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县城出生,11岁搬砖,没有绯闻……我发现了他“不红”的秘密

那蓝 读者人物 2022-09-29


罗晋的“稳”是有目共睹的。从初出茅庐到一线明星,从“皇帝专业户”到“驰骋疆场”的汉子,罗晋的每一个角色无不收放自如、生动鲜活。
一路走来,无论戏里还是戏外,他犹如一根定海神针,自始至终在全情投入,活得专注而真切。
踏实、安静和沉稳,罗晋怀揣真挚,捂热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或许,唯有心怀热爱,方能描绘人生的山山海海。



作者 | 那蓝编辑 | Anita
过去的一整个7月,罗晋仿佛靠同一“人设”霸屏了。
《幸福到万家》中温柔内敛的关涛还未走出观众的视野,另一边,高口碑悬疑剧《庭外》里张扬聪明的乔绍廷就已“无缝衔接”。
都是律师,亦是巧合。
相同的角色设定,罗晋却能完美呈现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更是让许多人看到了他身上的多样可能。
《庭外》剧照
有人说,剧中的罗晋虽不是主角,但演技冒尖,堪称定海神针。

的确,从初出茅庐到一线明星,从“皇帝专业户”到“驰骋疆场”的汉子,罗晋的每一个角色无不收放自如、生动鲜活。

人如戏,戏如人。

一路走来,无论戏里还是戏外,罗晋自始至终在全情投入,活得专注而真切。


1981年冬天,罗晋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一个中产家庭,父母都是医生。

在这样一个根正苗红,家风严谨的环境里,小时候的罗晋却并不是循规蹈矩、勤学上进的孩子。

相反,他俨然一个上蹿下跳、捣蛋犯浑的破坏王。

童年罗晋

因为父母忙,罗晋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广阔的田野成了儿时撒欢的天堂。

冬天,罗晋穿着棉鞋跳水坑;夏天,他骑着自行车冲进水稻田,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小狡黠。


罗晋最喜欢同小伙伴们一起,在收割完谷子、满是芒草的稻田里,将爆竹塞进地里炸田鼠,一炸一个大土坑,但同时,稀泥巴也溅得他们满身满脸都是。

无奈,为了让罗晋静心读书,父亲常常将他反锁在家里。

有一次,父亲一开门就傻眼了,他看见屋里撒满了螺丝钉。

原来,罗晋分秒不停歇的好奇小手,已将台灯、电饭煲和洗衣机通通拆得七零八碎。


无奈,父亲只能将他关进双重门锁的房间里,结果罗晋趁人不注意,冒着摔折腿的风险,撬开铁窗栏杆爬墙溜走。

有一次,他偷偷跑去河边玩,却不慎落水。

“慌乱中我在水中蹬呀蹬,眼看着自己离水面仅有很小的距离,却始终浮不上水面,绝望的时刻,感觉时间仿佛变慢了……直到有人将我一把拧了上去。”

回忆儿时的历险,罗晋至今记忆犹新,但彼时的父母早已心惊胆战。

为了让他收敛心性,父母简直绞尽了脑汁。

11岁时,父亲将他“下放”工地,“当别的同学去上学时,我就去挑砖”,直到浑身晒成了黑泥鳅,肩上鼓起肿包,罗晋还咧嘴笑着不肯收工。


后来,父亲又狠心将他送至武校。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罗晋每天4点起床,跑步一小时,然后用拳头在水泥地做俯卧撑,很快手背爬满了茧子,母亲见状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也正是那一段练武经历,锤炼了罗晋的坚韧与独立,也让他深刻地领悟到父爱的深沉。

表演武术的罗晋


直到远赴北影上学的那一天,父亲将他送上火车,当罗晋从绿皮车窗探出头来,远远撞见父亲扒着汽车玻璃、温暖凝望的眼神,那一刻他忍不住泪奔。


俗话说,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旦认真起来,那就是毫不含糊的事情。

也恰是从小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罗晋未来的人生盛满惊喜。


在北影,当别的同学为了推销自己,都忙着跑组时,罗晋却忙着跑步。

平时,他一门心思钻研技能、苦练基本功,坚信演技才是最牢靠的攀云梯。


果不其然,从大二开始,就有导演主动邀他拍戏,一部接着一部,剧约不断。

但无论罗晋多么“抢手”,他始终坚持一心一用的笨办法,他说:“当我专心拍一个角色时,绝不接下一个剧本。”

也正是罗晋的专注和精益求精,让他饰演的人物一个个都鲜活了起来。

当初,在《锦绣未央》的拍摄现场,镜头之外,罗晋蹲坐在马路牙子上,他没有在刷手机,而是凝神静气地翻阅《新华字典》。

《锦绣未央》剧照

因为“台词中有生僻字”,罗晋一边琢磨言语、拿捏腔调,一边揣摩人物内心,演绎时真正做到入木三分。

对待角色的一丝不苟,让他饰演的人物都仿佛灵魂附体。

在拍摄《十送红军》前,罗晋专门去拜访经历过战争的人,感悟战士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所以在展现人物牺牲的那一幕,罗晋的台词里、眼神中,都充满了时空凝结的悲怆感。

