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简报】印度政治简报 · 第35期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南亚研究通讯 2021-09-18

印度政治简报


2020年第19期 · 总第35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王思远、吴孟克、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马萍、马鹏恒


本期提要

【中印关系】边界问题会谈同意“分歧不上升为争端”,会谈接触频率、参会人员、成果表述均出现积极转变

【矛盾难解】回顾印度近期农民抗议活动,仅凭“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不足以解决农业部门的补贴依赖问题

【财政压力】中央政府决定亲自出面举债,转贷给各邦以填补GST补偿款缺额,部分邦对该方案仍持反对态度

【抗击疫情】印度在疫苗研发领域加大投入,印产疫苗拟于明年中下旬问世,但疫苗运输、分配仍有诸多挑战



外交动态

【中印关系】边界会谈达成“分歧不上升为争端”共识,会谈接触频率、参会人员、成果表述均出现积极变化

10月12日,中印两军在楚舒勒举行第七轮军长级会谈,围绕两国一线部队在西段实控线地区脱离接触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继续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对话沟通,并尽快就脱离接触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回顾近两轮中印军长谈判,以下变化值得注意:一是双方接触频率恢复正常。据双方联合新闻稿显示,中印第六轮军长级谈判频率回归到半月一次,双方沟通意愿有所恢复。二是军事外交人员联合参会。这表明双方各自的外交和军事部门协调性逐步增加,外交成果转化能力增强。三是双方共识不断深入。从“停止往一线增兵”到“停止将分歧上升为争端”,表明双方正在逐步形成共识,为行动设置底线,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此外,尼赫鲁大学副教授吉塔·科赫哈尔(Geeta Kochhar)预计,于11月17日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或将成为中印边境对峙缓解的窗口期,两国领导人或将通过线上会晤,为两国关系稳盘定调。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南华早报


【美印关系】“QUAD”机制在日举行外长会,“共抗中国”主题不断深化,美印“2+2”会议或将签署新协议

10月6日,美日印澳在东京举行四国外长会,就协调应对新冠疫情、增强供应链弹性、疫后的世界秩序等问题交换意见。四国外长重申维护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印度太平洋的集体愿景。据分析,尽管本次会议没有发布联合声明,但体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四国机制对华意图明显。尽管未直接点名中国,但四国在海事、网络空间、供应链协调等领域合作均意在抗衡中国。二是四国就对华问题合作已取得国内广泛共识。三是四国均强调了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该机制扩员、扩大覆盖等问题上潜力较大。四是会晤出现周期性,这表明该机制正逐步朝正规化发展。10月12日至14日,美国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访印,与印外长苏杰生,国安顾问多瓦尔,防长辛格和外秘夏什拉(Harsh Shringla)举行会晤,就扩大双方在印太地区合作,举行“2+2”会谈等事项进行磋商。据印媒报道,美印“2+2”会谈预计将于10月25日至27日举行,双方或将在美国大选之前签署海事信息共享技术协议。

——综合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外交部网站

 

【外交表态】印外长苏杰生:当今世界正走向多极化,但多边主义减少,中美矛盾与国际协调缺少是主要挑战

2020年10月15日,印外长苏杰生在彭博社印度经济论坛就国际形势、地缘政治和多边合作发表讲话。他认为国家间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走入国际舞台中央,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了这一趋势。而且世界正变得更分裂和复杂,尽管更为多极化,但多边主义也在逐步减少。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在于中美矛盾,及国际社会因缺乏共识难以展开合作与协调。全球化进程方面,苏杰生认为当前人们对全球化逐渐失去信心。地缘政治方面,他认为地缘政治将日益成为主要国家间互动和接触的背景条件。苏杰生指出,印度今后将结合自身在建立弹性供应链方面的优势,着手与有关国家合作,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摘编自10月15日印度外交部网站



内政动态 


【农民抗议】旁邦农民不满中央解决方案,誓言继续抗议,抗议造成的铁路交通中断已在多领域造成巨大损失

进入10月中旬,旁遮普邦抗议仍未现降温迹象。中央政府曾提出解决方案,但农民组织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并誓言继续抗议。自9月28日旁遮普邦抗议升级以来,截断公路、铁路运输等抗议措施已造成巨大损失。公营铁路部门损失便达到了20亿卢比,多个发电站煤炭存量已经不足一周,刚收购上来的“夏粮”(kharif)作物也难以运出。抗议活动甚至影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货物输送。受抗议影响,10月1日以来便没有新的燃油罐车抵达印控克区,当地加油站库存持续走低。旁邦首席部长阿马林德等呼吁农民放行“必要物资”,但遭到拒绝。此外,农民群体还对信实(Reliance)等被认为与印人党政府关系密切的大企业进行围攻。

