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厦门大学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及经验分享

编者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本文汇编了厦门大学19个“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经验、亮点和成效,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新”意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重要专题内容之一。在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技能展示中,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佳宏伟副教授因主讲这个专题,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现场教学技能展示最高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因人施策 把握思想脉络


要想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好,佳宏伟老师虽是历史学博士出身,却也直言并非易事。为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他从供给端发力,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因人施策”——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调整授课方式,让无数学生“路转粉”。在为医学院的本科生授课时,曾对中国近代医学史有所研究的佳老师特意把近代中外医学交流与冲突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相结合,将其作为史料的有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已经掌握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人文学院学生,佳老师则注重在历史事实阐释的基础上,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价值观进行学理化的逻辑推导。他认为,只有把主流价值观学理化,并通过学理的方式向当代大学生进行阐释,才能让大家觉得“有理”。

通过把握学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佳老师的思政课更立体更生动的走进了学生心中,这种与专业课相融相通的思政课自带亲和力和感染力,点燃了学生们的思想火花,用学生的评价就是 “既喜闻乐见又受益无穷”。

结合校史 体悟历史内涵

为了帮助厦大学子更好地在历史视野中思考近代历史事件的意义,佳宏伟老师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讲述厦大故事,讲出厦大特色。在近代史上,厦门大学的成立深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影响。因而在讲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时,他把20世纪二十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历史往事带进课堂教学,以鲁迅、林语堂、顾颉刚和孙伏园等这些当时任职厦门大学国学院的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厦大故事作为近代史教学的具体案例。他举例说,“鲁迅当时在厦大执教,几乎每天给许广平写一封信,信件内容能够让学生生动体会到当时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对当时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诉求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和更真实理解新文化运动精神内涵。”

此外,佳宏伟老师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历史,参观厦大校园里的革命史纪念馆、校史纪念馆等展馆,通过“小故事”读懂“大道理”,切实体悟中国近现代史的内涵和魅力,让学生们有思考、有收获、有共鸣。

灵活教学 坚持多元关怀

在教材体例基础上采取灵活的专题教学,是厦门大学思政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而“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改变流水账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则是佳宏伟老师坚持的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论。在讲授《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新”意义》的专题课时,他摈弃“背景-过程-意义”三段论的传统教学方式,以“不忘初心”的线索统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历史脉络,挖掘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逻辑、组织结构、动员机制等核心内容。“在新背景之下,一个新政党,它的新特质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些新的特质、新的形势,必然带来一些新的结果,所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的革命就会焕然一新。”

像这样基于历史逻辑顺理成章的推演,在佳宏伟老师的课堂上并不鲜见。他说,思政课教学必须要求老师自觉地坚持价值教育与学术关怀的有机结合——这一结合恰恰贯穿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灵活转换当中,只有思政课教师这样“走心”,才能让思政课“不走样”,让学生“不走神”。

实践育人 从文本到当下

推动思政课程立德树人,需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了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接地气、聚人气、有朝气,佳宏伟老师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开展国情考察活动的宝贵机会,为课堂教学收集丰富多样的专题史料,用自己亲身实践的所见所闻为学生讲述鲜活的中国历史,展现眼下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

一次课上,佳宏伟老师把自己在闽西苏区拜访白求恩助手后人的经历分享给学生时,在座学生都纷纷表示这位老红军的故事不可思议,却又在这不可思议中,接近了中国近代历史实践的现场。除了把自身实践带进思政课堂,他还鼓励学生把思政课堂相关内容带到实践调研中去。通过组织学生前往胡里山炮台、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鼓浪屿、闽台缘博物馆等地实践调研探索近代历史上的革命文化、华侨文化和闽南文化,到闽西苏区搜集红色历史文化档案、到江西农村基层一线了解党的建设……佳老师坚持把实践教学融入思政课程,让学生不仅在教材文本的历史中思政,更在当代最鲜活的实践中思政,把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3月18日,作为福建省高校思政课的一线教师代表,佳宏伟老师出席了在京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和对思政课教师的亲切关怀,备受教育和鼓舞。

在佳宏伟老师看来,思政课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递,更是关系到个体思想的型塑,是“分析社会、解决人生问题的一把钥匙”。正如林堃钰同学在课程评价时所说:“佳老师的课,让厦大学子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教会我们要以自信拥抱未来,将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做有梦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答卷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供的一整套历史逻辑、历史观和历史分析方法,帮助当代大学生打好“中国底色”,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2

《社会与文化概论》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学科通修类课程,《社会与文化概论》主要向学生讲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培养他们从社会、文化与政治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使用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媒体现象的能力。该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素材,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开设以来修习人数已超过2000多人。早在2015年,《社会与文化概论》就被选入厦门大学年度本科大类平台课程建设计划,同时也是厦门大学第三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科层制追求的高效率是正确的,只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现代人类对天性解放的呼声渐高,它已经无法再全盘适用……”2017级新闻学专业的陈静文在她的《社会与文化概论》课程论文中写道。在她的课程论文里,陈静文用批判视角研究了西方科层制的理论和实践,并试着提出了公共管理的新思路。

像这样关于“科层制”等社会文化和政治议题的探讨,在新闻传播学院阎立峰教授及其团队的《社会与文化概论》课堂里随处可见。《社会与文化概论》丰富的人文社科内容及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而这门课的课程作业,则是让学生自主选题,表达他们对特定社会文化现象的深思,从而让学生更有学习上的获得感。

走好 “四力”路,做好新闻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媒体人肩负着新的职责使命,走好“四力”之路是履职尽责的必由之路。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四力”要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

“四力”是新闻认识论和新闻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新闻报道反映了记者对世界的认识,需要通过“脚力”深入实际采访,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也需要借助“眼力”洞察问题,练就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阎立峰认为,新闻记者练就“四力”,需要“想象力”的锤炼,“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他的想象力在于审视、报道一个事物的时候,能够更换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只是看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洞察背后的因果关系,甚至把握它的规律”。而《社会与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帮助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想象力、淬炼思考力的尝试。

“脚力”“眼力”要依靠“脑力”提升,只有深入分析思考,抓住事物本质,真正学懂弄通,才能进一步创新表达方式,用“笔力”汇聚结晶,引发读者共鸣。和社会学知识“触电”后,2017级传播学专业的尤佳直呼过瘾。她感觉到,许多社会现象在概念化后,变得更易于理解,也更为有趣。回顾整个课程的所学所得,尤佳认为,“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能够让自己更为简易直观地理解人类行为,而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个体性差异又可以成为传播学的研究议题。”

新闻传播学属于应用性的文科,但新闻记者却是“杂家”。阎立峰认为,除了采写编评的专业技能,跨学科的知识背景是“一个有思想的新闻记者”不可或缺的素养。在《社会与文化概论》的教学大纲里,“功能主义”“冲突论”“文化相对主义”和“科层制”等专业术语建构起课程的知识网络。在阎立峰看来,社会学科的通识熏陶,是为了让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知识相互贯通,“帮助学生从社会学、人类学或者文化批评的角度,反过来再思考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在新闻学子成长为未来新闻人的路上,《社会与文化概论》引导他们增强“四力”理念,积累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也润物无声地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师生心灵交流,实现长效育人

上课坚持手写板书,从来不用PPT,是阎立峰留给许多学生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在阎立峰眼里,PPT教学和板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获得感。他认为,“学生只看PPT的话,活知识也会变成死知识。板书更能真正打开学生心扉,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交流。”

使师生达到教和学的心灵契合,共同学习和提高,并能围绕一个问题真正展开探讨,是阎立峰一贯的教学理念。在阎立峰的课堂上,不同专业方向和年级的学生都时常积极参与到课堂话题的讨论中。阎立峰认为,学生本来就可能有一种求知欲望,一种兴趣和思考的冲动,老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保持对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疑问,要有获得事物因果关系或者规律的一种渴望。

在这门课汲取过知识的两千多名新传学子中,许多人在走出象牙塔后依然从阎立峰讲授的知识中受益。行业垂直媒体“娱乐资本论”创始人、前《新京报》经济部记者郑道森便是其中一位。这位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新闻人,至今依然记得当年在课堂学到的知识,还时常和阎立峰一起探讨时下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从曾经的师生关系变成如今的朋友关系,不变的是历久弥新的知识力量。

阎立峰认为,“相比眼前的教学成绩,如果随着学生社会历练的增多和年龄的渐长,他们愈发感到老师在课堂上所授知识的可贵,这可能才是对老师更大的肯定。”“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宁可选择十年、二十年以后,学生还对我的课有回味、有感触、有收获,希望我教授的知识和道理,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地分析问题、看待人生、面对社会”,这是阎立峰在教书育人中始终坚守的理念。

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坚定“四个自信”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评判和审视形形色色的社会学知识”,这是《社会与文化概论》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将西方的理论和现实与中国的制度和国情相比较,是阎立峰把理论讲透的教学法宝。“我们要了解西方理论思潮和学术活动,但我们不能死搬硬套,不能把他们嫁接在社会文化背景和国情完全不同的中国。”在讲授“功能主义和冲突论”时,阎立峰力图让学生既看到西方建立在功能主义观念上的社会分层及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又了解到基于冲突论理念西方社会的对立和撕裂,进而引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协调社会的公平和效率,如何带领人民创造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

“权力与政治”,是《社会与文化概论》课程的第十三节课。为了让学生树立辩证看待西方民主政治的观点和立场,阎立峰从西方代议制民主出发,透视背后的私有制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再结合近年来西方频繁发生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运动的现实展开分析,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在当下的国际时事中理解社会学理论,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产生强大的理论阐释效力。

阎立峰相信,中西学理和实践的比较视野,比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蕴含着更多思政育人的知识融入点,可以让学生在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这不但不会让学生思维和价值观立场产生混乱,反而让他们通过历史分析和逻辑推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3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迈向新的历史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在原有传统课程《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组,由洪永淼教授牵头,张兴祥副教授和侯金光助理教授挑大梁,面向经济学科国际化试验班开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同学们的期末论文选题中可见一斑,既有关于既往经济理论的探讨,又有关于当今经济制度的思考;既关注中国发展,又兼顾世界经济的变迁。

理论分析,辩证思考

“要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明确,哪些探索是正确的,哪些探索又是误入歧途。”侯金光老师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听起来很传统的理论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理论,理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实践的发展。理论分析固然必要,但更应注重辩证地思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张兴祥老师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模式既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原型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或“苏联模式”,更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需要理解以下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在哪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什么不能照搬照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又面临着哪些困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百年探索历程中,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相比,现有的经济体制体现哪些创新?

