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法根:“藏”起来的情思——统编本四年级下册散文单元的教学要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Author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之外的现代文学作品。统编本四年级下册中编排了两个“散文”单元:第一单元是写景类散文,《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第四单元是状物类散文,《猫》《母鸡》以及《白鹅》。这些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似乎一读就懂,并不难;难的是隐藏在这些人、事、景、物背后的思想情感,不下一番“体会”的功夫,就很可能“视而不见、察而不觉”,白白浪费了作者的“苦心”。

一、把握散文的“含蓄”之美


中国文化素来崇尚“含蓄”的表达,鄙弃“直白”的言说。不说“很想你”,而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明明要问“文章合不合主考大人的意”,偏偏要说“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含蓄》中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来品鉴诗歌的含蓄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意思是将情思“藏”在事物中而不直接写出来,才是真正的美文;“藏”得越深,“藏”得越巧,“藏”得越是不露痕迹,文章就越有艺术的魅力。朱自清先生把自己对时光匆匆而逝的惋惜与焦虑之情,“藏”在了一滴水里:“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便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含蓄之美。
从散文写作的角度来说,越含蓄越美,思想情感“藏”得越深越是体现表达功力;从散文阅读的角度来看,越含蓄越难,思想感情“藏”得越深越是需要揣摩能力。那么,思想感情究竟“藏”在哪里呢?作者是怎样将思想感情“藏”起来的呢?
一是“藏”在文本的语词里。作者的情思,有时无须“藏”起来,在文中直接表露出来。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一个“喜”字浓墨重彩地表露了对孩童、对乡村的“喜爱”之情;《乡下人家》中“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别有风趣、可爱多了”,这些语词带着情感色彩,是作者对瓜架之美的一种评价,直接表明了作者欣赏与赞美的情感态度,一读就能感受得到。难的是“藏”起来的,需要用心揣摩一下,才能品味到其中细腻的情思。比如《乡下人家》中“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的“探”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笋写成了活泼、顽皮的孩童,喜爱之情隐藏其中;再如,“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这里的“天高地阔”本意是形容天地之高远与广阔,却用在乡下人的吃饭上,“大词小用”,既让人有一种新鲜感,又让人浮想联翩,乡下人在户外吃饭时,那种边吃边聊、粗放不羁、惬意自得的表情,洋溢着满足与幸福,而作者那种恬淡而欣喜的情思就隐藏在这个小小的词语中。
二是“藏”在景物的形象里。散文中所写的景与物,是作者眼中的景与物,而非客观世界中的景与物,也非读者眼中的景与物,带着作者的主观态度与情感倾向,因而常常是“变形”的。比如老舍先生看到自家的猫在稿纸上踩了几个脚印,居然成了“在稿纸上踩印”的“几朵小梅花”。猫脚印是脏的、丑的,小梅花是纯的、美的,这样的“变形”,是作者的感情“催化”的,因为太喜欢自家的猫了,所以连脏的脚印都觉得是美的。再如茅盾先生写自己小时候从天窗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在一般人的眼里,雷雨和闪电是可怕的,然而在作者的眼里,却像淘气而机灵的小精灵,好玩极了,好看极了。这是因为作者内心的情感投射到了所写的事物上面,雨滴溅起的水花跳起了舞,闪电迸发的火花闪动着眸,寻常的事物顿时情趣盎然。
三是“藏”在篇章的构思里。如果说情思“藏”于语词是“小隐”,“藏”于景物细节是“中隐”,那么“藏”于篇章结构则是“大隐”。散文作者一反常态“故意”制造的篇章结构,往往是为了“隐藏”情思的独具匠心。老舍的《猫》,照理先写小猫满月的时候,再写小猫长大的时候。作者却偏偏颠倒了猫的生长顺序写,一开始就写长大的猫性格“古怪”,似乎不讨人喜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温柔可亲又冷漠无情;既胆小又勇猛。然而仔细辨别一下,猫的优点与缺点,在作者眼里同样可爱;一只有缺点的猫,在作者眼里显得更可爱。此时,你才明白老舍先生如此构思的用意,猫是可爱的,无论小时候还是长大后。明明是很可爱,却偏偏说不可爱,这样的写法就是“正话反说”,就像父母对孩子的嗔怒:“你这个傻孩子……”话里是“傻”,话外是“爱”。这样的“反语”法在《母鸡》一文中不但“用足”了,而且还“升级”了。文章开头,老舍先生一反常态,用了足足三个语段,一层一层地写尽了母鸡的“恶行”,直言“一向讨厌母鸡”,这与一般人对母鸡的认知与态度截然相反。为何这样构思?为的就是要赞扬母鸡成为“母亲”后表现出来的“美德”: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先抑后扬,鲜明的对比手法,烘托出母鸡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生动诠释了“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思想内涵。这样的“对比”法,丰子恺先生也运用自如。《白鹅》一文,不写白鹅的“美丽”,专写白鹅的“高傲”——当成人来看待。写叫声,拿狗作对比;写步态,拿鸭作对比;写吃相,拿人作对比,称它是“鹅老爷”,浓墨重彩描写人“侍候”鹅的场面,在妙趣横生的描述中,作者那种明里揶揄却暗自欢喜的神情,让你一想就要发笑。
有人说,情思“藏”于语词之内,代表了作者的语言功夫;情思“藏”于人、事、景、物之中,代表了作者的技巧功底;情思“藏”于谋篇布局,则表现出作者的章法驾驭水准。阅读散文,就是要把握散文含蓄的美学特征,打开深藏情思的缺口,才能真正披文入情。

