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写作与发表 | 汪诸豪:如何有效进行英文法学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汪诸豪 法理杂志 2024-01-11



作者简介

# 汪诸豪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美国西北大学SJD候选人;兼任国际证据科学协会(IAES)理事、执行副主管,国际诉讼法协会(IAPL)会员,《证据科学》杂志英文编辑等。先后在《中国法学(英文版)》《比较法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 Proof, Judicature,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代表著作有《当代中国的司法文明:证据法和司法鉴定学的评述》(Judici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s of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等;代表译作有《艾伦教授论证据法(上)》《证据法要义(第二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证据法、司法证明、法律人工智能、比较诉讼证据制度、跨境争议解决等。

我是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汪诸豪,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英文法学文章的写作和投稿”。我打算按照写一篇正规的英文法学文章的顺序,从最初的选题开始到最后的发表来讲授这个题目,并通过对这整个过程的介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的心得体会。我自己平时就是以写英文的法学文章为主,对英文法学写作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从教快十年了(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这十年我在法学写作上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尝试着写英文文章。因为我自己有美国的留学背景,所以写英文文章是比较适合的,也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成果。尤其是近几年经过专业训练,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相对来说发表的节奏感逐渐找到,这个很重要。第二,我在过去近十年中主要是把证据法学方向的一些经典英文文献翻译成了中文,介绍到国内,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素材,一些启发。我做得比较少的反而是中文论文的写作,不是说我不想写,是个人时间精力有限。


一、英文学术网站:RG & SSRN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好用的学术网站RG(researchgate.net),里面提供全世界各地学术论文的免费下载,是法学英文论文的一个很好的database,我现在里面上传了11篇自己的英文论文。举个例子,就比如说这一篇Lifting the Veil of Mona Lisa——揭开蒙娜丽莎的面纱;副标题是A Multiface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Standard——对刑事案件中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多重考察。之所以起这样的题目,是因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既很powerful又很神秘,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篇文章主要研究怎么能够“揭开面纱”,深入地剖析BARD标准究竟是什么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效用。这篇文章我有一位合作者Eric Zhi;我本人是通讯作者,第二作者是Eric Zhi,Eric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JD毕业,也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在读,现在是芝加哥凯易律师事务所(Kirkland & Ellis LLP)的主办律师。在我们俩一起合写的这篇文章中,他主要做一些经济学方面的数据分析,我主要负责剩下的所有部分。这篇文章将要发表在Georg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刚才我们说到的RG这个网站,它可以让大家读到很多已经确定要发表,但是离杂志正式刊印可能还有一段时间的文章。其实,很多这样的文章叫做pre-print,即一个正式出版前的版本,与正式出版版本差别不是很大,可能就相差一两个脚注。做这样一个微调,就可以规避版权copyright的问题。不仅是法学的学者,全世界各个学科的学者都在里面上传自己的文章,且下载都是免费的,这点特别好。我再换一篇,你像这篇文章:Is an Oral-Evidence Based Criminal Trial Possible in China?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审判中,能形成以口头证言形式为主的庭审吗?这篇文章,是我跟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法学院David Caruso先生一起合写的,如果你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and Proof杂志官方网站上下载的话,一篇文章的下载费用大约是40美金;但是在RG这个网站上就是free download。我不会把文章的最终发表版本上传上去,但会自己做一个preprint版本,这样的话就规避了copyright的很多问题,大家也可以free download,且内容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网站,包括你们最后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可以经常去看一看。你想写中文的文章和主题,也可以用英文的关键词去上面搜一搜相关的文章,会对你们写毕业论文有很大帮助。


还有另外一个好用的英文学术网站叫做SSRN,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SSRN网站是美国主办的,刚才介绍的RG (ResearchGate)网站我个人感觉比较偏欧洲,并不专注于美国。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我认识的美国法学家们,他们主要就是在SSRN上上传自己的文章,供大家free download,很少有美国法学家在ResearchGate上去上传文章;但是RG网站上有很多欧洲的学者文章,比如说瑞士洛桑大学的教授们。做法庭科学的同学,肯定或多或少了解瑞士洛桑大学刑事科学学院的教授们。洛桑大学是欧洲法庭科学的中心,他们的教授发表了大量相关的专业文章,这些文章在ResearchGate上可以找到,但是他们的文章在SSRN上很难找到,所以我个人感觉SSRN是偏美国,ResearchGate偏欧洲,这是一个经验性的结论。但现在,这两个网站有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我发现越来越多我熟悉的美国教授开始往ResearchGate上upload文章,越来越多的欧洲教授开始往SSRN上upload文章,所以两者是越来越接近。不过目前为止,双方还是各有特色。


二、英文论文选题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首先是“选题”。写英文的法学文章,我觉得目前通常是三个选题方向。


第一种是用英文写中国法的主题内容,主要对中国热点法律问题的介绍、探讨和反思。这种思路屡试不爽,国内也有很多我认识的法学家,用这种思路在国外发表了不少文章。但是现在这种思路在国外越来越难发了,这跟国际环境也有关系,若你只是单纯介绍中国热点,中国法律、司法改革热点问题,单纯地这样一个思维去用英文写作,越来越难在国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


第二种就是比较法的思路。毕竟是用英文去写文章,读者主要是国外的读者。身为作者,我们在写文章之前很重要的就是明确文章的读者到底是谁?目标群体是谁?读者不同,我们所写文章内容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你想要在国外发文章,很重要的就是把文章呈现给什么样的读者,文章要精准投递给谁读?总体而言,不管你是什么想法,他都主要是英文读者群体,而英文读者群体主要是外国人。由于我们写英文文章,主要是外国人看的,所以比较法的思路就是比较好的。不过,比较法的文章实际上特别难做。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介绍一些中国法的东西,然后再谈一些英国法、美国法,或者德国法的东西,甚至是把大陆法系、普通法系和中国法全部都介绍一遍,最后展开讨论,比较法的论文大多如此。


但问题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像苹果、梨、桃子,这三个东西;你把苹果讲清楚,把梨讲清楚,把桃子讲清楚,把这三个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呢?接下来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们的比较法文章会面临这种问题。我把梨、苹果和桃子都讲得很清楚,但最后把三个放在一起,结论是什么呢?有时候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各自的背景情况非常不同。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法律制度,背后是有很深的社会背景、文化的原因,还有很多社会、政治的原因等等。我们不能直接嫁接国外的法律制度,即使美国法再好,也不能够直接拿到中国来用。很多时候,比较法文章的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因此很不好做。这个问题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你可以发现国外的法学院专门开设比较法课程的老师特别少,国际上专门以比较法作为主题的期刊也特别少,且不是最火的期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方向其实是非常难做的。不过,对于我们中国学者来说,这目前也是主要的写作思路之一,它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思路,只是不好做。这就是第二种选题思路。