回望历史,吐故纳新

“读懂过去才能探索未来。”侯金光老师说,政治经济学理论由西方引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演变而成的理论体系。为经济学科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在探索未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犯过哪些错误,取得过哪些成绩,又有哪些经验教训。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条是让同学们领悟到,中国的发展轨迹,事实上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吐故纳新、破旧立新及其与本国国情结合应用的过程。在应用过程中,因为传统的发展理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不断的探索与修正的过程中,前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课程组的老师同样希望传达给学生的是,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情,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今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

“理论的阐述很重要,但图、表、音像资料和理论同样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阐述偏向枯燥乏味,生动的呈现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曾到国立莫斯科大学修读博士学位的侯金光老师与课程组内其他两位老师一起,为这门课程增添了许多生动的元素。2019年春季学期授课期间,老师们组织学生观看苏联电影《两个人的车站》,在观影后请学生回顾影片中展现当时经济发展的细节,并发表个人观点。“我们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来回答‘社会主义好不好、怎么好’的问题。” 张兴祥老师指出,观看过去的影片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有一个置身其中的现场感。“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易地批判前人所犯的错误,但是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谁敢说自己就有穿越历史迷雾的‘火眼金睛’?”通过这种方式,课程组希望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深刻洞见的历史眼光。“学生要有历史眼光、历史逻辑,看待问题才能客观准确。”张兴祥老师说。

此外,张兴祥老师在授课期间多次组织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形成头脑风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用课程吸引学生;老师不能唱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绝不适合高等教育。要让学生愿意学、想要学。基于这条主线,在一场又一场关于“996”“中美贸易战”“人工智能时代剩余价值的来源”等时事热点的辩论中,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是目的,育人是根本任务”

侯金光老师坦言,很多学生容易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成单纯的思政课。课程组认为,应立体、全面地理解这门课程,并做了不少工作。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探索科学,同时更应包括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从不认为思政是死板的,它是鲜活的,不但能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挖掘出思政元素达到育人的目的,得到思想上的启蒙,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这不是一种更值得鼓励的探索吗?”

张兴祥老师指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更能使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思政课程讲思政不能悬在半空中,要接地气;专业课程也不能光讲专业知识,而应关注育人成效,思想道德和专业能力不可偏废。课程组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让学生明白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以奋发有为的意志弘扬理想信念,用激情澎湃的青春书写人生华章。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4

《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课程,该课程由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烨教授主持开展,并于2018年入选厦门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主要向学生讲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四个重大社会变革下,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映射。王烨在该课程中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意在增进学生对中国现当代革命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了解,从而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思政教育意义。

《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课程立足史学与文学两个维度,通过文学展示光荣的革命历史,深刻展现出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置身历史语境,坚持正确方向

王烨历来注重历史对当今青年思政教育的指引力。他专注于挖掘历史文献的思政价值,引导学生在当代历史语境下,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真相、正确判断。通过学习原始文献,学生可以更客观地理解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革命进程的曲折渐进性,逐渐培养起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从而坚定历史正义、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文学和历史具有不可分割的相通性和互融性,阅读经典书籍,也是引导学生们知党史、明国史的好方法。比如,学生们在《青春之歌》中体会知识分子青年们为了革命的艰难成长经历;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感悟革命领袖和先烈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跟随曹禺先生的《日出》回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和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正如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说,“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学生与王烨一起通过阅读走进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逐渐形成对革命历史的独到见解、培养出敏锐的历史判断能力。

唯有历史的明灯才能照亮广大青年前进的道路;唯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才能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唯有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才能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置身于现代历史语境,引导学生从“史”出发,练就出火眼金睛,从而更好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入侵,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拓展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王烨还主张通过公选课、讲座、博览文献、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帮助学生多角度、立体化探究历史事件,了解历史真相。如此多样的教学方式,让《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这门课程入案、入味,更入学生的心。

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学术习惯,王烨以论文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历史文献、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相比于传统的“平时教学+期末考试”的测评方式,论文无疑是对知识与素养的双重考查。除此之外,王烨还针对课堂上提出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通过博览文献、参加文艺活动,逐渐形成“学术黏性”,从而辨清是非、去伪存真,更加坚定人生方向。

王烨重视知识的运用,主张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使书本所述变成现实中的真实体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在过去的数年间,王烨曾多次到达延安进行革命传统学习,用切实的行动表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为推动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在教学上,王烨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主张大学生前往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革命文学的背景与内涵;在课堂上,王烨将真实的“所见所感”融入授课内容,引领学生感悟历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打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注重学生体验,助力成长成才

“王老师的课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专业化的、严谨的学术研究教学课堂。老师在课上并不大量地讲述内容,而是在极富思辩性的讲述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实例,援引理论,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分析意识,突出学术研究方法的演示和研究思路的传授。” 谈到王烨讲授的《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人文学院中文系2017级本科生曹译感悟良多,“通过在王老师课上的学习,我不仅了解到现代中国复杂却深刻的历史背景,还感受到了那一代研究者、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和作为。同时,我也更加走进王老师,体会到了王老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关注点和使命感。总之,不论在学术训练层面,还是思想意识层面,王老师的课都是能让我们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一门好课。”

在教学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在生活中极具亲和力的形象,也让学生们为王烨贴上了“反差萌”“暖男”等标签。2018级研究生王良博回忆说:“课前老师会给我们推荐相关论文文献,让我们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做到‘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上,王老师以缜密的历史文献考察法为‘杖’,将百年历史‘擀平铺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真正做到内容翔实、条理清晰、主旨明确的授课;在课下,王老师或扎根办公室、埋头进行学术研究;或与我们一同在我们的兴趣和经历中‘翻拣’论文的‘种子’,寻找适合的主题。作为在学术研究上有很多不足的学生,王老师手把手教我利用各种资源扩大视野‘补短板’,最终我的论文也做出了‘创新点’。”

如何把专业课程上出“思政味”,让课程思政“有精度”“有深度”“有温度”?王烨在《社会革命与文学叙事》课程中给出了一剂良方——用心“挑选食材”,选择代表性历史文献、经典书籍;耐心“烹调熬煮”,分主题、分方式剖析论证;精心“设计摆盘”,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消化吸收”,扎根社会实践,注重交流反馈,思政教育的营养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学生心间,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5

《独联体概况(下)》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培养更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俄语是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多国的重要语言工具。《独联体概况(下)》是俄语专业的一门方向性课程,将丝路沿线俄语国家国情文化与思政学习相结合,借助“云班课app”,倡导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该课程将国际热点问题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通过国情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在坚定“四个自信”中深刻理解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加快推进,丝路沿线俄语国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参与国,与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很深的可探究性。外文学院俄语专业五位中青年教师将丝路沿线俄语国家国情文化同思政教育相结合,联合开设了《独联体概况(下)》课程。课程涵盖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因素和节日文化、俄乌关系、俄罗斯东正教文化、反恐行动等十个专题教学。据课程负责人于丹红老师介绍,过去该课程侧重于普及俄罗斯文化,现在则将涵盖丝路沿线各俄语国家,结合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同时搭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促进“民心相通”。带着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使命,让我们一同跟随《独联体概况(下)》课程,探索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树立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定“四个自信”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和‘一带一路’对于文化交流的特殊意义”是《独联体概况(下)》课程开设的出发点。着眼于当下的时政热点问题,课程紧扣不同国家民族性格、经典作品、政治制度、价值观、民主观等方面的社会文化差异,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放眼世界,心系家国。由讲述俄罗斯爱国主义延伸至思政教育是该课程的一大创新之处。修读这门课程的陈欣宜同学对此深有感触,“当老师向我们介绍俄罗斯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基本国情展开对中国《英烈保护法》出台的重要性、‘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等具体爱国主义话题的讨论。”

在讨论和学习中,授课教师始终遵循时政热点同俄语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方向,推动思政教育的前行步伐,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在学习思考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以“学”“教”并重促进多元教学融合

颠覆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将丝路沿线的其他俄语国家纳入课程内容,则是《独联体概况(下)》课程的又一亮点。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学、课后巩固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观看相关视频,思考讨论题;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分组讨论和发言展示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课后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也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供广阔空间。

相比起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修读该课程的同学纷纷表示“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我们在课后有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和动力。在课堂展示的时间中,我们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能够更加牢固,这一学期真是收获满满!”于丹红老师也表示,“我们会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专题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建立教学资源库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将问题导向型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以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用国际视野培育外文学子思辨能力

放眼丝路沿线俄语国家的文化景况的同时,不忘深深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以得到启示和借鉴——《独联体概况(下)》课程更是十分重视探讨我国古今文化与他国文化之间的横纵对比。“中亚国家颜色革命的背后”是《独联体概况(下)》课程第四节课的主题内容。主讲教师通过介绍俄罗斯民主改革进程,深入解读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弊端,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于丹红老师对此分享到“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推进的改革是非常激进的,否定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方面,苏联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绝不能重蹈覆辙。”在专题学习结束后,同学向于老师反馈说“同样的历史事件,这节课带给我们与以往历史课程不同的角度与思考。”培养拥有思辨能力,兼具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这是该课程设立的初心和目标。

十周的课程虽不足以饱览丝路沿线众多俄语国家的文化风貌,却能有效地引导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外文化形成理性客观的认知。课程设计团队的老师们相信通过十个不同知识点的讲授和充实饱满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互动中深入分析和讨论,能够让学生对丝路沿线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有较为系统的理解,正确认识当下中国的国情和热点问题。

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方向性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是外语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积极探索。外文学院的老师们正朝着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的方向阔步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扬帆。


6

《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提出,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长远发展和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福祉发展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内容。《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为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门专业课程,将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与党和国家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相结合,通过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联动,让同学们在学习实践中深入理解健康中国战略,牢固树立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己任,为推进“健康中国”宏伟蓝图的建设添砖加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事业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聚焦卫生事业主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全民健康而奋斗。

紧扣国家政策和现实需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如何加强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的理解?”

“怎样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到卫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

“又如何让学生了解国家现实需求,增强健康服务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是《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想要解答的核心问题。

为此,课程主讲老师曾雁冰围绕卫生事业管理核心内容,紧扣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政策和现实需求,在公共卫生管理、医院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映射点,并结合课程教师的管理实践开展教学。她说:“新时期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作为公共卫生学院的学子,有义务了解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而《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这门课程融合了公共管理学、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并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卫生领域的管理现象与管理问题,同学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原理,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等,培养分析和解决卫生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厦门市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卫生信息化与分级诊疗等管理举措已成为全国样本,课程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老师围绕卫生信息管理与实践等内容授课;厦门长庚医院总经理刘智纲结合长庚医院颇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与制度,讲解医院管理的专业知识。在课程教师分享实践管理经验时,通常举以很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例子,这不仅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还调动了同学们思考的积极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参与互动,分享自己对于解决卫生事业管理问题的看法。阙霜同学认为:“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让我们真正知晓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我们的兴趣和责任感,愿意主动去学习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思考分析如何有效实践才能解决问题。”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价值认知

“医院管理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一线才能切实了解医院管理活动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师方亚教授和曾雁冰副教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中设计了前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观的实践环节。

“在医院参观时,我们一边听工作人员讲述医院的组织生活与机构建设,一边联系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思考问题,遇到不理解或有价值的知识点就赶紧记录下来,再与老师同学展开讨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参观学习的内容很丰富,从社区的宣传到社区的设施环境建设,再到与社区居民或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我们可以切身实地的学习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流程,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体系。”前去参观实践的同学们如是说。

通过参观实践,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医院作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主战场,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意义,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所履行的职责。林晨曦同学认为:“现在的许多课程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不然大家都将成为纸上谈兵之人,一旦遇到问题就变得茫然不知,那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将毫无用武之地。而《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这门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我们对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在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基层卫生等实际工作,让我们在自主思考的同时认同专业价值、提高专业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师生互动交流

“我认为,巴恩斯医院管理中存在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多头领导和越权行事,这让医院在需要紧急调动人员的时候没有尽快安排,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试想一下,如果医院来了一位生命垂危的患者,而科室间存在多头领导的话,相关的救援人员会因为职责不明确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那说不定就会导致该患者失去生命。”“我认为,巴恩斯医院应该完善其组织设计,首先要指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使其组织结构更加规范化;其次要形成直线的职权关系,做到职权明确;最后要注意医院内各部门的协作,为了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在讨论课上,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就组织管理典型案例《巴恩斯医院》踊跃发言。

在此之后,课程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对学生发言中展现的亮点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就学生讨论的细节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突出引导探究、双向交流和联结情境。例如根据通过分析宿州眼球事件、新生儿院内感染事件等案例讨论医院管理面临问题及措施,并在分析与讨论中,融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卫生服务的人文关怀、职业道德以及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线上线下联动互补,提升自主学习成效

“同学们都听的清楚吗?大家对线上教学还适应吗?有什么问题可以线上或线下给我反馈……”

“听得清,老师辛苦了!”

