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生命是个奇迹 v.2
时差岛第 44 条推送
塞尔维亚
南斯拉夫解体后的东南欧小国
从辉煌时代,到悲惨世界,多灾多难
她被战火暴击了1000年还存活着
生命已经是个奇迹!
🇷🇸
塞尔维亚,中国人对她太陌生了。
若不是近日疫情新闻,你会想起她吗?
如果依稀有一些记忆的话:
是那首激荡人心的《啊,朋友再见》?
是铁腕领袖铁托缔造的「南斯拉夫」时代?
是1999年那场震惊世界的科索沃战争?
是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我们的悲愤泪水?
还是世界网坛高手德约科维奇、
神奇教练米卢、女排男篮等
一众战绩斐然的世界级体育明星?
还是其实,90后、00后根本不关心
她是谁、她在哪儿了?
近日,塞尔维亚频繁登上热搜:
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
表达对中国在疫情时给予援助的深深谢意。
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
写在纸上的不过是童话
在困境中唯一帮助我们的,是中国
啊!朋友再见
一千多年了!
塞尔维亚每一代人都经历过至少一次战争。
巴尔干半岛,东西方十字路口,
自古是「欧洲火药桶」,国家多、面积小、民族复杂、边界争端不休……而塞尔维亚,就是这个火药桶上的开关。
从蒙古鞑靼到匈牙利十字军,从拜占庭十字架到突厥人的伊斯兰弯月旗……命中注定,它被「仇恨与分裂」下了一千年的蛊。历史由血肉写成,太惨烈!
photo by © 时差岛
它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经历过115次战争,44次被夷为平地。
而它上一次被轰炸——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空袭南联盟78天。
唯有东方老朋友
中国、俄罗斯愿意伸手支援……
她又曾是强大的「南斯拉夫」
虽然,辉煌只有短暂的35年
南斯拉夫,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老一辈人都记得,这个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敢同时对美国、苏联Say No!
但铁托死后,南斯拉夫迅速被瓦解成6个小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波黑、马其顿分走财富和沃土;科索沃自治区也要闹独立......
最终,可怜的老塞尔维亚只留下满目苍夷的首都,守着精神丰碑,贫穷度日。
塞尔维亚人,
就这样被世界遗忘在了新世纪大门外。
涌动了几个世纪的悲伤因无处发泄,
只能一代代练习着「遗忘」。
于是,作家杜桑·拉多维克写下那句著名的话:
每个早晨,
无论谁在贝尔格莱德足够幸运地醒来,
都会意识到他的今天已收获足够多,
以至于再稍作任何要求,都不合时宜。
▲德里纳河上,遗世独立的小木屋。1968年至今,无数次被洪水冲垮、又再次重建。photo by © vcg
🇷🇸
2018年,时差岛曾旅行塞尔维亚
今天,我们再次走入这片被世界遗忘的东欧小国
看它的盛世、毁灭、重建,遗世独立
塞尔维亚在哪里?
photo by © google earth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角
巴尔干半岛中部内陆国
国土88361km²(含科索沃)≈重庆
人口700多万(不含科索沃)≈北京人口1/3
首都贝尔格莱德,欧洲最古老城市之一
2009年申请加入欧盟,但因科索沃独立问题至今被拒之门外。
多瑙河,静静地流淌
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1/5流经它,
但河道蜿蜒至此,仿佛已置身欧洲的门外。
▲乌瓦茨峡谷,连续15个180度巨大河湾。photo by © Serbia Tourism
塞尔维亚没有海岸线,
北部多平原,南部多山脉、丘陵。
我们国家很穷,但很性感!
photo by © Jovana Stojiljkovic
更重要的是:
2017年,塞尔维亚宣布对中国公民免签。
这是最直接的催化剂,中国赴塞游客量飙升!
已习惯冷清的塞尔维亚人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 贝尔格莱德
今天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已然恢复了元气,年轻人乐观并充满活力。
▲贝尔格莱德萨瓦河畔的欧式景观。
散步街头,仍不难发现这座城市的满身伤痕。
所有伤口就这样裸着,任世人参观。
复古、混乱、率真,贝尔格莱德整座城市散发着迷人荷尔蒙,让她成为欧洲的「另一类」。
导游不建议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那里真的没什么可看的,早炸得差不多了!」
▲米哈伊洛大公街,贝城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
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很文艺,
20多个民族混居于此。
▲诺维萨德中心广场的教堂
▲山顶俯瞰多瑙河,每年夏天这里会举办出口音乐节。
塞尔维亚东北部的精致小城,临近匈牙利边境。建筑也深受曾经的奥匈帝国影响。
▲北部小城苏博蒂察,维也纳分离派建筑无处不在。
▲苏博蒂察的各种奶油蛋糕色,太清新了!