《十送红军剧照

烽烟滚滚,军人的俊美和刚毅,从他的骨子里自然流淌了出来。

《锦绣未央》里刻画拓跋浚发疯的桥段,罗晋更是脑洞大开,演技极具爆发力。


直到开拍的前一秒,他还没有一丁点的思路。

当被拖进去时,他一眼瞧见干净的木地板泛着微光,头脑中灵光乍现“哇!好像游泳池”,于是他挣开束缚,直接往地上一扑,张开双臂“游”了过去。

《锦绣未央》拓跋浚发疯


2016年,《锦绣未央》的火爆热映,不仅让罗晋以22.5%的高票霸屏,成为大众心目中“年度全媒体关注度剧星”,也让他与挚爱唐嫣情定终身。

罗晋坦言,自己每杀青一个角色时,都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他乐享其中。

陈道明(点击可查看)曾说:
“作为演员,大冬天拍个下水的戏,拍完也就拍完了,没什么可觉得厉害的。” 

所以罗晋也时刻提醒自己:“演员只是一份职业,正如医生拿起手术刀,根本不需要旁人列队鼓掌。”

因此不论戏份多还是寡,罗晋只沉浸于打磨好每一个角色。他的朋友圈,也会偶尔帮别人宣传新剧,但从来不屑为自己的剧本发声。


不跑组、不吆喝、不做作,罗晋自嘲没有一点儿“娱乐精神”。

正如作家麦家(点击可查看)所言:
“这个时代崇尚速度和更快的速度。每个人的愿望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地绽放。我用11年时间来写一部作品,就像坐船去伦敦一样,让人觉得有点傻。

足以见得,罗晋何尝不是“傻”得无边界。

事业顺遂的他,常常把“运气好”挂在嘴边。

殊不知,风光背后,藏匿着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娱乐圈声色犬马,流量只是须臾的浪花,唯有实力与坚守,才是演员常青的砝码。


在一次罗晋做客《可凡倾听》,提起大学好友。

他戏说朱亚文(点击可查看)私下里是个愣头青,江一燕很有灵气,刘亦菲(点击可查看)还是那个一开玩笑还半天缓不过神来的女同学,然后笑称自己是老干部。

罗晋与大学同学合影


“老干部”早在读书时,就喜欢三点一线:不出门、少社交,提起KTV,那已是好几年前才有过一次。

如今演戏后,罗晋喜欢回房看看书、听音乐,独自欣赏一部电影,甚至一个人闭门发呆,让自己沉浸在角色中,亦或从剧情里抽离出来。

鲜为人知的是,罗晋宅,还宅得特“古怪”。

他热衷研究机车,喜欢捣腾些电子元件。

有一次同事的手机坏了,他热心地包揽下来,然后一通捣鼓,手机完好如初。他炫耀说:“专业人士修手机需要半小时,而我只需要10分钟。”


在剧组拍戏时,罗晋总能贴心体谅身边的每一个人。

早上一开工,他会主动询问灯光或场务,他们头一天几点收工或进度怎么样,“如果太辛苦,我总会去买一些饮料来请大家”。

这样一位心细如发的暖男,其实也不乏机智老成。

当初拍摄《安家》时,罗晋和女主孙俪(点击可查看)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安家》剧照

有一次孙俪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跟唐嫣那么好,你们结婚时为什么不请我?”

这突如其来的质问让现场一度尴尬,面对眼前即兴的“送命题”,罗晋巧妙应答:“要是把娘娘您请来了,谁还注意我们家唐嫣公主呢?不好!不好!”

此话一出,他把孙俪和现场观众都给逗乐了,妥妥的面面俱到,顺便还一不小心撒了一地的狗粮。

确实,他与唐嫣完婚近4年,堪称演艺圈一对璧人。


唐嫣曾在一次访谈中大秀恩爱:“生活中,他是一个很懂得照顾我、呵护我,把我当作第一要紧的人。他也在精神上给了我强大的支持!”

爱妻的嫣然一笑中,那种踏实和幸福如清甜的蜜糖,不经意间满溢了出来。

罗晋不仅对同事关切,护家人周全,他更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

缘于他在《十送红军》中的精湛演绎,罗晋被邀请参加《信中国》,当他读到红军烈士高捷成的家书,读到高捷成为了民族大义抛家弃儿、捐钱献身时,台上的罗晋不禁哽咽。


踏实、安静和沉稳,罗晋怀揣真挚,捂热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

或许,唯有心怀热爱,方能描绘人生的山山海海。


提起偶像,罗晋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教父》中的阿尔·帕西诺,用精湛的演技塑造出经典角色。

主持人问他:“那需要多长时间?”

他笑答:
“我不急,虽然不知道还需要多久,但是我会用心去感受,保持那颗最‘傻’的心,埋头做好一个演员该做的事情。


雨果说:“艺术的⼤道上荆棘丛⽣,这也是好事,常⼈望⽽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例外。”

是的,成功之路本不拥挤,成功也并无捷径,⽽是从决定去做的那⼀刻起,持续累积⽽成。

或许,时光缓缓,尘世嚣嚣,每一个从容坚定的脚印,已是人生别致的风景。

一起期待更好的罗晋!


作者:那蓝,读者人物签约作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值班编辑:蔡雨辰




王心凌 | 王小波 | 余华 | 梁晓声黄奕 | 王承书 | 豪门保姆 | 周杰伦黄霑 陈晓旭 | 《玉观音》《父母爱情》
你喜欢罗晋演的哪部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