“老师,这个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吗?”

“老师,国外的这个管理模式能否适用于我国的医院管理?”

在基于课程专业教材、典型案例教材、国外经济卫生经济学著作开展理论教学与课堂讨论的同时,《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结合学校网络课程建设资源,采用网络课件点播、网上作业等多种手段开展文献分析、案例分析、作业布置、资源共享等线上教学实践,形成交互型自主学习平台,教师鼓励学生以宏观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利用工具查询资料,师生共同在线就问题展开讨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我认为这建立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现在线上教学正好可以考验学生自主性,如果同学们能在线上主动参与学习讨论,那在教学效果方面肯定事半功倍。”课程教师曾雁冰说道。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唯有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面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健康中国”发展要求,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们将维护和增加社会全体成员的健康素养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助力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7

《环境科学导论》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环境科学导论》是环境与生态学院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也是福建省精品课程。自201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开设以来,这门课程每年都由多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开展平行班教学。目前,该课程负责人为环境与生态学院陈荣副教授,课程组成员包括张勇教授、郁昂助理教授等。课程组充分挖掘本门课中的思政元素和内涵,以生态文明、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为主线,渗透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情怀,广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课程主线:生态文明、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

将一门传统专业课上出“思政味”,老师要先在课外下功夫。在课程立项之初,《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组的陈荣、张勇、郁昂三位老师多次召开课程讨论“午餐会”,他们基于课程立项的基本要求拟定教学大纲,商讨教学框架,利用休息时间集思广益。这三位老师均是老党员,陈荣老师还是福建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环境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多年从事环境与生态学科的教学经验,使得老师们每次的“午餐会”都灵感频现,气氛十分热烈。

面对面讨论之余,老师们也时常以邮件的形式沟通,及时交流新想法新思路。“我所理解的课程思政,一个是要符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个是突出我们的专业特色,把这些结合起来,给同学们一些正能量的东西。”陈荣如是说。经过反复推敲,他们将国家大政方针与环境生态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确定了生态文明、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三条主线,明确了课程中必须涉及的基本教学内容。

备课过程中,老师们多方查阅资料,精选案例,以课本内容为线,串起我国环境保护发展进程中的鲜活人物与故事,并提炼出了十余个思政切入点,比如,讲授温室效应时引入中国在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议签订中的作用,讲授斯德哥尔摩协议时引入中国在控制持久性污染物方面的贡献等等,以期达到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认知、领会、掌握、运用的效果。

多角度丰富课程内容,多维度设计课程作业,也是两味“妙方”,一是要通过横向延伸至与基本知识点有关联的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知识点,纵向梳理出相关的学科历史、背景及当前与之相关的最新政策及实际应用等,拓展学生学习、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课程“含金量”;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荐学生阅读环境生态学科相关著作,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开展调查研究,继而走上讲台来展示所学、所见、所思、所感,确保教学效果“入脑入心入行”。

经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题组三位老师真正做到了脑中有“纲”,胸中有“本”,手中有“法”,心中有“数”。

课程讲授:共融共通,润物无声

在课题组张勇看来,《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最基础的概论课程,应该涉及环境与生态领域的多个方面,并且与时俱进。为此,他特别增加了关于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介绍,同时阶段性地总结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答疑解惑。

“翻转课堂”是郁昂常用的教学模式,如选择几组诸如“大气”与“空气”之类词义相近、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让学生讲解,再比如通过“谁是卧底”的游戏形式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区分,同时增添课程的趣味性,课后,他也会及时搜集整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政策及新闻报道等,第一时间推送给同学们。

“我认为‘课程思政’不应该是生硬地、教条式地被生搬硬套到课程教学中,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陈荣说,“案例的介绍不应局限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人性的美好或者我们的中国智慧”。陈荣比较擅长介绍案例、自然引入的教学方式。讲到生物多样性时,他从经济学的观点剖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发展有40%直接来自于生态系统,由此自然地引出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谈到粮食危机时,介绍了我国粮食增产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

在讲述“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40年来领导并全程参与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进程,殚精竭虑,矢志不渝,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时;在回顾塞罕坝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背后,凝结了几代人心血与生命的塞罕坝精神时,听课的学生无不动容,自发鼓掌,陈荣更是不止一次当场流下热泪。他相信,当年“点燃”自己的人物和精神,同样能引发新生代学生们的情感共鸣。这样的信仰传承,有力诠释了习总书记说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一思政教育的核心。

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王文卿教授听完公开课也评价到:“《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相比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不仅在于课程的‘接地气’,环境生态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在于环境生态保护的理念早已逐步深入人们的认知中,尤其是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学生。课程通过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共融、共通、渗透与升华,让学生们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之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程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触动是“课程思政”的起点,但远不是终点,做到知行合一,才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环境科学导论》不单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同学们走出去,通过身体力行对课程有进一步的思考。

郁昂带领同学们探寻和观察校园里“隐藏”的外来入侵物种,陈荣和张勇则提出不同方向的题目,供学生们自由选择,开展实践调查。

成竞扬同学所在小组选择了湿地保护主题,跟随厦门大学绿野协会前往厦门翔安张埭桥水库公园观鸟、识鸟,一天之内就拍到上百种鸟类的照片。“那一刻,之前课堂上听到的‘湿地是动物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概念,不再是空泛的文字,而是眼前的生机勃勃。”

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实践项目,不但让学生们做到知行合一,更让他们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潜移默化的在心中深植下一颗绿色的种子……

老师们种种的“用心良苦”,收获了学生们的肯定与喜爱。2019-2020学年,《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学生测评分数为4.9分(满分5分),创下来历年来的新高。“生动、有趣、发人深省”是学生们对这门课的一致评价。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陈荣说,“这门课程的探索实践说明,思政元素完全可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更能成为学生们学习一门课程的兴趣来源及良好助推力”。今后,课程组还将不懈努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深刻内涵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田,培养未来中国环境与生态事业的中坚力量。


8

《宪法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宪法学》是法律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生10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法学新生最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带有基石性和根本性的法律。《宪法学》课程主要研究宪法的有关理论、宪法的历史、宪法的内容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目前,该课程负责人是法学院胡萧力副教授,课程组成员包括朱福惠教授、徐振东副教授等,课程组通过讲授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国家机构等知识,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强化宪法思维模式,养成严格按照宪法办事的行为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如何把思政这个“盐”溶解在“菜”中让学生自然吸收?如何把专业课打造得前沿、够味,既“专”又“鲜”?法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摸索出了将思政之“盐”溶入法治教育中的路子,《宪法学》就是其中一道深受学生喜爱的“菜”。

精心“备菜”:增强教书育人本领

一道“菜”是否美味,前提是“食材”是否丰富、是否新鲜。为了让这道“菜”色香味俱全,胡萧力没少花心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深怕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于是,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系统复习了马克思主义对法律和宪法的理论及论述,全面梳理了党史关于制宪和修宪方面的内容,比如,《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八二宪法’的制定过程以及之后历次修宪的历程等等。”胡萧力坦言备“菜”虽苦,却也乐在其中。“宪法学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与快乐。”“萧力老师亦师亦友,她的课堂严谨翔实却不失乐趣,引领我们去听宪法那一缕回声。”“萧力老师在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看着这些学生们的留言,胡萧力心里暖暖的,很欣喜也很感动。

实际上,胡萧力不是个例,整个宪法学课程组对“菜”的“品控”都一丝不苟。学科带头人朱福惠是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他是深耕宪法学研究领域的资深“大厨”,几十年的授课经历磨砺出的“厨艺”早已熟稔于心。“我们的教研室常常会一起研讨如何备课、授课,朱福惠老师给课程提供整体指导,帮我们把握方向、指点迷津,徐振东老师也一起完善教学方案、攻关教学难点。”除了集体备课,老教师们也常常会向胡萧力言传身教,告诉她如何备足备好“食材”、如何唤醒年轻的“味蕾”。

科学“放盐”:遵循思政育人规律

美味佳肴,关键是味,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放盐、艺术放盐,掌握好放盐的时机、份量,太咸或太淡,都直接影响“食客”的味觉体验和营养吸收。“《宪法学》和《宪法》可能是所有法学学科以及部门法中与国家、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它凝结了人类对于究竟应该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构建一个怎样政府的思考。如何巧妙的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中,是最需破解的难题。”能否上好这堂课,胡萧力曾经心里也没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之后,她慢慢找到了规律。“主线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各环节;关键是将宪法史与党领导人民斗争的革命史、建设史有机结合,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宪法学原理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高素质法治人才,这就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在胡萧力看来,《宪法学》的许多内容都与思政有着天然联系,我们不是为了思政而思政,而是用好思政的“盐”让这门课程更入味,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宪法、实践宪法。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翻转课堂”是她最常用的“烹饪”方式,辩论赛、情景互动、案例剖析、视频解析……胡萧力就像魔法师一般变出一道道“美食”。“鉴于授课学生数较少,我就采取‘苏格拉底纠问式’案例研讨辩论教学法,随机抽取立场,组织学生辩论,再由我来总结正方辩方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的分析辩题。”其实,要说胡萧力的“杀手锏”,还应该是“模拟法庭”,这是法学院独有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宪法规范的解释及其应用”章节中,胡萧力经常选取实践中真实发生的案例,将整个活动分解为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准备诉讼文书和审理四个环节。每名学生可以拥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

