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简报】印度经济简报 · 第31期
印 度 经 济 简 报
第 22 期 · 总第 31 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研究撰写团队
施兰茶、王凯文、彭珅
范衍、徐梅影、谢禹韬
本期提要
转投印尼 | 印投资限制政策正促使中国投资人将目光转向印尼,促使印尼科技领域利用外资总额同比增长55%
区域经济 | 印出于保护主义路径依赖、现实利益考量、地缘投机放弃以创始国身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美印关系 | 拜登上台后将考虑加强印美外交关系,并恢复印贸易优惠国地位,但美印自贸协定并非近期工作重点
科技企业 | 尽管遭遇严重衰退,印今年FDI流入已创同期历史新高,中资撤退造成真空正逐步被非中资填充
中印经贸
【取代中国】为成为匹敌中国的世界工厂,印仍需在基建、劳工、土地、合同纠纷和产业政策上大力推进改革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使各国企业开始考虑推进 “中国加一”战略确保供应链安全。印本土评级机构CRISIL Research指出,过去三十年中,印制造业的GDP占比停滞在15%左右,商品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仅为12%左右,但这两个数字在中国则达到30%和20%。印度应抓住本轮战略机遇期,推进以下四方面改革,以减少对华依赖,将自身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印度物流效率较低,70%货物通过公路运输,成本为2.58卢比左右每吨/公里,而铁路和水路的成本仅为1.41卢比每吨/公里和1.06卢比每吨/公里。因此,印政府应加大港口、铁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压低物流成本。二是推进劳工和土地改革。印政府应尽快将44部劳动法合并为四部法典,并加速落实简化后的劳动法。此外,土地改革也同样重要,该领域可借鉴越南经验,即重新分配大面积土地的租赁权、分包权和抵押权。三是提升法院审理效率,改善合同执行和纠纷解决时限。当前印法院审理案件平均时长达1440天,相比之下新加坡只需150天。这使“合同执行和处置决议延迟”是在印度营商的最大障碍之一。四是出台系列产业政策。印政府应在手机、国防设备和锂离子电池等行业提供税收和其他激励措施,逐步培育产业集群。同时,政府应利用纺织、皮革、汽车零部件和制药等行业的既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该报告特别指出,印度应复制制药业在“最后一英里”方面的成功。当前,印度政府已启动3000亿卢比计划建立大宗药物园区,今后或将推进一项7000亿卢比的生产激励计划,这将使印度制药实现完全自主。
——摘编自11月28日《印度时报》
【应用禁令】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五个月内第四次封禁43款手机应用程序,其中大多数具有中国背景
11月下旬,印度政府再度宣布封禁43款手机应用,其中大部分由中国企业开发,包括购物平台AliExpress、职场通讯工具DingTalk和流媒体网站淘宝直播。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声明称,这些应用程序从事了损害印度主权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活动。目前,印度已在过去五个月内封禁了包括Tik Tok在内的200多款中国背景应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回应称,中国政府一直要求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遵守国际和当地法规,坚决反对印方一再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一些有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呼吁印度要维护包括中国企业在内国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印方应立即纠正这种歧视性做法,以免给双方合作带来更多损害。
——摘编自11月25日《Edition》
【转投印尼】印投资限制政策正促使中国投资人将目光转向印尼,促使印尼科技领域利用外资总额同比增长55%
印度曾为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GDP同比大幅下滑。今年4月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审查中资,这使中国各大基金赴印投资兴趣锐减,并将目光转向印尼。包括小米系的顺为资本和蚂蚁集团旗下BAce Capital等均表示准备入局印尼。专业人士称,尽管印尼市场仍不成熟,但其较为有力的改革措施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其成为风险投资的最佳替代选择。得益于中国机构投资增长,印尼科技领域本年度接收的投资额已同比激增55%。
——摘编自11月30日《Pymnts》
战略宏观