第三种选题思路就是直接对外国法进行探讨、批判和商榷,这就要求你对外国法有着非常深的理解。我现在这个阶段,是比较喜欢以这种思路去写英文的论文,因为我对美国证据法有多年的学习,有我自己的看法。而且由于我是中国人,在那边经过系统学习美国证据法之后,我的脑子里自然就会产生很多美国证据法学者没有的想法,自然地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很多他们认为很奇怪,也很奇妙很有意思的想法。因此,我现在写英文文章主要是Option Three,直接对美国证据法进行探讨、批判、商榷,从一个局外人(outsider)的视角去写。三个视角我都试过,相关的文章我都写过、投过。


以上就是对选题的探讨,当你选好一个题目后,接下来就进入准备阶段了。今天要跟大家接下来介绍的几个阶段都很重要,如果你想最后写成了一篇优质的英文文章,就需要关注每一个阶段,没有说哪个阶段更重要,都很重要。选题当然很重要,选题选错就全白忙活了。如果你很幸运地选好一个题目,接下来你还有很多关需要闯,准备阶段也相当重要。


三、论文准备阶段


一般而言,我每年会写两篇重要的英文文章。当然,除了写论文,我还要做很多别的事情,比如上课、做讲座(presentation)、开学术会议、写一些小文章、做些学术翻译等等。每年写两篇标准英文法学学术论文的话,平均每一篇是花费六个月的时间,但其实满打满算用来写文章的时间恐怕也只有四个月。如果是用四个月去写一篇重要的英文文章,我会花两个月——至少一半的时间在做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才会开始写。这种状态也同样适合于研究生,研究生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应该也是这个状态,作为人生的第一篇大文章,硕士毕业论文的准备时间要花一半,然后才要真正开始写。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我们在准备阶段首先要考虑清楚文章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写英文还是中文的文章,我们都要这么做。第一种是规范性的(normative),法教义学类的。这种方法就是讲道理,说明作者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这个理念是对的。或者为什么现有的某个制度、规定是错的,然后进行分析。这样的方法叫规范法学(法教义学)的方法。在这种方案中,作者要给读者一个方案,要告诉读者,你说的是对的,别人之前说的是错的,你要纠正他们的观点。使用这种方法的文章是规范性的(normative)文章。在欧洲大陆和中国的学者中,这种思维非常普遍。这些学者主要就是写:“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为什么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最后论证,我是对的,希望你能够听我的;甚至国家立法都能够采纳我的意见。”这种文章是带有很大主观性的。如果你做出来了、做成功了,全世界都会说,你太厉害了!的确,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法学家写作的很多对策法学的文章,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也是主要靠兴趣。


第二种是分析性的(analytical)形式。分析法学不带有很浓厚的主观个人色彩,不是说非要告诉别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是就一个现象进行描述,然后对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出来是什么结果,那就是什么结果,也不一定说要分析出一个什么你是对的,我是错的。分析的文章,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主观,而是带有客观性。这样的文章在英美法学界比较流行,尤其是一些学术大牛,他们比较喜欢写分析的文章。比如我在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科学博士(SJD)导师罗纳德·J·艾伦(Ronald J. Allen)教授。我曾经问过他,“你为什么不写规范进路的文章?”他说,我不需要别人给我方案,既然人人平等,那么规范性的文章凭什么要我去赞成你的个人观点?凭什么你就更加聪明(smart),我就愚蠢(stupid)?没有理由说一个人的主张就要高于另一个人的主张,因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写东西来教育别人是很不妥当的。他个人喜欢写分析性的文章,因为这种文章是通过客观的分析得到结论。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心目中的结论,而分析性的文章更多的是想要给读者传授一些理论、一些研究方法,这就是分析性文章的特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种文章,得到一个新的分析问题的工具或思路。


第三种是逐渐在全世界乃至国内兴起流行的经验性(empirical)文章,即实证研究类的文章。一个教授在办公室里关一个月,或许就可以写出来一篇分析性的文章,但是经验性文章不同,实证研究需要研究者亲身感受这个社会,它的方法是田野调查(field study)的方法。作者需要深入社会实践,观察社会现象,同相关的人做访谈,拿到实际的数据——比如去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去统计一些相关的数据来,拿到实实在在的事实(facts)和数据(data),然后再来对事实进行分析描述。首先要进行描述(description),然后要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经验性文章是我们法学界最缺的文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前两种文章都不缺,经验性文章特别缺。近几年,这种类型的文章就开始流行起来。不过经验性研究是不好做的,因为它的周期特别长,成本非常高。比如,我要做调研,但一个人能做多少调研?现在有了互联网(internet),有了各种搜索引擎,会稍微容易一点。但实际上,一个人能够做的还是很有限的,可能需要有一个团队一起去一个地方做实证的调研,和法院、律师、普通民众接触。这个过程是很费时间的,但最后做出的成果的价值也相对很高。


硕士研究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三个思路出发,都是可以接受的。老师们不会认为规范性的文章就是不能通过的,因为能够在准备阶段就把文章的方法想得很清楚的人在国内本来就很少,更多的人是头脑中一团浆糊,美其名曰跟着感觉走。在美国,法学实证研究做得最好的是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我们西北大学(美国)也不错。其他的学校我就不太了解了。在国内,上海交通大学的季卫东老师,四川大学的左卫民老师,北大的朱苏力老师都比较擅长实证研究,也都在各个战线上去尝试着做实证研究。但是总体而言,还没有做出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大家都在尝试实证方法,实证研究确实是很好,但要做到真正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比如,有的时候我非常想要得到某些数据,但是那些数据根本无法得到。我在写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我非常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案件的判决是正确的、有多少案件的判决是错误的,错误的判决里有多少案子是对被告人有利的错误判决,有多少是对被告不利的错误判决。对被告不利的错误判决就是错判,对被告有利的错误判决就是错放。我特别想要得到这些数据,如果有了这些数据的话,我就能把关于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分析做得更好。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就能够更加精准地获知这个标准在实践中的价值。但是这些数据又是得不到的。法官也很想知道,他们也不希望有错案的发生。法官如果知道某个案子是错案,当然就不会作出错误判决,但是实际上还是会有很多错案发生,这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这就是大家都想得到,但又得不到的数据。所以很多时候做实证研究,需要去间接地,通过间接的数据来检验,但是这样的话又有很多自己“原创性”的成分。以上就是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发表方向的考虑