钻研“厨艺”: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为新生种下第一颗法治梦想的‘种子’。”这是胡萧力上宪法课的初衷,也是“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与学生们产生“共鸣”,胡萧力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她化身为导演,编导了一部“大型现实主义连续剧——小王的一生”,讲述了小王出生、童年、求学、就业、结婚、养老整个人生碰到的法律问题,这部剧代入感极强、授课效果也很好。胡萧力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凌晨来了灵感,也会赶快起来补充,就怕早晨忘记;外出学习调研,看到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及时拍下来,充实课堂教学素材库;对课堂PPT的修改一直延续到下次讲课开始前,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胡萧力的“钻”劲,赢得了学生们的点赞。上学期“有幸”品尝到这盘“菜”的学生们这样“点评”,“除了专业的法律词汇和严谨的解释,萧力老师还会用生活中的案例帮助我们记忆知识,提供看问题的新视角”,“萧力老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会充分讲解典型案例,既培养了我们对法学‘接地气’的兴趣,又赋予了知识点‘立体化’的生命力,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宪法的精髓要义”,“萧力老师会以宪法编写过程为时间轴,加入许多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结合宪法制定的具体内容像讲故事一样进行讲解,令我印象深刻”,“萧力老师常常会将同一时期中西方不同的法律思想和机制进行比较,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让我们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胡萧力说,“课堂教学永无止境,不能满足一时,要止于至善,争取更大进步,烹制出更多‘美味’,不断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性”。

胡萧力的《宪法学》深受学生们热捧,“盐”式授课也成为了老师们热议的话题,如何掌握“放盐”的分量、火候、手势,成为法学院越来越多老师思考的问题,也助推了法学院“课程思政”的深化改革。院长宋方青教授指出,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和法学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现代法治精神。这就好比专业课程如同一碗优质的“底汤”,而思政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则如同“盐”,我们要做的就是炖好这锅“汤”。“我们将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注重知识、能力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接下来,法学院将推动全体教师入“厨”做“菜”,按照“三步走”战略实现“课程思政”覆盖全院所有课程,实施四大“攻坚行动”,让思政之“盐”充分融入法治教育之中,炖出鲜美可口的“营养大餐”。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9

《健康教育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明确提出,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因而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五大核心思想中,健康生活方式被摆在第一位。作为与公民健康素养提升最相关的学科,《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对人们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和促进健康能力达成的科学,是一门与国家卫生战略密切相关的课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建设不仅直接关乎民生福祉,更关乎国家全局与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教育学》教学团队主讲教师赵苒副教授和江宜珍副教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注重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心系公众健康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逐渐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内讲思政,课外用思政,内外兼修做思政”的教学模式。

聚焦国家政策、丰富教学形式——课程思政有深度

《健康教育学》的实践性和时政性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天地。课程引入大量聚焦国家战略的案例,通过解读全球卫生政策,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学期,结合新冠疫情发展各阶段的实际需求,围绕提升健康素养、科学防控疫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将课程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塑造学生的医者仁心和德能兼修。

“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涵养培育。”主课教师赵苒老师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向同学们介绍:2016—2019年间,国家陆续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提出了公民需掌握的66条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健康基本技能,并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指标。帮助同学们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民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策略,引导大家树立提升公民健康素养,从我们做起的理念。

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江宜珍老师针对疫情期间,公众从知识匮乏到信息过量、从漠不关心到焦虑恐慌的情况,专题讲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手册》,普及防护指南、疫情下的心理疏导和沟通模式。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使学生能第一时间运用所学向家人及朋友宣传科学防疫并与教师及时沟通, 潜移默化的实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针对目前“随着国内疫情向好,国外疫情严峻,国外媒体不和谐指责和部分人员防控意识松懈”的现象,赵苒老师在讲授应用格林模式设计新冠肺炎预防的健康教育计划时表示,“我们要通过讲解命运共同体和大国担当理念,使同学们认识到中国为阻止世界疫情所做的努力,认识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自选PPT汇报时,学生们选题紧扣时政,乐于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医学生的眼界和担当。

前沿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必须辅以先进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使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前预习、作业提交与答疑,在课堂中更多的是研讨、辩论、情景剧、翻转课堂、作业分享互评等互动式教学活动,这样的课程更有趣,也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这门课程的考核也比较灵活,期末考试要求我们选择一个健康议题为切入点,聚焦一个场所,运用一种理论,团队合作设计并展示干预方案。最后我们采用PPT汇报、小品等展示形式进行了分组汇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深刻,也提升了自己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修读这门课程的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评价到。

注重学以致用、践行医学誓言——课程思政有广度

两位教师善于将案例讨论、互动分享、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多次荣获院、校和省部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课外更是积极引导学生响应“科技强国、科普惠民”号召,指导本科生参加教育部“2019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反映健康饮水的作品《饮水事小、健康事大》和反映校园欺凌的作品《我们的好时光~070》荣获一等奖2项、最受学生欢迎奖1项。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历史上少有的。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人群防控和应对传染病的意识持续增强,健康教育的心理接受度大幅提升。就好比,无症状吸烟者和住院吸烟患者相比,后者更容易接受戒烟劝导。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开展健康教育的黄金期已到来。老师们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健康信息、掌握健康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课堂外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帮助身边的人提升健康素养。在以学生为星星之火,推动健康教育普惠群众,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近期,老师们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宣教的同时,还指导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科普宣传,上线《新冠病毒防控科普·嘉庚集结号》、《以爱之名,共同战“疫”》、《开学前,我该怎么做?》等系列动画、推文和视频。参与其中的2015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王秋鹏,在修读《健康教育学》时热衷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课程取得92分的好成绩,还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立志借助新闻传播手段将医学专业所学用于公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充分体现了社会育德的功能。

关注公众健康、服务地方民生——课程思政有温度

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的赵苒老师还带动教工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和学生支部的党员同学们一次次将健康科普知识送到校区和周边社区,惠及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与翔安区东园村社区老人协会合作,就老年人健康问题,组织师生党支部先后举办六期健康知识讲座、以及“重阳”庆祝专题健康活动,为社区老年人传授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性痴呆、心脑血管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知识;针对厦大幼儿园翔安部幼儿及其家长开展儿童营养科普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与翔安区彭厝学校合作,通过社区共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彭厝学校学生及周边居民的口腔健康;与红丝带支部联合承办由校工会、校团委、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第32个艾滋病日宣传志愿活动,开展以“教学动员同防艾,健康校园我行动”为主题讲座,宣传普及艾滋病知识,提升艾滋病防控意识,共建和谐平安文明校园和社区。

多年来针对校区和周边社区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党支部已形成特色立项活动“健康社区行”和“健康校园行”,支部及特色立项活动也多次受到学校、厦门市和教育部表彰。活动中,老师们把思政教育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使学生深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感受和理性升华,实现由医德被动主体向医德主动主体、由医德主动主体向医德自觉主体的转化,师生在课堂内外联手为“健康中国”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当传染病骤然到来时,防控的第一道屏障不应仅是疫苗和药物的快速研发,更应是公民日积月累的健康素养。战“疫”进行时,公民的健康素养决定着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战“疫”胜利后,公民的健康素养为应对下一次突发疫情积累宝贵经验。当公民的健康素养越来越高,我们离健康中国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公共卫生是心系公众健康的学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研发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获准上市;选送专家主讲“疫情防控的历史回望与现实思考”专题讲座;建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预测模型;电视、报纸、新媒体多渠道开展健康科普宣传……不同的是专业,相同的是情怀,《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团队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底蕴和全球视野,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


10

《桥梁工程》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桥梁工程》是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学科及方向性课程),由高婧副教授主讲。该课程入选厦门大学2019 年“课程思政”建设计划,主要讲授各种类型桥梁的力学行为、构造设计及其计算原理和施工方法。高婧老师运用“翻转课堂”,案例式、专题式等多元教学法,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相融合,在养成工程思维,启迪工程智慧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的敬畏感,通过正反两面的“工程案例”,帮助学生领悟遵循专业规范的极端重要性,在对桥梁大师代表作的分析品鉴中,引导学生厚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

“熟悉的陌生”:让学生知桥爱桥

或许专业使然,高婧老师对桥深深地着迷,行走世界,她眼中的风景总是聚焦千姿百态的大桥小桥,走一路,拍一路,最终,桥的丽影都会被她带入课堂。桥是从此岸到彼岸,从已知到未知的跨越,她之所以爱桥,其实是因为“站在桥上,你不属于彼岸,也不属于此岸,你只属于自己。”

这些在数据、结构、技术之外的情感体验,促使高婧把一门工科专业课,讲出了“诗与远方”的意味。《桥梁工程》授课的对象是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力学、数学以及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怎样把知识点恰如其分地融入桥梁工程的教学中,用专业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解读桥梁,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心血。2019年,高婧参加青年教师夏令营听朱水涌教授讲授《如何上好一堂课》,朱老师一句“熟悉的陌生”,一下子让她明白了这些年自己苦苦摸索着的授课“技巧”。桥是随处可见的日常风景,《桥梁工程》带给学生的正是“熟悉的陌生”,高婧在开课前,会以“我和桥”为题,启发同学写一座印象最深的桥,这项被称为“桥梁工程专业唯一次和计算、力学分析无关的作业”令学生们才思涌动,有人写乡愁,有人写梦想,还有人居然写了一首诗,同学们在这样的思考中建立人与桥的超级链接,加深对专业内涵的理解。2017级梁平同学写到:“我在上大学以前见到桥梁时都是索然无味的,但是直到真正接触到桥梁专业时,才明白建一座桥有许多学问。从立项选址到施工建成乃至后面的运营管理,都有着许许多多专业知识。我与桥梁在此前可能并没有擦出火花,但是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我敢肯定我们之间一定会有激烈的碰撞,可能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会一起成长,互相鼓励,我们之间的故事虽早已开始,但我们之间关系的深化从这门课《桥梁工程》开始。”

同学们对桥的感性认识既新颖又鲜活,为高婧的课堂注入更丰富的育人元素。高婧坚信,教书育人是大学课堂的本质,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本来就是融为一体、有机结合的,但是把思政要素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做到“盐溶于汤”并非易事,既要实现教学目标还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显性”备课,课堂“隐性”讲授,保证专业内容的讲授深度广度不打折扣,还能适当延伸课堂空间,赋予专业内容新的价值内涵。高婧说,一座桥包括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我们看到的往往就是上部结构,感叹于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这就好比是作为一名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他所掌握的桥梁及土木工程知识和结构分析能力,但桥梁的下部结构,特别是基础却是隐藏起来的,对于一名专业人才来讲,这些隐性技能不但包括了语言文字阅读和写作的本领,还有勤奋工作、勤奋学习、谦虚待人的思想品德。这就是课程的价值引领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

案例启发:厚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在讲述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时,高婧注重围绕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从桥梁工程的发展及其特征讲起,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用工程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她以典型的优秀工程案例,例如赵州桥、港珠澳跨海大桥等为载体,展示桥梁建设的历史传承和最新技术进展,分析其科学原理和工程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初步建立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将个人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

而工程灾害和事故是工程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高婧把桥梁事故案例引入课堂,用专业知识来分析,讲述质量不合格的工程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严重损害,让学生初步建立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感。例如在课堂上播放塔科马大桥倒塌的视频,简介其倒塌的主要原因,她还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座桥,以课程论文的方式分析桥梁工程垮塌事故的原因,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事故详情,总结出桥梁事故除天灾外,主要是人为因素如认知不足、设计施工缺陷、管理养护不周等,惨痛的案例警醒着这些未来的桥梁工程师们,一定要遵循专业规范,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桥梁建设,确保桥梁质量安全。

