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9岁高龄产子,月子里离婚,再复出即巅峰,66岁奚美娟的底气从何而来

读者人物 2022-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婚姻与家庭杂志 Author 雪沫



家境普通加上相貌不出众,奚美娟幼时的条件,与演戏还真不太沾边儿。

她特别渴望能像父亲那样,领略书里五光十色的世界。

她知道自己靠不了美貌、靠不了家庭背景,唯有修炼自己。

从资质平平到业界翘楚,奚美娟正是吃了读书的“红利”。因为见过大世面,才能看淡出身外貌、功名利禄、婚姻失败。



来源 | 婚姻与家庭杂志ID | hunyinyujiating99作者 | 雪沫 

最近,电影《妈妈!》入围北影节主竞赛单元。


这部电影是由奚美娟、吴彦姝联袂主演的。在影片中,66岁的奚美娟饰演患阿尔兹海默病的女儿,84岁的吴彦姝饰演守护女儿的妈妈。


这样“高龄”的新奇组合,让人不由得充满期待,也忍不住感叹:

“妈妈专业户”奚美娟终于演了一回女儿。

要说这些年,奚美娟的“子女”可真多。

她是《红处方》中周迅的母亲、《山楂树之恋》中静秋的母亲、《辣妈正传》中张译的母亲……


梅花奖、金鸡奖……奚美娟凭借德艺双馨皆收入囊中,堪称奖项收割机。

然而,事业上拿遍各大奖项,感情里的奚美娟却有些坎坷。

39岁“高龄”产子,还没来得及欣喜,月子里就接到一纸离婚书。按理说,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搁谁都难以面对,可她却冷静地说:

“离婚可以,孩子要跟我姓,我来照顾。”

不惧成为单亲妈妈,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待儿子大些后复出即巅峰,奚美娟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1955年,奚美娟生于上海郊区的一个县里。

她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4个弟弟妹妹。母亲是纺织工人,父亲是玩具设计师。

家境普通加上相貌不出众,奚美娟幼时的条件,与演戏还真不太沾边儿。

可命运往往如此,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

奚父是一名技术人员,但他酷爱看书。在孩子幼年时,他常常会向他们描绘书中的美好,以及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


尽管当时奚美娟年纪小,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所说的话,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也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

她特别渴望能像父亲那样,领略书里五光十色的世界。

没想到,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因为父亲被借调到电影制片厂研制放映机,有时会将厂里的小型放映机借回家研究,尽管没有声音,但闲暇时看上一段无声电影也成了奚家最奢侈的事。

1973年,高中毕业的奚美娟到上海崇明岛插队。

一个月后,她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那就是上海戏剧学院招生。


要说事情就是那么巧。当时,奚美娟普通话还说不利索,本想报名戏曲学院,结果误打误撞地报了戏剧学院。面试那天,没演过戏的她抓瞎了。

不过,那些电影和名著,可不是白看的。

没演过戏,那就真实地表现自己。

老师让奚美娟表演一个小故事,她演了自己插队干活时的场景。突然,考官喊了一句:“猪棚起火啦!”


奚美娟一愣,当即反应过来这也是考验,赶紧拿了一个脸盆跑出去。随后想想脸盆怎么够呢,她又返回去拿个水桶。

没想到,就是这样真实又有些笨拙的表演,让奚美娟顺利过关。


后来她才知道,老师们就是想寻一些没啥经验但有悟性的好苗子。

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后,从小生活在郊区的奚美娟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但她不像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从郊区来到繁华都市便产生“自卑”心理。从小就在书中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奚美娟自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在大学的几年里,当别的同学戏约不断时,她听到的却是“你的脸型不太上镜”,但她从不放弃。

相反,外形不行,就用内在来凑。

她知道自己靠不了美貌、靠不了家庭背景,唯有修炼自己。

她如同海绵一样,课上吸收着老师的教诲,课下有选择地读书。


一直以来,她最爱的就是两类书籍。

一类是表演专业书籍。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她解开了很多实践中遇到的谜题。

另一类是小说。她觉得,从事表演的人不能放弃对文学创作的关注,尤其是优秀作品。

要知道,小说中关于人物的瞬间心理描述,作家会不惜写上几页纸。虽说这个过程在影视作品中,也许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