——摘编自《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

 

【克区动态】多个印控克区政党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要求恢复该区自治地位,莫迪政府克区政策仍深陷困境

10月6日,多个印控克区传统“主流政党”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要求恢复印控克区“自治”,即“2019年8月4日前之状态”。包括刚被解除软禁的人民民主党(PDP)党首梅尔巴布·穆夫提和克什米尔国民大会(NC)党首法鲁克·阿卜杜拉在内的多位参会领导人誓言将要为实现此目标不懈奋斗。在印控克区政治生态中,主张在印度《宪法》结构内满足克什米尔人诉求的被认为是“主流政党”。自1987年以来,印控克区最大的问题在于“主流政党”提出的“主流政治”难以得到克什米尔山谷区人民普遍认可,致使山谷区人民倾心分离主义组织,乃至“圣战”武装。本简报认为,当前即使“主流政党”也在根本政治问题上选择与中央对抗,这显示出莫迪政府的克区政策已深陷困境。

——摘编自《印度快报》

 

【矛盾难解】回顾印度近期农民抗议活动,仅凭“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不能解决农业部门的补贴依赖问题

当前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的激烈农民抗议活动可被视为当地矛盾的总爆发。农民抗议内容主要包括:印巴冲突使农民失去巴粮食市场,蒙受重大损失;国家长期放纵资本掠夺农民,导致很多农民深陷债务;过度使用杀虫剂、化肥等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底层人民缺乏社会上升通道,被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在这种情况下,废除重要农产品收购最低保证价格可以说是切断了农民最后的生路。印度庞大的农业部门几乎都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系。值得注意的是,补贴不仅存在经济方面,每年“夏粮”收割季节后,北印度农民都会大规模焚烧秸秆,导致严重雾霾,这一现象的本质也是国家以环境为代价“补贴”处于弱势的农民。同一逻辑的还有印度由于补贴农业用水而导致地下水水位骤降。而当前莫迪主导的“农业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减负措施”,即力图缓解印度政府因帮扶农民而产生的巨大负担。本简报认为,印度国家机器主要由英殖民统治结构与发展中国家式“社会主义制度”两部分支撑。而当前莫迪政府的改革并未触及这一基本政治结构,仅是出于维护大资本家利益及为政府减负的目的,推动“私有化”“自由化”,试图破拆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导致农民更加深陷贫困。例如,早就推行“自由化”改革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已成为印农民自杀人数最多的邦。

 ——本简报评论




政策动态 


【财政压力】中央政府决定亲自出面举债,转贷给各邦以填补GST补偿款缺额,部分邦对该方案仍持反对态度

10月15日,由于商品与服务税委员会(GST Council)无法在填补GST补偿款缺额达成共识,印度中央政府决定举债,然后以“背靠背贷款”的形式转贷给各邦。经济学家指出,此举将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债务高企的地方政府若直接从金融市场举债,将面对更高的贷款利率。通过中央政府举债,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的贷款利率将统一和国债利率持平于0.5%,超出国债利率的部分可由中央政府补贴。同时,中央政府将通过特别窗口贷款,以避免影响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和政府总体债务状况。10月14日,包括德里与查谟和克什米尔在内的21个邦和中央直辖区表示同意,但包括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在内的其他地区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举债义务,并已准备向印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

——摘编自《印度教徒报》、《经济时报》等

 

【新冠疫情】印度疫苗研发进程过半,莫迪政府开始筹备大规模、储存发放机制,并筛选优先接种人群

截至10月17日,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7493724例,单日新增62212例,累计死亡114283例。目前,印度有三支新冠肺炎病毒疫苗进入人体测试阶段。其中,牛津阿斯利康(Oxford-AstraZeneca)疫苗与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联合开发的疫苗已进入临床三期试验。印度本土研发的疫苗Covaxin正在进行临床二期试验,并已经向印度药品管理总局(DGCI)申请三期试验许可。莫迪10月15日关于疫苗的特别会议上指出,印度政府将开始准备疫苗采购、大规模储存、运输和分发注射的各种机制,并表示将加大抽样抗体检测和病毒检测能力。据悉,印度药品管理局已批准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纸的商业化应用。印度医学理事会称,新检测方法将能在一小时之内显示检测结果,准确率高达96%。

——摘编自《铸币报》、《印度时报》和《印度教徒报》等

 

