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简报】印度政治简报 · 第33期

印度政治简报


2020年第17期 · 总第33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王思远、吴孟克、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马萍、马鹏恒


本期提要

【中印关系】中印近期外长会晤达成共识,但印度媒体持续渲染“中国威胁论”,两国边境问题依然风波不断

【农民抗议】印政府农业改革引发争议,哈里亚纳邦与旁遮普邦农民发起抗议,要求加入最低保证价格条目

【新冠肺炎】印度疫情持续恶化,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居世界第一,各邦以邻为壑因医用氧气供应问题产生龃龉

【电子商务】亚马逊在印屡遭诉讼,美企印度市场盈利前景未明,本土企业面临更大政策、资本、用户优势



外交动态

【中印关系】中印近期外长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但印媒仍持续渲染“中国威胁论”,两国边境依然风波不断

近期,中印防长、外长在上合组织部长级会晤间隙先后举行双边会晤,两国边境问题依然风波不断。9月5日,中印防长举行双边会晤。继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进入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鸣枪威胁后,中印外长于9月10日举行会晤,双方“坦诚且富有建设性地讨论了中印边境形势发展及中印关系”,并达成五点共识。然而,印度媒体此后依然就边境对峙和“中国威胁论”煽风点火。一方面炒作中国外交官人事更迭,《印度斯坦报》发文炒作新任中国驻巴大使的统战背景,暗指此任命意在进一步助推中巴合作,损害印度。另一方面,渲染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与不丹中部和西部接壤地区部署部队,企图开辟新战线,为即将举行的中印第25轮边界会晤攫取筹码、施加压力。


——综合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外交部网站、BBC

【周边外交】印度—东盟外长会近日举行,双方政治互信逐步增强,区域合作持续发展,双边关系日益密切

印度—东盟外长会近日在线上举行,由印外长苏杰生与泰外长共同主持。此次会议回顾了东盟—印度在海上合作、互联互通、教育和能力建设、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状况,审查《东盟—印度行动计划( 2016-2020年)》实施进展及第十七次东盟—印度领导人会议的筹备工作。莫迪上台后十分重视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从“东向政策”到“印太战略”始终将东盟置于中心位置。在莫迪推动下,印度与东盟合作效果显著。一是政治互信增强,战略依赖逐步深化。2018年,双方发表《德里宣言》,同意深化战略伙伴关系。2019年6月底,东盟发表《印度—太平洋展望》,推进印太合作。印度对此积极回应,公开承认东南亚在印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欢迎东盟发布其印太战略观。二是次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推动互联互通。印度积极推动“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目标打造印度与中南半岛国家次区域合作重要平台,大力推动“恒河—湄公河合作”,加强与缅、泰等国互联互通,提出修建印—缅—泰高速路、卡拉丹综合运输项目、印度—湄公河区域经济走廊等多项倡议。三是深化同东盟国家双边关系,打造东向政策战略支点。印度积极深化同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支点国家”双边关系。2014年,越总理阮晋勇访问印度,莫迪总理称“越南为印度在亚太地区优先合作伙伴”并全面深化对越关系。2016年6月,印度与新加坡举行首次防长对话,印防长称两国“将持续深化并超越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6月,莫迪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一步指出,新加坡是印度发展与东盟关系的跳板、东进东南亚的门户。2018年印度与印尼发表“印太海洋合作共同愿景”文件,指出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同意探讨印度“东向行动”政策、“萨迦计划”(SAGAR)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融合互补,重申东盟中心地位。


——综合摘编自印度外交部网站、中国新闻网


【中印局势】印防长就边界争端指责中国,专家分析中印关系“难战难和”,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或助推军事集结

