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邓正来逝世8周年祭丨最有“江湖气”的大学问家

新三界 2021-04-24

学者简历


邓正来,1956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并于同年就读于北京外交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后成为“中国第一个学术个体户”。1998受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3受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加盟复旦大学,创办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13年1月24日逝世,享年56岁。著有《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自由主义社会理论》《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等;编译有《哈耶克论文集》等。法学家、政治学家、翻译家,社会科学学术组织者。


原题
邓正来:
最有故事的大学问家

 
 
 

 

邓正来走了。


有人说他是学术界的豪杰;也有人说他满身江湖气,不像学者。


“他是这个时代、这个年龄段最有故事的学者。体制内、体制外,启蒙、革命、改良, 民主、威权、转型,学术自救,学在民间。”


这是著名学者邓正来日前因胃癌离世后,历史学者马勇对他的评价。邓正来被称为“中国近二十年来西学东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江湖故事特别多,也特别生动。

 

狂狷的特立独行者

 

2012年的最后一天,邓正来开通了微博,写的第一条博文是自己的“重生宣告”:我天性开朗,一生都奉行向死而生的原则。“三教九流”的朋友前来探望,让喜欢热闹的邓正来觉得,这是“一副至少和大夫们开的药剂一样好的药”。他对好友周国平说,生命不在活多长,在它的精神维度。


邓正来与周国平


学术上,邓正来的水准的确一流。在2000年到2004年总共21个学科的论文引证率中,邓正来在6个学科中位居前50名, 是中国唯一一个横跨六个学科,并在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核心社会科学学科同时位居前五名的学者。


圈内人都知道他在学术上的“大抱负、大格局”。2009年,邓正来创立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历史学家许纪霖在祝贺词中说,这“将对上海的学术界带来很大的变化”,却令邓正来有些不高兴“你以为我的志向仅仅是在上海吗?”


“我们认识大概是在 1985年,那时和他打电话,聊的都是学术上的事儿。一聊就是几个钟头。”《读书》杂志执行主编、学者王焱回忆。在他的印象里,邓正来一直是个“精力过剩”、“干起活来特别猛、下死力”的人。


《中国书评》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是邓正来在1990年代创办的刊物。特别是后者,邓正来将之诩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第一期刊”。他还曾对历史学家袁伟时透露,想成立一家民间研究机构,全面超越官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一家权威的、体制外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的感觉,邓正来是很喜欢的。”许纪霖说。邓正来总能将诸多一流学者凝聚在周围,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他张扬豪爽、直言臧否且能喝善饮的“真性情”也在学界尽人皆知。


邓正来的弟子孙国东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邓正来身上有很浓的江湖气,喜欢热闹,恰恰是他遵循了一种学术原则的“学术包容”。在他组织的会议中,新左派和自由主义者能够坐到一起——“邓正来有自己的方法让这些人坐在一起,真正地超越左右”。  


这个曾叫嚷着自己“要竞选总统”的不甘寂寞的人,却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1994年,左起茅于轼、吴敬琏、王铁崖、邓正来

 

“三无人士”的“学术流浪”

 

1985年,北京外交学院研究生毕业的邓正来29岁,此时有一份好工作等着他。但他做了一个让人惊愕的决定:他不想成为任何一家学术单位的工作人员,而是要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学者。


“其实什么规划都没有,就是想做读书人。对体制,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忧,它可能会给你规定很多东西,让你遵守各种各样的纪律,这些我都受不了。我是一个内心特别渴望自由的人,你要是让我坐班、开会,我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他说。


但这种“学术流浪汉”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并未有之。那时候的市场经济也还不如现下发达,一个学者,离开了体制,特别是离开了体制还搞学术,几乎意味着活不下去。


这事引起了轰动,《中国青年报》当时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则报道,称他是中国第一个学术个体户。报道除了轰动以外, 估计也有担忧:这路,能走下去吗?