【悲观预期】印度二季度GDP萎缩7.5%,或致1亿人重返贫困,经济学家建议印政府应实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本财年二季度印度延续萎缩态势,GDP同比继续下降7.5%。其中,占比超过印度GDP一半的私人消费同比重挫11%,政府支出和投资也分别锐减22%和7%。经济学家预测,印度全年GDP或将萎缩10%,远远未能达到保障新增劳动力就业所需的6%增速要求,可能导致超过1亿人重返贫困。IHS Markit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10月录得58.9,表明私人部门经济活动正在恢复中。但瑞穗银行经济学家文卡茨瓦兰认为该指数只反映印度供给侧方面的需求,但当前需求侧仍然疲软,而且印度的非正规部门同样未能恢复元气。谷歌公司数据显示,本季度印度零售及娱乐场所活跃水平不及疫情前的一半,而家庭储蓄却激增至GDP的21%,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1%。这表明在社会保障不力、医疗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印民众选择增加储蓄而非消费。有经济学家指出,与大多数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不同,印政府由于预算限制,使其纾困政策只能以货币政策为主,导致总体成效不佳。
——摘编自《华尔街日报》和《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RCEP】印出于保护主义路径依赖、现实利益考量、地缘投机放弃以创始国身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11月15日,亚洲15国成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但印度未列其中。专家分析,尽管签署RCEP将为印度带来一系列重大利好,例如降低贸易关税、增加出口、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吸引外国投资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但印度出于以下三大理由对加入RCEP表示迟疑。一是根深蒂固的经济保护主义。印度建国之初,“自力更生”便被刻入政策基因,经济保护主义思想甚至超越国大党和印人党间的政治分歧。近年来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战略正是“自力更生”思想的最新变体。二是印度认为此前签订的自贸协定(FTA)弊大于利。例如,印度认为中印签订自贸协议后, “中国制造”将大量涌入,严重冲击印制造业。三是长期封闭使印度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评论指出,印度的钢铁、塑料、铜、铝、纸、汽车及化工品制造等主要行业均难以与国际企业展开竞争。低效保守的农业部门更无力与澳洲机械化生产方式相抗衡。评论指出,尽管印退出RCEP或有地缘政治考量,试图借机向美、欧、英等经济体靠拢,并争取签署双边FTA,但这些FTA标准或将远高于RCEP要求,尤其是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而错失本次以创始国加入RCEP将使印度在未来的经贸谈判领域更为被动。
——摘编自11月23日《外交政策》
政策治理
【峰会演讲】莫迪G20演讲重点关注产业链、气候变化、多边机构改革等议题,与美印关键合作领域相呼应
印度总理莫迪参加了11月21日至22日在沙特阿拉伯召开的第15届G20峰会并发表演讲。莫迪讲话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产业链重塑、气候变化、多边机构改革等议题,这与日前莫迪和美国候任总统拜登通话时所强调的印美合作关键领域相呼应,也与印度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的表态一脉相承。其中,莫迪在气变议题上着墨最多,其原因可能在于印希望借该议题撬动更多印美在地缘和经贸领域的合作机会,并展现“入常”所需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此外,莫迪还呼吁提高全球治理透明度,鼓励各国共同面对环境和自然等领域的全球性挑战。
——摘编自11月21日《印度外交部媒体中心》
【气候变化】作为世界第三大碳排国,印国内各领域经济现状或难以实现莫迪总理G20峰会上提出的减排承诺
莫迪在G20峰会上提出了印度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但作为当前世界第三大碳排国,这一承诺似乎缺乏现实基础。中国已对世界承诺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拜登也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20个国家宣布了计划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量归零。根据气候行动追踪机构(CAT)的评估,如果印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那《巴黎协定》中设定的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2摄氏度的目标就变得更加易于实现。然而,印度要实现净排放为零绝非易事。在能源领域,印度电力部门的碳排放量或在未来十五年达到峰值,此后新安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将降低该部门的排放量。此外电池储能技术或将助力印度减排,但该领域印度仍依赖进口技术和制造设备。运输领域,印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汽车能源效率,并最终停止使用化石燃料驱动的汽车。制造业领域,由于印度工业电气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是由煤炭等化石燃料直接供能,印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排放二氧化碳量占其排放总量的25%。印度加大投资力度并出台行业标准促进工业电气化。
——摘编自11月29日《彭博》
【美印关系】拜登上台后或将考虑恢复印度的贸易优惠国待遇并加强两国外交关系,但美印自贸协定不是短期重点
