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推进居室适老化改造,给老年生活以尊严 | 第九期午餐会实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线上午餐分享会专栏)
线上午餐会 09期 | 刘英
养老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尽量让老人幸福、舒适的度过晚年,除了陪伴,也需要从心理上帮助老人获得信心,从技术上帮助老人解决行动不便等问题。有这样一个机构,“他们推进家庭的适老化改造,主张给老年人行动的权利”。本期午餐会我们邀请到刘英老师来分享朗力为上万个家庭量身改造居家环境,为老人带来更幸福晚年生活的故事。
以下为刘英发言实录
各位公益网校的学员们大家好,我是朗力养老联合创始人刘英,一个经常冒充90后的80后,一个新疆长大的四川人,一个总不甘于现状喜欢折腾的人。
大学毕业后没多久,我就创建了自己的广告公司。选择养老领域创业,萌生于父亲的突然离世。大学时,我离开父母在异乡求学。工作后,全国各地跑,一年见不上父母几次,偶尔有电话联系几乎都是父母主动打来的。然而,2010 年的一天,一切都改变了。刚下飞机打开手机,一条消息,让我一下瘫坐在地上。父亲突发脑溢血,已经离开人世。整天出差忙碌的我后悔自己居然忙到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看着悲痛中的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这么老了,自己却浑然不知,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前我总觉得给父母更多的钱,让他们吃好穿好就是最大的孝顺,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父母最想要的其实就是陪伴,能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比什么都重要。
我开始思考到底自己在为了什么而活着?等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能留下什么?于是做了一个决定,把广告公司全权委托同事管理,自己选择留在成都陪伴母亲,不想再留有任何遗憾。
开启养老领域创业
▌ 把对父母的遗憾转化为对更多老人的帮助
(▲视频:家庭适老化改造)
2010年起,我和几个小伙伴花了快1年的时间,去了很多国家考察,也几乎走遍了全国各类型养老机构,"伪装"成家属、邻居等各种身份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我们决定从小型的社区微型托老机构入手,通过连锁复制的模式运营。将小型温馨如家的养老机构建在社区,老人不离开熟悉的环境,想住就住,不想住随时可以回家;提供专业的送餐服务,服务于很多由于儿女上班只能凑合吃饭的老人;安排护士和专业康复师到家,为出院在家安养的老年人提供护理和康复服务等。这种模式在全国可以借鉴的案例几乎没有,只能摸索。还好,成立之初,就招募了有7年法国养老机构运行经验的海归,护士,康复师等专业背景的护理团队,从专业性上保驾护航。
2011年10月,朗力的第一家社区托老所开业了。为了让自己更熟悉养老服务和注意事项,我连续一周住在了托老所,晚上值班,知道了老人习惯几点睡觉,几点起夜,几点起床,病危高发期容易出现在什么时候等。朗力的管理人员至今都保留了必须在一线服务锻炼的传统。
我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小家”这样的一个初心,就是因为自己的父母。然后越做越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大家”的问题。我发现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由于子女工作忙,压力大,导致出现了很多的空巢老人。养老行业发展滞后,一些体弱病衰的老人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未富先老,中国老人比例已接近五分之一。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对我说,现在正是时候,你应该做养老,把对父亲那么多的遗憾,对母亲这么多的愧疚,转化到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家庭。让他们过上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有一次,我以前在广告公司工作时的助理来托老所找我,正好看到我和一个咨询入住的家属介绍,这已经是家属带着另外的兄妹,第二次来商谈送他们母亲来入住的事,这笔"业务"通过一个小时谈成了,业务金额是2100元/月,先试住一个月。助理很不解的问我:"以前低于30万的业务你都不出面,现在……"是的,我也曾经问过自己,是否值得?但是每次看到我们服务的老人们的笑脸,和对我们的一些认可,就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觉得要让自己咬着牙坚持。另外,大家都不愿意做,因为社会地位和收入都是比较低的,那我不做,你不做,大家都不做,那谁来做呢?那谁又来改变呢?