我们写英文法学文章是想要在美国发表还是在欧洲发表?是想要在SSCI上发表还是不在SSCI上发表?这其中的差别特别大的。例如,美国主要的法学期刊,我们一般叫“旗舰期刊(flagship journals)”,每个法学院一般有一本这样的期刊,比如说哈佛大学的《哈佛法律评论》,耶鲁大学的《耶鲁法律评论》,芝加哥大学的《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等等。美国大概有140所法学院——中国大概有500所法学院——所以每个学校一本,总共就是一百四十多本。如果想在美国法学院的旗舰期刊上发表的话,那么一般要50页、300个脚注以上的文章;如果想要在欧洲——包括英国——发表,或者在其他的普通法系的国家,比如说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还有中国香港地区的很多SSCI英文期刊上发表,那就有不同。刚才所讲到的,所谓国内最看重的英文核心期刊的清单SSCI主要是美国之外的刊物,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往往更愿意在欧洲期刊而不是美国期刊上发表文章。如果是在欧洲期刊发表的话,50页的文章是不能接受的,9000-10000字——15页上下比较合理;而且欧洲期刊不那么喜欢长篇脚注,如果一篇文章包含300个脚注,那么肯定不能通过。但发表在美国期刊上的文章可以使劲加脚注。美国期刊原来要求80页,现在逐渐地减少到50页、3万字左右。欧洲期刊就是9000字最合理。相比较而言,它们完全是不一样的思维模式。美国期刊除了“旗舰期刊”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期刊,比如说《耶鲁国际法评论》、《哥伦比亚跨国法律评论》等等。这些不是“flagship journal”,而是专业类的英文法学期刊。这类期刊通常不会要求50页,大概只要求2万字左右。另外,美国也有电子期刊(online),比如《哈佛法律评论》就有哈佛法律评论online,这些电子期刊基本上喜欢发9000字左右的文章。也就是说,一篇9000字的文章,既可以投SSCI欧洲期刊,又可以投美国顶刊的电子版(online version)。


相比较而言,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美国刊,因为我本人是在美国读的书,认识的国外学者也主要是美国的学者。证据法学最活跃的地方是美国,是动力源(power center),现代证据法学的主要理论也来自美国,就像一个核反应堆一样,每天产生大量的证据法学方法相关文章;欧洲现在也有一个新兴的证据法学研究中心,就是西班牙的赫罗纳大学,现在组织学术活动、办杂志,搞得还不错。世界上研究证据法的第三大研究中心,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就是我们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我们学院还很年轻,是2006年建院的,只用了十五年,凭借这样的体量,就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证据法研究中心了。我们这些年来做了很多国际交流、举办了很多国际会议。连续开了七届证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前四届是在北京开的,第五届在澳大利亚开,第六届是在美国马里兰,第七届在德国弗莱堡,这些会议不是什么噱头,是全世界证据法学的专家学者一起,两年一次,严肃地探讨问题,是真正的世界证据法学界两年一次的聚会。这样的机会是很少见的,错过了就要再等两年。


(三)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


参考资料的准备和整理是我们在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就所确定的题目,尽最大可能地把世界上现有的——因为我们用英文写文章——和主题相关的主要文献全部查出来。我们在做英文文献整理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不知道做中文的文献整理是不是更复杂。举个例子,比如我想写一个关于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经验性文章,我只要去谷歌(google)里面搜一下,就会跳出来很多相关的文章,而且谷歌还会告诉我们这些文章的下载率和引用率。假如我们是2020年做这个事情,我们就找一篇2018年、2019年或者是再早一点的相关好文章。如果这是一篇高质量的英文论文,就等于已经帮我做好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整理。当时,我找到2018年,美国学术权威写的一篇类似主题的文章,而且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上。这篇文章有50页,300个脚注。通常来说,这300个脚注里面基本上已经涵盖了这个研究方向上之前所有最好的文章。如果在2021年写这篇文章,我们找一篇2020年或2019年的全世界这个领域最好的文章,他会帮你做好之前所有的文献综述,或者你多看几篇顶级期刊上发表的优秀学者的文章。那些文章里的脚注都是黄金,都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一篇一篇好好地研究。


我们要好好整理这些脚注,挑选出一部分你认为最重要的文章,想办法把它们下载下来。下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我在美国的时候,西北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就可以帮我下载,我把清单(list)交给西北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他们就可以免费帮我下载下来,这是他们提供的服务。等你找全了这些文章,把它们下载下来后,就带着各种颜色的笔去读。你可以从前往后读,也可以从后往前读,这个无所谓,但一定要花时间去读,只有对你想写领域的人类最精华的成果有深刻理解,你的学术才可能有价值,要不然你自己想了半天,但你写的东西人家早就写过,而且你甚至都不知道人家写过,那就很糟糕,文章也不太可能发得出来。如果你自己不做文献整理,你的脚注肯定做不出来,那样的话即使你的想法再好,也发不出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章有价值,那你首先必须了解这个领域,了解这个世界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完全把它们理解透了,然后再去反思在这个领域我能够做点什么。甚至,你即使是对这些研究做一个新的综述(summary),也是一种贡献;或者在这个主题上接着往前走,做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一点点就可以,没有任何人会期待一篇法学论文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法学的文章只要能够在某个领域里,对之前所有的重要文献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并且再向前走一点点,那就很了不起了。这就是做学术的意义。


我们可以用谷歌,也可以用SSRN,准备写中文论文的话可以用中国知网等等,然后挑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打印出来,我每次写一篇50页3万字起300个脚注的文章,我就会去搜集至少50篇这个领域的已有优秀文章,打印出来。我不喜欢放在电脑里面阅读,看起来好像非常环保,但是对我写文章来说不好。我写文章就喜欢纸质的、有手感的。我还有各种颜色的笔,用它们标注重点,有些地方还需要贴标签,写一些我自己的笔记(notes)。我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会做好各种标签,如果你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学者,这就是一个需要培养的个人习惯。你可以设计一些代表不同意义的符号,比如欣赏的话我可能会打个五角星,我非常欣赏这一段,我会打两个五角星,我非常非常非常欣赏这一段,那就打三个五角星,然后写一个“我的天哪,真是天才(Oh my Goodness. This person is genius)”。还可以在上面写看法,比如我有十个重要程度不一样的看法,都可以写上去。第一遍读文章肯定要写写画画的,放在电脑里就没办法画了。


虽然你在标重点,但这还不十分具体。你还可以用电脑阅读,但限于电脑屏幕的尺寸,上面大概只能显示一到两篇。可若是阅读纸质文献,就可以任意地翻阅多篇文献。这便涉及到了效率问题。刚才谈的是我在阅读文献时,读到喜欢的材料时会怎么做,我会标记一个星;那么在遇到不喜欢的内容时,我一般会先标记一个三角形,如此这般。在阅读文章时,既会碰到喜欢的,也会碰到不喜欢的内容,这些对我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学术性文章就是如此,即便是遇到不喜欢的内容或观点,你也可以对其进行批评。我认为我下载的文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章,但却发现里面有一段我不喜欢的内容,这反而令人振奋,我们的文章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突破的。


对于一些文章,你如果读完之后,觉得或是没有理解,或是心中毫无波澜,这便是最糟糕的。一篇文章可能耗费我至少几个小时,乃至半天或一天去阅读。非常费时的文章都是长篇累牍的大文章,但我觉得它们值得我花费一天乃至更多的时间反复阅读。我在写一篇论文的时候,即使下载了五十篇文章,需要阅读的大文章也不会超过十篇,其中可能有二十篇文章我会快速读完,然后跳过。我的习惯是从最重要的文章开始读,然后进度会慢慢加快。至于什么文章是重要的,这便需要你自己决定。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分析出什么文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去阅读,甚至一两天都在所不惜。在几十篇文章中,会有十几篇这样的文章,我会对它们进行十分深入的精读,同时做相当多标记。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诸多阅读习惯,比如,就我个人习惯而言,我会将一般重要的句子用绿色的荧光笔标记,将更重要的句子用黄色的荧光笔标记,最后,将最重要的句子用红色的荧光笔标记。结果便是,这些最重要的文章的每一页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标记。读完了这些最重要的文章,接下来的二三十篇文章,我可能每篇只会花两个小时阅读,最后余留的十几篇文章,我可能每篇只用半个小时。总而言之,我自己写文章的周期是六个月,但写文章前,我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去沉浸式地阅读他人的文章,去细细品味世界上在这一领域前人的研究成果。当然,我的阅读仍是有限的,毕竟我只有英文的基础,不能去查阅法语、德语等文章。


