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姿势不对就把娃给坑了

2017-06-28 「朵妈」 朵妈育儿手册


朵妈的原创个人公众号,0-6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教你科学育儿,轻松带娃

点击上方蓝字快速关注


昨天收到粉丝在后台给朵妈留言:


朵妈,说果汁会破坏营养成分是吗?可以介绍一款这样的书,或者多发一些这样的文章吗?


说来咱就来,宝妈们最关心什么,朵妈就分享什么!



朵妈之前旅游路上就偶遇过一个胖胖的小孩,随时随地抱着一个水壶,水壶里就是每天不间断的果汁,简直就是拿果汁当水喝。他妈妈说孩子不喜欢直接吃水果,妈妈就每天都会想各种花招给他榨果汁,反正果汁有营养孩子又喜欢喝,不喝水也没什么,果汁里水分也是够的!


打开手机朋友圈里也经常有人晒果汁,各种颜色一堆,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屑啃水果了,喜欢花个高价钱买个榨汁机,把各种水果变声液体,然后再舒舒服服喝下去,又美观又好喝。

果汁可能是最接近纯水果的一种东西的。


宝宝六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逐步添加辅食了,各色的果蔬就成了妈妈们的最爱。


为了让宝宝吃得营养,吃得开心,妈妈可以费了不少心思的,有的妈妈还专门高价添置了榨汁机来给宝宝添加原浆果汁,苹果汁、西瓜汁、橙汁啥的,喝不过瘾还能混搭!



那么,划重点了

喝“水果”就真的比吃水果好?

(我们说的不包括那些添加香精、色素、糖浆等等的“果汁”,这些完全不在建议食用范围内。)


榨汁,并不是最健康的选择!


水果一旦做成果汁,只有易溶于水的营养素会跑到果汁里。而大部分的果胶、部分钙跟铁、全部的纤维素都是不溶于水的,无法进入果汁当中,除非你把渣子也全部一起吃掉。


也就是说你把水果的汁液打出来了,把渣子滤掉了,就相当于你丢掉了大部分果胶跟所有的纤维素,只留下了糖分,喝糖水不是水果的价值所在。


据研究表明,每天一杯白水代替一杯果汁,可以降低8%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so,喝果汁≠吃水果


果汁存在哪些问题?

1、果汁会造成营养素的损失


当水果被被榨成果汁时,果肉被除去了。和新鲜水果相比,果汁就少了膳食纤维和部分保健成分,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受到了相当不小的损失。


比如沙棘做成沙棘汁后,100克含维生素c177.5毫克就直接只剩8毫克,大约就减少了95.5%!


2、果汁含糖量高


没有人会喜欢那种又酸又涩的果汁的,所以果汁往往都很甜。再高级的榨汁机在打浆刀刃高速旋转的时候,会引起氧化,而糖分却被充分释放了。


一个苹果最多榨1/3~1/2杯的果汁,也就是说,喝了一杯果汁就相当于摄入了2~3个的苹果。一杯纯果汁就相当于20~40克的糖,40克糖相当于半碗米饭了~


也就是说人家宝宝明明吃半个苹果就好了,你非得喂上2、3个,这样真的好么?


2、喝的量会更多


喝果汁比吃水果快多了,而且饱腹感远远小于吃水果。孩子吃水果得慢慢啃,慢慢咀嚼,然后再吞进胃里,这样胃排空的速度就比较慢,而果汁是液体,喝进去很方便,会造成胃排空的速度很快,在肠道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血糖上升也就快得多了。


本来吃一个苹果就够了,做成果汁,喝两杯都不觉得辛苦,两杯果汁摄入的糖分可不低。这样的摄取,容易造成发胖,发胖会增加糖尿病与高血脂的风险。


4、喝惯了果汁,孩子就不爱喝白开水了


如果经常给宝宝喝果汁,不光会造成容易蛀牙的问题,并且宝宝习惯了甜味后,就不会喝白开水了。


并且,果汁不仅不如水果有营养,如果未经过高温杀菌,还可能含有对宝宝有害的病原体。


那么水果怎么吃

才是健康的?