二、着眼阅读的“体会”之力


正因为散文中的思想情感往往被作者故意“藏”起来,所以在阅读时必须要用心“体会”。思想是理性的认知,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而日渐清晰明朗;而情感是感性的体认,常常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更何况,感情往往是无理而妙。散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的“私情”,有可能是读者无法理解、无法想象的。比如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满院的奇花异草不爱,独爱有毒的夹竹桃。因为在他眼里,夹竹桃有别的花草所没有的韧性,即使是花影也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他所联想到的地图与海轮、荇藻与游鱼和墨竹与活画,也是一般人所想不到的。要“体会”到作者的“私情”,就要找到几把打开情感闸门的钥匙。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情思。散文中的情思,常常凝聚在一些特别的词句中,抓住这些“文眼”,就能准确领会作者的用意与情感。第一单元中须把握三类语句:第一类是议论的语句,作者在描写人、事、景、物的过程中,会自己站出来“说话”,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甚至直接表露自己的爱恨喜怒。比如《乡下人家》最后一个语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抓住这句“文眼”,自然就可以领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第二类是反复的语句,反复是诗歌常用的抒情方式,这些反复出现的语句往往是作者情思的凝聚点。比如《天窗》中两次出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个句子是抽象的,所以在每次出现之后,作者用了一个语段具体描述透过这个天窗看到和想到的美妙事物和景象,揭示了天窗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也揭示了天窗对于孩子们成长的意义。第三类是比喻的语句,作者将自己的情意“藏”在所比的事物中,抓住所比事物的形象特征和情感色彩,就能领会作者的情思所在。比如《三月桃花水》中,将桃花水的声音比作“一串小铃铛”,将桃花水的光芒比作“一匹明洁的丝绸”,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比作“春天的明镜”,透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就能领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是联通多种感官,触摸作者情思。“体会”,顾名思义,就是要用整个人的身体与心灵去感受与领会。人的身体有多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知觉,乃至直觉。这些感觉是通过“心思”而相互联通,产生奇妙的通感。阅读散文,如果借助语言文字,激活多种感官,就可以获得立体的感受。比如朗读,就可以将文字转换成声音,文中描摹的声音、人物对话的语气、作者言语的强调,都可以通过听觉感受到;朗读还可以唤醒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传达出来,无须讲解分析,一听就会受到感染;如果配以和散文情感一致的音乐,则更能将文中“藏”着的情思催发出来,产生一种情感的共振;再进一步,如果呈现和散文所写景物一致的画面,字里行间的情思便能“声情并茂”地荡漾在读者的心间。《乡下人家》《三月桃花水》等都适宜用朗读、配乐朗读加画面映衬的方式,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中触摸到作者或浓或淡的情感脉动。
三是借助角色代入,体验作者情思。散文是作者戴着“有色”眼睛看周遭世界中的人、事、景、物,阅读时不妨将自己代入文本中,站在作者“我”的视角去看、去想,就能获得一种设身处地的现场感、情境感,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走一个来回。比如《天窗》,你没有身处黑洞洞的屋子里,就难以体验到那种无聊、寂寞、憋闷,甚至黑暗带来的恐惧,就难以体验那一方小小的天窗所带来的快乐和希冀,更难以体察一个孩子在黑暗中,透过这方天窗所激发的丰富想象力和蓬勃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散文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见识到自己未曾经历的“活法”与“想法”。