这长达一个月的检索和阅读与你的选题密切相关。选题之前自然是先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才有了论文的主题。我在选题时,不会先去读文章,而是先探明自己内心的冲动,想清楚在证据法领域我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在哪里。我想写我为之冲动的东西,在这个主题上,我会有冲动花费大半年时间进行研究写作一篇论文。因此,我会先明确冲动,再去检索。


(四)写作提纲的起草、打磨


读完一个月的文章后,我便要开始做文章的大纲了。这个大纲会从最粗糙的地方起步,比如文章要分为五部分还是七部分,然后慢慢像一个树状图一样展开,越来越细化,最后这个大纲会细化到七、八页之多。大纲并不是整段整段的文字,不是我们所谓的论文综述。许多文章,比如博士论文,会写大段的文献综述,但这不是我所言的大纲。我所说的大纲有些类似目录,但又不是目录。一篇文章目录再长,也不过两页,而我写的大纲要比目录更复杂,其结构像树状图一样发散,正常的篇幅会长达五至八页。对于这一大纲,我会花费大量时间,细心论证,考虑大纲的结构是否合理。我甚至会传给在美国西北大学的我的导师看,导师也会给予我一些指导和启迪。你们也可以寻求导师的帮助,他们是中国顶级的学者,他们能给你的大纲提出宝贵的建议。或者你也可以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大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你要对自己的大纲进行反复修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将之前你所阅读的五十篇文章中你曾认真标记过的内容加进大纲里去。举例而言,大纲便是文章的结构: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大部分又分为四个小部分,其中第二个部分又分为三个小点,而每一个点便是之前五十篇文章中引发你冲动兴奋的东西,你需要想方设法,将这些东西加入大纲之中。大纲就好比是块骨头,你需要将其髀骨复生。但充实大纲也不完全等同于生肉,做大纲等于贴标签,真正的肉是写文章时你往里面添加的内容,写文章写到某个点时,你会引注:参见某某的某某文章的第几页。这样,曾经阅读过的文章中所做的所有标记,都会全部加入文章中去。所以在大纲上,我也会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在正式写论文之前,我至少已经准备了两个月,但等我准备好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对我而言,压力在于前期的选题和准备,接下来的写作反而是一个较为轻松的过程,因为当我动笔时,已经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 


四、论文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应严格地遵循大纲,从每个部分到每个小点。至于写作的技巧,一般而言,论文的开头都有引言,但引言可以先搁置。很多时候,当你写完文章之后回头再写引言,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会直接着手写最重要的主题的第一部分,然后再严格地按照大纲进行。对于写英文文章而言,每天保证写两千字便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我们不需要全天都在写作,早中晚做好时间分配,各写几百字,这样一天下来,也能达成一天两千字的成果。当然,有了大纲并不意味着便万事大吉。因为第一轮的写作同样至关重要,即所谓的first cut——第一刀。第一轮对我而言可能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会后面几轮反复修改,但我仍会尽力在第一轮写作时就做到最好。


(一)语言文字表达


写作中还包括遣词造句之类的语言学事项,我认为这是文学的基本功。但一些同学反而可能最缺乏这种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不是之前准备阶段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训练加以培养,但是当你们真正着手写论文时,便会发觉表达能力捉襟见肘。这可能是因为你们相关的阅读量不足,不了解英文作者的写作方式,不清楚英文法学论文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和纽约时报所使用的语言完全不同,虽然遣词造句都是漂亮的,但两种英文却是天差地别。这种能力无法传授,只能是经验的积累,所谓的笔法、文风,需要经年累月的熏陶与磨练。我在美国求学十年,但现在的文笔也只是接近美国法学家写论文的水平,有时我还需要求助美国本土法学家再加以润色,但他们也只能调整一下文风和语气。至于其中更微妙的一些表达,最后可能还需要求助于文学系的博士。因此,文采看来好像是无能为力的事情,解决起来反而是容易的,幼稚的文风总是可以通过求助于外人而得到缓解。


最难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文章的核心架构,在表达的问题上,我们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当然,在第一轮写作时,语言、文字自然是越老道越好,但这取决于每位作者的个人情况,最后产生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写作之后,一般人已经无法区分我的文字和美国作者的文字,但我若向美国的期刊投稿,和那些美国的顶尖学者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这“最后一公里”,你可以通过求助美国本土那些天才的语言学者来帮你润色和完善。


(二)写作习惯和节奏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节奏,即一天写两千字左右的文章,是需要坚持的。论文的写作阶段,需要的是一种集中的、喷涌而出的感觉,在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之后,你需要厚积薄发,将所得所想“喷”出来。你应当保持一天两千字的习惯,不能说今天一口气写六千字,然后明后天休息,这样的节奏是不好的。即使你某天身心俱疲,也要坚持每天写作的节奏,哪怕一天下来,你只写了五百字。半途而废、中断写作是很容易的,但反过来,启动写作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启动意味着从无到有,是突破,是破冰(ice break)。就像我们试图在一门重要的课上发言,这门课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我们想实现和老师的良好互动,这就需要学生的举手发言或发问。其中最困难的就是我们第一次举手的尝试,这就是破冰。可能你第一次发言时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可能你在举手时内心是紧张慌乱的,也可能你数次犹豫,心中有困惑、想回答,但就是手臂上仿若有万钧之力。


每个人在求学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但是只要你狠下心来、坚定意志,先把手举起来,那么剩下的事不过是水到渠成。我在美国求学时,遇到重要的课,总是恨不得破冰来得越早越好,在第一次举手时,我也会心跳加速、内心紧张,但我会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我会直接用左手将我的右手撑起来,我并不会在意第一次回答的效果是怎么样的,我的目的就是逼着自己尽早的破冰。破冰之后,第二次举手发言,讲话的效果会比第一次更好,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之后我会愈发轻松,我甚至可以随时举手发言或提问。而且破冰得越早,你在课堂上获得的机会就会越大,老师对你的第一印象就会越好,之后的互动也会越来越通畅,当你因慌张而不敢举手时,甚至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都无法克服心理障碍时,这门课对你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过了某个时点后的破冰也是没有意义的。一门课,当你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怯懦,在最后一个月开始举手时,也是为时已晚。