9月14日起,印度联邦议会召开为期18天的年度例行会议。会后印防长拉吉纳特·辛格就中印边境对峙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在拉达克东部、戈格拉、孔卡拉、班公湖南北两岸制造多起摩擦”。但辛格也表示,中印两国均认为维护印中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对双边关系至关重要。然而,双方对边境实控线认知存在分歧,中国不承认边界传统习惯线,而印度则认为传统习惯线与现地地理走势相同。他表示,过去中印有过和平处理边境对峙的先例,如今印度依然致力于和平解决双边分歧,但印度军队有能力应对任何情况。针对当前中印局势,《印度快报》撰文表示,中印之间既不想迎来战争又无法拥抱和平。尽管双方部队脱离接触短期内能够保证边界稳定,但随着双方基础设施完善、投送能力增强,任何小规模冲突都可能引发大规模军事集结。与此同时,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方便更大规模的部队驻守。帕努将中方动机部分归因于中国对大和尚、拉达克和达旺等问题的敏感性。在印国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印政府需以政治家风范、充足外交准备、严格国内政治准则和充分的军事风险预期,确立全新外交政策范式,从而更好维护国家利益。


——综合摘编自9月15日《印度快报》


内政动态 

【农民抗议】印政府农业改革引发争议,哈里亚纳邦与旁遮普邦农民发动抗议,要求加入最低保证价格条目

5月中旬印政府推出名为“印度自主任务”(Atmanirbhar Bharat Abhiyan)的经济救助和改革计划,其中涉及农业部分持续引发争议。据悉,提案中关于允许农民在“邦级政府主管市场以外的地方”出售农产品的条目,或为“废除特定农产品最低保证价格的第一步”。该改革方案落实后将削弱邦政府在农产品收购方面的权力,而加强市场作用。此举引发多地农民群体发动针对邦政府的抗议活动,尤以哈里亚纳邦与旁遮普邦两个产粮邦为甚。哈里亚纳邦农民最先发起抗议,要求加入农产品收购最低保证价格相关条目,抗议随后扩散至邻近的旁遮普邦。大规模农民抗议活动迫使印人党在上述两邦的盟党改变其支持农业改革的立场。与此同时,包括国民志愿服务团下属农民组织在内的全国性农民组织及多地农民组织都表达了对改革的消极立场,抗议活动存在扩散趋势。国大党和印共马(CPM)等反对党也在积极谋求扩大此轮抗议的范围和影响。


 ——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快报》


【老党重整】国大党中央推动重大组织结构调整,提升党内青年力量占比,使拉胡尔势力上升,激进趋势加剧

在党主席索尼娅·甘地主持下,国大党中央近期完成重大组织结构调整,决策机构国大党中央工作委员会及中央选举组织局均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此外,党内成立五人委员会,负责协助索尼娅工作。此前曾致信索尼娅·甘地要求革新党内领导制度的多名成员落选,被视为党内“纪律措施”。此外,诸多重要职位由青年党员接替资深年长党员,这或是对国大党决策层“老龄化”争议的回应。据悉,此次入选的青年党员多与前党主席拉胡瓦·甘地关系密切。多名退职的资深党员公开于媒体发声,表示调整恰当适时,将坚决支持索尼娅的决定。本简报认为,拉胡尔此前辞去党主席职位的重要动机在于摆脱职务掣肘,以奉行更为激进的政策。本轮调整后,拉胡尔势力上升或使国大党进一步向激进化路线靠拢。


——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快报》


【马邦政情】遭宝莱坞女星争议、最高法判决、极端降雨等一系列打击,马哈拉施特拉邦联合政府面临困境

近日,马哈拉施特拉邦执政的湿婆军(Shiv Sena)—民族主义国大党(NCP)—国大党(INC)联合政府在遭受多重打击。一是联合政府与宝莱坞女明星康格娜·拉瑙特(Kangana Ranaut)发生争执。该女星在推特上与湿婆军官员论战,声称自己受到后者安全威胁,印中央内政部随后向返回马邦的拉瑙特提供安保支持。与此同时,由湿婆军所掌控的孟买市政府以“建筑违章”名义拆除拉瑙特在孟买的住宅,引发巨大争议。多方指责湿婆军“举动不公”,其背后明显隐藏印人党炒作因素。多个印度教“圣人”组织宣布支持拉瑙特,马邦邦长亲自接见拉瑙特,阿约提亚祭司团体宣布禁止湿婆军主席乌塔夫·萨克雷访问罗摩神庙。以上举动无疑削弱湿婆军在右翼的影响力。二是印最高法日前就马拉特社群配额做出判决,认为没有显著证据显示马拉特社群在马邦处于特别困难状况,使其可以突破宪法规定的50%教育与公共部门岗位保留上限。因此,马邦在本年度不得为马拉特社群提供相关保留。由于马拉塔社群为本届马邦联合政府重要政治基础,最高法判决无疑成为联合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三是8月以来超乎寻常的降雨重击马邦农业生产,也对联合政府治理能力带来考验。