塞尔维亚南部的伊斯兰文化城市,深受土耳其影响。
▲南部的新帕扎尔,土耳其人留下一个伊斯兰化的小世界。
▲Sirogojno村保留着19世纪的老木屋。
▲建于1921年的蒸汽小火车仍在运行,是旅游塞尔维亚最不可错过的体验之一。photo by © 朱彤
这里曾是一个勃勃生机的半岛,
人民活泼热情,吃红辣椒,痛饮烈酒,
偏爱艳丽的服装,敢爱敢恨。
想象力并不丰富的西欧人表面上看不起他们,
私底下却满心羡慕。
—— C.L.苏兹伯格《烛光摇曳》
1000年一直被暴击
但塞尔维亚依然微笑
我去这片土地,
就是去看看,
用血肉写成的历史是什么样子。
—— 英国作家丽贝卡·韦斯特《黑羊与灰鹰》
▲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哀悼》
满怀好奇或者怀旧的旅行者,
希望在旅途中寻秘战争遗留的痕迹。
二战后,前南斯拉夫的大地上立起了数千座纪念碑!如今,这些失落的丰碑散落在塞尔维亚、波黑、黑山等地,因其奇幻造型,重新吸引着年轻一代背包客。
▲国家地理摄影师Sylvain Heraud拍下了这些南斯拉夫时代的奇幻雕塑。
而中国游客最关心、牵挂的,
是贝尔格莱德原中国大使馆旧址。
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78天。中国大使馆被炸,3名新华社记者殉难。那一年,无数中国人第一次记住了「贝尔格莱德」这座城市的名字。
▲当年被炸的部分建筑被保留了下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处,立有中塞双语的纪念碑。
我们的导游Marina——曾在北大留学的塞尔维亚老太太——回忆起1999年的情形:「我们不怕的!所有人都聚到广场上大桥上,头顶是轰炸机,我们还疯狂地唱歌。越炸,我们越唱,没有人害怕牺牲!」
信仰也被暴虐
但山岗教堂千年不倒
旅行塞尔维亚
修道院是重要主题
隐逸于河谷山脉的74座中世纪修道院,
它们是今日塞族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装满了这个国家的美丽与哀愁。
▲12世纪修建的兹卡修道院。塞尔维亚从12世纪创始之日起,就是欧洲最文明的国家之一。
毁灭一个民族,得先毁灭信仰
14世纪土耳其人攻占塞尔维亚,
最先砸烂的就是修道院的围墙,
最先挖去的就是圣像的双眼……
大牧首圣萨瓦的遗骸,
也被土耳其人挖出来,弄到贝尔格莱德一片高地大肆焚烧!
▲贝尔格莱德的圣萨瓦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国亡了,教堂不能塌!
今天,从贝尔格莱德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见这座巨大的圣萨瓦教堂,那便是「人民的复仇」—— 你烧了,我可以再建!我们的圣萨瓦大教堂,比你们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更大!
photo by © 朱彤
如今,许多修道院的墙上都贴着对比图:
一战时,被炸得剩三面墙,
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一面墙……
你只能惊叹:信仰都虐成这样了,教堂还没倒下!
▲建于12世纪的德约翰·斯托博维修道院,被炸得很惨。 photo by © 时差岛
▲世界文化遗产,斯图代尼察修道院,1190年创建。
▲格拉达克修道院,建于13世纪。
塞尔维亚人说,
是修道院让我们与整个欧洲彻底区别开来!
修道院,就是塞尔维亚人最重要的「身份认同」。
南斯拉夫,昨日荣耀
▲贝尔格莱德,虽被战火暴虐,却仍能感受到昔日繁华。
在塞尔维亚采访,
当地导游向我们无数次这样说起:
「你们能想象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南斯拉夫,人均住房18平米,每个家庭都有小轿车,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带薪假期!整个东欧都羡慕我们,就像今天的中国一样!」
半个世纪前的南斯拉夫,
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颗闪耀明星。
经济自由繁荣,国际声誉高亢。
那时中国人聊起南斯拉夫,是一种时尚谈资。
铁托,如此hardcore的一个名字。
二战后,是他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现代南斯拉夫,以极强的政治手腕将破碎的巴尔干捏合在一起,连科索沃都回到了版图之中。
嗯,中国老一辈人懂!
谁没看过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呢,
人人都知道南斯拉夫游击队英勇无比,
人人都知道毛主席说过「铁托像铁一样硬」。
但好日子实在是太短了!