【经济政策】印度央行与IMF预计2020-21财年GDP增长约为负10.5%,为刺激消费中央政府拟出台新政

印度当前经济状况持续低迷,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达7.34%,食品价格上涨10.7%。工业生产指数持续六个月下跌,8月份同比减少8%。印度央行预计财年2020-21财年GDP增速为负9.5%。IMF预计印度2020-21财年GDP增速为负10.3%。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GST税收有所上升,印度财长就此表示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将开始缓慢回升。为刺激下半财年约1万亿卢比的消费需求,印度财长西塔拉曼10月12日宣布中央政府将面向政府雇员和公营事业员工出台两份小幅度经济刺激方案。一是休假、旅行许可(LTC)现金券方案。由于疫情导致无法出行,LTC现金券方案允许雇员放弃假期以获得现金券补偿。现金券可以在在2021年3月31日前用于购买GST可征税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二是特别节日预支方案。该方案允许雇员提前预支零利率1万卢比的工资,分10期偿还,也必须在2021年3月31日前消费完毕。

——摘编自《印度教徒报》、《铸币报》网站等


社会动态 

【种姓差距】哈佛大学教授:印度经济自由化并未改善种姓间不平等,而疫情使低种姓人群生活境况雪上加霜

哈佛大学苏布拉曼尼安教授研究成果显示,印度经济自由化三十年来,即使政府出台了针对表列种姓、落后种姓的优惠政策,但种姓间的不平等状况反而恶化。就业层面,私营企业管理层职位的多数仍被高种姓群体垄断。教育层面,私立学校的增加使经济上处于劣势的落后种姓群体入学名校概率进一步降低。尤其是以种姓为基础形成的封闭师生关系和校友圈,使得落后种姓群体在就业市场也难以获得公平机会。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低种姓群体的生存情况雪上加霜。据统计,印度政府实行第一轮封锁政策以后,低种姓人群的失业率是高种姓人群的三倍。高种姓人群接受教育的时常和完整度更高,使其更易获得收入稳定的工作。靠日薪生活往往意味着收入不稳定,在印度仅有3%的高种姓人群靠日薪过活,而低种姓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16%。

——摘编自scroll.in

 

【教派冲突】媒体成为印穆冲突一大“战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数字仇恨”持续升级并已产生负面影响

近日,塔塔集团旗下一家珠宝企业在电视台和社交媒体投放的视频广告在印度社会引发了论战。广告内容涉及穆斯林丈夫和印度教妻子共同为印度教风格的婴儿洗礼准备礼物,广告语为“两种不同的宗教,传统和文化的完美融合”。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认为,该广告是穆斯林在以爱之名宣扬“圣战”,是穆斯林男子企图通过婚姻来同化印度教女性的“阴谋”。目前,迫于舆论压力该广告已被撤下。评论指出,该案例并非首次发生,自印人党上台以来,印穆冲突不断升级,而媒体便是其主要阵地之一。有研究发现,Facebook上流传着大量印度教民族主义极端言论,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初期,印度穆斯林被塑造成为病毒传播者和携带者的负面形象。这种裹挟着宗教极端主义的“数字仇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发酵升级,甚至影响到了印度同中东国家的外交关系。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便已对印度的仇恨穆斯林言论表示关切。虽然印度总理莫迪之后发文澄清,但类似言论已经对印度与穆斯林为主的国家间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摘编自10月13日、14日《外交官》

 

【抗击疫情】印度在疫苗研发领域加大投入,印产疫苗拟于明年中下旬问世,但疫苗运输、分配仍有诸多挑战

印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再创新高,累计确诊人数已居全球第二。目前,印度正加大医药领域投入以抗击疫情。印度卫生部长哈什·瓦尔丹宣布印度版疫苗有望于2021年初上市,并计划于同年7月前对2-3亿人进行接种,包括一线医务人员和高危人群。但是印度未来新冠疫苗研发和生产将遇到多方面挑战。一是本土企业不具备生产条件。疫苗主要生产设备均需从欧洲进口,价格极其昂贵。二是本土产业链不完备。例如,印度本土公司甚至无法生产用于疫苗储存的玻璃瓶。三是本土疫苗质量存疑。目前,印度企业负责生产的呼吸机和相关防护设备均被证实出现质量问题。四是印度产能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虽然印度目前生产了全世界约40%的疫苗,但是这些疫苗主要供应国际市场,印度本土基础传染病疫苗接种率还未达到50%。因此印度政府是否能保证本国人民的接种需求仍是未知数。

——摘编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今日印度》和Scroll.in


往期推荐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4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3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2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1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0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7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6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5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4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3期

本期编辑:李知非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