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年,我在法学院学到的事(下)| 乐趣菜

兔子清 清的菜园 2021-09-18

厦大芙蓉隧道——这条中国大学里最文艺的涂鸦隧道,这五个字,是游客打卡点,更是毕业定格点。


为啥上篇才推?又发一次。前日排版,反复被提示文章包含敏感内容,违反规则。本文一不涉黄,二不反动,不知哪出了幺蛾子。反复折腾终于发出,却删来改去忘了加,最重要的原创声明。原创标签对于菜园文和兔子的意义就像出门得穿内衣。于是,在排版更完善后重发,同步修订赞赏说明。


为补愧疚,添加一首兔子喜欢的歌,在厦门时,环岛骑行就听它。



本文首发于无讼阅读(2018年3月27日)


前言: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

——马提亚尔


我们常以为,本科学完核心课程过了司考,怎么也算法学入了门。其实不然,本科念完,连毕业论文都写不抻展的人,法学院里不在少数。想想那些核心课程,多为应付考试而学,书本前后翻完一遍都很难得。至于司考,前一篇已说,主要提高的是我们的体力,而非能力。


这么一来,整个法本主要是打基础。并且,打的不是法学的专业基础,而是一般性的认知和思考的基础。这至少带来两个影响,第一,即使本科没学法学,研究生也可以念法学/法律,甚至更有后发优势,比如翻译专业对学习国际法有助益,再如工科的专业对知识产权法的研究有助益。第二,本科学了法学的孩纸,如果对这个学科有些热情,就不会满足止步于法本;继续研究生,是一个“为什么不”的选择。我带着三分学科热情,七分不想早早效力于社会大生产队的懒惰,推开了法理的门。


法理,这是一个边缘和小众的细分学科,心气不低,座次不高,喜欢号称自己是其他所有学科的研究基础,并给自己起了个唬人的网名“法哲学”。我在这个极度脱实向虚的学科中,完成了法学入门,得以在研究生毕,有些所谓的法学思维,并给后来律所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我看来,研究生阶段学到的,主要是法学思维。具体来说,是两个方面的技能加持——问题意识和逻辑框架。前者是出发点,影响思考或行动走多远;后者是网格线,让分析或方案有骨架


1:问题意识


研究生离开了“五岳剑派”,加入了法学江湖中的非主流。虽然仍是985和211的法学院,但除了国际法声名在外,其余学科在整个武林中没什么存在感。我们耐不住寂寞,给自己贴了“国内最美的法学院”标签,不想招来荆楚大地另一所法学院不满,最美也是人家的标签,且在最美之余,人还有“学大汉武立国”的名头。我们只得换面小红旗,印上“世界上离海最近的法学院”。



与本科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老师很注重启发大家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和问题是不一样的。简单说,问题是一个个问号,而问题意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问号。它是对问题的进一步追问,而非问题本身。行文至此,就算我开篇没讲自个是学法理的,想必你也感受到了。


举个栗子,那些人类早已发现却至今无解的世界难题中,有一个问题是“女朋友为什么生气”。如果你的问题意识是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希望未来和女朋友相处避免被误伤,那么思考中就会较多关注现任女友的性格,喜好;如果你的问题意识是研究两性关系,为来自水星和来自火星的不同群体友好相处提供建议,那么思考中就会更多关注女性本身的思维特性。当一个5岁小孩问爸爸,人死了是什么意思,TA只是疑惑于这个现象;当一个哲学家思索,人死了是什么,TA可能探索的是死亡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乃至生命的本质。于是,你会发现,问题意识决定了我们思考问题时往何处去,走多远,探多深。


后来律所工作中,我渐渐感受到,对问题意识的格外关注让我多了一项技能——确认问题点或交易目的。客户常常咨询律师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清晰,大多是细枝末节的信息一堆,问题本身模棱两可。这时,你的工作出发点并非撸起袖子,马上开工,更切忌信口开河胡乱瞎掰。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帮助客户明确TA的问题,这样你提供的建议才可能有针对性,事半功倍。


交易也如此。无论草拟尽调报告还是交易合同,首要的事,都是向合伙人或交办律师确认,这个项目的交易目的是什么。同为股权转让,转让背后,是为了并购目标公司,还是仅仅财务投资。交易目的不同,尽调核查要点和交易文件核心条款是不一样的。明确问题或交易目的,需要的就是有问题意识。


