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 财道传习社
热点关注 · 财道传习社
智慧财务020社群与知识分享
|上方蓝字星标·置顶订阅|
转载·商务合作请添加首财君微信:cfo_tian
一文尽览,硬核备忘。不可不知的回款黑洞、成本黑洞、税务黑洞、绩效黑洞、数据黑洞、合同黑洞…
文 | 麦田捕手
出品 | @首席财务官(ID:cfoworld)
热点关注 · 财道传习社
一夜之间,朋友圈黑洞刷屏,满眼都是广义相对论、天文学和高等物理的硬核科普。干脆,就顺着这个话题盘点一下公司可能存在的那些财务黑洞吧。
这些财务黑洞同样因为信息数据的扭曲(如同宇宙黑洞中的光线被恒星核体塌缩后产生的超强引力扭曲),蕴含着巨大的不可知风险,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回款黑洞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史玉柱折戟巨人,“现金流比利润重要”这一财务常识迅速普及开来。
不过,现金流的紧张通常离不开业务模式所限,因此回款管理就成为改善运营活动现金流最有效的利器。而回款进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业务端与客户的博弈,财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业务端紧密配合、不舍涓滴,是抑制回款黑洞扩大化的关键抓手。
成本黑洞
这里谈的成本是广义上的,泛指所有影响税前利润的科目。
所谓成本的黑洞,就是那些难以控制的、足以引起税前利润巨额波动的科目,其表现形式因公司业务模式不同而千差万别。
不同的成本黑洞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又会引发迥异的连锁反应。
比如,在时间轴上,很多互联网公司由于业务模式所限,往往初始投资巨大(人财物等),往往没有等到业务模式的闭环效应产生就倒在半路上,像之前的共享单车就是典型案例,时下火热的造车新势力又将面临类似的窘境。
而在空间轴上,CFO需要清晰地定义对于税前利润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战略成本,比如铁矿石之于钢铁行业、电价之于铝业、人工成本之于互联网行业,等等。如何约束战略成本的黑洞效应,是CFO当仁不让的价值创造手段。
税务黑洞
税法之于财务,是神一样的存在。
如何能在规则弹性巨大且路径模糊的涉税业务动作中,避免得不偿失的税务黑洞的产生,是众多大型集团化公司专门设立税务部门的驱动力所在。
而防范税务黑洞产生的主要策略,除了专业部门的能力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在建造一项业务大厦的地基之下就要开始筹划,正所谓——凡“税”预则“省”,不预则“坑”。
绩效黑洞
最近京东裁员的新闻频出,说到底还是由于其整体的绩效管理BUG使然。
如果有强劲的绩效管理体系,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高管,类似末位淘汰制的诸多日常优化手段就能解决90%以上的问题。
卓越的财务大师也是管理大师卡普兰以平衡积分卡名动天下,而平衡积分卡的创立动因就是想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紧密勾连在一起。
因此,绩效管理不应是HR单独发动,联手CFO应该是更有效的操作模式;反过来,如果追求落地效果更好的全面预算管理,也应该把HR部门拉进来。
数据黑洞
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成为“数据公司”,而相关的数据治理架构的理念与行动却并没有跟上。
比如,首席信息官这一职务应尽快升级为首席数据官,并划入大财务体系之中。传统的CIO视角还是应用层面的信息技术视角,而首席数据官其关注点应是数据资产的质量、安全和变现等结果产出层面的核心问题。
合同黑洞
按照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定义,公司就是一系列契约的总和。
有时候,一纸合同就能成就一家公司,反之亦然。但很多国内公司往往对于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合约条款的拟订(从源头开始趋利避害)、合约执行的监督(强化事中管理)再到履约后的存档查询(事后监管),CFO应尽快建立数字化的合约管理系统(目前流行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的智能程度严重不足,亟待升级)。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首席财务官】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本公众号内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任何文章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所用,非投资建议。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 首席财务官·财道传习社出品
内容 | 案例 | 社群 | 连接 | 商业
麦田捕手品牌系列 | 转载·商务合作请加:cfo_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