1994年,邓正来与饶宗颐


自此,邓正来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盲流生活:没工作、没房子、没户口,他有的只是铺盖卷和装满书的书包。他漂在北京城, 睡过同学的办公室,也睡过七八个地下室, 还在寒冬的地铁站里跑步抗寒。他每天的工作,几乎只有读书和翻译,以及“想自己的问题”。


那时候,没有身份的人常常被人瞧不起。邓正来没有身份,没有证件,就更无法到图书馆借书看。他想看书,只有请好朋友帮忙借。他甚至有过在路上被警察拦住查证件的经历,最终谎称是某学校的学生才得以脱身。


“我住过的地下室,多得自己都数不清了,主要是在海淀中关村一带,北大的边上,有的还紧挨着臭水沟。”有媒体报道称, 邓正来靠着稿费生活,但又不接受约稿,都是自己写完了以后,才交给别人。


据邓正来说,有时候,一年也写不出一篇文章来,每天就是读书和苦思冥想。这将近10年的动荡和贫困,在他看来很美, 至今都非常留恋。


在上世纪80年代,大陆对西方法理学,知之甚少,邓正来适时献出译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这是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的著作,该书给学界打开了一扇窗子,影响了一代学生,甚至学者。


直到2003年年初,邓正来才结束了自己长达18年的“学术个体户”身份,成了吉林大学的教授和博导。


邀请邓正来到吉林大学做客的人,是著名法学家、时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的张文显,也是邓正来的好友。邓正来当时提了两个原则,想把张难住:第一,不担任任何行政带“长”的职务;第二,不担任任何实质性学术带“长”的职务,只带博士生和硕士生,承担教书的工作。谁也没想到,张文显对他的这个“二不原则”一概应允。


1990年代,左起乐黛云、邓正来、袁伟时、庞朴

 

“体制中的体制外”

 

邓正来入了体制,依旧独立于体制以外。


“我绝不会因身份的变化,而放弃我的批判态度、放弃对学术的挚爱,以及对‘学在民间’理念的信奉,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担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邓正来如此表态。


邓正来开始喜欢用“出关”或者“闭关” 等词汇,来描述他的学术状态。进入吉林大学,他的第一次“出关”:他开始走向教学岗位,并解除网络等多样的平台:他开办“正来学堂”学术网站,还将《中国法学往何处去》长文,用真名发布在BB“关天茶舍”上。


这段“体制中的体制外”时期,邓正来较之以前,更多地出现在了媒体和学术会议上,频频就学术界内外的公共事件发表评论,这些言说,最终形成了《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小路上的思与语》两本小书。


在他看来,入吉大前5年,包括此前更为久远的学术个体户期,是自己的“学术闭关”期:不出国进行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界的活动;不参加国内学术界的活动和进行公开学术演讲;不接受出版机构和媒体发出的“命题作文”式约稿。


邓正来设想了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状态,并为之践行终身,也因此略显与体制中的学者格格不入。在他发表《中国法学往何处去》长文时,学界对其讨伐,其实不少。从体制外进入他曾猛烈抨击的体制内,也成为他被“诟病”的一个把柄。有学者曾当着众人的面,说邓正来真是“黑白两道通吃”的高手,他却面不改色,一笑而过。


邓正来与汤一介


有人认为邓正来吸引人的,正是他身上大胆文章拼命酒的“豪气”,也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有易招致非议的一面。“也许跟他在体制外时间长有关,他比较不拘礼仪,可能有人会觉得他骄傲狂妄。”王焱说。


不过有人说,那是因为邓正来太不懂, 或者太不屑于了解这个体制。正如他入吉大提出的“两不原则”,这可是他苦思了一晚,专门用来刁难张文显的,“张文显竟然答应了”。


直到后来有了机会与张文显喝酒,邓正来问:“文显兄,你为什么会答应这么苛刻的条件?”张文显回答说:“正来啊,你毕竟是体制外的人啊!体制内的人调动,都是要条件。你太傻了!你还‘二不’原则, 真是太傻了。”


在许纪霖看来,邓正来想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终究绕不过这个体制。“只是理想与时代的脱节,使他不可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中国学术界的‘教主’。他是一个英雄,却带着悲剧色彩。”