把大师请进课堂,把课堂搬到桥上

“我要建造留存永世的桥梁”,2019年6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悬索桥著名专家徐恭义应邀来到高婧的课堂,与同学畅谈交流,并以这段古罗马碑文与同学们互勉。徐恭义大师从桥梁工程设计理念,工程设计体会感悟,分享了从业三十年的桥梁人生,生动演绎了一个大国工匠的成长史,他说,建造一座大桥不仅仅依靠知识和科学技术,还要有永不放弃的耐心和无所畏惧的勇气。

特别难得的是徐恭义大师还亲自带领学生登上由自己担任总设计师的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和中国最大跨径悬索桥——武汉洋泗港长江大桥进行实地考察。亲眼见证当代桥梁大师创造的中国桥梁新纪录,同学们无不深感震撼:“洋泗港桥和五峰山桥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进行专业选择时,2017级的侯玉兵对于选择房建还是桥梁曾有过纠结,但是“受益于徐恭义大师的讲座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于未来从事的事业更加明确,选择了桥梁工程”。

实践出真知,高婧老师也经常把课堂搬到桥上,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桥、看桥、测桥,从最原始的踏步桥到现代大跨度桥梁,感受桥梁力与美的精确组合,体验桥梁建筑人文精神的内涵,首创世界筏形基础的洛阳桥、以长度长、工程大而闻名的安平桥以及石梁重达200余吨的漳州江东桥,都留下了师生们的足迹,这些桥梁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激情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智慧和创造的一座座丰碑。有一年,讲到木拱桥时,同学们对那些设计严谨构造精巧的木拱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惊讶于中国古人的智慧,想了解这种短木结构在当时是如何解决大跨度桥梁这个技术难题,高婧老师干脆带学生背上仪器跋山涉水,来到闽北及浙南地区,实地测量木拱桥结构,在青山绿水斗拱飞梁之间,体悟中国桥梁文化之深远精髓。2009级的温敏韬同学很好地将这些调研成果用数学语言进行了阐释,以此作为辅修专业—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毕业后如愿成为桥梁工程师,并参与多项大型桥梁工程项目。

十年磨一剑,架桥育英才,这门《桥梁工程》高婧老师一讲就是十年。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耕耘中,这门课慢慢架起一座“连心桥”,连接学生和她的梦想。此刻,站在桥上,放眼望去,学生就是她心中最美的风景。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11

《航空航天材料概论》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航空航天材料概论》是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课程以培养兼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工科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思政育人目标,将航空航天材料的知识传授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挖掘航空航天技术及材料研发过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引导学生牢固树立 “四个自信”,立志成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课程团队主讲教师为张志昊助理教授,成员由张业教授、庄逸熙副教授、周花高级实验师、韩佳甲助理教授、张英干实验师等组成。从2016年开课至今,《航空航天材料概论》深受学生喜爱。

“使命”与“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大家知道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故事吗?而出身贫寒的冯如先生又是如何凭借自己的钻研和努力,成为‘中国航空之父’的呢?”《航空航天材料概论》的绪论篇,张志昊老师以两位“航空人”的故事引入,以他们为榜样,引导课堂上的青年学子传承励志精神,书写奋斗人生。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制造强国方略为高校实施“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培养兼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工科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新使命。青年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主讲教师张志昊在课程之始就对学生们提出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期望,在尊重学生理想的基础上,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与祖国和人民同行的时代使命。

课程团队的老师们表示,“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与培养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把握思政,树立信念,重视基础,扩展视野,强化素质,贴近生产,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将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守正”与“创新”,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

“以实践能力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为核心,培养创新性人才” 是《航空航天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坚持不懈的飞天探索到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的中国航空航天工程、大科学装置巨大成就,从报效祖国可歌可敬的两弹一星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邓稼先院士到新一代埋头苦干、勇攀科技高峰的材料学家卢柯院士、地球物理学已故专家黄大年教授,从太行、昆仑等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到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是《航空航天材料概论》课程团队深入挖掘的鲜活教材。在讲授航空航天材料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课程积极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意识,坚定科技报国信念和创新创业理念,树立为祖国高端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张业教授认为:“课堂教学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结构、需求特点和接受习惯等进行科学的设计”。比如,针对选修《航空航天材料概论》课程的文科专业背景学生,在平时课堂提问与最终考核上设置独立题目,避免了文科专业背景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差异导致的专业壁垒,通过多学科学生互助交流打通学习障碍。再者,课程在知识传授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探索、企业走访、翻转课堂等智慧教学模式,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材料学科的特点融合,在锻造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职业素养与爱国情感的基础上,感受真材实料的独特魅力。除此以外,课程建立了无障碍反馈机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困难,从而实现教学问题及时发现与纠正,通过快速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最终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思政教育作为知识传授、能力养成的润滑剂,在学习航空航天材料知识中春风化雨地传递信仰、播种信念、阐发价值理想与追求。

“老师风趣幽默、充满活力的授课方式以及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印象最深的是纸飞机模型以及马达飞机的制作,原来一个小小的纸飞机也包含着许多空气动力学和物理学的知识,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这种感觉在我了解到飞机的原理以及亲手制作之后有了更深的体会。”2018级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张新颖同学在课后反馈中这样写道。

“船帆”与“船舵”,培养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

在材料学院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线上线下互动、团队协作、模型制作、实地参观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真材实料,激发专业兴趣,涵养家国情怀。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团队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行善政、教书育人”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强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磨砺坚强的意志、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通过集中备课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着力提升教学效果;在总结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及时修订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充分挖掘课程蕴涵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让“新工科”人才培养所提倡的产学研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2018级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林丽君同学在提交的课程论文中这样写道:“与传统严肃的理论知识性课堂不同,张老师的每一堂课都从当下时事热点的讨论开始,一下就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也经常使用丰富而具体的案例,从鸟类飞行到现代飞机,从中国古代火箭到现代导弹,从嫦娥奔月到载人航天, 同时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航空航天材料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除此之外,这门课程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小组讨论、制作模型、PPT展示等多彩多样的教学环节,这比我以前上的任何一堂课的教学形式都要丰富,让我在更多元的体验中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航空航天的通识教育知识。”2018级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黄民焕同学认为收获很大,“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航空航天材料概论》培养学生具有共通的价值取向、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磨炼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和有效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责任担当意识、良好道德情操、富有同情心的社会公民。这门课提高了我很多方面的能力,我强烈推荐大家选它!”


12

《公共管理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公共管理学》是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科通修课),由吕志奎教授、张庆才副教授、周茜助理教授主讲。这门课程入选福建省2019年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和厦门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建设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公共管理学》教学课程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打造面向“中国之治”的“专业+思政”金课,实现公共管理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思政、学术研究与基本国情、校园课堂大学与社会实践大学、教书与育人五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向学生提供学知识、长才能、强信念的正能量。

用学术讲政治,唤醒公共治理知识的魅力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管理学》塑造了我的学科认知、身份认同和理想信念。我深刻地意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已经悄然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新形势、新局面、新任务,作为青年公共管理学子,我们更应当谨怀家国心、不负青春行,将专业所长、自我价值与祖国的发展繁荣紧紧相连。”谈到《公共管理学》对自身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2017级学生赖丽琴如是说。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公共管理教育”前所未有地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公共管理事业”、“公共管理教育”、“公共管理人才”。“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价值理念、战略思维和前瞻视野,培养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所作为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既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向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出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教学孜孜以求、不懈追寻的目标。

“用学术讲政治,唤醒公共管理知识的魅力!”这是吕志奎老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他将《论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等书籍列为必读文献,提升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公共管理学科阐释和学理表达能力。在“公共领导力与战略思维”专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锻炼与成长的经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在治国理政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接受治村、治县、治市、治省的锻炼和考验,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国家治理的磅礴力量,在地方和基层历练中守住初心、锤炼党性、增长才干。了解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的思想形成与现实价值,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学好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

吕志奎老师坚信,中国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上的点点滴滴都值得认真观察和思考、总结和记录,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最为重要、也是最具价值的基础资源和思想源泉。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里,都需要有意识地去拓展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视野和高度,使宏大叙事和终极价值悄然抵达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成为茶余饭后探讨的重要话题。

用历史讲大道,传递公共治理智慧的价值

吕志奎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道德经》。熟悉他的学生们都知道,老师常引用“上善如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治理智慧,由古及今,串起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发展中的基本理念和内在韵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公共管理学》课程坚持以史为线、以情动人,运用案例式、专题式、互动式、参与式多元教学方式,用历史讲大道,用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治理,推动传统治国理政之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吕老师在授课期间重视组织学生说文解字,让抽象的公共管理概念通俗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吕老师对‘治’字的解释以及对中国古典典籍的引用都让人眼前一亮,课程有水平有深度,但又不枯燥而是非常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点、理清思路。”2019级学生程迪这样评价《公共管理学》课程,他至今无法忘记期末考试时一道让他绞尽脑汁的题目——关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历史事件的战略决策案例分析题。“乍一看这道题,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奇思巧立意、旧事出新题。重庆谈判的具体历程我们已经非常了解,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公共危机决策理论,对于今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也是吕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的,用历史启迪现实、思考未来。”

2019年5月,吕志奎和周茜两位老师带领学生赴龙岩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期望通过对福建长汀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提炼,从中进一步挖掘面向“中国之治”的生态治理范式。在调研过程中,学生感慨到:“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课程组撰写的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福建省长汀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入选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库,汇编中央组织部编写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手册.生态文明建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8月版);指导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和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

用实践讲理论,体验公共治理教育的温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吕志奎老师眼中,水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岸上人的精气神,也折射了流域治理的上中下游关系;水是一条纽带,联结了公共管理学子与流域治理实务工作者,也联结了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象牙塔”的世界,在实践中感受公共管理知识的魅力,形成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情感的美好体验,从而将公共管理知识有效渗透到具体实践和行为上。2018级学生易雅婷提到:“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吕老师曾勉励我们要用脚力丈量大地,用眼力观察社会,用脑力凝练思想,用笔力萃取精华,用听力感知时代问题。走遍大大小小的流域,穿过润泽万物的河流湖泊,理解和抒写多样化的流域公共治理之道,更加懂得公共管理的内在意趣。”

如何用实践讲好理论?课程组从案例教学法中找到了答案。他们以案例为线,将实地现场调研、案例开发、学术研究、课堂教学以及教材建设相串联,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案例,再反哺于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扮演、案例分析、案例启发,让专业课堂“动起来”、让教师科研“活起来”、让学科建设“强起来”。近年来,教学课程组已带领学生开发出100余个典型案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厦大品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组老师带领的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情况及成果受到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或转载,所指导学生围绕实践调研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推动实践教学教育出新出彩出实效。

打造师生“共学、共研、共评、共享”的“四共育人”教学共同体对于师生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创新。《公共管理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治理,形成老师备课、研课、讲课和学生听课、演课和评课“六课”协同模式,让学生对真实案例实践中的公共管理知识内涵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感知,让专业教育真正抵达学生内心深处。