但心里有了饱满的知识沉淀,再加上生活实践,就能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

事实证明,因为爱钻研、爱看书,奚美娟真的让命运转了弯。


1977年,奚美娟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在那里,她可以说是“团宠”。因为剧院里年轻人少,奚美娟有很多上台的机会。

为了在台上更游刃有余,私下里她下了很多“笨”功夫。

总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现场熟悉走位,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闲来没事就去体验人生百态……

两年后,凭借在话剧《救救她》中的表现,她终于如花般盛放。


更重要的是,因为踏实努力,院里的前辈们也特别喜欢提携她。

刚工作不久,奚美娟就听说,单位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沪上同类艺术单位中排在前列。

后来,她发现果然名不虚传,运气好时,还会在图书馆遇见许多了不得的大人物。他们会指导她说“在演出和排练后有闲暇时间,应该系统地读一些书啊”,并顺口给她开出一系列书单。

就这样,在自己的脚踏实地和前辈的督促下,她的成长过程越发顺风顺水。


事业风调雨顺,爱情之花也悄然开放。

1982年,她遇到了一个人,就是她的前夫周野芒。

周野芒是奚美娟的师弟,对表演也充满热情。

看着在台上大放异彩的师姐,他主动嘘寒问暖,买早饭、递热水这些自然不在话下。志同道合的两个人也有许多共同语言。

奚美娟和周野芒

1985年,他们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夫妻携手共创佳话,岂不美哉?

可造化弄人,起点相似,终点却是大不同。

婚后,奚美娟的事业扶摇直上,周野芒那边却一直没什么太大的水花。

为改变这一局面,周野芒选择出国深造。虽说费用高昂,但奚美娟还是省吃俭用全力支持。

1988年,周野芒学成归来后,他们共同出演了话剧《中国梦》。正所谓厚积薄发,奚美娟成功拿下话剧界最高荣誉“梅花奖”。


按理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偏偏拿奖的喜悦里藏着悲痛。

原来,奚美娟不知道自己怀孕了,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她流产。

虽说这不是她的错,可在喜欢孩子的丈夫心里还是留下了一根刺。

而这根刺伴随着两人事业上的“女强男弱”,越发根深蒂固。

拿奖后,有许多电影本子找上来,那些曾经说奚美娟“脸型不太上镜”的导演也全都改了口:

演员的脸上不上镜,和演员无关,和拍摄有关。

要说作为演员,谁不想登上大银幕呢?奚美娟当然也有自己的梦想。

1990年,奚美娟凭首部电影《假女真情》,一举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假女真情》海报

不过,事业爬上巅峰,奚美娟也一直没放弃家庭。

第一个孩子没保住,她特别自责,总想着尽快再要一个。偏偏事与愿违,直到39岁时,她才终于迎来“好孕”。

只是,夫妻间多年的隔阂,不是一个孩子就能解决的。

生下孩子不久后,周野芒在奚美娟月子里就提出了离婚。

尽管悲伤,但奚美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忍痛提出:“我同意离婚,但孩子归我,随我姓。”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离婚后不久,周野芒就再婚了。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评说,奚美娟都不在意了,因为她有了更重要的使命。


1993年到1997年,可以说是奚美娟的“神隐期”。

她隐藏自己的星芒,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期盼多年的小生命上。

奚美娟和儿子奚男

于她而言,这个小生命绝不是维系夫妻感情的筹码,而是她缺失的一环。

“只有母爱是最无私的。把最无私的爱给一个人,我的感情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支点……”

她给儿子起名叫奚男,期盼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为了更好地陪儿子长大,她还给自己设定了很多条“规定”:

在孩子上小学期间,最好不要离开他,工作完了就尽快回家;就算出去拍戏,每次安顿好后,都要给孩子打电话,母子共享生活中的趣事;
每年儿童节,不管多忙,都要记得和儿子拍张合照,细细装裱后再慢慢端详;每年寒暑假,都要带孩子旅游,共同去感受她曾在书海中领略过的五光十色;
她也从不会阻止儿子见父亲,每次周野芒来的时候,她就把空间让给他们;
至于寻常日子,她会像父亲曾经陪伴自己那样,与孩子一起读书,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除了做一个合格的单亲妈妈,奚美娟也在做更好的自己。


在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后,她慢慢复出了。

1998年,她接拍了《红处方》。在这部剧里,她饰演的是周迅的母亲。虽说多年没怎么演戏,但烟火日子何尝不是一种历练?

成为母亲再扮演母亲,奚美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有一场戏,母女爆发激烈争吵,情急之下,母亲打了女儿一巴掌。


导演告诉奚美娟要真打,于是,她将自己代入其中,狠狠打了周迅一下。

“我都被打蒙了”,但也是从那之后,周迅知道了,要想演得真,就必须来真的。

记得奚美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工作就像头顶一碗水走路,一滴都不能洒。这儿洒一滴,那儿洒一滴,慢慢表演就不真实了。”

敬畏艺术,求真务实,这就是老戏骨的魅力。

后来,《红色康乃馨》《再婚家庭》……2004年,凭借《坐庄》,奚美娟获得第五届金鹰节“观众最喜欢女演员奖”。同年,她当上第24届金鸡奖评委,如今更是成为上海市文联主席。


这些年,因为年龄原因,奚美娟成了“妈妈专业户”。

对此,有人替她不值,她却说:

“我觉得没什么,毕竟年龄大了,无论什么角色,只要有戏演我就很满足了。”

是啊,每一种人生选择,无所谓值不值,知足者才能常乐。

更何况,奚美娟在工作之余,孩子也带得特别好。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儿子因超高的绘画天赋考取了国外名校。

不过,比起功成名就,像每一个母亲一样,奚美娟更希望孩子健康快乐。


其实,在孩子渐渐大了后,很多人也曾劝奚美娟再找一个伴侣,但都被她婉拒了。

还记得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让奚美娟选择一束象征爱情的花,她选了满天星。

那时,她说的是为了整个花瓶和谐好看。其实仔细想想,她的感情观倒真有些应了满天星的花语。


若爱,可以守望爱情,甘愿做配角。

但她也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渴望一段真挚的感情,否则,宁缺毋滥。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周野芒离婚多年后,两人在《安家》中也曾有过合作。奚美娟扮演优雅的江奶奶,周野芒扮演天天爸。

当过往烟消云散,最大的现世安稳就是淡然度过此生。

记得奚美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读书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开阔眼界,我好像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
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我终于明白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我们在这个大课堂里看到的经历过的,是一本意义非凡厚重无比的大书。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并认真阅读的时候,也许,读书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是啊,读书也是一个“重塑”自我、感受人生的过程。

从资质平平到业界翘楚,奚美娟正是吃了读书的“红利”。

因为见过大世面,才能看淡出身外貌、功名利禄、婚姻失败。

管它岁月变迁,我自泰然自若,这样的自洽,值得每一个女性学习。

参考资料:
《新民晚报》:奚美娟:我的读书生活
娱人所娱:奚美娟:月子中被离婚后,带儿子艰难生活,单身28年有欢笑有泪水
名人生活圈:奚美娟:39岁高龄产子,没出月子被离婚,单身27年不嫁
艺术人生:奚美娟专访

作者:雪沫,自由独立女性,喜欢用文字温暖心灵。人潮如海,水北山南,愿我们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转载请联系婚姻与家庭杂志(ID:unyinyujiating99)授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值班编辑:蔡雨辰
王心凌 | 王小波 | 余华 | 梁晓声黄奕 | 王承书 | 豪门保姆 | 周杰伦黄霑 陈晓旭 | 《玉观音》《父母爱情》
你觉得是读书改变了奚美娟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