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逛香港豪宅周边菜市场,花10元就能吃海鲜

杨二妈 菜市场的博识课
2024-08-04

市场的记录

  这是第36篇~


五月巴塞尔艺术周、六月七月艺术壮游,三个月三次抵达香港看展览,所到之处是衣香鬓影、奢侈豪华。而我们三次入住的西营盘,却是老旧楼宇密集,又与豪宅混杂交错之地。此文以两个菜市场为观察对象,从历史、建筑、管理和消费水平等角度分享,呈现香港日常生活的另一个缩影。

西营盘,一个魔幻的地方!

1851年(太平天国前后),大量珠三角难民涌入香港。当时的港英政府为安置难民,就开发西营盘一带作为安置区,规划出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和高街(原称第四街),住宅区以东边街和西边街为界,而正街(原称中正街)是这个区域的中心点,如今也能看到“目”字形的街道规划。

“营盘”,究竟是谁的军营?

至今保留两个说法:一说海盗张保仔,二说英军的营地。我更倾向是后者,因为距离西营盘地铁口500米就是水坑口,那里是1841年英国远东舰队登陆香港的地方,也是英军升旗鸣炮、驻营安寨、宣布占领、侵略血泪史的开始。

而入住西营盘,便常有时空穿梭、空间交错的感觉。从正街向上走的半山豪宅,越往上走,环境越开阔、建筑越漂亮。宝珊道是个重要地标,几千万的房子是寻常,过亿房产也不少。而现实的另一面,这里是传统、老旧、密集、无序、低廉、老龄化……

跟着照片逛一圈,感受这区域的魔幻性吧!

西营盘街市,周边唯一能买到活鱼的市场。

所谓活鱼,除了有广东人常吃的(养在)(内河、池塘)(活鱼)外,还有自全球各海域的海鲜:日本鲍鱼、澳洲龙虾、法国生蚝、美国野生带子、荷兰面包蟹……还有,内地供港的产品,中山脆肉皖鱼、大连对虾、阳澄湖大闸蟹等等等等。

这些街市海鲜档,像海底世界小展厅。五大洲的鱼、贝壳、虾、蟹都能找到。我粗略一数,超过150个海产品种。

先百科吃到肚子里,再慢慢研究知识!

和广州相比,鲜活海鲜选择多、质量好、价格略贵一点。‍‍‍‍‍‍‍‍‍‍‍‍‍‍‍

👇大黄螺,实在巨大。‍‍‍‍

原以为,香港会保留英制的计价单位“磅”,却意外发现:大多数档口,都采用“斤”标价和计价。‍‍‍‍‍‍‍‍‍‍‍‍‍‍‍‍‍‍‍‍‍

当然,更简单、方便是以“份”出售。

以“份”销售的海鲜,基本都是跳楼价,可媲美沙园菜市场的便宜!‍‍‍‍‍‍‍‍‍‍

猜猜,菜市场里那些海鲜最贵?

我想强调:“贵”不是绝对的“高价”,而是相比内地海鲜市场的性价比。‍‍‍

香港海域内打捞的(本地)海鲜,价格最贵!

本地打捞,也叫“本湾海鲜”。最常见的,是各式各样石斑、青衣、海虾、墨鱼、鱿鱼……“野生”二字是贵的标配。千元一条的“野生”鱼,在菜市场是真实存在。这种低调又日常的奢华,简直惊掉我下巴。

与此同时,另一个极端也让我懵圈:50元买海鲜,选择多啊。20元呢,也有不同组合。即使只有10元,还是超过我的想象力。

安康鱼肝,20元、30元一个。(江浙一带常)‍‍‍‍

冰虾,20元一斤。14元一条海鱼,二斤半重。质量残次,胜在低价。‍‍‍

纵观特价海鲜的价格,香港豪宅区菜市场竟然比广州老城区几大菜市场还实惠哦。(10元港币相当9元人民币)‍‍‍‍‍‍‍‍‍‍‍‍‍‍‍

10元、15元一大份的杂鱼。

海鲜档,比猪肉、牛肉、三鸟档的总和还多。‍‍‍‍‍‍‍‍‍‍‍‍

本地饮食习惯,也可见一斑。

逛完(看图片)一圈,让你想到什么?‍‍‍‍‍‍‍

地理原因,靠海吃海。保护本地资源,认可本地生态价值。其次是供应链丰富,有自产区,有内地供应,还有免关税进口。货源充足,供应稳定,价格不会太暴利。选择多,竞争自然大。竞争的结果,是两极分化的市场?

行走间,有个重要发现。

街市档主和帮工,以高龄长者为主,目测七十岁以上不在少数,五六十岁是主要劳动力。

一个鱼档的老板,是75岁的老太太。她穿着长筒塑料胶鞋,绑着围裙,一边收拾一边聊:“不买也随便拍啊,不懂就问我……我卖鱼五十年了,儿子大学毕业了,他不接手市场,没前途啊。你这年轻人会做饭吗?都不爱做,喜欢外卖吧……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做到死就关门了。”

悲凉的一席话,却是大实话!