事实上,对于健康人来说,水果中的糖分、有机酸等物质即便是不达成果汁,也都是容易吸收的,所以要想真正得到水果的好处还是亲自张嘴啃吧。


对于宝宝来说,1岁以内不建议喝果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6个月龄内的婴儿内的婴儿应给予母乳喂养,7~24个月龄的婴儿要继续母乳喂养,并且逐步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开始(如:米粉、肉泥...)然后过渡到半固体、固体食物(如:肉末、碎菜、水果粒...)。


可以看到,泥糊状食物并没有包括果汁,即便是7个月~2岁以下的宝宝也仅仅建议吃果粒,而且是逐步添加的的。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于果汁的摄取都要控制一定的量:


1.1~6岁的儿童每天摄入果汁的量不得超过113~170克;


2.7~18岁的孩子每天摄入果汁的量不得超过227~340克;


3.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来讲,吃水果比喝果汁好。


提醒:不要让孩子从瓶子或者便携式的带盖子的瓶子(比如:奶瓶、吸管杯、鸭嘴杯、学饮杯...)里喝果汁,这种便携携带的杯子更容易让宝宝随时随地喝,甚至代替白开水。



如何给宝宝养成喝白开水?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6个月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无需补充水。


大于6个月的孩子或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可以在两次喂养之间,如果宝宝不断用舌头舔嘴唇,或见宝宝口唇发干,那就是想喝水啦。在炎热的季节,当孩子通过汗液丢失过多的液体时,一天可以提供2次或更多次的水。


如果宝宝不喝也不要强灌,他们吃的母乳、配方奶、水果、蔬菜等食物中都有水分。


2~5岁的宝宝,活动量大,水分需求量也大,每天建议少量多饮水(上午、下午各2~3次水,饭前不宜大量进水)。这时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朵妈唠嗑


每天建议饮水以白水为主,不宜购买可乐、果汁饮料等市面上的含糖饮料给孩子作为零食,孩子容易对这类含糖饮料形成嗜爱,家长应给予正确引导!


家庭自制豆浆、果汁可以适当选择,不可代替白水,也不能直接当成零食,并且饮用后需及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还是应该鼓励宝宝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当然,水果虽好也也要适量,不可代替肉类、豆类、坚果、鱼肉、蛋奶等其他食物的营养。


参考资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如何让孩子少生病》、好大夫、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过儿童基金会(UNICEF)、其他国际组织。


拓展阅读 ↓↓↓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查看!)

1、别让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打败了你孩子的未来!

摘要:科学家用20年观察:颜值较高的人收入比普通人收入普遍高出10%~20%。


2、咦,宝妈这么喂水果,这“套路”真深!

摘要:原来水果要这样喂!还好我看了这篇文章~


3、傻宝宝,你以为厌奶了妈妈就拿你没办法?

摘要:厌奶不是事儿,妈妈有妙招!


4、什么?你还不知道宝宝怎么喂?赶紧看过来~

摘要:宝宝每顿吃多少?一天吃几次?新手妈妈看过来!


5、5款宝宝辅食菜谱,好吃到流口水,宝妈们赶紧学起来

摘要: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其他内容关注朵妈育儿手册,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感冒 | 湿疹 |睡眠 | 痱子 | 红屁股

手足口病 | 辅食 | 长牙 | 把尿 | 母乳

便便 | 游泳  |  启蒙


朵妈育儿手册

(id :dollamama123

朵妈,较真型科学育儿派妈妈

曾留学澳洲4年

立志做个热血文艺女青年

现在是喜欢码字的全职妈妈

阅读了200+母婴育儿书

也是高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诚意满满的文字,欢迎关注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和朵妈一起科学育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