说:“这就是一个人如何走向死亡。”


来源:gael


1971年,香奈儿在丽兹饭店的白色卧室里与世长辞。


她没有葬在巴黎,而是葬在瑞士洛桑的墓园。


她在生前就已经提前嘱咐过,她说她不希望有巨石压顶,她想要埋在一个可以移动的地方。


因为自由,是她永恒不变的追求。



而她为女性留下的箴言,依然能够引领每一位渴望独立、自主的女性。


1920年这个时期的可可·香奈儿总是不发一言。


在恋人卡柏意外早逝之后,她形单影只,习惯性地将自己隐藏在同伴身后。


从一个瘦小而沉默的女人到后来出现在官方记述中的那个有着方下巴、薄嘴唇、身着套装的“女祭司”,后来的她谈吐自若、用词精准,沙哑的嗓音令人难忘。


这两个“她”之间的距离,是香奈儿一生的跨度与经历的积淀。


这本书收集的语录,也是她一生酝酿的成果。


香奈儿品牌官方审定珍藏版 点击即可购买


那些大胆、犀利又妙趣横生的言论,带我们看到香奈儿不同的侧面,关于女性、关于优雅、关于争议……


开门见山式地呈现这位传奇女性的思考与见地。


香奈儿精神不只是时尚,而是关乎一位女性追求自由的一生


书籍推荐《可可·香奈儿人生笔记》,[法]可可·香奈儿 著,中信出版集团

《可可·香奈儿人生笔记》向人们展示了香奈儿独树一帜的人生态度和观点,她对时尚、风格、女性、工作……睿智与前卫的看法——她从不羞于表达,也从不回避争议。这些大胆、犀利又妙趣横生的言论,体现了香奈儿的不同侧面,同时香奈儿不容忽视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时代精神,也将持续影响年轻一代时尚从业者。


来源:文章来源于中信出版集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值班编辑:蔡雨辰

 / 143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于后台回复“领奖”





叶倩文 周杰伦 | 余华 咏梅

邓丽君 |《父母爱情》 | 张译 | 波伏娃

王心凌 汪曾祺 北大“韦神” | 汤唯


说说你对时尚的理解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