▌ 原来幸福如此简单,一根扶手就能换来
2015年冬天,我们的居家上门工作人员,来到了一个由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家里。这是一对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陈爷爷78岁,偏瘫,平时由老伴李奶奶照顾着他的起居生活。家境困难,住着政府提供的30平米的廉租房。房间内除了最基础的床/桌子之类的家具外,其余的都是堆着李奶奶平时捡的垃圾。由于陈爷爷是偏瘫,平时上厕所,洗澡,外出都是靠李奶奶搀扶协助,但李奶奶年龄也越来越大,有点力不从心,不忍心奶奶每天这么辛苦的照顾他,爷爷每天就宁愿在床上躺着,原本只是偏瘫,但这样导致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心理的负面情绪也越来越大。
在通过和老人沟通评估后,我们共同商量出一个方案,给老人在不偏瘫的那边的床边上安了一个助力架,顺着助力架的墙边,一直到客厅,卫生间,安了一圈的扶手,另外由于起夜上厕所麻烦,又配了一个适合老人身材和功能的移动两用马桶。当工作人员改造完后,爷爷那天借助床边的助力架,尝试从床上自己起来了,又扶着墙上的扶手,在奶奶的保护下,一点一点,颤颤巍巍的走到了客厅,来到了阳台跟前,当他看到窗外的风景时,眼泪“唰”的一下就涌出了眼眶。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独立靠自己走到窗前,当时,他就拉着我们工作人员的手,感谢政府,感谢我们,说这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幸福的一天。
原来幸福可以如此简单,一根扶手就能换来。
我们的工作人员当时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由“养老”转向“适老”
▌ 什么是老年人真正的刚性需求?有适幼化改造,更应该有适老化改造
截止到2017年,中国有2.41亿的老人,90%以上即有大约2.2亿的老人都会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可能大家难以想象,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天的时间里,中国就有至少10万个老人跌倒,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在家中发生的。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的老人意外伤亡的首要原因,将减少5—10年的健康期望寿命,也是社会医疗支出的重要部分,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超过了100亿。而对于发生这样意外的家庭,基本1个老人就需要1位专职照护他的人。这从经济和心理上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有适幼化改造,更应该有适老化改造。
我们经过多年一线服务发现,家里如果有高龄,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的,最需要的其实是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在适应机体功能逐渐老化或退化的同时,最好能自主或者借助一些辅具还能独立正常生活。
每一对年轻父母在养育小孩子时,会首先考虑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家里桌角茶几安上护角,怕孩子碰着;地板铺上了五颜六色的软地胶,怕摔疼孩子;凡是孩子的身高能够得着的插座,电器,统统做好保护措施;小床边上一定有围栏,怕孩子一不小心翻下了床,摔着脑袋。为了孩子,几乎每个家庭都做过这样的适幼化的改造。
然而,我们却很少思考为了年迈的父母而把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如果有老人,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场景:除了因地面湿滑可能容易跌倒外,他们上厕所起身时总想抓握个东西借助下力量;洗澡站立时间长了,累,卫生间有水怕站不稳,就想坐着洗;记性不太好了,好几次灶上开着火煮着东西,忘记了,差点烧干酿成大祸;总是高估自己的身体状况,站在凳子上取衣柜上方的衣物;
我们会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却很少有人想到要给年迈的父母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打造一个老人房,让他们有尊严的、快乐的慢慢变老。
其实,只需要在家里做些小小的改善,就能提高年迈的父母在家的生活质量。这就是适老化改造。
在以社区养老连锁辐射居家养老模式运行了5年之后,朗力逐渐找到了老年人真正的刚性需求。什么是大多数老人能够消费,服务供应商可以有持续的、合理的利润空间的模式,我们找到了一个养老领域里的垂直细分领域,推进适老化改造服务,以社会企业的模式进行探索。
▌ 推进适老化改造,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老人的行动权利
在我们成都温江区的一个普通家庭,这位奶奶73岁,爷爷75岁,奶奶大家也看到了,她是因为脑梗导致左边身体偏瘫,平时坐着轮椅,因为有电梯长期居住在小儿子这里。房子70平方左右,总体格局还是很局促,卫生间很小,而且门是在卫生间的正中间,左边的洗手池离蹲便器只有40厘米左右,稍不注意,腿就容易滑到蹲坑的洞里,洗澡时也很不方便。小儿子找到我们,请我们去给他家里改善一下。
那首先我们的评估师就去他家里评估。其中一个细节特别深刻,我们要评估她的下肢力量和能动性,需要扶着她站起来,刚一说,奶奶马上摇头,不行,我使不上劲,爷爷和他的儿子也说,不行,平时都不敢让她站,怕再次摔倒。
我们的评估师用专业的方法,双腿平行,用自己的膝盖顶着老人的膝盖,抱着她站起来,可以很明显的测试出老人未偏瘫的那边其实是有力量的。
这种测试的结果将对老人改造的方案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卫生间淋浴座椅旁,方便老人右手抓握的地方安装了L型扶手,根据她的力量和身高,扶手安在离地78厘米是最佳助力高度。
通过评估,不仅让方案更加专业,也让家人知道了,其实奶奶是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动作,增加她的信心,减少恐惧。很多家庭会因为怕老人再次摔倒,什么都不让做,这是个很大误区,时间长了肌肉萎缩就真的不能动了。做适老化改造就是鼓励老人借助一些辅助设施,用短期疼痛的锻炼,换来适度的康复和健康。我们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剥夺了老人的自理能力,以安全的名义剥夺了老人的行动权利。