 ——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快报》



政策动态 

【新冠肺炎】印度疫情持续恶化,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居世界第一,各邦以邻为壑因医用氧气供应问题产生龃龉

疫情不断蔓延,印度现已成为全球确诊病例第二大国,且是单日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其中,马哈拉施特拉邦疫情最为严重,有接近30万现存病例。据印度卫生部数据,当前印度多种医疗资源均面临严重短缺。以氧气供应为例,大约有3.7%的新冠肺炎病人需要吸氧治疗,尽管印度有约500家氧气生产厂家,当前医用氧气产量为每日2700吨,但面对快速增长的病例数已出现严重供应短缺。在现阶段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已出现当地官员限制医用氧气出邦的情况。作为氧气的主要生产地,马邦氧气断供造成包括中央邦等地医用氧气短缺。中央邦和马邦政府关系也因此趋于紧张,尽管中央政府出面协调,但目前成效有限。专家警告,如果医用氧气供无法及时跟上需求,印度可能经历疫情初期意大利北部所遭遇的灾难性场景。


——综合自《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印度经济】2020-21财年一季度印度经济收缩23.9%,多家机构下调印度经济展望,但二季度伊始有复苏迹象

8月31日,印度统计局发布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到6月印度GDP收缩了破纪录的23.9%。按行业看,农业是唯一一个维持了增长的行业,同比增长3.4%。收缩最严重的是建筑行业,达-50%,其次是商业、旅店、交通和通信行业,收缩约47%。多家国际机构也下调了对印度本财年经济的预测,高盛预计GDP收缩14.8%,穆迪评级预计收缩11.5%。为了降低经济搜索带来的负面影响,刺激经济复苏,印度政府决定追加2.35万亿卢比支出。新增支出中包括向公有银行提供2000亿卢比进行资本结构调整,4000亿卢比用于《农村就业保障法》的工资和补贴。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商品服务税(GST)收入8644.9亿卢比,同比下跌12%,较7月仅下跌1%。德勤印度的经济师分析称,这意味着印度经济活动已经开始有复苏迹象。


——综合自《经济时报》、《印度教徒报》等

 

【农业改革】印度政府引入三项农业市场自由化改革法案,农民以防范大型垄断企业剥削为由发起游行抗议

9月14日,印度政府向议会提交三项农业市场自由化改革法案,目标降低农产品交易环节障碍,并将农民从中间商盘剥中解放出来,为“合同农业”提供新的法律框架。这三项有利于农业经济自由化的法案,得到了部分经济学家的支持。然而,农民利益组织却称这些改革可能让农民更容易受到“大型垄断型农产品贸易公司”的剥削。也有专家指出,改革没有考虑到印度农村的复杂状况,很多中间商同时也是向农民小额贷款的放贷人,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扶持的稳定关系。此外,“合同农业”改革将大幅提高解决争议的成本,这对无力承担路费和相关法律费用的贫穷农民来说极为不利。当前,印度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已爆发抗议。