《公共管理学》注重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开发,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出校园,深入真实的公共管理世界,共同体验复杂公共事务治理场景,在实践教学互动中发现、挖掘和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治理知识和智慧;这是真正的让学生和老师善言善行——既要上好校园课堂大学,又要上好社会课堂大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人才,帮助他们动脑又动手,既懂理论,又能实践。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学生撰写案例报告,并从调研实践建构出更加贴近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知识,提升“中国之治”的公共管理理论表达能力,为公共管理学的中国化做出贡献。


13

《计算机视觉》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计算机视觉》是信息学院2015年开设的一门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课程负责人是计算机系曲延云教授。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首次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需求。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着重解决人工智能中“看”的问题。

思想引领:厚植爱国底色,激扬报国之志

“在疫情期间开课,我特别想做做‘教育’,而不仅仅教学生技能,所以第一堂课我做了题为‘疫情·思考·数值分析’的报告。”曲老师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鲜活的教材,从引导学生重塑学习态度到讲述计算机科学在疫情监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再到点赞党和政府面对疫情的担当作为,教育学生珍惜当下学本领,报效祖国勇担当。

“教育”,是曲延云老师多年来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计算机视觉》课上,曲老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用“先诱导后教导”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预先搜集班级同学每人两张照片,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算法进行配对,深入思考人脸识别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讲解传统的基于线性子空间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当前流行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层层深入的知识传授中,重点介绍华人学者的贡献以及国内近年来流行的人脸识别产品,让学生在了解科技发展史及市场需求的同时,关注国内学者的贡献,为我国当前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技进步感到自豪。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这是曲延云在讲解什么是计算机视觉、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之时就给学生种下的理想“种子”。

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要让计算机具有人的智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看”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渐渐进入千家万户,跟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如门禁系统、手机拍照美颜功能、人脸的自动定位和识别、自动泊车、闸口的自动通关等等,都是前期研究的工业落地产品。计算机视觉技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也是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中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我国正加大投入抢占人工智能战场的至高点,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专业人才的培养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青年学子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兴趣驱动:学以致用促发展,以用促学求真知

作为一门紧扣科研前沿、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计算机视觉》让研究生较全面地了解计算机视觉的相关研究内容,从本科阶段所熟悉的输入型学习模式,转变为研究兴趣驱动的学习模式,学以致用并能有所成果。

曲延云注重对新出现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梳理,在课堂上及时传授给学生。她以时间为主线,讲解图像分类、目标检测技术等深度学习方法的研究进展,让学生进行学习应用到各自研究领域中。曲老师还采用立体化授课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实践、通过学生小组PPT展示、学生做评委对报告进行评价等环节实现“翻转课堂”。这门课的考试设置是开放性的,一般是近年来的计算机视觉相关会议竞赛题目,通过让学生实践、提交打榜成绩、现场答辩,并提交论文来进行考核。“曲老师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入分析计算机视觉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贡献,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信息学院2018级研究生张亚超说。

每年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曲延云都会将相关比赛视频分享给学生,并对与课程相关的技术进行解析。从2009到2019年,十年的发展展示了无人驾驶的发展历程,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2015级研究生林舒源认为,“这门课巧妙地运用兴趣驱动的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理论和前沿技术,为我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看到无人驾驶汽车在高速路上能进行灵活的超车,蔽障等操作,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兴奋,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产生高度自信,更加坚定了做好科研、报效祖国这一历史担当。

研学相长:科创赛事硕果累累,党建引领师德师风

“曲老师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普及,还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同学们发表的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获得的多项高规格奖项都是教学效果的最好证明!”2019年参加计算机视觉顶会ICCV2019比赛获得二等奖的林雯颖、杨汶锦同学激动地说。由于曲延云在课程讲授中结合了科研热点和前沿技术,班级学生学习、科研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同学发表了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有的同学在课程学习中或后期陆续参加国际国内计算机视觉相关的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2018年选修本课程的吴桐同学、雷珍珍同学在CCF A类会议AAAI2020发表论文《Patch Proposal Network for Fast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Images》,吴桐、戴必成两位同学在CCF A类会议IJCAI2020发表论文《Meta Segmentation Network for Ultra-Resolution Medical Images》,2019年张江涛同学以第二参赛人身份参加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 2020去摩尔纹比赛并荣获冠军,2019年陈淑鑫同学以第四参赛人身份参加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 2019图像去雾比赛获得二等奖……

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工党支部是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福建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作为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曲延云带领全体教师坚持党建引领,以优良师德师风带动教风学风,目前已有国家精品课程立项一门,福建省精品课程立项两门,全国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一个、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两个、第一批双万专业建设项目一个。党支部在精准扶贫方面也做了突出的工作,支部成员张德富教授指导的《我知盘中餐》获得第四届互联网+比赛金奖,其事迹得到40多家主流媒体的100多次报道。此外,曲延云积极带领支部成员助力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利用宿舍“家”文化活动,带头入住宿舍、对接学生,精心设计“系列主题周”,打造“学科+党建思政”系列主题沙龙,将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技术服务等内容融入专业知识的普及中,引导学生投入创新研究,掌握科学技术,服务社会需要。

曲延云不断探索授课模式,致力于将课程建设成一门既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又着力培养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的研究生课程,让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4

《海洋环境化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海洋环境化学》是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针对海洋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战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号召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新时代,海洋环境的演变与保护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海洋环境化学》课程作为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化学等方向的学科交叉课程,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政策、时事热点以及海洋学科百年发展史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国家海洋环境相关政策及中国海洋建设发展成就,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服务国家需要,树立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意识,广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不忘初心使命,传承海洋科学精神

《海洋环境化学》开设已近60载,有传承更有创新。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开创者之一吴瑜端先生创立本课程并开始授课,编撰第一版讲义,系统讲授海洋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并结合科研进展于1982年出版教材。90年代后,陈于望副教授主讲并完成第二版讲义,获福建省优秀课程,时为专业必修课程。2001年,在老一辈教师的帮助下,蔡明刚老师传承此课程,对其中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20年间先后成为厦门大学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课程浓缩了老一辈海洋人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以及对先进思想的孜孜追求,也渗透了新一代科学家的创新理念和开放视野。

课程在阐述我国海洋环境问题与海洋环境化学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分析存在问题,吸引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环境的国家属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展现海洋环境化学教学发展历史,重点介绍厦门大学在海洋环境化学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增强学生们的厦大情节和认同感;讲述老一辈海洋科学家不忘初心使命、克服艰难险阻、攀登科学高峰的事迹,引导学生们传承发扬老一辈海洋人的科学精神。

蔡明刚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科研论文阅读及案例分析,开展密集的读写与口头报告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能力,强化对科学问题的提炼与独立思考能力,为本专业本科生进入海洋、环境等地球科学相关领域攻读硕士、博士生,提供重要、有效的过渡性训练。正如詹肖茜同学在朋友圈的“高度”总结:“三十秒签到,一分钟给答案,三分钟快速提问,五分钟讨论,十分钟展示,一周内年度观测计划。”此外,大量取自当前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有效提高学生识别与分析海洋污染问题的实际能力,为进入相关领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感受中国力量,立志科技兴邦

海洋科学源于观察、调查、测量,作为海洋人,一定要出海,亲身感受出海的酸、甜、苦、辣,大海会热情回馈热爱海洋、努力付出的人。作为海洋人,同学们对大洋科考、极地科考充满着强烈的热情与向往。蔡明刚教授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经历有机结合,生动讲述张国立老师南极科考等案例,强化学生们树立一流专业思维的重要性,并用生动的中美、中欧科技发展与科考对比,强调国家强盛对科技工作的有力保障,诠释中国在极地科考中展现的大国担当和中国力量。张诗雨同学感触特别深刻:“极地对于我来说一直是好奇但却遥远的存在,蔡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作为海洋人的探索和专业的态度,这不仅仅是靠着一番热情,更需要坚韧、严谨、专业,以及对于祖国科技的自信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课程当中,蔡老师通过讲述亲身参加中国北极科考的经历,展示了中国极地科考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极地科学家们的甘于奉献与家国情怀。这里,不仅有穿越东北航道、美国专属经济区海域作业等科考过程中受到质疑甚至阻挠,更有雪龙号访问冰岛受到热烈欢迎、极地破冰过程中深化国际友谊等经历。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全球极地战略的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是全人类的,科学家则是有国界的。中国极地科研成果来之不易,源于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担当和忧患意识,更得益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强大的国力保障。

担当中国使命,铸就世界格局

要关心海洋,不得不正视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科学文献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首次提到,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2004年,《科学》杂志发表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海洋微塑料无处不在。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不可见的,因此也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课程在阐明海洋塑料垃圾的现状、危害的同时,还从环境外交方面切入,说明微塑料排海、跨界传输等管理及外交问题。同学们从海洋科学自身特点出发,通过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辩论及课程seminar报告等方式,分析错误,提出可行思路,“独立思辨始终得到鼓励,不仅贯穿于授课全过程,并一直闪烁着科学精神”。通过解读“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概念,同学们站在全球视野角度和中华文明高度,树立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海洋治理的大格局和大思维,发挥我国科技优势,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环境科研与治理合作。

“中国的环境外交应该立足于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周边国家就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转化、归宿和影响展开合作研究,才能让我国在微塑料环境外交中化被动为主动,增强我国在相关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展现责任担当”,姚程成同学深受启发。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共谋全球发展

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建设人海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才能顺利推进陆地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蔡老师整理和讲述我国科学家阻击溴代阻燃剂、日本福岛核事故等一系列重要案例,无论线上和线下教学,他都力求用准确的数据与清晰的事实,深刻启发厦大海洋学子们,务求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务必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与文明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蔡老师看来,作为海洋人,作为厦大人,就要以日出海上般的磅礴气势,以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科学思维和巨大勇气,以精准、严谨和理性的专业行动为支撑,在未来的各个领域与战线,为全面推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自己的历史贡献。

汤锦铭同学受该课程深深影响,“蔡老师把建设海洋强国、生态强国的思想融入课堂的一点一滴,深入浅出的梳理了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将大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植入大家的心中。”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15

《反应堆安全分析》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反应堆安全分析》是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风险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科学分析能力,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国核电现状与前景,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该课程主讲老师为能源学院缪惠芳副教授,主要介绍反应堆工程相关的数学基础、核反应堆安全基本原则、不同的安全分析模型和方法等。

增强忧患意识  树立风险观念

“大家知道可以采取安全屏障来降低危害带来的影响,但是有了安全屏障我们真的就100%安全了吗?”缪惠芳老师在课程之始便抛出这个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安全与风险的关系。在看似采取了安全有效的措施后,核反应堆的风险就一定消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课程中缪老师始终带领青年学子们正确理解“安全屏障、风险和危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我国作为核电大国,核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必须正确认识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促进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平衡风险和安全的关系”,这是缪老师在讲解风险观念时对风险和安全重要度的梳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到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作为一门紧扣安全主题的专业选修课,《反应堆安全分析》始终将防范风险、构建安全意识理念贯彻其中。

