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美景 品语言 学表达——二上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李竹平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1-10-30

赏美景  品语言  学表达
——二年级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打开这个单元,学生应该拥有一个充满期待的学习旅程,因为,学生可以跟着单元内的几篇诗文,走遍大江南北,欣赏到祖国不同地方的美景,领略到各有特色的风光,感受到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秀美。
如果在中国地图上标出单元内几篇诗文所描写的地方,想象着都能去一趟的话,那将是多么有意思的旅程啊!《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在山西省运城市,《望庐山瀑布》中的庐山在江西省,《黄山奇石》中的黄山在安徽省,《日月潭》中的日月潭在宝岛台湾西部的南投县,《葡萄沟》中的葡萄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市。不同地方,不同美景,古楼、瀑布、奇石、清潭、葡萄,有山有水,有人文有自然,还有特产,还有热情好客的主人,多吸引人啊!这些文章编排在一个单元,很自然地就为学生的学习特设了“境遇”,学习就有了积极的情感基础——这就是人文主题的学习价值。
本单元的阅读和表达训练要素有二,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读课文,赏美景,品语言,学表达,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是多么丰富多彩。
设计一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建构积极的教室课程生活,首先要以系统思维来整体解读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任务。用心细读这个单元的文本和语文园地,我们会发现,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教师用书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家乡”,我觉得不准确,虽然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乡之美——好像只有“我爱阅读”栏目才适合引出这个话题。单元内的课文,没有哪一篇是以“我”的视角来介绍家乡的,这些课文编排在一起,给学生展现的是祖国不同地方的美丽风光,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河山。正确认识单元的人文主题,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学生游览这些美景的愿望,这就为学生学习课文奠了定积极的心理情感基础。
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很多,选择哪种思路,要细致深入地解读这个单元有什么、为什么。从上面的简单分析来看,本单元可以选择人文主题统领式的整体设计人文主题不是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要自自然然地让主题“显现”出来。怎么“显现”呢?学习《登鹳雀楼》时,引出中国地图,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学习生活的地方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再告诉学生,鹳雀楼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距离有多少。接着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通过介绍鹳雀楼导入《登鹳雀楼》这首诗……学习完《登鹳雀楼》,接着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就可以在地图上“旅行”,“遇见”这首诗……这样一来,阅读每篇诗文,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勾勒出“旅行”路线,想象出每个地方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山川秀美,激发学生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样,是积极的情感线,串起了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学生也会积极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意义。
立足人文主题,以积极的情感为基础,不同学习内容之间就能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学生心中的热爱和向往,使得“识字加油站”有了真切的学习“境遇”——认识火车票和火车票上的文字是为了帮助自己完成“旅行任务”,还可以拓展认识飞机票。“日积月累”可以在“识字加油站”之前或之后组织学习,融入“旅行任务”活动中。
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呢?同样是要有整体设计。
古诗学习,重在一个“读”字上,读好(正确、停顿和节奏),读美(初步理解意思,想象画面)。这两首诗,基本是晓白如话的,理解意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的过程,背诵就是积累,就是沉淀。整体设计,就是要让语文要素的落实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都让学生清晰地感知、体验到。“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古诗的学习中,在活动中经历、体验,还要适时地帮助学生“提炼”方法,让感性认知往理性认知走一步。学习《黄山奇石》,方法再清晰化一点,例如,“陡峭”一词,“猜”意思,其实是有生活经验作为思考基础的,因为学生大概在生活中都认识到了“陡”的意思。后面的《日月潭》《葡萄沟》学习,应该能够慢慢看见方法是怎样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转化为能力了。在课文学习过程当中,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是可以融入其中的。
第二个语文要素“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显性的体现在《黄山奇石》《葡萄沟》的仿写练习和《古诗二首》《日月潭》的词语拓展积累上,还有背诵和说话。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是可以融入《黄山奇石》一文的学习中——比喻写法,联想思维。
整体设计,关键是建立各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间的联系,有了联系,学习的意义就显现了出来,学习的乐趣就洋溢开来。例如,“我的发现”,与《葡萄沟》中写葡萄颜色的句子、词语联系起来,再联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颜色,“发现”就会更有意思,就不仅是积累词语,更是表达和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意识到,低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更有赖于这种整体性设计带来的活动体验。一个单元两个星期的学习旅程中,有明确的期待,有可知可感的收获,尤其是有一幅“蕴含”着美好风光的祖国地图留在了心中——包括自己的家乡(“我爱阅读”《画家乡》),语言文字就鲜活了,就生气勃勃了。
学写留言条,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组织。
 
相关链接:
这里汇编了80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备课资料,篇篇是干货哦
试答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几个疑问
教师为什么要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
别把单元“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什么,怎么教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构想
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编排简析(修改再发)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构想
四上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都找齐了(有音频)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好教和难教
四上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构想
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栏目变化解析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统编版I新教师I 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I 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