写作也是如此,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能准备得完美无缺的,一些同学会踌躇:我再等等吧,再准备得充分一些,我还要再读一些文章,再思考思考,这是有害的。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后,你便必须着手写作,哪怕第一天只写了一千字,哪怕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破冰。第一天或许你只写了一千字,并且言之无物,但第二天你就能写一千五百字,第三天就能写两千字,并且越写越好,这就是写作的节奏。在第一轮写作时,我会严格按照大纲的结构进行,保持每天两千字的写作节奏。如此下来,第一轮写作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写作节奏和写作习惯,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写,不管你写多少,即使今天写500字,明天写2500字,平均每天差不多就能够写1500字。两个月3万字不是问题,只要把它化繁为简,化整为零,按照豆腐块一块一块把它写出来,最后拼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很有分量的大文章。 


就像拼乐高和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放下来。你虽然每天只写一点,但是在整个图景(picture)中不会迷失方向(get lost),因为你之前大纲做得好,只要大纲做好,后续就是精确地去雕琢具体的某一小部分。不用担心最后写完时跑题了或者写歪了。一旦大纲定稿,就要相信和坚持。如果前面大纲做的很匆忙,之后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大纲做的不好,然后再重新改大纲,这样节奏乱掉就很麻烦。 你宁可在讨论大纲结构的时候反复修改大纲,最后能在自己心里面能说服自己:“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大纲”。大纲不一定完美,但是尽量做到最好的大纲,然后再开始写。怎么能够确定这是你认为最好的,这需要跟别人去交流,与比你厉害的人交流,跟你的老师去交流,跟你认可的人去交流,大家共同讨论。先把大纲确定下来,然后再正常的一点点的执行,最后再把它整合起来。整个过程就是在不断减压的过程。 


当你可以把整个计划分的很清楚,一步一步去做的时候,其实每天具体执行的事情就是一个减压的过程。我在给自己减压时,甚至说我这篇文章不用一个word文档。需要建word文档的时候,比如这篇文章是五个部分,直接建五个文件夹,然后就用word文档分开专门写,这样压力也会小一点。当一篇英文文章是50页,可能你写到第25页的时候就写不下去了,但当你把它分成五个word文档,最后把它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已经超过50页了,而当专门去写一个50页的文章时就难一些,心理压力也很大。 


很多时候,尤其是写论文的时候,就是我们在跟自己交流,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懂你,只有你懂你自己。你在哪儿,你是谁,你要去哪儿,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分开写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只有十页,要是状态好你写了20页,那后面就更加轻松,合起来就有50页了。但这就是有分量的东西,前面步骤做好,后面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一篇相对来说符合学术规范的好文章,这就是写英文论文最基本的东西。可能中文论文没有这么严谨,但是当你用这样的方法去写中文论文的时候,我相信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比一般的要好,没有这样一套方法的人,他们想到什么就开始写什么,最后可能就在几个月甚至更短时间里写出来。像我这样去写的话,我相信最后写出来的是会更有分量的文章。 


(三)引注规范和技巧


在第一次写作时,我并不会在脚注方面给予自己过多的压力。比如,在美国刊发文章,杂志会根据Bluebook的规范,对脚注的格式有特殊的要求,这些规范要求十分复杂。如果在论文第一稿中便严格遵循Bluebook的格式要求,将会为作者增添过多的心理压力。所以在第一轮写作时,我会更注重文章的内容,第一轮写作的任务是把文章的主体内容表达清楚,在此过程中,无需考虑文字是否优美,你需要做的是将自己想到的所有东西都表达出来,越详细越好。在此前提下,脚注并不值得耗费过多的精力。虽然英文文章十分重视脚注,但在第一轮写作中,我只会对其进行技术性的处理,比如写到某个观点时,我会注明其出处。我会在文章内容完成之后,再回首雕琢脚注的格式。 


一篇三万字体量的文章,自己创作的部分写出来不需要脚注,但是更多的是对前人东西的总结和评价,正面的和负面的评价都要写分析;而这些全部都要有脚注,每一句话都必须有清楚脚注的思维是没错的,但是这样就可能会拖累写作进度。所以一个技术性的处理就是在写一句话的时候,要思考这句话是否需要脚注,脚注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这种感觉是很快就会有的。如果文章写多了,你会很快的知道一句话是不是需要脚注,需要脚注到什么程度,需要找到多少资料。但是很多时候,因为你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准备,你看了很多的文章,做了很多的符号,做的大纲(outline)很好,这些都会减轻你写脚注时的压力。但是还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说我感觉这句话必须要有很好的脚注,但是我手头没有那些资料,可以先把它那个位置留出来,写完那句话后,然后在底下脚注的位置上,直接打一个括号,标明此处待补充脚注。这是最简单的做法,跳过之后就可以马上往下走,而不用停留在这里。如果着急找脚注,时间就过去了。很多时候细节限制了你的思维,花了两个月时间,脑中已经形成了写作的思路,接下来两个月必须流畅的先把正文全文写出来,脚注如果有就写上,没有就把位置留出来标上括号,括号里面标记清楚此处缺脚注,此处缺什么脚注,此处缺多少脚注,再接着写文章。这样不耽误写作的进度,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醒你再反过头来做第二轮的时候知道什么地方需要补充,在补充的时候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四)英文写作思维


关于写作方法,因为是英文的文章,中国的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先打一个中文草稿,然后再把它翻译成英文。但这样有时候会出问题。对我来说,我是看英文的文章,做英文的大纲,然后直接用英文写,中间不转换。英文的思维模式和中文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我没有办法先做中文的大纲,然后再把它翻译成英文。正文先写中文,然后再翻译成英文,这样对我来说效率也很低,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走这个过程,可能没有办法直接转换,因为你可能中文的思维是一个博士生的思维,英文的思维是一个小学生的思维。可能中文的文字能力已经到博士水平,但你英文的文字能力还是小学的水平,相当于美国小学生的水平,那你怎么能写出一篇美国法学教授的英文文章。这样的话你可能需要先做中文的,然后再译成英文。但在文字表达上如果你能力足够,直接使用英文单词,看英文的资料,写英文的文章,这样才是最合理最理想的状态。当然如果你现在无法做到,那只能先用中文打草稿,然后再译成英文,这样才能保持你的思维强度,否则你直接用英文思考相对来说就比较幼稚,因为语言还没到那种程度,就没有办法承载你真正的想法,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英文思维也需要练习。我在美国差不多待到第五年的时候,才能彻底地不用通过中文思维打稿,可以无障碍地用英文思考。中文和英文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用中文写的草稿,然后把它转成英文,会发现语言文字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不太一样,翻译后就没有那种感觉。在用一种语言描述、写文章的时候,其实也是带着那种语言的思维模式,所以你在翻译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不良嫁接、不良反应,最后写得也很累。当你有了只用英文思考的能力后,才可能真正开始用英文写文章。如果你的思维无法达到这种程度,可能更适合做一些学术翻译,先做基础练习,适应他们的文风和风格。做学术翻译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因为在做翻译的时候,会强迫你去很认真的读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想翻译的文章肯定是很重要的文章,不会随便的找文章翻译,翻译需要你逐字斟酌,这会强迫你对文章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且在语言转换上也会有深刻的理解。两种语言的转换,你只有自己去做才能体会到差别,因为其中缺失了很多相对应的概念、语序。