核安全分析领域中,确定论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社会可接受程度将事故进行分类与分析,而概率论方法则认为核电站事故是随机事件,用概率统计的理论来表示核电站的安全性或者核事故的威胁性、风险值。确定论与概率论分析方法二者相辅相成,为分析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提供了定论、定量的理论基础。缪老师在讲解核安全问题以及核安全目标时,将所揭露的风险可量化特性作了延伸与拓展,“在其他安全分析领域,确定论和概率论分析方法同样适用,我们必须意识到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定论、定量分析尤为重要。”

能源学院2019级研究生俞培钊清楚地记得,“缪老师上课严谨认真,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老师介绍的故障树和事件树的概念,我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应着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过程和重要影响因素,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去探索问题特性,提高对事物的认知。除此之外,这门课还教会了我从系统层面考虑、分析问题,帮助我形成了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论,我将受益终身。”

传播实干理念  倡导严谨态度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播放事故视频资料,缪老师认真分析历史上发生的美国三里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三起核电站严重事故,指出它们的发生均和人为因素有重要联系,并指导每位课堂学子完成一份《福岛核事故分析报告》,让每位学生系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以及解决措施等,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经济社会、科技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严格履行自身职责,担当时代责任。通过阐述三起重大事故的严重后果,缪老师对学生们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在人生道路上形成严谨的处事原则、探索的工作态度以及互相交流的工作习惯,按照新时代青年‘六点要求’,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高度重视,再次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制定了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同时全面改进国家核应急准备与相应工作,并对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再次进行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在课堂上,缪惠芳老师除了指导每位学生完成福岛核事故分析报告之外,还带领大家学习核电站的模拟仿真机运行及工作原理,让同学们对核电站的运行、核安全的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经历过福岛核电站事件后,提起核电站,身边的大多数人总是对核电站的安全性充满担忧。抱着同样的想法和出于对这门课的好奇,我走进了缪老师的课堂,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核反应堆安全特性的神秘面纱。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方式,缪老师授课时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课程常常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我也从这门课中受益匪浅,不仅消除了我之前的疑虑,而且领悟到了核安全领域严谨的工作态度。这门课程非常值得大家选择!”能源学院2018级研究生轩迪攀郑重地向前来咨询的学弟学妹们介绍说。

发扬爱国精神  提升民族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引领青年学子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是缪老师课程讲授过程中重视的内容之一。

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991年第一组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建成,再到2013年中广核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反应堆,真正从无到有,从核电级数进口实现了核电“走出去”,这是我国核工业领域的突破,更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缪惠芳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核电发展历程以及重大突破并强调,“尽管我国核电技术起步晚,但紧跟世界核能发展趋势,现已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并跨入了‘自主创造’的新阶段。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快中子示范堆土建的成功开工、聚变堆研究的进步、城市低温供热堆的成功分布以及小型多用途模块化反应堆、海上浮动式核电站、超临界水冷堆等先进反应堆科技的较大进展,都是我国核电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彰显了我国核电正处于高效发展阶段。”

当同学们问起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时,缪老师自豪地谈起:“‘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其安全水平与世界主流三代核电技术相当,而更具经济优势,充分兼顾了安全性与经济性、成熟性与先进性的平衡,并出口英国实现了核电‘走出去’的历史性突破”,这使得同学们备受鼓舞,对我国核电未来的发展更具信心。在同学们因中国核电快速发展而倍感骄傲时,她也不忘教导各位学生,“每位同学都必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面对重重挑战,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从信仰中获得力量,勇往直前,成为核电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16

《激光原理与技术》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激光原理与技术》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激光产生原理、激光器构成、激光束传输特性、激光振荡理论、典型激光技术、典型激光器及其应用,并通过激光原理和技术的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对激光的直观认识、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与做光学实验的动手能力。教学团队主讲为黄朝红副教授,成员包括蔡志平教授、董俊教授、罗正钱教授。课程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培育具有中国心和中国魂的科技人才。

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相干性好、亮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日常的激光笔、激光打印机,还有激光雷达、量子通信、集成电路光刻等高科技领域。《激光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系统讲授激光原理、技术、器件及应用等基本知识,为学生们从事相关工作与进一步深入研究激光领域奠定了基础。

课程设置: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相辅相成

《激光原理与技术》教学团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挖掘激光领域丰富的思政资源,将激光原理与技术理论的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科技发展相结合,倡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学科专长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成为了《激光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的宗旨。

“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我们要适当使用‘时髦’的网络语言,尽量结合‘吸睛’的时事热点,努力融入‘传统’的优秀品德,让学生内容听得进,知识学得会,思想受洗礼。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案必须是精心设计的,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是灵活多变的,这是上好课程的前提要件。”教学团队的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清晰的教学思路。课程立项之初,《激光原理与技术》教学团队结合高科技、国防等相关领域的热点,从课程教学思路到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经过多次交流探讨,最终敲定了将思政内容与课程知识点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案。教学团队采用线下课堂讲授、线上MOOC讲解以及实验室动手实践“三位一体”的授课方式,通过课堂上“言传”,实验室“身教”的方式,带领学生系统领略课程的丰富与乐趣。

教学团队还注重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政养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启发科学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闻,更希望能够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出具有中国心和中国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是《激光原理与技术》教学团队的育人目标。

教学团队:育德意识与育人能力相得益彰

《激光原理与技术》教学团队由3名教授与1名副教授构成,老师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广博的专业学识。同时,4名教学团队中有2名是中共党员,育德意识积极,业务能力过硬。

“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揭开了激光科学的序幕。我国科学家也不甘落后,在光学之父王大珩、王之江的主持下,1961年9月,国内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它比国外激光器具有更高的激发效率,这表明我国激光技术当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激光原理与技术》引言里的一个小故事,道出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的大情怀。

“激光是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并列的20世纪人类四大科技发明之一。”黄朝红老师话锋一转,带领大家回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和历史进程的影响,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科技落后西方的状况与原因。

在《激光原理与技术》的慕课和实验课上,老师与学生们积极互动、教学相长,授课效果良好,学生获得感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吴津铭表示,“老师们谦虚平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新颖生动。实验课与理论课的紧密联系、相互印证,促进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与团结协作,粒子数反转与创新思维,激光振荡的正反馈与社会正能量传播,高斯光束与广州塔“小蛮腰”,激光器的模式竞争和竞争意识,调Q技术与厚积薄发,激光锁模: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每一个精心打磨的思政“亮点”,都凝聚着教学团队的良苦用心。通过在专业知识上进行思政延伸,潜移默化之中将“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优秀品德传递给学生,既能体现课程内容的专业高度,又能彰显课程思政的教育深度。

课堂讲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

《激光原理与技术》的教学绝不是按部就班的“说教”,每个章节课程的编排、呈现方式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教学团队将思政故事、科技热点、中国传统哲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极大提升了课程的“张力”,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在“激光发明历史”章节的讲述中,将老一辈科学家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条件下艰苦研制中国激光器的奋斗精神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讲述“光的本质”的章节中,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对光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记载和认识,并从哲学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出发阐述光的波粒二象性,引导学生用哲学的思维看待自然科学问题,加强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在讲述“能级和玻尔兹曼分布”的章节中,将我国在大科学装置、航空航天、高铁、航母、量子通信、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成就有机融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号召学生积极实践,勇做“大国工匠”。

这样的教学片段还有很多,学生听后都深受触动。正是老师们课前的精心准备与集体讨论,才有了课堂上的娓娓道来与精彩呈现。也正是这样润物无声的课程设置和课堂讲授模式,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让同学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结合并且更加笃定。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17

《华夏传播概论》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华夏传播概论》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门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探讨传播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负责人是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清果教授。课程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为主题,以构建传播学“中华学派”为目标,坚持“中华文化传播立场、全球传播视野”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中国价值的新闻传播人才。该课程从内向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经典传播学视野,以及家庭传播、身体传播、舆论传播、说服传播等前沿视野出发,试图建构起一个相对系统、全面的华夏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课程立意站位高:增强新闻传播学子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华夏传播学作为传播学中国化的重要研究成果,很好地回应了“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

中国人有自己的传播传统,这个传统虽未为现代学术语言所详尽描述,但在过去的生活中发挥着促使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总结其规律并发扬其精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在需求。华夏传播学一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扬弃,探讨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传播原理、传播机制与传播方法,汲取中国传统的传播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又立足当下国情,探讨如何把中国传统的传播智慧运用到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中,进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传播学理论,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授课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引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文化传播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传播智慧。同时,谢老师也认为,“这些智慧是用中国话语、中国思想和中国理论来表达的,所以需要我们去整理,去阐发,这样才能与西方的传播理论展开对话,阐释中国人是如何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与社会的,让世界理解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奥妙所在。”

谢老师在课程开讲时,就非常自豪地讲述这门具有厦大特色课程的开设缘由,那就是新闻传播学系早在1983年复办之时,参与复办工作的香港中文大学的余也鲁教授就致力于推动中国本土传播研究,他于1993年正式在厦门大学启动“华夏传播研究工程”项目,以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为推动机构,并以建构传播学“中华学派”为学术理想,开展了海峡两岸学者联合研究。此后,本着教学相长和培养该领域研究人才的需要,以黄星民为代表的前辈学者相继开出了本硕博的专业课程,既要求学生研读经典,又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带着问题,通过深入思考与研讨,力争对中华文化中蕴藏着的传播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产生能够与西方传播理论对话的中国传播理论。

课程力求通过研讨式教学,造就一批具有中国情怀,扎实文化素养,能够阐扬中华文化传播智慧的各类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学理基础,久久为功,以期最终达到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远大目标。

教学手段求创新:“翻转课堂”好评如潮

《华夏传播概论》这门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按照“翻转课堂”的理念进行了教学手段的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前,同学们线下阅读老师们精心编写的教材——《华夏传播学引论》和《华夏传播学读本》系列读物,线上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同名课程学习本章节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架构;课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特定传播视野下的华夏传播学内容进行课堂展示,留下更多的时间用于老师点评和答疑;课后,老师鼓励每一位同学进行自己的科研探索,并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华夏传播知识和研究方法,尝试理论建构和论文撰写。这一多元创新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同学们的一众好评。

“翻转课堂”,让2017级本科生刘婉宁收获满满,“课程将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自主课题探索有机融合在了一起,课下同学们充分准备,课上同学们积极展示并且热情讨论,我在每一次课程学习中学到了远大于90分钟课堂的知识,也在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中提高了自己。”

“分组学习中,每位同学对不同的传播学视野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主动地突破传统传播学中固化的西式思维,尝试对传播学本土化形成深刻认识”, 2017级本科生尤佳说。

“谢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除了平时上课,还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做成课堂报告,到了期末还要将课堂报告整理成格式规范、内容翔实的论文。”2017级本科生柯浩激动地说道,“我的论文在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多次修改,当看到自己一个学期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一个学期的努力终于凝结成了人生中第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我十分欣喜。同时这也让我明白,没有‘干坐冷板凳’的毅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做任何事都不能成功。”

科研育人有高招: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热情

谢清果在讲授《华夏传播概论》课程期间,经常鼓励同学们“本科生也可以写论文,做研究”,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同学们按照正规、标准的学术论文要求来撰写期末论文,大到整体研究视野、论文架构,小到每一条注释的格式、标点,谢老师严格的要求让同学们在学术能力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谢老师的带领下,班里每一位同学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学术研究,许多同学做出了优秀的学术成果。去年,传播学的同学们在研修《华夏传播概论》的过程中,撰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修正之下,其中质量较优的论文合集出版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思路——中西传播理论的分野与对话》一书。

其中,2016级传播学学生米湘月的论文《说服的艺术:华夏“察言观色”论的意蕴、技巧与伦理》发表在《现代传播》,2017级本科生孙培雯的论文《作为华夏公共传播形态的“东林运动”》发表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级本科生张萌萌的论文《故事化舆论:作为华夏民间舆论传播活动的古代“说书”》发表在《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这些正是《华夏传播概论》课程科研育人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好证明。

孙于晴同学在回忆自己论文写作的经历时说,“在《华夏传播概论》课程上写就的这篇论文,是我目前为止本科阶段完成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论文,在谢老师近半年的论文指导下,我在实践训练中逐步树立一种辩证性的研究思维,学会如何从确定选题开始一步步完成一篇完整的论文,并且在大量阅读文献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非常感谢谢老师!”