按照邓正来的“野心”,他是带着遗憾走的。而作为一个读书人,邓正来却说:


“在学术追求中终结自己的生命,是最好的离开方式。”此时,贺卫方献上了他的祝福:


“但愿天堂里有哈耶克和五粮液。”


正如一名好友所说,虽然邓正来已经告别了学术江湖,但这个江湖上将永远都有他的传奇,他的独立精神、学术品质,也将为众多后来者照亮道路。


原载《廉政瞭望》2013年3期


延伸阅读

邓正来:生命不在长度,

而在精神维度




作者:颜维琦 曹继军



 “人不正则无气象,无气象则无大学问。”


 “做学问并不是书本上的一个概念,他们很重要,恰恰是与生命相关的。”

 

 “大学不是旅店,那么多人聚在一个地方,就是用青春思考遍及人类的问题。”

 

“我们要有读书人的独立人格,且不谈别的事情,至少要有做人的独立人格。”

 
  ——邓正来 

  “他是这个时代、这个年龄段最有故事的学者。体制内、体制外,启蒙、革命、改良,民主、威权、转型,学术自救,学在民间。”历史学者马勇这样评价邓正来。

  2013年1月24日上午6时50分,带着那些让人思想、回味的故事,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邓正来永远地告别了他热爱的学术、生活、朋友。人们惊讶、痛惜、遗憾。从发现罹患胃癌到他去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下个月的24日,即将迎来57岁的生日,他的生命却在56岁戛然而止。

  一身长衫,一杆烟斗,见过邓正来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独有的风骨和气场。

  他从来都是学术潮流的引领者:1987年,翻译出版新中国第一本西方法律哲学著作——《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博登海默著);他翻译出版了哈耶克220万余字的著作,撰写了近60万字的哈耶克研究论文;2005年,他发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长文,并藉此开启了关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大讨论;2009年,他创办了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重点大学掀起了在现有体制中建构新型知识生产机制的热潮……

邓正来部分著作(资料图)

  他创造的“第一”远远不止这些。“他有着学术的战略眼光,国内外有哪些学术的生长点,他很快会看出来。”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纳日碧力戈看来,邓正来身上更吸引人的是那股豪气,“他是一个学术、人品都值得深交的学友。”

  1992年,邓正来在香港创办《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在香港创办《中国书评》。多年来,邓正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学术组织者、出色的学术活动家。

  他重义气、广交游,朋友极多。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四年来,举办了近300场讲座,差不多每星期一场。海纳百川,观点交锋,各种各样的学者、学人都愿意来到这里,他也都欣然接受。

  对于治学,邓正来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常说:“学术讲什么?四个字:追比先贤。”刘小平是师从邓正来的第一个博士。他告诉记者,邓正来的课堂从来都是讨论式的,他是一个很好的驾驭者,引导,追问,再追问,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断引向深入。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他都和读书小组的学生一直泡在一起,进行原典精读。在邓正来看来:“带学生就像带学徒,在这种手工作坊的方式下,一代代传授下去,才是真正的传道授业。”

  “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维特根斯坦《札记》中的这段话,是邓正来最喜爱的治学格言。

  他说:“生命不在活多长,在它的精神维度。”如今,他走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学术向何处去,暂存于世的我们,还将继续思考。

原载《光明日报》 2013年1月25日


邓正来病榻上与女儿的最后合影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老编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逝者
蔡定剑逝世十周年:
接过先生手中的启蒙火炬
蔡定剑逝世十周年:
接过先生手中的启蒙火炬
王康:从来处来,回去处去
诗人老木:四个季节都在向我告别
陈兴良:我所认识的邱兴隆:
其人、其事与其书
送别法学界"鬼才""怪才"邱兴隆
邱兴隆:他与96名死刑犯同监共囚
周大伟:同桌的你在天堂还好吗?
温晓莉:特立独行敢爱敢恨的大姐
灵魂之光依然辉煌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骆一禾:在目送海子中离去
查曙明披露胞兄鲜为人知的故事
海子生前生后事,
北大同学与海子家人的40年情缘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郭彦东:考上北大让我一生骄傲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