中文语序和英文语序是相反的,英文喜欢用主从句关系,一个主句里面可以有四个从句,然后每个从句里面还有倒装,这就是法学论文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但是中文不是这样的,中文一句话不能很长,中文都是逗号、句号或者分号,一句话没有办法承载太多,就像唐诗。我们的这套语言是很古老的语言,千百年来说话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近代白话文的简化也是有限的。我们这种语言充满了感性的空间,很多东西都是通感,特别适合写诗、吟诗。而英语适合写严谨的学术论文,因为英文对同一个词可能有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在描述一件事情上相对可以更精确。而中文可能有五个词可以去描述一个意思,而且四个词都不合适。学术上可能只有一个词来描述一个意思,所以反过来,你理解了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你要再把它转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就很困难,所以如果能够训练到直接用英文思维的时候,这时候才是最理想的,这是可以做到的,中国人也可以做到。 


我周围很多朋友和同学在交流的时候都是一步过,不用中间过渡,就跟开关似的,脑子里面就是直接转换(Switch),不需要一个过程(process)。这个过程就跟说方言似的,说方言的时候你们不需要中间过渡,我想说方言我就开启(turn on),我想说普通话就关闭(turn off),不需要转化,说英文和说中文到最后也是这样直接开启、关闭,不过这需要训练,时间久了都能够做到。所以我也鼓励大家能够出国交流的话就出去,不要犹豫、不要害怕。我从来不会去跟别人炫耀我的英文,因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深深的知道什么叫英文不错,没有无限度的英文好。我现在对于你们来说英文不错,但是我对于美国证据法学界的主要证据法学家们来说,英文又不好。我的文章脚注Bluebook合规不是自己做的,我的时间更宝贵,没必要放在脚注Bluebook合规上。我请美国法学院最好的学生编辑做Bluebook compliance,花钱请他们去做,他们相对来说是最专业最好用的。一个小时只用十几美金。这些优秀的学生毕业后都会去华尔街大所做律师,在华尔街大所一个小时至少四五百美金。他们在法学院做杂志编辑的时候,一个小时最便宜的可能九美金,贵的也就十三美金。脚注Bluebook compliance请他们去做,该花钱的时候就花钱。这样你自己可以写更多的文章,可以做更多重要的事情。把该分出去的责任压力全都分出去,自己把最想写的东西写出来,然后慢慢改、慢慢雕琢,就会越写越好。 


(五)数据图表与合作者


图表和数据统计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英文文章全部都是文字,看起来就有点无聊,可能其中需要做一些图表,有一些数据统计。有一些表格就会让文章看起来更生动一点,当然这里面也是有技巧的。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做,包括跨学科研究方法,一些文章适合有一点经济学分析,这是锦上添花,在激烈的投稿竞争中可能因为这些方面脱颖而出。当然投稿技巧是另外的,不过我也不自己做图,我想要做什么图我就手画,画完之后直接拍照片发给淘宝,淘宝做的又快又好。我要画的图都很复杂,我可以画很复杂的图,手画都能画得出来,然后直接发给淘宝;淘宝两天就可以做出来,价格也不贵,最多两三百块人民币。在美国更贵,我一般写一篇英文的文章里面会有很多图表,我不会找美国做图表的,主要美国做图做出来几百美金,我会找中国做图表的,淘宝可能便宜,一百块钱全部做完。我们自己在电脑上做不了的图才是最有价值的,而我们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该怎么制图,那就花钱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吧。 


有些文章我也会找一些合作者来做,但是合作者需要有其贡献价值。要考虑清楚你是否需要合作者。总体而言,法学的文章适合一个人写,对于文章发表而言,会比两个人合写的文章容易发一些。如果一篇法学论文超过两名作者通常就比较难发表了。我们这个学科不像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文章作者越多越好,十几个人最后都是作者。咱们这个学科比较喜欢独立作者、独立思考。我在选择的时候,一般可以自己写就自己写,如果确实有必要合作,再选择合作者。比如说我找了Eric写的排除合理怀疑的文章,是因为他有经济学的背景而我完全没有,他用了一些经济学的分析公式,最后呈现的效果还不错。但是发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你的合作者,比如说我是一个教授,如果找一个学生合作,这样的文章也很难发,如果我是教授,就需要再找一个美国教授,要差不多相称。


(六)专家审查与评议


文章初稿写出来后,你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给圈里面其他的你认可的同事、大佬们。请他们去看一看,给你一些意见(comments),他们只要给你任何的意见,你就可以把他的名字写到你的作者感谢栏里面。英文的文章,在作者栏里面有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你可以写需要感谢的帮助你完善文章的人,有辨识度的人名写的越多,对于你发到杂志是有好处的。杂志的学生编辑看完后,会觉得文章很有分量,但是你不能乱写,要写确实看文章的人。认识多少人,就都想办法联系,联系的越多越好。 


你花了至少四个月写的一篇文章,通常都是有分量的,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是很开心的,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怀胎四个月终于诞生。虽然还没有发表文章,但是这时候已经感到喜悦。你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消息跟你所在学术圈里最好的朋友和其他人分享,学术大家给你一些画龙点睛般的建议,手术刀般的建议可能会事半功倍。然后你再花大概几个礼拜的时间和他们交流、提升,也不需要、不必要进行很大的改动。四个月写完后,文章便完成了,剩下的那些大家给的建议都是画龙点睛的部分。不会有大家直接说某些部分写得好,某些部分不好且需要删除。你作为一个后辈,大家们看了你的文章之后都会给一个相对来说积极的鼓励性的建议,一般不会直接打击。这些建议对于文章的提升会有质的帮助,但是也许不能改变整篇文章的性质。但至少在某些点上,大家是有高人之处的。他们能够帮助你在相对来说很短的时间里快速地提高某些部分,虽然不一定能够挽救这篇文章整体的质量。当然,如果文章真的写的不错,他们通常也不会吝啬对文章的赞扬。 


英文法学学术圈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友爱,学术发表的竞争也是比较良性。当我给他们发一篇文章,他们通常回复得很快,有时会直接在文章上修改,通常都很照顾晚辈,作为回馈我们也会在作者介绍栏致谢里写上他们的名字。你也可以参加一些英文的学术会议,听听大家的意见,在文章底部也可以写上自己参加过的这些学术会议。比如,我有机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学术会议上我这篇文章的初稿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意见,这在最后投稿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帮助。责任编辑会觉得这样的文章较有分量,学术会议大佬们的遴选评审相当于一次论文同行评议(peer review)。你的论文通过了遴选,你又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又得到了更多同行的审查(examination)。一般,杂志社对这样的文章是放心的,因为杂志社编辑主要考虑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学术圈内是否匹配这本杂志,不能影响杂志的声誉。杂志考虑的是安全,考虑这篇文章将来带来的学术影响力。所以在投稿阶段,在文章中加入这些内容都是有帮助的。


五、论文投稿与发表阶段


(一)投稿阶段


投稿阶段和前期的写作准备阶段对我来说一样重要,也同样充满了挑战性。因为美国的投稿系统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时候写一篇文章并不是最难的。怎么将这篇文章发表在最合理的期刊才是最难的。对我来说,投稿这个阶段是更为纠结的事情。本来可以在某一期刊上发表,结果因为自己的疏忽,在一个相对来说不够合适的期刊上发表,这是相当遗憾的,毕竟花了很多精力。 你用将近六个月时间完成的、不错的大文章,就像你的孩子一样,怎么给这个孩子找到一个理想的家?