1980年铁托去世后,复杂的巴尔干矛盾复燃;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塞尔维亚人再一次陷入绝望。老人们回想起那35年黄金时代,无不感叹:「那日子好到你甚至怀疑它真的存在过……」
如今,华丽往事与战争伤痛都已逝去,
愤怒和诗意留在了一个个城市与村庄中。
如此的大地
长出了如此倔强的人
这4位很酷的塞尔维亚人,
他们深刻诠释了这个国家的
「痛苦」和「性感」。
尼古拉·特斯拉,科学怪人
▼
特斯拉,交流电的发明者,他脾气倔强,和塞尔维亚人一样。「11次婉拒诺贝尔奖、700多项发明、十大神准预言」,这些传言虽有些夸张,但他确实被欧洲公认为「世界上仅次于爱因斯坦的超级大脑」。美国人马斯克为电动汽车取名为「特斯拉」,就是在向偶像——尼古拉·特斯拉致敬!
德约科维奇,伟大的网球明星
▼
▲贝尔格莱德一所中学,墙上绘有小德巨幅画像。
在塞尔维亚,没人不爱小德。他完美继承了南斯拉夫人的体育天赋,叱咤网坛10余年,史上第一位金大师选手。他笃信塞尔维亚东正教,骨子里更刻着塞族人的倔强:每次低谷期后,总能触底反弹,重新找到作战的力量。
库斯图里卡,大师级导演
▼
两度获得金棕榈奖的传奇导演。
他的电影,只有爱没有恨!和塞尔维亚国家命运一样,他的人生经历痛苦,却从不诉苦,荒诞、幽默的喜剧镜头写满了爱。文艺青年们爱死了这位巴尔干朋克!
▲2004《生命是个奇迹》剧照
▲1998《黑猫,白猫》剧照
许知远在《十三邀》里问李诞:一个时代不该有严肃、深刻的东西吗?李诞很崇拜地搬出了库斯图里卡,「他才是最有资格苦大仇深的啊,但世界在变坏,他始终轻松。那种状态我太喜欢了……」
▲库导为了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搭建的木头村,如今,他本人也住在村子里。此次旅行,我们激动地来这里打卡!photo by © 时差岛
阿布拉莫维奇 行为艺术之母
▼
她最著名的一句话:
欢乐从不会教会人任何,但痛苦会!
她的所有创作主题都是在「直面痛苦」: 肉体的痛苦、精神的痛苦、爱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她的前男友——德国艺术家乌雷于2020年3月2日去世。两人同月同日生,相恋12年,共同创作了无数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
▲阿布和乌雷
▲行为艺术作品《潜能》1980/2006
▲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场》2010
更多普通、真实的人
在古老的塞尔维亚,
我们拜访了山河、历史、教堂、遗迹……
但最终,我们记住了这些年轻人的脸!
▲
塔嘉娜 19岁 贝尔格莱德大学建筑系学生
「现在年轻人找工作太难了,
我能在最好的大学读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已经很幸运了!」
photo by © 朱彤
▲
伊里奇 20岁 贝尔格莱德大学电子系学生
「毕业后想去德国留学,
那里是经济最发达、技术最强的地方。」
photo by © 时差岛
▲
尼可拉塔 32岁 独立书店老板
「我们的文化并不边缘啊,
贝尔格莱德是很酷的地方!」
photo by © 朱彤
▲
塔娜 15岁 诺维萨德的中学生
「你们来自中国?我们学校开了中文课,
现在学中文是必须吧。」
photo by © 时差岛
▲
一对蜜月旅行的年轻夫妇
「塞尔维亚有很多好风景,
我们还没一起牵手看过。」
photo by © 朱彤
▲
都雷,63岁,我们此趟旅行的司机
经历了苦涩的战争,每餐必喝可乐
「北约轰炸时,我是一名军人,
但现在,我比从前年轻。」
photo by © 朱彤
塞尔维亚,生命是个奇迹
塞尔维亚电影《生命是个奇迹》
有句经典对白:
「先生,你对这世界有什么看法?」
「呸!」
生活不需要哭诉或隐忍,
于轰轰烈烈的爆炸中,轰轰烈烈地爱吧!
待到疫情过去,去塞尔维亚看一看
无论如何,生命已经是个奇迹。
· END ·
文 | 时差岛团队
图 | Serbia Tourism、Unsplash、VCG
© 时差岛出品
互动·赠书《在路上》
#关于塞尔维亚,聊聊你的感想#
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截止3月29日
5位获赞最高的读者将获赠新版《在路上》一本
今年是杰克·凯鲁亚克诞辰98周年。这位“垮掉的一代”灵魂人物、20 世纪头号文学浪子,用一本书影响了几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和他所代表的那群人的青春是永恒的。在路上,就是尽情燃烧自我和探索世界,做一切没做过的事。送给疫情中迷失的我们!
世界各国巡游
时差岛
- 中国人的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