我站在路边,看来往的行人。

老年人、外籍佣人,超过九成。他们提着购物袋,看起来是悠闲,三三两两,不紧不慢。还有些,牵着狗,推着婴儿车,或拉着小拖车。偶遇也有很帅很酷的年轻人,西装革履,工整笔直。但他们,总是小跑着,或大步迈前。‍‍‍‍‍‍‍

我站在路边,看四周建筑和商铺。

天桥是正街和第一街的交界处,连接两端是西营盘和正街两个市场。两个名字,实际是二合为一的整体,分区销售不同类别的产品。正街街市,像个大杂烩的商场,衣服鞋袜、生活用品齐全。

后来查资料,发现西营盘街市大有来头。最早历史,可追溯到1864年。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在1924年重建。1930年的一场暴雨,街市屋顶倒塌,一名女子丧生。

这是一张明信片,拍摄于倒塌前的西营盘街市

而相关政府机构并没原地拆除重建,而是选择在旧市场对面的空地重建。1932年,新西营盘街市建成,采用简约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没有任何常见的西方建筑装饰。外墙是红砖和混凝土横坑纹,大窗户采光。由于建在斜坡上,要实现外形对称,因此坡顶是二层,坡底是三层。街市有多个出入口,有负一层、一层、二层,充分显示“半山”地貌的特色。‍

拍摄1973年的西营盘街市外


如今的正街街市,其实是西营盘街市最初的位置。如今的西营盘街市,是1993年经评估旧市场结构存在危险拆卸重建的,尽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来建筑的特点。

它们各自保留原来的名字,又重新分配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经营任务。只有熟悉之后,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天桥连接的街市,不但带我们观察周边社区的日常生活,也能透过公共社区空间来理解地区发展的脉络。

正街市场👆西营盘市场👇

从硬件来看,这两个菜市场显得非常“先进”和“高级”,还有设计上的小亮点。

比如:香港的所有室内菜市场,中央空调、自动屏蔽门是刚需。

两个菜市场有两套完全不一样、却十分用心的标识设计。

需要上下楼的地方,必配有手扶梯或厢式电梯,为年老体弱提供更多便利。

除了常见的蔬菜、水果、三鸟、肉、海鲜、食杂、日用品分区外,菜市场的最高层是早餐店、快餐店、大排档。(香港菜市场的顶层,配置食肆是常见方式,成为是一个独特的餐饮选择。)

菜市场里的茶餐厅,有路边大排档的体验感。

大平层里没隔板区分空间,不同档口有不同特色。招牌和摆设,显示一种临时、随意、多变的格局。手写的菜牌,新旧不一、参差不齐的台凳和装饰。四处堆放杂物,很有街坊社区的亲切感。进入饭市高峰前,老板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菜市场的室内空间布局,类似国内的商场。

最底层是卸货区、垃圾站,干净和有序。

相比之下,独立自主的档口,却显得乱七八杂:没有统一格局,堆放杂物、货物、垃圾。

部分档口正在装修,并无严格的围闭和管理。

里里外外走一圈,有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积极,也有乱象横生、欠缺管理的混乱。

不统一的地砖、乱挂乱放的杂物、幽暗灯光和走道……

人、事物和环境,纷纷透着岁月的痕迹。

也有破落过时,和陈旧不堪。

当然,我也能找到小时候的回忆。分装的散装食物、人情味十足的交流、消失已久的传统小吃……

蔬菜区,比广州价格贵不少,最最冷清。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香港蔬菜供应65%来自大陆,香港本地供应占35%。‍‍‍‍‍‍‍‍‍

大陆来货,不但精选还要检疫,自然贵。本地供应,产量低加上成本高,更是贵上加贵。比如:48元一斤本地产的日本红薯(一个号称好吃的番薯品种),简直贵出天价了。

如今,钱大妈也开进香港、开进西营盘了,价格和广州相差无几。本地品牌“领鲜”“黄大妈”,也加入生鲜、连锁、社区的竞争行列,价格战暗暗打起来。

品牌型的社区零售,要进入新纪元了。

啊,新一轮资本,要抢滩香港街市了。

另外,香港水果比广州便宜。10元,能买半个甘肃产的沙地西瓜;20元,能买4个日本苹果……因此,香港旅行期间,每晚都多款水果补充能量。

正街是香港斜度最大的街道,最高斜度达1:4,过去曾发生不少交通意外,故有“长命斜”之 称。整片区域也因之地势陡升,而街巷井然,仿佛一张斜立的棋盘,变化多端。

逛了七八次的西营盘街市,终于写完一篇了。

写在最后:

这里,构成一片独特生活区,港味十足。如今,正街被铁栏断开了,只能徒步而走,车祸基本不发生了。

两个菜市场,和街道上无数的社区店铺,这这样共同谱写出西营盘的真实生活。

翠绿环绕、背山面海、繁华热闹。几十个文化保育建筑及景点,豪宅和旧楼同在。交通便利,6分钟可达中环,步行30分钟到大馆。教育资源丰富,香港大学和中小学名校齐备。生活上,奢华和廉价齐备,吃喝玩乐齐全。‍‍‍‍‍‍‍‍‍‍‍‍‍‍‍‍‍

然而,为什么物价差这么大?

因为,这里除了住有钱人,也住着很多很多普通市民(穷)。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罢了。


(完)


立吞就是站着吃,不怕呛?一口气逛几款市场

亚洲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场,不可错过的体验

植物种类最多,是哪个省?

苏坡大棚市场|一个把猪吊起来的地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菜市场的博识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