1. 美国论文投稿系统


美国在这一方面越来越完善,有个统一的投稿系统Scholastica。美国大概总共有四百多本不错的法学期刊可以投稿,其中可能有一两百本是最好、最合理的期刊,剩下的稍微差一些,但也不会很差,在那个系统中每投一本期刊需要花费12美金。这笔花费有一些学校会给报销,包括学生,学生向所在的高校说明情况,学校会给学生报销,因为这属于学术性开支。投稿要有针对性,要明白杂志的要求,否则中稿率将非常低。现在的美国杂志,如刚刚提及最主要的一百多本杂志,他们每本一年只能发表十多篇文章,与我们国内期刊情况不同,国内法学期刊都会分好几期,有六期甚至十二期。每一期都能发表十多篇,算下来一年就有一百多篇。而美国的主流期刊一年只发表十几篇文章,且大多为十五篇以下。所以中稿率只有0.01%、0.02%这样,非常低的中稿率。因此,我们应多投稿,基本上需要投大概将近100本杂志才能够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中稿可能性。


除非你真的是大家,一投就中,正常来说这是很难的。而且很多杂志都匿名审稿,即使不是匿名,没有名也没有任何意义,有名的人占优势。好不容易写完了一篇文章,你最后要给他找一个家。美国的法学期刊一年只有两次主要投稿期,在每年的2月初和7月底。如果你错过了这两次投稿期,基本要再等一年。一般投稿时我会做一个excel表,注明投了哪些期刊,如果编辑与你联系,也需要做相应的记录。比如你第一次投了稿,等待杂志的反应,是直接拒稿?还是过一阵子回复一段文字拒稿,或是再犹豫一下,说文章挺好的,能不能改一改,这些都是很好很积极的回复。我会把这些全部记录下来,这样投多了就会有统计显示什么期刊对我来说相对比较友善,甚至是对我比较感兴趣,而且我也感兴趣。这并不是说你写的不好,这么低的中稿率,必然很多时候很多好文章没办法发表,即使你觉得你写的很好,但也没办法,因为一共只有13、14个席位。所以你投的时候也不能只投非常好的期刊,还有投一些相对没那么好的期刊,很多时候比如我想发表的是很好的杂志,甚至我认为我的文章质量很好,想发顶刊;但是在投稿的时候那些二、三流的期刊也要投,而且三流的期刊可能会先给你录用(offer),有了三流期刊的录用(offer),只要有一个就好。你找到了一个期刊,你投100本期刊花了多少钱?计算一下有一千多美金,所以做好学术是有代价的;学术成本挺高,如果学校不支持,不给报销还是挺贵的。但是只要最后能发表,这些成本都是值得的。你想在美国优质的期刊上发一篇文章,投稿成本就一千多美金;找美国顶级期刊的学生编辑做脚注Bluebook compliance修改,再花两三百美金。


如果你将来在学术界,比如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投稿费可能就可以报销。包括比如说基金、项目,可以通过自己的课题经费把投稿费报销,这些都是合理开支。我一年也就能写两篇英文大文章,如果我能够稳定的一年发两篇,就非常开心了。中国跟美国不一样,中国这边的法学杂志禁止一稿多投。但在美国是公开可以一稿多投,所以花钱便可以通过Scholastica系统一天发送给200本期刊。只要收到一个录用(offer),就可以在系统里面通知其他所有已经投稿的期刊,说明已经有一个录用(offer),我会有七天的时间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录用(offer),请你们加快审核,想要给录用(offer)就尽快通知,换掉原先的录用(offer)。所谓的换录用,即很多时候觉得文章应该适合发a类最好的期刊,但是可能投稿的时候c类也要投,然后拿到c类的录用(offer),c换到b类的录用(offer),再换到a类的录用(offer)。而且a类的杂志需要等待,现在a类杂志编辑都是学生编辑。美国跟中国不一样,大多数都是JD学生编辑,虽然很优秀,但毕竟还是学生。学生们有些懒的做法就是不发录用(offer),因为他们总共就只能发十几个录用(offer)。他们什么都不发,就等你说你已经有录用(offer),再才开始考虑是否要给你发Offer。所以这是一个换一个,美国的发表体系就是这样。


2. 附函与专家评审


文章的附函(cover letter)十分重要,附函是指在文章中附上一页纸,在纸上说明文章题目是什么?有多少字?大概在写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在底下写一段话,说明以前已经在哪里发过文章。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保障,是他对你的信心。如果你原来什么都没有发过,就会比较单薄,比如说你一个新人,肯定要交很多学费,肯定不像一个大佬相对好写。我以前已经在他的刊物上发过三篇,在xx上发过两篇,然后在xx发过五篇,编辑就要开始重视你。这一部分特别重要,一篇文章50页,介绍部分可能要写十页。因为编辑可能收2000篇文章,然而最后只能发十几个录用(offer),他没有时间看你的正文,就是看引言(introduction),所以你不能只写两页纸。我很多时候会最后写引言这部分,我先写后面的部分,最后再来写附函(cover letter),这样的话我可以写的比后面好,而且我不用担心引言(introduction)和后面的内容重复,重复也没有关系,这部分要做的非常充分,因为学生编辑通常只看引言部分,看完就决定发还是不发,如果给你发录用(offer),然后你也决定在这本杂志上发。后续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调整文章的内容,在那个时候可以把引言(introduction)跟后面重复的一些地方再完善、再修改,引言(introduction)可以略微减短。


专家评审比较像是英国期刊会做的事情。有些专家说的会特别直接,说这篇文章五个部分,其中就两个部分是有价值的,另外三个部分没有任何价值,应该删除重新写;有些专家会这么说话,不要被吓着,只要没有拒稿就行。那些只要没有拒稿,基本上就是录用的意思,只是专家对你文章其中某些部分还不满意。但是不要害怕,如果专家写的特别夸张,比如五个部分里有三个部分应该重写,其实你不用特别担心。但你要特别细心地回复专家的意见,专家写了两页纸评审意见,你得给专家回复五页纸,要让他觉得你很认真的看了他的意见,并且很尊重他。虽然可能有些部分你坚持保留了,没有改动,但专家读完了之后他会觉得,至少这个作者还是认真地看了我的意见,并且认真地做了修改,虽然最后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但是可以让他通过。不过,比如专家给你写了三页纸的评论(review),你就回复了一页纸,这就很危险。