2: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主要是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骨架。我们经常看到领导讲话,一二三四,这四点里面,是互为因果还是层层递进,看不出来,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你把其中一二换成别的,也无大碍,这就是没有逻辑框架的情形。当然,逻辑不能包打天下,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逻辑框架,比如前述领导讲话,重点是领导讲,逻不逻辑不重要。


但回到法律执业,逻辑框架就很重要。你不可能告诉客户,这个方案是你头脑风暴的结果。律师工作的本质,除了出卖时间,核心出卖的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记得在研究生的课堂上,经常要提交课堂论文或课业研究,我们会被老师挑战,为什么一二三四是这四点,是在一个什么逻辑框架下可以展开这样的分析。你必须要证明,从A到B是有原因的,而非拍脑袋的结果。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的两个维度。我的导师——研究生期间对我影响深远的Z老师,看完初稿后给过这样的意见,全部摘录如下:


“本节和下一节大概是全文最成问题的两节。其中最典型的是,你分别罗列的这几项内容,是否处于一个逻辑层面?如果是,是否组成一个圆洽的逻辑框架而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你分别列举的这几项因素是怎么来的?是大脑风暴?还是依据什么材料统计而来?或依据某种理论框架?


你不一定必须调整(如果实在实在太难调整,当然只好不调整),但一定要预先准备好相关问题的答案,以备答辩时可能之需。”


评语犀利又体贴,如同Z老师其人,严厉又温柔。他是一个才华横竖都能溢,极具个性的人,但个性只用在自己身上,从不对别人发作。他独著的《法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这本橙色封皮的教材,是我有限阅读中最不像教材的著作,最带有作者温度的著作。它不是知识点的堆砌或罗列(许多教材就是这么做的),而是智识的入口。在这里,法理学成为一项美妙的精神运动。



说到这似乎偏题了,但关于逻辑框架,我确实从导师这获益很多。直到现在,每次做法律研究或写专业文章,我都会用他当年点评论文的视角问自己,为什么是这几项?是否处于一个逻辑层面?能否组成一个圆洽的逻辑框架而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这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的教育。


3:写在最后


除了技能加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让我阅读了一些学术作品,进而在毕业后虽没读博,仍养成适当阅读学术作品的习惯,以期能够保持一定的学术品味。这是在技能之外的,研究生学习给予的礼物。


现如今,人们喜欢讲接地气。学术这种装腔不着地的词儿,若不是为了谋生或求得不延毕,似乎不是大家的关注点。前段时间,一位在校师妹闲聊时问我,毕业后想去投行、私募之类的,不知具体有何区别,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去向和自己眼下读的德沃金之类的法哲学不沾边,怎么办。我理解,很多研究生在读的童鞋都会有类似困惑,这是阅读经典(阅读学术作品)和实践(包括就业、执业) 之间的“鸿沟”。之所以在鸿沟上打引号,因为二者表面看的确不沾边,就像芒果吃不出橙子味,但它们对于身体成长的帮助可能是你当下看不到的。


其实,阅读学术作品(包括阅读本身)不关乎我们未来能否生存,它不是一个人活于这世界的必要条件。在今天,搞学术,与其说是一份体面工作的通行证,不如说是一个苦逼青年的墓志铭。那么,我们还聊保持学术品味,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它的意义或许在于,我们当下和未来,是否有可能过一种有质地、有尊严、会反思、不盲从的生活。这生活的质地,不来自于物质、声名和地位,而来自于内心的充盈和强大。如此,纵然物质、声名、地位有所匮乏,生活的质地,个人的品格却能丝毫不损。


记录校园生活总是让人感叹俯仰之间,时光流逝。似水流年是好听的说法,更真实更普遍的是,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多亏了那些看上去虚头巴脑的事儿,比如经典、学术、读研,故事,如和风阵阵、碧浪朵朵,得以让奔腾不息的水流秀雅生动、阳光闪烁。

(完)

1.喜欢本文,可长按上述赞赏码送我萝卜。

2.赞赏的园友可在赞赏留言处告知微信名,否则兔子收到萝卜钱,看不到是谁赏的。当然,不留名也可,大可。

3.请勿在赞赏留言中问我问题,提问请园友使用留言功能,因为赞赏无法回复。看着那个问号,猫抓心呐。


关联的菜:


版权声明:文章系原创,转载请事先兔子取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清的菜园

一枚中龄法学女青年

随笔专栏


初夏来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