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财道传习社
财政部这次“穿透式核实”是直奔77家药企“七寸”而来的。
药企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康美药业300亿现金凭空消失是直接导火索。在两票制的大环境下,本次财政部用“加急红头文件”的形式对医药行业的会计检查,无异于从源头上开始遏制药企的喉头。
穿透式核查:500亿市值一天没了?
上市药企爆雷频繁,销售费用成问询重点。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通俗点讲就是要对你查假账。
今日上午,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决定将组织部分监督管理局和地方财政厅(局)开展2019年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此次检查的内容包括药企遵守会计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内部控制规范等情况,还包括药企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尤其是销售费用真实性、成本真实性、收入的真实性、销售返点回扣等其他问题。
文件要求,“穿透式核实”不仅是查药企,还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甚至还包括医院等医疗机构,凸显了此次检查的严肃性和彻底性。
从文件所附的核查名单来看,多数为知名企业,也有很多是上市公司,其中不乏赛诺菲、施贵宝等国际知名药企,以及华润三九、复星医药、恒瑞医药、步长制药、上海医药等多家知名医药龙头及27家A股上市公司。
一直以来,医药企业“财务问题”始终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区域,上市药企财务洗澡、业绩变脸以及股价闪崩事件频发,暴露了行业普遍存在的财务数据注水、虚增药价收入等问题。
今年4月底,康美药业以“会计差错”为由抹掉近300亿货币资金,引来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重点监管核查。该事件实际揭开了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收入虚增、单据造假等财务数据的巨大黑洞。
受上述消息影响,医药生物板块指数持续下跌。截至收盘,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3%,多达18只板块个股跌幅超过3%以上。
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总市值达到了3.5万亿,也就意味着今天一天市值下跌了超过500亿元。
触目惊心!药企是怎么过票做假账的?
可以说,医药行业里带金销售、回扣营销、做假账、虚开票据盛行,国税总局近年披露的虚开大案,半数跟药企相关。
那么,药企过票做假账到底有哪些惯用手段?
①虚假销售费用
药企、经销商的惯常做法是伪造大量的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咨询费等,通过发票套取大量现金。为了让一系列会议真实符合证据链完整的要求,还要伪造各种资料来说明这些会议真实存在。
相同手法还有虚构调研咨询项目,以及通过不同方式给医务人员回扣。
国内有非常多的药企洗钱兑费用,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给专家医生大额的咨询费、宣传费、讲课费等。
②蓄意抬高成本
为了提高企业成本少交税,或者把费用洗出去,一批药企在未真实采购原料的情况下,接受全国多地企业虚开中药材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税款并套取非法利润所得。
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蓄意增加企业进项,减少企业利润,进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为此药企甚至开办空壳公司,制造虚假交易记录,为自己虚开增值税发票。少缴纳的税款再通过众多账户的腾挪,最后回流到企业,用以支付利益输送。
③“高开模式”洗钱
“两票制”则让通过流通环节洗钱的“低开模式”无法运作,很多药企转而通过抬高出厂价高开洗钱。
在“高开模式”下,药企仍然必须要有足够的现金回扣、劳务费支付给医院、医疗机构用于学术推广、技术开发等。否则药企还是要关门。代理商不是自己销售行为,而是在厂家指导、监管下的推广行为。
④采购返点
为了提高药品销量,很多药企、医药公司也通过按照采购药品数量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销售返点,本质上就是回扣。
甚至,有的药企出价百万购买药品采购权。这就意味着这些医疗机构只认准某医药公司,只能从该医药公司采购药品。
综上,这些造假手段短期内,仅形式审查可能看不出问题,但长期来看问题就出来了,财务报告很多事项显然不合理,不符合正常操作逻辑。
请记住,所有的行为都会在财务上留下痕迹,不合规证据链将永久留下来。那么,等待这77家药企的将会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重磅 · 财道传习社
财政部这次“穿透式核实”是直奔77家药企“七寸”而来的。
药企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康美药业300亿现金凭空消失是直接导火索。在两票制的大环境下,本次财政部用“加急红头文件”的形式对医药行业的会计检查,无异于从源头上开始遏制药企的喉头。
穿透式核查:500亿市值一天没了?
上市药企爆雷频繁,销售费用成问询重点。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通俗点讲就是要对你查假账。
今日上午,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决定将组织部分监督管理局和地方财政厅(局)开展2019年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此次检查的内容包括药企遵守会计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内部控制规范等情况,还包括药企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尤其是销售费用真实性、成本真实性、收入的真实性、销售返点回扣等其他问题。
文件要求,“穿透式核实”不仅是查药企,还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甚至还包括医院等医疗机构,凸显了此次检查的严肃性和彻底性。
从文件所附的核查名单来看,多数为知名企业,也有很多是上市公司,其中不乏赛诺菲、施贵宝等国际知名药企,以及华润三九、复星医药、恒瑞医药、步长制药、上海医药等多家知名医药龙头及27家A股上市公司。
一直以来,医药企业“财务问题”始终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区域,上市药企财务洗澡、业绩变脸以及股价闪崩事件频发,暴露了行业普遍存在的财务数据注水、虚增药价收入等问题。
今年4月底,康美药业以“会计差错”为由抹掉近300亿货币资金,引来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重点监管核查。该事件实际揭开了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收入虚增、单据造假等财务数据的巨大黑洞。
受上述消息影响,医药生物板块指数持续下跌。截至收盘,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3%,多达18只板块个股跌幅超过3%以上。
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总市值达到了3.5万亿,也就意味着今天一天市值下跌了超过500亿元。
触目惊心!药企是怎么过票做假账的?
可以说,医药行业里带金销售、回扣营销、做假账、虚开票据盛行,国税总局近年披露的虚开大案,半数跟药企相关。
那么,药企过票做假账到底有哪些惯用手段?
①虚假销售费用
药企、经销商的惯常做法是伪造大量的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咨询费等,通过发票套取大量现金。为了让一系列会议真实符合证据链完整的要求,还要伪造各种资料来说明这些会议真实存在。
相同手法还有虚构调研咨询项目,以及通过不同方式给医务人员回扣。
国内有非常多的药企洗钱兑费用,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给专家医生大额的咨询费、宣传费、讲课费等。
②蓄意抬高成本
为了提高企业成本少交税,或者把费用洗出去,一批药企在未真实采购原料的情况下,接受全国多地企业虚开中药材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税款并套取非法利润所得。
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蓄意增加企业进项,减少企业利润,进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为此药企甚至开办空壳公司,制造虚假交易记录,为自己虚开增值税发票。少缴纳的税款再通过众多账户的腾挪,最后回流到企业,用以支付利益输送。
③“高开模式”洗钱
“两票制”则让通过流通环节洗钱的“低开模式”无法运作,很多药企转而通过抬高出厂价高开洗钱。
在“高开模式”下,药企仍然必须要有足够的现金回扣、劳务费支付给医院、医疗机构用于学术推广、技术开发等。否则药企还是要关门。代理商不是自己销售行为,而是在厂家指导、监管下的推广行为。
④采购返点
为了提高药品销量,很多药企、医药公司也通过按照采购药品数量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销售返点,本质上就是回扣。
甚至,有的药企出价百万购买药品采购权。这就意味着这些医疗机构只认准某医药公司,只能从该医药公司采购药品。
综上,这些造假手段短期内,仅形式审查可能看不出问题,但长期来看问题就出来了,财务报告很多事项显然不合理,不符合正常操作逻辑。
请记住,所有的行为都会在财务上留下痕迹,不合规证据链将永久留下来。那么,等待这77家药企的将会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