自课程开设以来,谢清果教授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安排,充分发挥学生在科研上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同学们打破“本科生难以做科研”的刻板思维。他在传授同学们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鼓励他们努力成为新时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新闻工作者,今后为国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贡献!


18

《矩阵论》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矩阵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负责人是包立君副教授。课程主要讲授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的相关知识,目标是锻炼学生应用矩阵理论分析与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授课形式博采众长,既讲究实效又注重情怀,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的科研观,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价值观和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人生观,为国家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重塑:讲实教学内容,盘活课堂氛围

一句“高数不会离开你”不知成为多少理工学子的梦魇。电子学院《矩阵论》课程团队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作为电子学院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希望改革工科数学课重教学、重理论、重科研的传统特点,而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课堂,采用生动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活跃度,将思政育人融入点滴、成效落到实处。”

《矩阵论》是一门逻辑性强且理论艰深的基础课,同学们学起来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课程团队对症下药,别具匠心设计了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欧氏空间”教学环节,在归纳提炼向量内积、矩阵范数知识点的基础上,把内积概念在机器学习前沿领域中的应用融入其中,课后布置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高被引科技论文进行文献研读,配以后续的课堂互动探讨,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导学生治学贵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在当前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课程团队还观摩借鉴其他优秀课程的教学思路,不断革新自身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任务驱动、讲述科学名家、重走学科发展史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丰富的教学内容遇上有趣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热了起来,同学们思路活了起来,课程思政实了起来。

课程团队的精心安排和辛勤耕耘收获了来自同学们的喜爱和点赞。2020级研究生庄文曦说:“老师们通过联系不同的知识点带学生掌握易混淆的概念,以实际应用去理解生涩的概念,借手工推导来获得最后的结论。使我们掌握了线性空间、范数、矩阵分解等知识,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联结:紧扣时代热点,力求学以致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正处在以“人工智能+信息化”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虽已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但超精密制造和先进装备研制领域仍存在核心技术薄弱、顶尖人才缺乏等问题。课程讲授过程中,课程团队鼓励学生努力夯实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于基础研究;激励学生树立不畏挑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力争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做出厦大人的贡献。

除了紧扣国家发展需求,时事热点、行业弱点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成为同学们的关注点。课程团队以矩阵在电子科学和集成电路行业的应用为出发点,引导同学们认识如何将矩阵论应用于研究课题的分析和设计,并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矩阵理论在电子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和强大科学潜力。通过观看《沙子变成CPU的旅程》专题课件,课程团队带领同学们了解光刻技术、芯片制造和封装,激发专业使命感。去年10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刚刚发布,课程团队就向同学们解读“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大力发展微电子产业的政策与方针,深入把握关键行业、关键技术的发展前景,教导同学们要做时代的追梦人、青春的奋斗者。

寓德于教,以德促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润物无声,对专业的热爱和追求在同学们意识深处生根发芽。对《矩阵论》课程团队而言,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聚焦国家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学好所学、用实所学、创新所学。

激活:传承“四种精神”,昂首砥砺前行

厦门大学电子学科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开办电子类相关学科的高校之一,也是最早成立半导体学科的高校之一。将学科发展史、院系史巧妙地融入课程是团队老师的又一创新之举。上课伊始,课程团队就向同学们介绍了萨本栋校长亲手创办机电工程系的故事,在萨本栋校长“自强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厦大电子人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研制出全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第一个GaP基红/绿/黄平面发光二极管、第一台平板示波器等,为新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21年4月,我们即将迎来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历经百年沉淀的厦大“四种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接力棒已经交到“芯青年”手中,课程团队教导同学们弘扬嘉庚精神,担当报国使命,为全面建设厦大新工科、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努力拼搏。

2020级研究生周伟彬感触很深,“在矩阵论的课程学习中,收获了许多知识,也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新的体会和感悟。老师们结合相关文献和计算工具让矩阵论的知识更易于理解,同时引导我们积极思考,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另外,老师们还鼓励我们要诚实做人、严谨做事、爱国爱校,为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数字穿上情怀之衣,当课堂融入思政之魂,芙蓉隧道的“高数不会离开你”成为奋进前行的动力。《矩阵论》课程团队将继续坚守岗位,不断创新,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出谋划策、贡献光热,努力培养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高素质光电科技人才。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课程思政案例及资料。


19

《极地海洋化学》

Du Xing Education

【课程名片】

Course Introduction

《极地海洋化学》是海洋与地球学院面向海洋科学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由陈敏教授主讲。课程中教师讲授与学生报告讨论并重,内容涉及极地海洋化学、极地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生态学、极地海洋地质学等分支领域,通过阐述极地科学研究历程、极地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极地海洋科学研究取得的新认识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引领学生强化生态保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认识极地: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全球变化成为海洋科学界关注的重点。极地海洋是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对全球变化产生重要反馈作用的区域之一,极地海域的局部变化对全球有着重要影响,关乎人类命运。

“计利当计天下利”。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生态环境方面的诸多挑战。陈敏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以专题形式介绍了南极变化对南极底层水形成、全球深海环流的影响和北极增温对北冰洋初级生产力、浮游群落结构、游泳生物群落结构、底栖群落结构的影响等科学问题,用丰富的文献材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用生动的实例材料展现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引领大家从全球视野理解当今极地环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密切关系,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加快发展祖国科研事业、提升我国科研实力的信心。陈敏老师认为,“南极是地球最后的净土,但目前也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开展极地科学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有更好的政策和理念,促进对极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自身多次前往极地科考的经历,他说到,“在南极更能感受到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南极著名的人文社区乔治王岛上,大大小小的考察站和观测点有20多个,来自不同国家、语言和肤色迥异的科学家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活跃在这片土地上。”

“人类开发和探索海洋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以海强国,人海和谐’”。海洋化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陈阳军在认为,“通过课程学习我不仅能‘知其然’,了解到近些年来极地海洋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更能‘知其所以然’,掌握产生这些变化的科学机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我也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牢记心头,尽个人的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

探索极地:科考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陈敏老师自1999年参加了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之后,又于2019年随“雪龙2”号科考船参加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见证了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成长与壮大,同时他极力推动并促成了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60多人次先后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22个航次和中国北极科学考察10个航次,极地科考已成为我校海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的特色与亮点。

每一次极地之行带给学生的都是不同的人生体验和跨越式的成长。参加第33次南极科考的王同学感慨说:“在现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采到的每一份样品都来之不易,所以前期方案设计、后期数据分析必须做到最好!极地科考正磨砺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回想参加第34次南极科考的经历,范同学记忆犹新:“在连续23天不分昼夜的作业中,我以科学为原则,以实践为真知,发扬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极地科考精神,统筹好实验各个项目,灵活协调并解决出现的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参加第35次南极科考的陈同学说:“可以看到人类个体的渺小,也可以见证人类精神的伟大。晕船是极地科考遇到的一大考验,从吐到起不了床到在风浪中正常工作,靠的是极地科考精神的鼓舞和顽强的坚持。这次南极科考对我而言是荣誉,是勋章,是此生难忘的记忆。”

亲自探索极地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极地海洋科学领域砥砺奋进的中国力量和科考队员“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极地科考精神。与此同时,同学们也领悟到,从最初参与南极事务时的“落后无权、落后被欺”到合理合法引用国际条约为北极科考提供支持,从依靠牺牲奉献的精神战天斗地到用科技发展为探索极地保驾护航,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发展与进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研工作者筚路蓝缕、奋发向上的真实写照。有同学表示,通过实地考察极地,“深受鼓舞,进一步提升了文化自信,新一代海洋人应树立‘此时、此地、此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信念。”

经略极地: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极地海洋是国际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研究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权益和话语权,也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极地事务,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以《北冰洋的变化》专题为例,课堂除了讲授国际科学界对北冰洋的认识历程、中国北极历次科考状况和全球变暖导致的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积缩小等影响外,还通过充分的课堂讨论和报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分析能力,注重启发同学们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行思考讨论,为助力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有同学分析北极航道的重要意义时指出:“我国是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外贸货品中90%以上经由海运实现。北极航道是连接东北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圈距离最短的海上通道,可以大量节省经济成本,为我国提供安全稳定的能源通道。”

还有同学结合课堂所讲授的我国“雪龙”号科考船于2012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2017年首次穿越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的事实,指出极地科考对我国开辟北极航道的巨大帮助,“极地自然条件恶劣,‘冰上丝绸之路’的顺利运行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北极科考的不断探索,为我国商船开辟北极航道积累了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破冰、沿途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大量经验。”

还有同学认为,面对北冰洋酸化的危险信号,要更多思考如何减缓全球海洋酸化的速度,其根本措施还是在于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地执行《巴黎气候协定》,同心协力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从长远来看,中国必然会更加深度地参与北极地区航运、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事务,中国日益成形的北极战略,进一步展示了大国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极地海洋化学》作为“课程思政”示范课,致力于培育新时代“四有”青年科研工作者。通过课程讲授、启发讨论、师生互动和极地探索,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形成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立下在专业上练就过硬本领、在思想上锤炼品德修为、在行动上勇担时代重任的伟大志向。


来源丨厦门大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9月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课程名称

9月24-27日

重庆

第九十二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9月26日

线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书撰写集训营-2班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推 荐 阅 读

干货福利丨课程思政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微讲座丨新工科实践类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及评价考核的探索
微讲座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微讲座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清华大学丨99门课程思政实践案例分享

同济大学丨“课程思政”名师面对面课程沙龙(全9期)

华东师范大学丨"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系列讲座(全9期)

上海理工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精选(文末附下载)

四川大学丨课程思政榜样案例展示集锦

北京联合大学丨23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教学视频

北京师范大学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合集

中国政法大学丨6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案例

安徽师范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汇总

西安交通大学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及专业建设经验

西北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案例汇总

浙江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示范展汇总

齐鲁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集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