11月8日,拜登宣布胜选的第二天莫迪办公室便对外发布了一张莫迪与拜登在2016年拥抱的照片,印度媒体也对外报道了两人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评论指出,印度未来或将面对一个和特朗普时期截然不同的美国。拜登上任后两国关系将进一步走近,美国或将降低此前特朗普任期内对印度商品加征的关税,恢复印度此前的贸易优惠国待遇。拜登或领导美返回《巴黎协定》,开启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然而,也有学者指出,考虑到美国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发展印美关系或非其优先事项。美印双边自贸协定可能不会成为拜登上任后的首要关注点。而拜登政府希望重启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TPP),则可能不符合印度政府保护本国中小产业以及农业乳品行业的意愿。
——摘编自11月23日《Alijazeera半岛电视台》
重点行业
【科技企业】尽管遭遇严重衰退,印今年FDI流入已创同期历史新高,中资撤退造成真空正逐步被非中资填充
莫迪近日在美国印度战略伙伴关系论坛(USISPF)上发言称,印度拥有成熟且活跃的创业和投资生态系统,一直颇受外国投资者青睐,印度今年获得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10月份印度官方报告也显示,印度在2020年4月至8月吸纳外国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达3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FDI在印度初创企业生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外国投资者在带来资金的同时,还带来发展、运营经验。此前,以老虎环球、腾讯、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在印度一度十分活跃。但今年受边境紧张局势影响,印度针对中资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大大压缩了其生存空间。当前,中资撤退带来的FDI真空正逐步被其他资本填补,科技巨头Facebook、谷歌等向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牵头的企业注入了数百万资金;Joyance Partners也通过押注Oga Fit完成了其在印度的首笔投资,其他硅谷的天使投资人也纷纷聚焦印度。Prime Venture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Sanjay Swami指出,疫情导致买家和用户行为发生长期变化,金融科技、医疗、教育、物流等将成为印度经济增长亮点。来自3One4 Capital公司的Siddharth Pai认为,印度是一个资本稀缺的国家,外国资本涌入对其发展有积极意义。印度政府需改革国内市场,为外国资本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从而实现该国创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增长。
——摘编自11月27日《印度企业家媒体》
【经济衰退】印度二季度GDP同比收缩7.5%,创1996年新低,经济衰退叠加赈灾不利使印度民生受严重冲击
印度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收缩7.5%,创1996年有GDP记录以来的新低,且尚无反弹迹象。牛津经济研究院南亚主管Priyanka Kishore表示,印度经济放缓源自内生性原因。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4.6%。这意味着即便没有疫情冲击,莫迪政府废钞令、电子产品贸易壁垒及电子商务管制措施也已伤害中小企业活力。疫情消退之后,印度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未来5年其GDP年增长率可能降至4.5%,远低于疫情之前预计的6.5%。经济衰退导致印度民生遭受严重冲击。印度经济监测中心表示,自印度3月实施封锁政策以来,约1.4亿人失去了工作,在岗劳工也面临大幅减薪。尽管印度政府承诺投入50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2%)援助中小企业,并向低收入工人提供现金转移。然而,这些救助对普通印度工人和小企业主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11月30日《经济时报》
【海外劳工】海湾国家为保国内限制外籍工人,印政府需出台系列政策应对劳动力回流与该区域劳动力市场变迁
截至2019年,有850万印度人居住在六个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他们占海合会总居住人口的15.17%,占印度总外派人口的29.20%,他们的侨汇是印度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之一。持续的低油价和疫情使海湾国家经济面临巨大冲击,失业率高企。这些国家正出台相关法案限制外籍工人数量,雇佣更多的本土劳动力以保证国内就业,将严重冲击印度侨民生计。目前,在该地区近十分之一的印度侨民已通过范德婆罗多撤侨任务(Vande Bharat Mission)下的特别航班返回印度。尽管海湾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后印度劳工仍将返回务工,但印度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变化。评论指出,该国亟需建立一个印度移民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简化移民流程,推广技能培训等。
——摘编自11月27日防务研究与分析所(IDSA)简报
往期推荐
本期编辑:王鑫胜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