三、遵循教学的“移情”之道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出“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向体会表达什么情思,落在“思想情感”,侧重揣摩“藏”起来的情思;第四单元提出“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指向体会如何表达情思,落在“写作方法”,侧重揣摩“藏”情思的艺术。无论是体会表达的情思还是体会情思的表达,都要遵循散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那就是“移情”。体会表达的情思,就是将作者的情思“潜移”到读者的内心;体会情思的表达,就是将作者的写法“迁移”到读者的笔下。散文教学要设计“移情”的支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任务中,磨砺自己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一是绘“图”。阅读散文,不妨从篇章结构入手,抓住那一根“情思”线,将散落的人、事、景、物串起来,绘一张“情思”地图。比如《乡下人家》,紧扣“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根主线,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人、事、景、物,绘成五幅图画:屋前的瓜架;门前的花地和屋后的竹林;地上的鸡和河里的鸭;夏日的露天晚餐;秋夜的虫鸣。而后为每一幅图画写一个“抒情”的句子,可以从文中摘录,可以自己写作: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绘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绘就这样一张图文并茂的“情思”地图,就是经历思想感情的体会过程。缺少了“情思图”这个学习支架,散文阅读就成了“流水线”,就难以建构散文阅读的认知结构。丰富认知结构,才能提升阅读能力。
二是品“词”。散文中的情思,往往“藏”在那些特别的词句中。阅读教学就要锻炼学生的语言敏感力,对那些富有情感色彩,或者富有表现力,或者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静下心来读一读、品一品,品咂出其中的情趣、意味,从词句的表层读到词句的里层,读出言外之意、句中之情。比如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写鹅的叫声,一连用了“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四个词语,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一个形象——“母老虎”;写鹅的步态,一连用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傲然站立、毫不相让”四个词语,让人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形象——“大人物”;写鹅的吃相,一连用了“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昂首大叫、架子十足”等词语,俨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鹅老爷”。同样一只鹅,不同的词串勾勒出不同的性情,细细品读、想象、比较,才能领会其中的风趣与情意。
三是还“原”。散文中所写的人、事、景、物,和客观世界中看到的不一样,其间的差异就是“情思”折射的结果。如果我们将作者笔下的事物还原成客观的事物,并加以比照,就可以清晰地“看见”隐藏着的情感色彩。比如《猫》一文中,将猫踩印在稿纸上的脚印,写成了“小梅花”;《天窗》一文中,将雨点溅起的水花写成了“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将可怕的闪电写成了“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将这些作者笔下的“小梅花、雨脚、带子似的闪电”还原成现实生活中的“猫脚印、水花、闪电”,剥去了“情感”的外衣,就变得寻常了,不美了。这样的还原比照,才能将散文中的事物形象显示出独特的光彩来,才能显露出其中的“情感”色彩。
四是仿“写”。许荣哲先生说,要学会读小说,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写小说。你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发现构思小说的种种诀窍;此后再读小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小说,都会变得通透起来,其中的构思技巧不再神秘。读小说是这样,读散文也是这样,读任何文体都是这样。会写的人,可以读到别人读不到的东西,那就是表达的艺术;而领会了表达的艺术,对文本的理解与领会,就会更深一层,可以看到作者深藏的写作意图。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练一练,写一写,或许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会更加深入而细腻。比如,仿照《乡下人家》描写中加入议论的写法,写一段《城市人家》;仿照《猫》的“反语”写法,写一写“吝啬而大方”的奶奶;仿照《母鸡》的“对比”写法,写一写“考试前后”对老师的态度变化;仿照《白鹅》的拟人写法,尝试将一段读来索然无味的动物描写,修改得栩栩如生。类似这样的仿写活动,都能实现从读到写、从写到读的深度迁移。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原文载于《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20年第1-2期“散文教学”栏目。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链接:      备课:统编四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2020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附语文要素整理、整本书推荐)

2020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2020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电子课本(附语文要素、推荐书目整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2020春季最新版

2020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供寒假预习参考(附3、4年级书单)

这里汇编了80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备课资料,篇篇是干货哦试答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几个疑问教师为什么要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
别把单元“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
统编版习作单元编排体例批判朱自强:阅读教学必须进行形式分析——以儿童文学为例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

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编排简析(修改再发)

统编教材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都找齐了(有音频)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统编版I新教师I 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I 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