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2050,奇妙的科技年青人
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
文 | 左键
4月26日,2050@2020&2021大会完美落幕。在这奇幻的三天“漂流”中,我们遇到了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想法、关注多样未来的各色年青人。他们或身处科研最前线,或关注动物保护,或试图用极限运动探索海岸线......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我们因2050与这些有趣灵魂发生碰撞。
乘“蛟龙”下潜、去南极探索
是什么体验?
你去过南极吗?
“水下探索论坛”中,一位乘蛟龙到过海底又搭雪龙到过南极的科研工作者唐立梅带来了自己的独特体验。
唐博士就职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海底岩石。2012年,她参加了大洋26航次第一航段和第二航段位于西北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科考;2013年,随蛟龙号执行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中第72潜次的深潜任务,成为首位搭乘蛟龙号下潜到大洋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这是一段奇妙的海底之旅。在下潜的前一天,唐立梅就开始停止喝水,因为蛟龙号载人舱直径是2.1米,内部没有厕所,而整个下潜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注水下潜之后,第一次在水下看海面,阳光透下来,海水湛蓝湛蓝的,水面是一个一个透澈的凸起,来回的晃荡,泛着白光。窗外越来越暗,到350米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第一个发光生物出现了,像流星,很快从眼前划过。
而当到达海下2740米时,探照灯一打开,首先映入唐立梅眼帘的是一片白色的沉积物,就像海边的沙滩,那感觉就像到了海底的外太空。
接下来的过程如同按下了快进键一样紧凑。除了控制云台拍照,唐立梅开始疯狂“加购”各种海底“特产”。最后她带回了8升近底水样、11块岩石、2管沉积物,冷水珊瑚、海葵、海胆、海绵、海星、海蛇尾、寄居蟹等11种生物样品。
“海洋科考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我们正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话语权,中国正走向国际深海舞台的中央。”唐立梅说道。
在“基因科学教育路上的那些动物们”论坛中,主角则是动物。
主讲人孙海陆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曾经是华大基因生命周期表的项目主任,目前是猛犸公益基金会的教育总监。他先聊了聊目前大家关心的新冠病毒,逐一讲解了如何发现病毒、新冠病毒的特点,新冠病毒如何危害人体、病毒如何进行复制。
“新冠疫情让所有人对生命科学和基因科技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病毒世界十分微观,但我们在看待这个世界时,应该站在整个地球生态圈的角度去考虑。把前沿的‘基因科技’和有趣的‘自然教育’做融合,让国内很多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开展当前所欠缺的深入探索,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实践场景。”孙海陆说道。
2018年初,孙海陆认识了中山大学的范鹏飞教授,因此第一次接触了由他命名的一种长臂猿“天行长臂猿”。这个名字就来源于星球大战的主角“天行者卢克”。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一夫一妻的物种凤毛麟角,天行长臂猿是其中之一。
“野外的长臂猿数量稀少,且成功交配率低。为了提高长臂猿们的配对率,我们组织了‘牵红线’计划,带着一群小朋友从野外到实验室,完成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小探索。”
孙海陆关注的不仅是野外濒危动物,还有城市“居民”。譬如深圳,是全国首个在城市中心地带发现豹猫的城市。“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消息,这说明深圳的城市生态得到很好的发展,以后也将有越来越多的稀有动物出现在大城市中。”
2050大会现场,来了一个特别的家庭。
翟峰、宏岩、翟乃馨和丫丫,这个四口之家是中国第一个飞行的航海家庭,也是“飞艇学校”的发起人。
2012年,这个家庭卖掉老家的家产,举家帆船航海两年;2015年,全家驾驶飞行器环飞澳洲,拍摄纪录片《飞越澳洲》;2018年,开始组织了巴厘岛国际青少年冲浪营,带着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冲浪、运动,体验线上自学;2019年开始,建立“飞艇学校”,致力于让更多人“生活在天上,看遍世界”;今年,他们启动“极限环保海岸线”计划,将在5-6月份记录驾车沿中国海岸线,用极限运动(水上运动)的方式记录中国海岸线的环境状况。
“因为父母的决定,让我和妹妹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在我还是12岁时,我们驾驶动力三角翼环飞澳大利亚,我作为爸爸的副手,负责通讯翻译。很多人会好奇,一直在路上的我们,如何保证资金来源以及儿童教育。最初的资金来源就是‘卖房卖车’,后面通过‘飞艇学校’招募学员,也获得了一定资金;至于教育,我的父母希望我们是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实践去解决世界的问题。社会,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17岁的大女儿翟乃馨说道。
翟乃馨一家的举动,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包括CCTV、湖南卫视、澳大利亚ABC等。今年,他们来到2050大会现场,目的是让更多人关注中国海岸线、关注环保,并寻找同路人,一起用极限运动的方式共同去发现和记录。
从过去到未来,从差异到协同,从机器智能中到设计到设计中的机器智能,关于运算力的想象充满无限可能。年青人们聚集在“从无限运算力到无限想象力II”论坛,探索人机之间更深层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图像智能体交流吗?我们可以和图像智能体交流吗?”这是来自戴森的提问。
戴森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Design Computation专业,专注于面向未来的交互研究。他认为,随着AI图像图形生成技术和相机识别技术的革新,为人与图像的互动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另一位嘉宾,阿里云创意设计专家十修,则更加关注数据的可视化设计研究。他曾为云栖大会设计创意脚本,通过数据的可视化让更多人了解数据。同时,他也在不断开拓数据的价值,让数据应用于更多方面。
“在每一次人工智能的高潮后,都会经历一段‘冷静期’。现在,新的‘冷静期’即将出现,我们开始关注AI与人关系。”特赞科技创始人胡修涵,演讲的议题是“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和设计”。他认为,营销活动通过内容与人的互动,成为了经济中最高效的闭环,是研究内容与商业和人发生作用的好场景。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浙氪现场:第二届萧山人大会 | 2020空天信息大会 | 首届西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