——综合自《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

社会动态 

【印度农业】疫情叠加极端气候对印度农业造成深层冲击,农民生活、市场价格、出口环境均遭受严重影响

受疫情和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印度农业遭受深层次冲击,农民自杀事件、农产品交易不畅等问题引发高度关注。据报道,疫情将印度农民拖入深度贫困,债台高筑、难以偿还以致自杀。例如,在旁遮普邦种植棉花的农民受封锁政策、蝗虫侵袭、干旱气候、耕种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难以为继,零工兼职工作也被迫停止,最终因为难以偿还肥料借贷而面临毁灭性打击。这一情形在莫迪政府6月推动农业改革后加剧,农民认为新政将压低粮食价格,抑制农民收入。此外,印度农产品价格波动使出口受到冲击。例如,印度洋葱价格在6-8月整体保持平稳,维持在每公斤20卢比左右,进入9月大幅上涨至每公斤30卢比。同时出现价格上涨的农作物还包括土豆和番茄,每公斤价格上涨一倍。上述农作物作为印度重要食物,其价格上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印政府紧急出台措施禁止洋葱出口。据印度商务部统计,受疫情影响,本财年洋葱出口同比下降33.5%,恐进一步影响农民生计。


——摘编自《纽约时报》和《金融快报》

 

【电子商务】亚马逊在印屡遭诉讼,美企印度市场营利前景未明,本土企业面临更大政策、资本、用户优势

印政府近期推进数字经济去中国化以来,印度电商格局持续深度调整。目前,印度电商市场已形成亚马逊、Flikpart和本土企业Jio Mart三足鼎立的格局。从现状来看,美企亚马逊占据印度三分之一电商市场份额,印度本土企业JioMart正在快速成长,而亚马逊自1月起则不断遭遇法律诉讼,大多涉及垄断、价格战等争议。例如,全印在线供应商协会(AIOVA)近日向印度竞争委员会提起诉讼,指控平台歧视不同卖家,其掠夺性定价致使供应商利益受损。与此同时,印度服装企业BHPC也向印度竞争委员会提起诉讼,声称亚马逊平台出售该品牌的假冒伪劣商品,并存在恶性价格竞争行为。目前,印度竞争委员会已驳回BHPC公司诉讼。印度本土企业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信实集团旗下JioMart于今年5月上线,8月份已成为印度下载量排名第三的电商产品。除了有信实集团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庞大的客户网络外,印度本土公司相较外资企业面临更少监管,拥有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据悉,JioMart与印度农民合作,在疫情期间开展农产品销售,每天处理订单数量高达40万份。相关评论指出,尽管印度电商市场布局仍由美企领衔,但本土企业在政策、资本、用户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对比之下,美国企业在印度电商市场持续获利的前景并不明朗。


——摘编自Medianama和《金融快报》

 

【非法童婚】疫情背景下,经济困难、学校停学共同导致印度童婚率再度上升,执法不到位致使恶行难除

由于疫情持续恶化,数百万贫困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加之学校长时间停课,非法童婚现象加剧泛滥。今年4月,联合国发布报告,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未来十年内全球童婚案件增加1300万起,而印度将成为重灾区,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印度法定女性结婚年龄为18岁。但统计显示, 27%女孩在18岁之前结婚,7%女孩在15岁之前,在15-19岁少女中有16%已婚。据印政府资助的免费儿童紧急求助热线Childline反馈,今年3月至5月,该热线共制止全印范围内5200起童婚事件。然而,更多隐蔽童婚事件未被相关机构发现。专家认为,童婚的主因是经济因素,旨在免除抚养女孩的巨大经济、社会和个人成本。许多印度父母认为,女孩是“别人的财富”(Paraya),即男孩家庭的财富,故养育女孩也应当由女孩未来的丈夫家庭承担。印政府虽然已加强立法,如在《禁止童婚法》中规定,对促使未成年子女结婚的父母处以1535美元罚款和最高两年监禁,同时确立2030年彻底消除通婚、早婚和强迫婚姻的执政目标,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社会活动人士认为,印度无法根除童婚的根本原因在于执法不到位,未有父母真正因童婚案件遭拘禁。


——摘编自9月8日《外交官》


往期推荐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2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1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30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29期

印度政治简报 · 第28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5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4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3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2期

印度经济简报 · 第21期

 

本期编辑:王鑫胜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