(二)发表阶段


1. 等待与修改


你在拿到录用(offer)到文章正式见刊前,即确定要在哪个刊上发到最后发出来之间可能还会有几个月的时间。美国期刊的发表等待时间特别长,基本上从你投稿到最后见刊的话,一年时间算很快的,两年内才发表是比较正常。但是你很多学术成果中的观点等到两年之后再见刊印刷已经过时了,比如说有一些很热的话题,如中国智慧法院。比如说,我今年写的东西到后年才能发表,后年中国智慧法院的发展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但美国刊的发表周期就是这样。为了能够早一点让作品问世,你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SSRN来让作品提前与读者见面。你可以把文章的preprint提前发出来,然后大家就提前读起来、讨论起来、甚至是引用起来。这段时间里,你就是与编辑沟通,对文章内容细节做修缮,对角度进行完善。编辑会跟你沟通很多问题,可能会让你补充很多角度。你也不用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你的文章已经确定了要发表,再出任何问题,那是杂志的事情,最后由杂志去解决。


2. 学术交流


文章发表之后,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当你写作并发表出的一篇文在同行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且有人在继续对你的文章进行评论;他们可能也会写一些小文章,然后接着发,要么批评你、要么表扬你。你还可以跟他们继续互动,之后有世界上各个地方的学者给你发邮件,说你写的这篇文章很好,我十分感谢读完之后有这些问题。你要给他们回邮件,参加一些学术会议,有人邀请你去做讲座,整个后续的蝴蝶效应也好,这后续有很长的反射弧,这个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你之前做了这么多工作,就是为了后续写出来的东西在世界上引起反响。大家开始讨论、开始批评都是好的事情,不要因为有人批评就喊大家怼起来,这没有任何必要,大家都是学术性的讨论,不是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SSRN会有很多的推送清单(top list),比如说证据法,会有最新的文章推送。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用SSRN文章推送,可以自己选择,让他把你的文章加上最新的清单(list),他会往全世界推送,会每周定期的发到最新的、最好的清单(list)


例如,我的文章只要确认了在某一本杂志上发表,我就会立即上传到(upload)SSRN,在清单上我就会点证据法学清单(evidence Law list)、中国法学清单(Chinese law list)、国际法学清单(International law list),如果这篇文章涉及到程序(procedure)我会再加上相关的清单,如果涉及到一些科技类的法学我还会加科技类的名词。各种类似的实体的有二十几个,然后推给全世界各个角落,所有人都在看。当所有人都在读,有人批评你骂你,这都很开心。即使有人骂我,我也会很开心。最讨厌的是你文章写完发表了,但结果却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人找你,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最悲伤的。相反,我不会去在乎这文章对我的职称晋升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那些都是锦上添花,有是最好没有的话也无所谓,写论文不是为了这些,至少对我来说不是为了这个。可能有些年轻人没有办法,必须在这个起始阶段去做一些什么事情,但是等你们到了相对来说可以自由做学术的时候,我希望你们真正的回归到学术的本质上。


当发表了一篇文章,你还继续努力接着写接着发同主题的文章。这种类型的学者,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去写一个他已经写过的主题。而另外一种类型的学者是,一次耗费所有的精力和资源,一鼓作气写一篇文章,之后再也不会写这个主题。因为他已经完全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他甚至不想再回头去讲这篇文章。就像生孩子一样,母亲生下一个特别棒的孩子,但是生孩子的过程已经让母亲非常疲惫,她生完孩子,再也不能去讨论、去关心这个孩子,她必须将她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这种类型的学者优势在于,在各个主题上都有他的建树和痕迹。他的文章也必定会得到之后学者的引用,可以到处开花结果。对于一个学者在学术上的评价,我们往往会关注文章的引用率。那么这两种类型的学者的文章引用率都可以非常成功,关键在于自己要清楚想做哪种类型的学者。


六、总结与补充


在文献管理方面,我个人比较喜欢阅读纸质文献,但我肯定也有完整的电子版文献,看完之后我会对他们列一个优先级(priority)。然后在我写某篇文章时,书桌上就只有跟这一篇文章有关的文献。通过之前大约一个月的阅读,我对这些文献都非常了解。我会将最重要的文献放在最上面,将相对不重要的文献放在下面。当我需要某个文献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出来。到最后,这些文献的信息会全在我脑子里。我会非常清楚哪些信息是可以用的,哪些用不了,当我写完了一篇文章,我会把这一堆材料好好保存起来,不论是重要的、次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我会做一个打包,列出所有材料的索引或目录,加上最后刊登的杂志,放在我的书架上。将来如果我还要写相关的文章,或者我需要去查看某些信息,我都能很快找到。


一般来说,我基本上会花一个月时间阅读我收集到的50篇我认为最需要的文章,然后再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提炼大纲,将文章思路大致固定下来。接下来我再花两个月的时间去写文章,之后也基本不会改动文章大纲。这是我写大文章的模式。在SSRN或者谷歌上面搜索文章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鉴别文章的质量,首先看点击量、下载量,当然也要看时间,如果是很新的文章可能数据库里还没有更新。如果是发布了一两年的文章,很快就能感觉出来有没有价值。你先搜索三五篇的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去比较这几篇文章的角度,看它们的共通点,像它们都引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不用翻译,直接阅读就行。如果研究的主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很少,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第一,这个问题可能真的不适合写。第二,这个问题可能是太新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说不定可以写。如果你写的话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第一篇文章,后面的人在写的时候都得引用你的文章。


就上文提到的图表和数据分析而言,我们应该从能够看懂的地方开始做,有图比没图好,有表没表好。其次,有时我会找个别专业人士一起合著文章。我的一些文章里的图表,就是我的合作者完成的。比如我的合著者Eric做了一些经济学表格,其实我自己原本也不太懂,但没关系,你要确保的是经济学或者数学领域的人士能看得懂。一篇文章本来不需要让所有人看得懂,文章特别易懂反而不一定是好事。学术本来就不是给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读懂的,如果读的懂的话,那就变成了报刊文章。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外文资料的查找方式,我们可以用谷歌和SSRN (or RG),在里面搜索关键词,如果有相关资料就会显示。注意关键词要正确,当涉及跨语言的情况,英文中的关键词术语可能不是由中文直接翻译的词。如果关键词错误,搜索结果很少,就需要换一个关键词。只要关键词正确,缺少相关英文论文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人工智能和法律人工智能,英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了。例外的情况是中国最新的智慧法院,相关英文文章比较少,因为我们发展得太迅猛,西方都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了,但这种情况比较少。


-推荐阅读-


《法理——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与人工智能》杂志最新稿约

学界 | 重要期刊法理论文刊载情况报告(1-4月·综合类C扩)

域外 | 《法理论》(Legal Theory)第27卷第3期

思享|郭栋:治超执法中罚款票证的法治悖反与回归

思享|叶会成:立法学学科性质的反思

域外 | 《法律理论》(Rechtstheorie)2020年第3期

思享|杨贝:论法律人的情感思维

域外 | 《法律研究》(Legal Studies)第41卷第2期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林淑萍 吴少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