我们不仅仅改造硬件,也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我们教爷爷和她的儿子,从床到轮椅转移奶奶时运用人体力学原理,扩大支撑面,降低重心,运用作用力和杠杆原理,促使老人和护理者之间的协调用力,很轻松的进行转移。教会后,爷爷非常高兴的不停感谢我们,这可帮了他的大忙了。
奶奶家改造服务费用还不到一个iPhone的价格。全家都非常满意。我们希望提供的不仅是改造服务的本身,而是一种适合这位老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在一个月后的回访中了解到,奶奶已经可以自己独立上厕所,起身也不需要旁边站着人了。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每个老人都应该享有幸福的晚年。每个老人身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环境也是不一样的,1千个家庭就会有1千个改造方案,也就是说适老化改造只能是私人定制,但是身边经常听到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家里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意外,住院甚至死亡,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能规模化复制的方法。
结合科技和人工智能,在实践中完善
▌ 无评估,不改造
从2016年开始,在成都我们为1200多个家庭进行改造服务,一边做一边摸索,研发出一套线上评估系统,我们认为,适老化改造核心不是在于适老化的产品,或者是施工改造的过程,最重要是有一个专业科学的评估,并且制定出一套真正适合这个老人和家庭的实际需求的改造方案。无评估,不改造。除了之前介绍的生活能力评估,性格心理评估也很重要,利用性格心理学了解到老人的性格色彩以及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在改造方案的设计中,产品色彩和风格营造出一种能正向影响到老人性格心理的家庭氛围。
再比如家庭关系的评估,需要了解到老人是独居,还是和子女住在一起,即使和子女住在一起,是否是早出晚归上班族,这些都会影响对老人制定方案中支持和监测需求的指标。我们1.0版本的评估系统配合一些测试仪器,可以自动得出适合这个老人家庭的评估报告,改造方案,以及费用。现在正在做的2.0版本运用了VR技术,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在评估后可以直观的看到改造后的效果,能给生活带来哪些方便。通过评估报告,就可以从7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服务了。
至今我们已经服务了上万个家庭。满意度达95%以上。这其中有个居住在成都玉林社区梁爷爷一家印象特别深刻,梁爷爷原来是核工业部的一名会计,退休后得了老年痴呆症,最长的一次,走丢了三天才找到。这么多年来,派出所报案记录已经不下50次。他有个感情特别好的老伴王奶奶,在给他们家做的适老化改造中,除了配备了全套的智能监测系统等,还配置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定位鞋,因设置有电子围栏,一但超出范围,马上就能自动报警,一次保姆带着梁爷爷散步,低头系鞋带的功夫,爷爷又走丢了,王奶奶很快就找到了爷爷,找到他时深情了说了句,“老头子,你走到天涯海角也能找到你,别再想抛弃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我们不仅限于基础环境改造,智能家居,智能监测科技适老产品等都将慢慢走近老人家里,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减轻子女的照护负担。
▌ 适老化改造就像隐形的翅膀守护着老人
适老化改造是朗力从8年传统的养老服务中打磨出来的一个细分垂直领域,我们认为,他就像一个隐形的翅膀守护着老人,将有可能延缓老人10到15年的寿命。我们希望通过适老化改造服务,让躺着的老人坐起来,坐着的老人站起来,站着的老人走起来,走着的老人跑起来。
今天借此平台,呼吁大家留意下家里有7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环境,也许一些小小的改善就能减少酿成大祸的几率。如有任何专业性问题,我非常愿意给与大家支持和建议。
>>往期推荐<<<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1期 | 柳茜:首先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2期 | 李静:听见心的声音,永远在路上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2期 | 张雪珊:让志同道合的人相互看见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3期 | 刘良斌:跳出舒适圈,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4期 | 汪星宇:当“乡村笔记”连接城乡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5期 | 陈迎炜:如何把浓缩的社创梦工搬上邮轮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6期 | 李克梅:不忘初心,用音乐照亮乡村童心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7期 | 孙月:我是幸运的,我也希望把这份与生俱来的使命传递出去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8期 | 辜家齐,肖思宇:给乡村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同的可能
后续还有分享者与听众的精彩问答环节,想了解的小伙伴们欢迎微信搜索“公益网校”小程序,关注“我是公益项目官”线上午餐分享会栏目!
官网|www.gywx.org
微博|公益网校POA
小程序 | 公益网校
合作请联系邮箱|gywx@cgpi.org.cn
转载请添加微信|gywx_cgpi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午餐会音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